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耳聋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感觉系统缺陷,在已发现的遗传性耳聋中,有70%属于非综合征型听力缺损。据估计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基因总数在100个以上,目前已经确定了近80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的遗传位点,其中23个基因已经被成功克隆。本报道一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该家系中存在2代近亲结婚,共2代13人出现聋哑症状。经遗传分析,该家系的遗传方式与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均不符合,提示此家系中的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可能为线粒体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2.
Chen X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6):1081-1083
聋是最常见的感觉障碍性疾病,是交流障碍最常见的病因。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估计,全球至少有二亿五千万人罹患中度以上听力损失。我国听力言语残疾人口已达到2000余万,居各种残疾之首。新生儿中极重度聋的发病率约为1/1000,其中半数以上与遗传因素相关。据报道平均每8个人中,就有1人携带隐性耳聋基因。在这些有遗传倾向的耳聋患者中,1%属性连锁遗传,9%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90%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是遗传性耳聋中最常见的类型,大约占遗传性耳聋的80%,综合征性耳聋占20%-30%。遗传性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到目前为止,己定位的耳聋相关基因位点有100多个,其中超过70个耳聋相关基因己被克隆,有超过400种综合征与耳聋相关。估计人类全部基因中有1%的基因参与听力的形成,换言之,这些基因都有可能成为耳聋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3.
遗传性耳聋的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  张铁松 《医学综述》2013,19(3):442-444
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造成人类残疾的常见原因,许多聋病发病过程都有遗传因素作用。遗传性耳聋包括非综合征型耳聋和综合征型耳聋。研究表明,至少50%的先天性耳聋由遗传因素导致,非综合征型耳聋占70%,约77%的非综合征型耳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综合征型耳聋是指听力障碍只是全身多处临床症状之一的遗传综合征,因此通过耳聋基因检测可为我国40%的聋病患者明确遗传学诊断,该文就遗传性耳聋基因研究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已克隆的非综合征性耳聋相关基因,总结这些基因的功能和在耳蜗的表达特点,并介绍我国非综合征性耳聋分子遗传研究现状。方法:资料来源于非综合征性耳聋分子遗传学研究相关献,和国内近年来在本研究领域的成果及作的研究经历。结果:已鉴定和克隆非综合征性耳聋相关基因23个,其中有些基因与非综合征性和综合征性耳聋都相关,或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非综合征性耳聋都相关。耳聋基因在耳蜗具有较特异性的表达方式,根据其特点可进行某些功能分类;在个体的遗传背景中存在影响听力受损程度的与耳聋基因相互作用的基因。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基因GJB3是由我国实验室克隆,我国学还在一些非综合征性耳聋患中发现GJB2和线粒体基因等突变,目前主要致力于非综合征性耳聋新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及耳聋基因的功能研究。结论:继续鉴定和克隆耳聋相关基因是非常值得挑战的一个课题。通过对单基因遗传的耳聋基因进行鉴别,可能有助于更多了解听觉分子过程和耳聋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徐聪  陆家海 《热带医学杂志》2007,7(4):393-395,400
遗传性耳聋可分为综合征性耳聋(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SHI)和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综合征性耳聋除听力损伤外,还有非听力方面的症状和体征,约占遗传性耳聋的30%;其余70%为非综合征性耳聋,即只有听力损害,不伴有非听力方面的症状和体征。学语前耳聋中绝大多数属于后者。人类约有15种连接蛋白,现已证实有6种与遗传性耳聋有关。迄今,对非综合征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ARNSHL)研究较多的基因是Connexin 26(Cx26)基因,它的高频突变与NSHI密切相关,同时Connexin 26基因突变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DFNA3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DFNB1也有关,故称其为耳聋易感基因。本文主要从基因突变类型、器官和组织的表达,以及引起耳聋的机制和相关的治疗研究加以综述,重点探讨以Connexin 26为代表的连接蛋白与遗传性耳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先天性眼球震颤(CN)是一种始发于出生后1个月内的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遗传性疾病。致病基因不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CN患者(ADCN)中,发现数个位点含有疾病相关性基因。一个家族中的研究发现,ADCN中存在7;15平衡易位现象。在一个黑人家族中,发现6p12基因位点上存在家族谱系连锁。设计:报道一个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德国家族,分析上述基因位点与AD的连锁关系。方法:致病和非致病的家族成员均进行基因分析。主要家庭成员还进行眼科检查和眼图分析。结果:未发现6p12、7p…  相似文献   

7.
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遗传性聋的基因定位和基因克隆的研究发展飞速。目前国际上已定位了143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的基因座,并成功克隆了24个显性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在已登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聋57个基因座(DFNA1~DFNA57)中,有29个位点(DFNA1~DFNA18,DFNA20,DFNA25~DFNA28,DFNA30,DFNA32,DFNA34,DFNA36~DFNA38)被定位于染色体的狭窄区段,提供用于筛查的微卫星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王宇声  彭力 《吉林医学》1999,20(3):131-132
MYO7A基因的突变可引起遗传性耳聋,既有综合性耳聋,又有非综合征性耳聋,其中又包含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性耳聋。为研究此基因突变与先天性聋哑的关系,本文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及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结果发现先天性聋哑患者有MYO7A基因第九外显子突变,其父母为突变基因的携带者,证实其先天性聋哑与比位点突变相关,MYO7A基因的突变分析对遗传性耳聋的临床诊断是  相似文献   

9.
表 1 致病基因比较遗传方式致病基因性质致病基因位置致病基因符号AD 显性 1~ 2 2号常染色体 AAR 隐性 1~ 2 2号常染色体 bXD显性 X染色体 XRXR 隐性 X染色体 XhYL 显性 Y染色体 YD表 2 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关系遗传方式基因型表现型AA患者AD Aa 患者aa正常BB正常AR Bb 携带  相似文献   

10.
MYO7A基因的突变可引起遗传性耳聋,既有综合征性耳聋,又有非综合征性耳聋,其中又包含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性耳聋。为研究此基因突变与先天性聋哑的关系,本文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及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Non-RISSCP)方法检测一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结果发现先天性聋哑患者有MYO7A基因第九外显子突变,其父母为突变基因的携带者,证实其先天性聋哑与此位点突变相关,MYO7A基因的突变分析对遗传性耳聋的临床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技术的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能实用于临床应用的检测技术 ,以解决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这一难题。方法 :首先依照临床表现对遗传性耳聋病人进行分类 ,然后确定与各类遗传性耳聋可能相关的致病基因 ,再根据这些基因的突变频率确定检测顺序 ,针对不同的基因结构采用不同的突变检测方法 ;最后对有突变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突变检测以最后确立诊断。结果 :通过对 4 0个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2 4个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检测 ,我们发现了CX2 6基因的 2种致病性突变和 6种多态、POU4F3基因的一种同义突变、CX31基因的三种多态。结论 :本诊断技术体系对于遗传性耳聋的基因诊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韩跃峰 《医学综述》2012,18(17):2774-2777
遗传性耳聋可分为综合征性耳聋和非综合征性耳聋。在我国GJB2基因突变是最重要的导致遗传性耳聋的因素之一。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非综合征性耳聋中,有50%的患者存在GJB2基因突变。在不同种族中GJB2基因的突变位点不同,中国人以235delC突变最常见,其次为299~300delAT、176del 16bp和35delG。目前发现GJB2基因突变不但可引起遗传性耳聋,还可引起获得性耳聋。现就GJB2基因突变致非综合征性耳聋的相关发病机制、临床表型及检测方法等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人类单基因遗传病有五种遗传方式,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稳性遗性、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和Y连锁遗传。判断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主要根据家系图的特点,由于特点多且彼此易混淆,对学生来说判定有一定困难。笔者对该内容采用比较教学法,化解了学生的疑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上:一、显性遗传病与隐性遗传病的比较不管致病基周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常表现为患者的父母亲有一方  相似文献   

14.
Alport综合征诊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洁  王云峰 《中国医刊》2005,40(3):21-23
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 AS)为Ⅳ型胶原α链的基因突变导致的基底膜损伤,是一种表现为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遗传性肾炎,常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异常[1].国外一些资料表明AS并不罕见,估计其基因频率为1∶5000~1∶10000[2].在我国统计的2315例儿科肾活检材料中,27例(1.2%)被诊断为AS[3].AS最主要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显性遗传,约占85%,由COL4A5基因的突变引起;约10%~15%的AS家系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COL4A3和/(或)COL4A4基因的突变引起;有极少部分病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与COL4A3和(或)COL4A4基因的突变有关[4].  相似文献   

15.
家族性低磷血性骨软化症是一种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疾患,有明显家族倾向。但也有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者;也有散发病例,并无家族史。X染色体伴性显性遗传这种形式在人类较少,因而本病罕见。特别是一家系母女二  相似文献   

16.
Alport综合征(AS)又称遗传性肾炎、眼-耳-肾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之一,由编码Ⅳ型胶原α3~5链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方式可为X连锁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特征为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异常,进展性肾脏损伤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AS患者常在儿童期发病,所以早期的诊断及治疗也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Alport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中专教学中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是重点和难点,单基因遗传病中,既有显性遗传,又有隐性遗传,既有常染色体遗传,又有X连锁遗传,学生常常感到很难,无从下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一些方法,与各位同仁共商。首先判断遗传方式,然后才能正确书写各个体基因型,从而进一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一般来说在判断遗传方式时,首先判明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再进一步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X连锁遗传。显性遗传的共同特点是连续传递,患者的双亲中往往有一个是患者。如果是显性遗传,还要分析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还是X连锁显性遗传(XD)。AD男女发病机…  相似文献   

18.
1 何为长QT综合征?有几种类型?QT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联系在一起的临床表现称为长QT综合征(LQTS)。它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先天性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包括伴先天性耳聋的、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和更为常见但不伴耳聋的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Romano-Ward综合征,以及一些散发性非家族性长QT综合征病例(占全部先天性病例的25%~30%);其二是后天获得性的,其QT间期的延长主要是由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等IA类药物和Ⅲ类药物如索他洛尔…  相似文献   

19.
单基因病是遗传病的一种。据Mckusick 1983年统计,人类单基因病(包括异常性状)已达3368种,其中常染色体显性性状1827种,常染色体隐性性状1298种,X-连锁性状243种。那么怎样区分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呢?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的病因十分复杂,涉及神经生化、细胞因子、分子病理和分子遗传各方面。分子遗传研究发现多个基因与AD相关。目前较为确定的相关基因有四个:21号染色体上的APP基因,19号染色体上的APOE基因,14号染色体上的PS1基因及1号染色体上的PS2基因。其中在早发性AD家系中发现APP、PS1和PS2基因突变,呈显性常染色体遗传模式,3个基因的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