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不孕女性进行阴道微生态分析,以了解不孕女性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指导临床合理诊治。方法采用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1 44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并以同期的1 200例育龄期体检女性(体检组)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的微生态类型特点,同时对不孕女性进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球菌病原菌检测。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女性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率(87.92%)高于体检组(7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需氧型阴道炎(AV)、BV合并VVC、BV中间型合并VVC的检出高于体检组(P0.05)。菌群正常,功能下降的类型更易在体检组人群中检出(P0.05)。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中各种微生态类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女性各类病原菌中以解脲支原体检出率(35.97%)最高。结论女性不孕症与阴道微生态失调有一定的相关性,纠正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调对于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与分析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患者宫颈及阴道菌群多样性的差异,探讨BV的病因及BV对不同解剖部位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采集BV患者阴道及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及Nugent评分;并提取细菌总DNA,用通用引物对细菌16S r DNA的V3区进行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对DNA指纹图谱特征条带切胶回收并进行克隆测序,用Gen Bank中的BLAST与已知序列比对,鉴定细菌菌种,对比分析不同生理状态下阴道及宫颈菌群的多样性。结果健康女性宫颈及阴道菌群多样性基本一致,其中乳杆菌属为优势菌,常见菌种为Lactobacillus crispatus、L.iners和L.gasseri。BV女性下生殖道菌群多样性较健康女性明显复杂,优势菌为Sneathia spp.、Atopobium vaginae及Gardnerella vaginalis等厌氧菌。BV女性宫颈菌群与阴道菌群有明显的差异,阴道菌群多样性较宫颈菌群丰富。结论健康女性下生殖道常见优势菌种为乳杆菌属;BV女性常见优势菌种则为Sneathia spp.、Atopobium vaginae及Gardnerella vaginalis等厌氧菌。女性下生殖道不同解剖部位的菌群存在差异,宫颈菌群多样性可随着阴道感染而发生改变。阴道微生态紊乱导致BV,有害菌可上行迁移而影响宫颈微生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女性患者人群的阴道微生态类型,指导临床合理诊治。方法采用盐水湿片法和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2 597例门诊女性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将患者根据就诊情况分为妊娠组、产后42 d组、妇科体检组、妇科肿瘤组、有症状求诊组,分析各组的阴道微生态特点。结果盐水湿片法比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少检出851例异常者,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判断优于盐水湿片法(χ^2=283.412,P=0.000)。妊娠组、产后42d组、妇科体检组、有症状求诊组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均高于妇科体检组(P<0.001),妇科肿瘤组与妇科体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肿瘤组、有症状求诊组和妇科体检组阴道微生态失调主要表现为菌群正常、功能下降;妊娠组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产后42 d组阴道菌群异常,革兰阳性球菌为优势菌(检出率最高),且菌群抑制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滴虫性阴道炎(TV)主要发生在有症状求诊组;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V)更易发生在妊娠组;细菌性阴道病(BV)易发生在有症状求诊组,其次为妇科肿瘤组、妊娠组,妇科体检组BV发病率低,但BV中间型占比高于其他各组。结论阴道微生态类型在不同女性人群中差异明显,全面、准确地了解不同人群的阴道微生态特点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感染,由于非乳酸杆菌属细菌过度生长所致阴道微生态的非正常改变,从而导致的多类微生物病。由正常菌群减少,阴道加德纳菌和类杆菌属、普氏杆菌属等细菌增加所致,感染率比较高,对妇女及妊娠都有危害,在妇科、产科进行BV检查意义重大,但由于BV是混合性细菌感染,致病机理特殊,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本实验室对三种BV检测方法与阴道加德纳菌的分离培养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采用阴道清洁度、pH值、阴道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和阴道微生物功能评估168例健康体检者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168例体检者阴道微生态正常者117例(69.64%),微生态失调者51例(30.36%);微生态失调51例者中确诊滴虫性阴道炎2例(1.19%),细菌性阴道病3例(1.79%),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5例(2.98%);41例未确诊者阴道菌群正常但阴道pH值、清洁度、阴道微生物功能异常者27例(16.07%),菌群异常者14例(8.33%).结论:阴道微生态状况是评估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一类在细菌学上表现为生殖道正常菌群数量减少,代之以阴道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细菌数量增加的临床综合征[1],感染率在15%-30%[2]。虽然临床上部分病人没有明显症状,但BV可发生的并发症[3,4],早发现BV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我院1350例妇科就诊者阴道分泌物进行BV传统诊断方法-Amsel法[5]检测及BV联合测定法检测,并进行比较,探讨BV联合测定法在BV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静 《山西临床医药》2011,(12):925-927
目的:了解太原市迎泽区无阴道感染的健康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采用阴道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以及阴道pH值评估1100例太原市迎泽区无阴道感染的健康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阴道pH值及微生态失调率明显升高,1100例体检健康女性阴道微生态正常者仅744例(67.6%),其菌群密集度多为++~+++,占97.5%,菌群多样性也多为++~+++,占94.6%,优势菌以乳酸杆菌为主,占99.9%,pH≤4.5者占71.8%。阴道微生态异常者达356例(32.4%),微生态异常的表现主要为:菌群失调,其中优势菌为革兰阳性小杆菌者占58.1%,优势菌为革兰阳性球菌者占23.5%;菌群抑制;菌群过度增殖。结论:太原市迎泽区无阴道感染的健康女性其阴道微生态异常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阴道内环境紊乱加重,应加强健康宣教,引导女性进行正确的生殖道保健以减少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HPV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宫颈癌组HPV基因型,比较阴道微生态状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阴道微生态与HP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80例宫颈癌患者中共有36例(45.00%)HPV高危感染者及17例(21.25%)HPV低危感染者,其中HPV 16型9例、18型8例、6型8例、11型6例;宫颈癌组的BV、AV发生率、乳酸杆菌、阴道pH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的BV、AV发生率、乳酸杆菌异常率高于低危组(P<0.05);宫颈癌患者高危HPV基因型与BV、AV呈正相关关系,与乳酸杆菌呈负相关(r=0.328、0.289、-0.225,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高危HPV基因型与阴道微生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变化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孕妇的妊娠期临床资料,其中150例早产(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周时分娩)孕妇为早产组,150例足月生产(妊娠满37周后分娩)孕妇为足月组,比较两组孕妇阴道微生态情况及需氧菌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发生率等,分析阴道微生态变化对早产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足月组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正常率均高于早产组,AV、BV、VVC和阴道微生态失衡发生率均低于早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过氧化氢阳性率明显低于足月组,唾液酸酶、乙酰氨基己糖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及白细胞脂酶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足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和阴道微生态失衡是早产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及阴道微生态失衡预测早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均>80.00%。结论妊娠期孕妇阴道微生态变化与早产密切相关,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和阴道微生态失衡对早产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自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618-7618
目的探讨氯化钠溶液涂片法、BV检测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感染性阴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5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氯化钠溶液涂片法和BV检测。了解氯化钠溶液涂片法中滴虫、真菌的感染情况及判断阴道清洁度,了解BV检测的阳性情况,以及与滴虫、真菌感染和阴道清洁度的关系。并分析氯化钠溶液涂片法与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阳性标本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455例标本氯化钠溶液涂片法检出滴虫11例(2.4%),真菌27例(5.9%),清洁度异常(Ⅲ、Ⅳ度)217例(47.7%),其中未检出滴虫真菌而清洁度异常186例(40.9%)。BV检测阳性161例(35.4%),其中清洁度正常(Ⅰ、Ⅱ度)未检出滴虫真菌的标本BV检测阳性者65例(14.3%)。结论氯化钠溶液涂片法是最常规、最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BV检测提高了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提高感染性阴道疾病的诊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不同级别检验员对革兰染色涂片阴道微生态形态学评价的基线水平,分析检验员在电子阅片和镜下阅片的差异,探究使用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独立进行微生态评价以及辅助检验员进行微生态评价的能力表现,评价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研究样本来源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女性人群下生殖道微生态菌群基线研究项目》,收集2021 年5 月~ 2021 年7 月女性阴道分泌物涂片共385 例,经革兰染色和图像采集后,分别进行检验员等级考核以及人工显微镜镜下阅片、人工电子阅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独立阅片和AI 辅助检验员阅片。在确定镜下阅片金标准和电子阅片金标准之后,分析两种不同阅片方式在AV 评分和Nugent 评分的差异,比较不同级别检验员、AI,以及经AI 辅助后,在AV 评分和Nugent 评分上的能力表现。结果 镜下阅片和电子阅片在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和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含BV 中间型) 诊断的Kappa 一致性分析分别为0.91 和0.93(P < 0.01)。AI 独立阅片在AV 和BV(含BV 中间型) 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0.85 和0.92,灵敏度分别为0.86 和0.88,Kappa 值分别为0.62 和0.79。初级检验员在电子阅片下的AV 和BV(含BV 中间型) 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0.85±0.02 和0.89±0.01,灵敏度分别为0.64±0.06 和0.84±0.07,Kappa 值分别为0.55±0.07 和0.72±0.04。高级检验员在电子阅片下的AV 和BV(含BV 中间型) 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0.92±0.03 和0.91±0.03,灵敏度分别为0.87±0.02 和0.92±0.04,Kappa 值分别为0.78±0.07 和0.79±0.06。经AI 辅助诊断后,初级检验员AV 和BV(含BV中间型) 诊断的Kappa 值提升至0.77±0.04 和0.78±0.02,高级检验员AV 和BV(含BV 中间型) 诊断的Kappa 值提升至0.82±0.05 和0.85±0.01。结论 镜下阅片和电子阅片的一致性非常高,电子阅片或可替代镜下阅片成为一种新的阅片方式。AI 独立阅片诊断AV 和BV(含BV 中间型) 的能力优于普通检验员,比高级检验员略差。不同级别检验员经AI 辅助诊断后,AV 和BV(含BV 中间型) 的诊断能力均有提升,其中初级检验员提升明显,能力接近高级检验员的水平,且各检验员之间的偏差缩小明显。整体结果表明,使用人工智能Descartes-Image 妇科微生态辅助分析软件不仅能提升检验员诊断能力,还能减小检验员之间的偏差,使诊断结果不容易因为人为因素而出现较大波动,保证了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女性生活习惯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发病及对阴道菌群的影响,从而制定出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达到干预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减少VVC发生的。方法对VVC及不同阴道感染者的卫生习惯;性生活;饮食情况及既往病史等。与阴道菌群,VVC及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不良生活习惯与阴道菌群及疾病的发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是导致阴道菌群异常及VVC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阴道菌群分布、微生态情况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14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28例作为正常组。比较2组阴道菌群分布、微生态情况及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分析不同阴道微生态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乳酸杆菌占比低于正常组,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占比高于正常组(P<0.05,P<0.01);观察组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阴沟肠球菌及其他占比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观察组阴道菌群密度、多样性为Ⅰ、Ⅳ级者明显多于正常组,Ⅱ、Ⅲ级者少于正常组,pH值高于正常组(P<0.01)。观察组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阴道微生态失调孕妇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孕妇(P<0.05)。结论 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衡、pH值增加,且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调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孕妇1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阴道微生态检测,采用阴道分泌物镜检(形态学检测)和五项化学指标[N-乙酰基-β-氨基半乳糖苷酶、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pH值]进行联合分析。根据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744例和异常组256例。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异常组256例孕妇中,检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75例,占比29.30%;支原体感染63例,占比24.61%;细菌性阴道病51例,占比19.92%;滴虫性阴道炎42例,占比16.41%;衣原体感染20例,占比7.81%;淋菌5例,占比1.95%。异常组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发生率以及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调会对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对有自觉症状的孕产妇要积极予以治疗,对无症状的孕妇要定期进行检查,以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从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对宫颈阴道微生态菌群及miR-222、miR-18a表达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妇产科门诊随机行宫颈筛查的妇女共1 500例,均行HPV检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HR-HPV阴性组(n=1 338)和HR-HPV阳性组(n=162)。采用PCR法检测宫颈和阴道脱落细胞中HR-HPV的感染情况;DNA探针技术检测阴道分泌物中加德纳细菌(BV)、霉菌(VVC)和滴虫(TV)感染情况;阴道微生态检测仪Unit-500检测过氧化氢(H2O2)、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miR-222和miR-18a的表达;Spearman法分析阴道微生态和miR-222、miR-18a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 500例筛查人群中,检出的HR-HPV感染者162例,HPV16检出率最高,为91例,占比56.17%。HR-HPV阳性组受试者菌群多样性Ⅱ~Ⅲ级比率、BV阳性率、H2...  相似文献   

16.
程囡  汪先春 《临床医学》2011,31(5):109-109
细菌性阴道病(BV)是指在细菌学上表现为生殖道正常菌群(产H202乳杆菌)数量减少,代之以一组厌氧菌群(类杆菌属族、加得纳菌、莫比伦氏菌属、人型支原体属和消化链球菌属等)数量增加为表现的临床综合症状。被称之为细菌性是由于本症有明显的异常大量的厌氧菌生长;称之为阴道病,则是指阴道分泌物增多,  相似文献   

17.
200例产后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选择本院产后门诊复查的产后妇女200例及来本院妇科体检的健康妇女40例,采集阴道分泌物,测定pH值,并用革兰氏染色涂片后采用Nugent评分进行阴道微生态学评价及比较。结果200例产后妇女阴道pH值为(4.66±0.25);微生态正常者9例,占4.5%;阴道微生态失调191例,占95.5%;乳杆菌检出率14.5%。40例健康妇女阴道pH值为(4.25±0.35);阴道微生态正常者31例,占77.5%;阴道微生态失调9例,占22.5%;乳杆菌检查率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妇女阴道微生态发生改变,表现为pH升高,微生态失调比例明显升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8.
细菌性阴道病(BV)是由于正常菌群减少,以高浓度的阴道加德纳杆菌.各种厌氧菌及人型支原体替代了正常、健康的阴道乳酸杆菌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疾病。虽然符合这一疾病诊断标准的妇女中50%是没有症状的.但BV是引起异常阴道分泌物和阴道炎的最常见原因。据报道妇女中BV的发病率为10—41%。临床检测BV的方法很多.但较繁琐。本检测卡操作简便、快速。无需其它任何仪器设备。为评价该检测卡筛检BV的价值.笔者用诊断BV的金标准Amesl法为标准.用筛检试验专用四格表对该检测卡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由于阴道内加德纳菌和厌氧菌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阴道内生态系统改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健康妇女阴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占绝大多数,是维持正常阴道微生态的优势菌种,如果因某种原因这种平衡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联合检测在白带检测中的应用和评价。方法BV联合测定反应装置放在恒温为37℃的不锈钢电热板中显色15min,通过显色反应,与标准比色板比色判读结果。结果11200例BV联合检测结果中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活性、过氧化氢浓度阳性检出率各有不同。结论BV联合检测对妇女BV的鉴别、诊断和筛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