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空肠重叠法三角吻合在胃癌腹腔镜全胃和近端胃切除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间9例胃癌病人腹腔镜胃切除的临床资料。4例近端胃癌病人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和双通道重建。1例近端胃癌和4例胃体癌病人行腹腔镜全胃切除和Roux-en-Y吻合。9例均采用食管空肠重叠法三角吻合(改良重叠法)。结果: 本研究病人食管空肠重叠法三角吻合均成功完成。总手术时间为(273.9±48.2) min。食管空肠重叠法三角吻合时间为(40.9±13.3) min。术中出血量为(58.9±43.4) mL,淋巴结清扫数为(27.1±11.8)枚。上、下切缘病理检查结果均未见癌残留。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5±0.9) d,进流质时间为(4.8±1.3) d,术后住院时间为(7.9±1.8) d。病人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食管空肠重叠法三角吻合在胃癌腹腔镜全胃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可行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技术方法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式、分析术后恢复情况、近期并发症等。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施行完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210.0±20.5)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04.2±23.2)ml,平均清扫淋巴结(28.6±4.0)枚。术后第1天即拔除胃管,排气时间平均(2.3±0.3)d,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平均(2.3±0.3)d,术后平均住院(7.2±0.7)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均未出现腹腔内出血、吻合ロ瘘、残端瘘、吻合ロ狭窄、肠梗阻、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结论:完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术后康复快等优点,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可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全胃癌根治术食管右侧近端空肠Roux-en-Y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方法中上部胃癌患者15例,均行全腹腔镜下全胃癌根治术食管右侧近端空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手术后相关早期并发症等。结果 15例患者均完成全腹腔镜下全胃癌根治术食管右侧近端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时间(272±22.5)分钟,消化道重建时间(47.0±14.6)分钟,出血量(63.0±20.4)ml。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9±0.6)天,术后住院时间(9.1±1.5)天,淋巴结清扫数目(27.6±6.3)枚,无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结论全腹腔镜下采用全胃癌根治术后食管右侧近端空肠Roux-enY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安全,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符合肿瘤手术无瘤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近端残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因胃良性病变曾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的残胃癌病人,行腹腔镜近端残胃癌根治术,腔内Roux-en-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26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26例病人中肿瘤位于残胃底贲门9例,位于残胃空肠吻合口17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残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及腔内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重建消化道。手术时间(152.3±21.3)min,重建消化道时间(38.6±12.5)min,术中出血量(55.1±21.8)mL。平均清扫淋巴结(28.1±7.4)枚。上切缘距食道贲门连接线中位距离2.5(2.1,4.6)cm,距肿瘤上界中位距离5.5(4.1,6.2)cm,上切缘均未见阳性。辅助切口平均长度(4.1±0.8)c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5±11.2)h,流质进食时间(19.1±8.6)h,术后住院时间(7.8±1.9)d。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级发生率为3.8%(1/26),辅助切口感染1例。Ⅱ级发生率为7.7%(2/26),其中炎性肠梗阻1例,腹腔感染1例,予保守治疗痊愈。无Ⅲ级以上并发症,无吻合口漏、出血、梗阻及手术相关死亡。26例病人均存活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2个月。食管空肠吻合口大小(4.6±0.5)cm,Roux-en-Y滞留综合征发生率为7.7%(2/26),反流性食管炎11.5%(3/26),无吻合口狭窄、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者。结论应用完全腹腔镜技术行近端残胃癌术根治因胃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BillrothⅡ式吻合)的病人安全可行,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并有满意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成为胃癌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和消化道重建两个部分,其中消化道重建是手术中的技术难点,尤其是全腹腔镜下的食管空肠吻合术,是难度系数最大的操作技术,极大地制约了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开展。食管空肠π吻合术是基于直线切割闭合器的线性吻合技术,据报道可以简化手术流程并缩短手术时间。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空肠π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和D2淋巴结清扫术,其中40例消化道重建食管空肠π吻合(观察组),38例采用传统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淋巴结清扫及消化道重建,无1例患者发生中转开腹情况,食管切缘均为阴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食管空肠吻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217.4 min vs. 237.9 min;22.6 min vs. 34.8 min;64.4 mL vs. 99.2 mL,均P<0.05);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缩短(1.5 d vs. 2.3 d;2.6 d vs. 2.9 d,均P<0.05)。观察组有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有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7)。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吻合口均通畅。 结论:食管空肠π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安全可行,与传统的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法相比,其具有手术时间和食管空肠吻合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非离断式(Uncut)Roux-en-Y吻合和传统Roux-en-Y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国内10家单位共60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的胃癌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Uncut Roux-en-Y组(Uncut组)34例,传统Roux-en-Y组(传统组)26例。结果 Uncut Roux-en-Y吻合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方面用时更短[(51.5±13.3) min vs.(80.4±16.2) min,P=0.000],出血量更少[(60.0±35.6) mL vs. (132.9±65.1)mL,P=0.000],且在进食半流饮食时间方面具有优势[(4.6±1.5)d vs. (7.2±2.3)d,P=0.000]。两组病人在留置胃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 vs. 7.7%,P=0.875)结论 Uncut Roux-en-Y吻合和传统Roux-en-Y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Uncut Roux-en-Y吻合在重建时间和控制出血量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11例胃上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均行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即将线性吻合变为三角吻合,并使用器械吻合关闭共同开口。观察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食管空肠吻合时间为36(22~65)min;手术切口长度为5.5(5.0~7.0)cm;术后恢复进食全流质时间为4(3~5)d;术后住院时间为8(6~11)d。1例病人术后第2天出现吻合口出血,予胃镜下止血,其余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5 d均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未发现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术后3个月复查消化道造影未见吻合口狭窄。结论 全腹腔镜下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采用食管空肠三角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5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2例胃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后施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采用完全腹腔镜下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术后每月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了解进食情况和有无胸骨后烧灼感等,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1月。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和消化道重建。手术时间为(234±23)min,其中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时间为(34±7)min,术中出血量为(153±32)mL,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为(36±4)枚;术中用60mm钉仓7个。前3例患者消化道重建完成后行术中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以及半流质时间分别为(2.4±0.5)d、(4.0±0.6)d、(5.3±0.5)d,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腹腔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前3例患者术后第5天行上消化道造影,造影剂通过顺畅。术后病理分期:IA期3例、IB期2例、ⅡA期1例、ⅡB期1例。术后住院时间为(9.7±1.4)d。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个月,一般情况良好,均可进食软性普通食物,无体质量减轻,无进食哽噎感和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结论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进行食管空肠三角吻合安全可行。该术式吻合口大小不受食管和空肠内径限制,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后手工缝合法食管空肠吻合口重建的所有操作均在直视下完成,具有原位吻合安全确切、对食管残端游离长度要求较低、经济性高等特点。2012年至今,浙江省人民医院已完成TLTG后手工缝合法食管空肠吻合63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73.4±52.3)min,食管空肠吻合时间(61.4±19.2)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1±1.0)d,肛门排气时间为(3.1±0.9)d,进食流质时间为(4.2±1.0)d,术后住院时间(8.1±2.4)d,术后无吻合口漏、狭窄。良好的显露、术者腹腔镜下缝合经验和配合默契的团队,是顺利进行手工缝合法腹腔镜食管空肠吻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角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行、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远端胃癌患者施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并行残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结果 5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69.4±32.3) min;三角吻合时间(22.4 ±9.2) min;术中出血量(76.6±32.7)ml;淋巴结清扫总数(34.1±12.3)枚/例,进食流质时间(3.4±1.5)d,术后住院时间(8.4±2.6)d;全组切缘无肿瘤残留;全组均未出现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 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腹腔镜胃癌手术在中国发展迅速,手术步骤包含足够范围的胃切除、合理的淋巴清扫和消化道重建3部分.其中消化道重建是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关键。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有胃十二指肠吻合(毕Ⅰ式)、胃空肠吻合(毕Ⅱ式)和胃空肠Roux-en-Y吻合: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首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是食管胃吻合.食管-管状胃吻合能有效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小切口辅助下消化道重建费用较低、易于掌握、适合国情、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完全腹腔镜下食管.空肠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常规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并完全游离食管后,于远端食管近食管胃交界处用超声刀打开一长约2.5cm的小孔,置入一次性吻合器底钉座,用切割缝合型闭合器切断并闭合食管。在距离Treitz韧带15cm处分离并离断空肠,远端空肠提至食管底钉座处,在空肠远端食管置入吻合器,行食管空肠吻合。再用直线切割闭合器闭合远端空肠断端,并加强缝合食管与空肠之间的吻合口。最后,空肠近端断端与距离食管-空肠吻合口处以下55cm处的空肠行空肠-空肠端侧吻合。结果患者成功实施完全腹腔下胃癌根治术,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或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30min,出血150ml,术后无反流、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完全腹腔镜下新型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illrothⅡ式与BillrothⅡ式+Brauns吻合方式在腹腔镜远侧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总医院普外科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行腹腔镜远侧胃癌根治术的764例临床资料,其中372例消化道重建采用仅BillrothⅡ式结肠前胃空肠吻合,392例在此基础上再行Brauns吻合。观察两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远侧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Ⅱ式吻合组手术时间为(130.0±32.5)min,住院费用为(66 532.2±10 135.6)元,低于BillrothⅡ+Brauns吻合组的(140.0±36.4)min和(68 945.1±10 514.7)元;但手术后并发症碱性反流性胃炎38例(10.2%)、输入袢梗阻7例(1.9%)、倾倒综合征3例(0.8%),显著高于BillrothⅡ+Brauns吻合组的9例(2.3%)、1例(0.3%)及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吻合口漏、胃瘫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镜远侧胃癌根治术采用BillrothⅡ式吻合和BillrothⅡ+Brauns吻合手术均安全有效,后者在碱性反流性胃炎、输入袢梗阻、倾倒综合征的发生方面明显优于前者,值得临床推广,但住院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LPG)双通道消化道重建(DTR)食管空肠“π”形吻合与端侧吻合的短期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接受LPG双通道重建食管空肠“π”形吻合病人23例(“π”形吻合组)以及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病人25例(端侧吻合组)资料,所有病人均诊断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两组病人均常规行LPG、D2淋巴结清扫及DTR,“π”形吻合组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在腹腔镜下完成食管空肠“π”形吻合,端侧吻合组应用圆形吻合器经上腹部辅助切口直视下完成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手术相关及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炎症指标,以评价食管空肠“π”形吻合术的短期疗效。结果 相比于端侧吻合组,“π”形吻合组手术切口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术后1 d、3 d、5 d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胃空肠非离断式(Uncut)Roux-en-Y吻合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实施的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胃空肠Uncut Roux-en-Y吻合51例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和随访结果。结果 全组51例病例均在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术中并发症,无手术相关死亡。手术平均时间为170(135~210)min,其中消化道重建时间为27(24~41)min,术中平均失血为60(30~110)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2(1~3)d,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7~12)d。术后1例(2.0%)出现吻合口出血,予以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瘘和Roux滞留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短期随访9(5~20)个月。术后每6个月复查胃镜和胃肠道造影,无反流性胃炎,无空肠阻断处再通。结论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胃空肠Uncut Roux-en-Y吻合安全、可行,且具有全腹腔镜下操作简便,术后近期再通率低,既避免了Billroth-Ⅱ式吻合的反流性胃炎,又避免了Roux-en-Y吻合的Roux滞留综合征,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在临床普遍开展,且已被证实具有与开放胃癌根治术相当的疗效[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主要包括原发病灶切除、淋巴结清扫与消化道重建三部分。在腹腔镜下完成消化道重建,操作上仍有诸多困难,尤其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的食管空肠吻合是胃肠外科领域的热点与难点,目前关于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尚未达成普遍共识[2]。π形食管空肠吻合是由Kwon等于2016年率先提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7种食管空肠吻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病人93例临床资料,接受全胃切除后行完全腹腔镜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其中圆形吻合器法包括反穿刺、侧方置入、直接置入、荷包缝合及经口钉砧座置入装置(OrVilTM),直线切割闭合器法包括食管空肠顺蠕动侧侧吻合(Overlap)和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FETE)。分析术中及术后结果。结果 手术时间(293.7±85.3)min,食管空肠吻合时间(23.0±5.8)min,直接置入法在食管空肠吻合时间上略显优势,平均时间(18.2±3.7)min。术中并发症4例,术后并发症3例,均处理成功,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 7种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应保证与开腹术式一样的重建效果和质量。由于肿瘤标本需要借助腹部切口取出,因此可充分利用腹部切口进行胃癌根治术后的消化道重建,如抵钉座置入、胃-空肠吻合、十二指肠残端加强、气腹重建等相关操作,均可通过腹部小切口顺利完成,从而大大降低手术难度,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节省费用。为此,笔者就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选择技巧与展望做一总结,结合笔者所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改良反穿刺抵钉座置入术、气腹再次重建、腹腔镜下食管空肠吻合等经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膜离断食管空肠π形吻合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11例实施全腹腔镜全胃切除系膜离断食管空肠π形吻合胃癌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系膜离断食管空肠π形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学检查等围手术期指标。 结果11例胃癌患者均实施全腹腔镜全胃切除系膜离断食管空肠π形吻合,无中转开腹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264.50±33.13)min,系膜离断食管空肠π形吻合时间(31.82±8.15)min,术中出血量(127.30±108.10)ml,淋巴结清扫数目(53.91±19.78)枚,术后住院时间(13.73±2.33)d。11例患者无术后吻合口瘘、出血、十二肠残端瘘及死亡等并发症,均顺利恢复出院。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pTMN分期ⅠA期2例、ⅠB期2例、ⅡA期4例、ⅡB期1例、ⅢB期1例、ⅢC期1例。11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期间无胃癌术后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手术满1年患者的内镜检查提示吻合口均通畅无狭窄。 结论在胃癌患者中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系膜离断食管空肠π形吻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根治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胃肠外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间,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操作系统所实施的111例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自左向右、伴随肿瘤一并完整切除的淋巴结清扫模式(逆向卷席式淋巴结清扫模式),即手辅助腹腔镜下完成胃近端区域淋巴结清扫后,在预切除线切断胃或食管,将切除组织移出腹腔外,在直视下完成其他区域的淋巴结清扫.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最后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6.8±0.3)em;术中出血量(238.4+113.6)ml;手术时间(171.9±23.3)min。手术切缘残端均无癌残留,病理检获淋巴结数(17.2+5.7)枚/例。术后并发症10例(9.0%),围手术期死亡1例(0.9%);术后住院时间(10.1±3.7)d。结论逆向卷席式淋巴结清扫模式可以避免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模式的多次转换,有利于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根治术操作流程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