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事故树分析法确定煤矿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分析影响瓦斯突出多项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煤矿瓦斯地质情况,创建了瓦斯突出事故树的一般模型;在参考青龙煤矿的瓦斯地质情况下建立了相应的矿井瓦斯突出事故树事件函数;通过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求取重要度系数,最终确定了控制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该方法的成功应用可为瓦斯地质单元的划分和瓦斯突出的区域预测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和轨迹交叉理论,结合贵州响水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事故实例,创建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树模型。对事故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系数进行了重要度分析,及事故树模型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分析,找出瓦斯压力大和瓦斯含量大是基本事故的主要因素;受物和人因素的双方面影响,多个子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事故,为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掘进面瓦斯爆炸原理与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掘进面瓦斯爆炸事故模型,并在此模型和瓦斯爆炸危险源分类基础上建立了掘进面瓦斯爆炸事故树模型,提出了基于事故树分析的掘进面瓦斯爆炸事故的定性分析方法。以黑龙江某矿7256掘进面为例,建立了该掘进面的瓦斯爆炸事故树模型,并对该事故树求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评价了该掘进面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有120种可使7256掘进面发生瓦斯爆炸的基本事件组合,防止该掘进面瓦斯爆炸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通风管理,防止掘进面风量不足,加强放炮和设备检修时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基于基本事件的模糊概率计算顶事件概率的方法,为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煤》2017,(2)
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安全分析,对煤矿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安全分析,通过事故树找到指标层中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层次分析法对事件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事故树-层次分析法,可定量的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事件的影响大小,对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仰发  鞠文君  朱广轶 《中国矿业》2012,21(Z1):509-511,516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已被广泛研究,基于FTA方法的突出专项危险评价极少被涉及。依据煤与瓦斯突出综合假说和事故因果理论,本文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概念模型;基于FTA方法构建突出事故树基本模型。以大兴煤矿为工程实例,结合地质构造因素与突出事故树基本模型,建立了大兴矿突出事故树模型,通过最小割集、最小径集与结构重要度的计算,来评价该矿突出路径、危害程度及防治措施,完成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专项评价。  相似文献   

6.
张尧  王斌  尧春洪 《采矿技术》2023,(1):112-116
事故树分析法中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及层次分析法中各指标层因素的权重均反映了各基本因素对某一事件的影响程度。基于此,在事故树分析法的基础上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并将该方法运用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对影响煤矿瓦斯爆炸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根据FTAAHP的分析结果,结合实际发生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进行对比说明,表明FTA-AHP分析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从而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依据煤与瓦斯突出综合假说和事故因果理论,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概念模型;基于FTA方法构建突出事故树基本模型。以大兴煤矿为工程实例,结合地质构造因素与突出事故树基本模型建立大兴矿突出事故树模型,通过最小割集、最小径集与结构重要度的计算来评价该矿突出路径、危害程度及防治措施,完成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专项评价。  相似文献   

8.
杨秀美  龙祖根  杨靖毅 《煤》2011,20(5):49-51
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群力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进行因素辨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并建立事故树模型,通过对事故树模型定性分析,找到了可能发生的最小路径以及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事故树分析法在瓦斯突出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事故树分析法,结合河南新丰二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具体情况,创建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树模型,并找出影响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对新丰二矿瓦斯突出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事故树定性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伊川县国民煤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具体情况,创建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树模型,并找出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对该矿瓦斯突出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开采保护层、采前预抽等防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矿山井下复杂的环境中,人因事故已成为矿山事故的主流。文章讨论了人因事故的概念、形成及主要构成因素,根据煤矿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应用事故致因理论和FTA原理,建立了矿山人因事故发生的逻辑模型。为便于矿山对人因事故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矿山人因事故进行了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12.
矿山人因事故的构成要素及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矿山井下复杂的环境中 ,人因事故已成了矿山事故的主流。文章讨论了人因事故的概念、形成及主要构成因素 ,根据煤矿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应用事故致因理论和FTA原理 ,建立了矿山人因事故发生的逻辑模型。为便于矿山对人因事故的调查分析及预防 ,对矿山人因事故进行了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13.
利用灰色GM(2,1)模型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国投新集刘庄煤矿171302工作面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最小相对误差为0.09%,平均相对误差为4.64%,精度较高,可以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减少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解明垒  马尚权 《陕西煤炭》2021,(1):26-29,52
为有效地预测煤矿瓦斯涌出量,降低矿井生产中的危险,分析影响煤矿瓦斯涌出量的因素,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构建了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选取煤层瓦斯含量、煤层埋深、煤层厚度、邻近层瓦斯量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运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得出瓦斯涌出量与其影响诸因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瓦斯涌出量模型的建...  相似文献   

15.
郭寿松 《煤炭工程》2014,46(2):89-91
在收集整理乌兰煤矿地质资料和瓦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井田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研究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赋存状态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测定2号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等参数,得出了矿井2号瓦斯地质规律;同时,对矿井2号煤层突出危险性进行了区域预测。研究表明,断裂构造引起的构造煤变化和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乌兰煤矿2号煤层瓦斯赋存和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研究成果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的恶性事故,它不仅严重影响煤炭工业的正常生产,更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与井上天气变化关系密切,本文根据山西省晋中市1995~2009年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时的瓦斯浓度与气象影响因子数据和2009年7月20日到2011年3月10日11个中型煤矿井下逐日、逐小时瓦斯浓度监测资与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学的方法,确定了煤矿瓦斯的主要气象诱因为前一日风向风速的变化、前1~2日气温变化和前2日气压变化,建立了煤矿瓦斯浓度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模型,构建了山西省煤矿瓦斯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立了井下自然通风区瓦斯积聚的预报模式,可提前预报煤矿瓦斯浓度变化趋势,警示煤矿管理人员及时加大通风,搞好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创建了气象为煤矿安全服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趋势面拟合法在煤矿瓦斯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林  易俊  陈科 《中国矿业》2006,15(9):59-61,69
本文从瓦斯地质学的观点出发,将反映煤层瓦斯的基本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看作是与其赋存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连续函数,并结合趋势面拟合及其模型优化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得出了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井田范围内,瓦斯含量的变化及分布与其位置坐标的对应数值关系,依此数值关系可以对矿井深部采场和未开采区域实施比较准确、可靠的定量瓦斯预测。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具有相似特征的瓦斯地质变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提高煤层透气性,结合煤矿井下压裂应用现状和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原理,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将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应用于煤矿井下水力压裂的思路,目的是着力于转向形成新裂缝并沟通煤层自有天然裂缝以强化煤岩缝网复杂程度,提高压后瓦斯抽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暂堵转向压裂技术适应性较强,可用于煤矿井下压裂;优选了适合煤矿井下压裂的小粒径水溶性MKZD-1暂堵剂,1.0cm厚滤饼承压可达40MPa,封堵能力强,溶解性好,压后其水不溶物约为4%;设计了煤矿井下实施暂堵转向压裂的工艺流程和暂堵剂加量方法。本文研究成果为煤矿瓦斯治理提供了新手段,开辟了新方向,具有一定的实际运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采用更准确的数据来研究煤层瓦斯的赋存规律,提出基于等间距网格法的瓦斯赋存规律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多元数据分析。以某煤矿为例,通过对煤矿地质勘探钻孔资料、井田地质条件以及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等间距网格法划分瓦斯数据单元,应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煤矿二2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控地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煤层顶底板岩性和煤层厚度是影响该煤矿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其次是煤层上覆基岩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