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姿态、定位以及高度参数不精确的问题,提出基于北斗/惯导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参数矫正方法,介绍了在北斗/惯导组合系统中融合气压传感器与速度传感器的采集参数,结合卡尔曼滤波器算法推算最优定位值。由速度传感器提供具体参数给惯导系统,并利用加速度与航偏角之间的关系预测无人机轨迹,结合北斗系统当前定位参数推算出最优值,将运算得到的无人机参数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发送到终端进行存储显示。结果表明:采用多传感融合方式矫正的方法有效提高飞行轨迹与姿态的监测精度,定位精度达到3m,为操控无人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回顾、总结了全球卫星地基增强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演化情况,介绍了我国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的现状;其次,对网络RTK的误差和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剖析研究,并以新疆地区为例,分别将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与移动网络定位和GPS系统定位精度进行对比;最后,将北斗系统与GPS系统组合定位精度进行评估,探索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移动车辆的定位与导航问题,研究了GPS/北斗/DR组合导航算法.文中采用坐标系变换及增加状态变量法对不同卫星星座进行了时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GPS/北斗卫星组合导航算法;为了克服卫星定位存在的不连续性问题,提出了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低成本的航位推算系统组合导航方案,设计了GPS/北斗/DR组合导航滤波器...  相似文献   

4.
北斗导航接收机能够获取精准位置信息,有助于位置管理系统最优化决策。在军事领域,提供精确制导等功能。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基本原理,卫星导航定位算法;设计了卫星信号接收机的软硬件功能;对卫星定位精度算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高精度定位算法的时钟定时模块。  相似文献   

5.
周萌  王勇  杨頔 《中国新通信》2024,(1):60-62+69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电网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监测需求越来越大。而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一种高精度定位服务,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因此,在智能电网中应用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可以实现对电网设备、电力负荷和电力环境等方面的精确监测和管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本文介绍了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意义和原则,分析了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并提出几点应用原则,以期为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沈笑云  保宁鑫  焦卫东 《信号处理》2019,35(8):1392-1401
目前,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经建成并向全球提供公开服务,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范围的扩大,北斗定位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加,因此北斗的定位性能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MLAMBDA算法基于天津地区实测数据,从卫星可见性、PDOP值、定位误差等方面对BDS及GPS、BDS/GPS的RTK定位性能进行较全面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静态基线下,BDS RTK平面定位精度约为3.25cm,垂直定位精度约为5.98cm;?动态基线下,速度对定位精度有一定影响,BDS RTK最差定位精度不超过9cm。说明BDS在不依赖于其他卫星系统的情况下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足以满足日常测绘定位需求。以上研究内容为BDS用户提供了相关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北斗物流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和应用平台.主要包括北斗智能位置监控服务系统.北斗货运公共服务系统、货运车辆工作管理分析系统和甩挂运输车辆智能调度系统等.为推动我国自主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物流业的快速民用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车斐 《无线电工程》2007,37(3):34-35
主要研究由GPS、Galileo和北斗等多个卫星导航系统互相辅助,实现组合定位解算。由于各独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卫星星座规模有限,可提供的卫星定位服务的精度、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在传统卫星定位解算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多种系统组合定位的方法,可明显改善可见卫星结构,提高定位精度,从而保证定位结果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无线电工程》2016,(7):29-33
北斗特殊的卫星星座布局导致不同地域用户的卫星观测结构存在差异,基于XMIS、POHN和MAYG站的数据讨论了北斗星座结构对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定位性能的影响,分析了BDS观测数据对BDS/GPS联合PPP定位的改善。分析表明,北斗卫星几何结构和卫星频繁升降是导致北斗动态PPP定位精度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北斗系统地面观测条件较差的用户站而言,无法基于单北斗动态PPP实现高精度定位,但是可将北斗系统作为有效补充,采用BDS/GPS联合PPP动态定位方式进行高精度定位,虽然该方式对定位精度改善不明显,但是可有效改善收敛速度(约为20%~45%)。  相似文献   

10.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提高该系统的定位精度,必须对其误差源引起的定位误差进行修正。对流层延迟是影响北斗卫星定位精度的误差源之一,它是由对流层大气对卫星信号的折射而引起,因此需要进行对流层延迟改正,其改正精度将直接影响卫星的定位精度。针对目前导航系统常用的3种对流层延迟模型,利用公认的电波射线描迹法进行比对,得到了各个模型的特征和适用范围,从而为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定位应用中的对流层延迟模型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具有区域无源导航能力,为了研究当前可用星座情况下的系统定位精度,首先分析用户等效测距误差(UERE)结合精度因子(DOP)值的精度评估方法计算模型,然后利用上述方法采用实际数据对比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PS系统一段时间内的静态定位精度。通过分析得出,在该段时间内北斗系统定位精度在水平方向上误差优于5 m,在高程方向上误差优于15 m。  相似文献   

12.
吴志宾  王剑 《移动信息》2023,45(9):239-24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自主研发,其定位速度、精度不属于GPS全球定位系统。在不断完善卫星组网的过程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被相继应用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交通运输及航海保障等领域,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保证船只遇险后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援的重要技术措施,能为船只及相关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文中简单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究了其在航海定位中的应用,并采取对比实验的方式验证了该系统的定位精准度,最后探讨了该系统的应用前景,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模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分析了“北斗”二代导航系统的定位性能及其对测量船应用的 影响,论证了其应用的可行性。对其定位性能的仿真计算表明:“北斗”二代导航系统比GP S最大定位误差增大约12 m。推导了船位误差与定位精度的关系,计算分析了船位 误差对测量船引导数据精度和外测精度的影响,得出在该导航系统主要覆盖区域,其定位性 能能够满足使用测量船需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船舶报警系统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船舶安全,为了使船员能有效进行航线调整,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船舶安全,文章设计了一种船舶智能报警系统,应用于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船舶智能避碰报警终端。该系统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单元来确认其他船舶的位置、航向及航速等信息,并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本船舶的位置、航向及航速等信息,控制处理单元根据两种信息进行计算,在本船舶处于不同的航速时,采用不同的预警条件,在其他船舶的航行状态达到预警条件时,控制报警单元进行报警,以使本船能对其他船舶进行有效避让。在船舶进入港口区域时,因港口船舶密度过大,系统自动关闭报警避免不必要的扰乱,在船舶进入特定水域时,通过报警单元进行语音提示。这是一种智能化、使用方便的船舶报警系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误差主要包括与卫星相关的误差,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误差和用户段的误差。这些因素可以造成卫星导航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对定位准确性进行有效警告,告警限值出现明显误差,甚至造成定位结果无法使用和完好性故障。按照空间信号接口规范, 利用广播星历,精密星历,原始电文和伪距计算出了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以及用户等效测距误差(UERE)。使用 Propak6 接收机接收机场附近的实测数据,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各项误差进行统计分析,为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到民航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何方城 《电子器件》2020,43(1):15-19
针对短时目标物定位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通信的小型无线信标机设计方法。该信标机由北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组成。利用定位模块实现精准定位,北斗通信模块将定位信息通过北斗卫星发送至接收终端,地面人员根据信息可快速锁定目标物位置。本设计以电源管理模块和北斗双SIM卡切换通信为核心,在保证了系统高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各模块的低功耗化,极大提高了短时条件下目标物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提高北斗导航系统终端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RM+DSP架构并通过4G信号显示地图的北斗定位平台。其中DSP用来接收UM220-III发送的北斗信号,并使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修正定位结果;ARM接收DSP处理后的定位数据,通过嵌入式QT程序显示定位信息,当有4G信号覆盖时传至嵌入式BOA服务器上,调用百度API函数显示网络地图,当无4 G信号覆盖时通过mitab库调用.mif文件显示本地地图。经实验证明,本设计达到了提升北斗终端定位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设计了一套潜标数据回收系统,采用卫星通信方式对潜标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卫星通信方式选用北斗一代卫星进行数据传输。由主控芯片STM32L控制系统工作状态,通信定位芯片RD0538对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并解析,最后将待传回数据和定位数据通过北斗一代卫星进行报文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定位精度误差符合海上使用要求。该系统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用户可以设置系统发送频率。对该系统进行降低功耗的改进后,可将其工作时间延长至9天。  相似文献   

19.
黄丽霞 《电子科技》2014,27(7):23-25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以及简单数字报文通信的高精度卫星定位,其不仅可满足用户对中高精度的导航定位需求,且算法设计简单实用,可为GPS导航系统定位提供有效辅助。文中在对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合单点定位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组合的定位模型,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