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小关节植骨融合治疗轻、中度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行单节段和双节段内固定观察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矫正丢失、腰痛、腰椎活动情况及融合椎体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42月,所有患者均得到满意复位,平均4.6月达到骨性愈合。单节段椎弓根固定的复位率达96%,远期丢失率为11%,未出现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退变率仅为11.1%,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复位率为90%,远期丢失率为17%,出现顽固性腰痛3例、腰椎活动受限2例,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退变率41.7%,单节段内固定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多节段内固定。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合适,相邻椎体单节段内固定不但可以达到骨性融合、满意复位、坚强骨性融合,而且较双节段固定可明显降低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单节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70例胸腰段脊柱单节段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a,手术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比手术前高,Cobb'角度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比手术前低,且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疼痛程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单节段骨折,可以有效矫正脊柱畸形,降低疼痛程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永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中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划分为观察组(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6例和对照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6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3.54±34.27) mL较对照组(264.41±70.38) mL少,差异显著(P<0.05)手术时间(125.71±18.49) min和住院时间(9.38±1.87) d均较对照组(176.47±26.18) min、(14.85±2.67) d短,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切口长度(7.87±1.48) cm短于对照组(12.83±2.64) cm,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后凸畸形1例和术区肌肉功能障碍1例,对照组发生后凸畸形2例、伤口感染6例和术区肌肉功能障碍3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23.91%)。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疗效相当,但经皮内固定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验证经伤椎单节段固定脊柱胸腰椎爆裂骨折(AO分型A3.1型)的稳定性. 方法 选取6具T10~L2的人脊柱标本,通过落锤实验机建立AO分型A3.1型T12爆裂骨折模型,在伤椎及其相邻椎体上置入椎弓根螺钉,建立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MSPI)模型,每具标本均进行完整、骨折及MSPI固定3种状态的生物力学测试,分析MSPI固定与完整标本的稳定性差异. 结果 MSPI固定组的前屈、后伸、左侧弯及右侧弯时的活动度平均分别为0.14°±0.02°、0.07°±0.02°、0.73°±0.22°和0.74°±0.13°明显小于骨折组0.84°±0.10°、1.94°±0.30°、2.33 °±0.56°和2.54°±0.44°及完整组0.46°±0.05°、1.01°±0 23°、1.34°±0.24°和1.3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扭转相同角度时,MPSI固定组所需的扭力(3103.00±213.11)N与完整组(2654.75±122.90)N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骨折组(1519.60±100.82)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AOA3.1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时,MSPI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骨折四种不同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对4种椎弓根内固定器进行评价和比较,以提高脊柱内固定复位内固定效果,使其更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原理,为临床服务。方法:采用新鲜脊柱标本8具,造成胸腰段不稳定骨折,采用4种不同内固定器加以固定,测定它们的生物力学性能,对照比较。结果:胸腰椎骨折采用MRF脊柱内固定,在脊柱强度、刚度和稳定方面比其他3种内固定器械来得强,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MRF脊柱内固定器作脊柱固定,既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又具有更强的整复固定性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椎弓根螺钉作为一种较为优良的脊柱内固定手段,近几年来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本文就生物力学研究与椎弓根螺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胸腰椎骨折有多种治疗方法,轻者可以予保守治疗,对病情较重者,尤其三柱[1]均受损伤,脊柱不稳定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是治  相似文献   

8.
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弓根螺钉固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对提高其固定技术、增强固定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和改进固定器械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椎弓根的结构特点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解剖基础。螺钉的大小、形状、疲劳特性和椎体的骨密度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螺道的准备、螺钉的植入点和植入方向以及辅助的椎板钩、骨水泥的应用、合理的植骨是影响固定强度不可忽视的技术因素。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体外试验不能很好的反映器械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特性,体内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9.
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5 6例 ,其中Steffee 8例 ,RF 11例 ,AF 2 1例 ,Tenor 12例 ,USS 4例 ,分别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 ,比较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4 2例获得随访 ,时间 5~ 2 4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 :除 5例A级无恢复外 ,其他级别有 1~ 4级的恢复。 5例骨折复位不满意或内固定失败 ,其余骨折均顺利愈合 ,椎体高度无再丢失。结论 椎弓根螺钉可行短节段脊柱内固定 ,重建脊柱稳定性 ,脊柱融合率高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Li XL  Zhou XG  Dong J  Fang TL  Lin H  Ma YQ  Li J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4):315-319
目的 探讨后路单节段经伤椎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1月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资料共56例,其中单节段固定组28例,短节段固定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伤椎后凸角等.结果 单节段固定组手术平均时间(93±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84±64)ml;伤椎后凸角术前17°±10°,术后1周7°±7°,末次随访时10°±7°;VAS评分术前7.6±1.5,术后1周2.4±0.8,末次随访1.5±0.9;术后未发现相邻节段退变征象.短节段固定组手术平均时间(102±3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3±88)ml;伤椎后凸角术前17°±9°,术后1周7°±7°,末次随访8°±5°;VAS评分术前6.8±1.3,术后1周3.1±0.5,末次随访1.2±0.7;1例患者术后36个月随访时出现固定相邻节段的退变.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后凸角和VA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伤椎后凸角度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节段经伤椎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安全、有效,但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改善和伤椎后凸角恢复方面与短节段固定组无显著差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onosegment pedicle instrumentation in treating incomplete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56 inpatients with incomplete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 AO classification: A3. 1 and A3.2) from April 2005 to January 2010. There were 28 cases were fixed with monosegment pedicle instrumentation (MSPI), 28 cases were fixed with short segment pedicle instrumentation (SSPI). The operative time, blood loss,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and vertebral kyphotic angle(VK)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were evaluated. Results In the group of MSPI,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93 ± 20) mi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184 ±64) ml; the VK angle was 17°± 10° before operation, 7°±7° at one week after operation, and 10°±7° at latest follow-up; VAS score was 7. 6 ± 1.5 before operation, 2. 4 ±0. 8at one week after operation, and 1.5 ± 0. 9 at latest follow-up; no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was found. In the group of SSPI, the operative time was ( 102 ±30) mi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203±88) ml; the VK angle was 17°±9° before operation, 7°±7° at one week after operation, and 8°±5° at latest follow-up; VAS score was 6. 8 ± 1.3 before operation, 3. 1 ± 0. 5 at one week after operation, and 1.2 ±0. 7 at latest follow-up. One case of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was found in 3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in operative time, blood loss,VAS score and VK angle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 P > 0. 05 ). The VAS score and VK angle at one week after surgery and latest follow-up all decreased obviously than preoperative ones in both groups( P <0. 05 ).Conclusions MSPI for incomplete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is effective and safe. The operative blood loss,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the improvement of VAS score and the VK angle in group MSPI are equal to those in group SSP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后路经椎弓根单节段与短节段内固定,短节段组21例,单节段组1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4.3个月,对两组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1周以及术后12个月两组间的椎体前缘高度矫正率、后凸Cobb‘s角矫正率以及椎管受堵解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对骨折的复位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因此认为两组内固定的疗效均是确切的,且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切口长度、估计出血量方面单节段优于短节段,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也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颈椎标本,按随机顺序,对每一标本先后行C1-C2椎弓根螺钉、Magerl螺钉、Brooks钢丝以及螺钉联合钢丝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测量其三维运动范围。结果:Magerl螺钉或C1-C2椎弓根螺钉联合Brooks钢丝组成的固定系统的三维运动范围最小。C1-C2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前后屈伸运动范围与Brooks钢丝固定无差异,但大于Magerl螺钉;其左右侧屈运动范围小于Brooks钢丝固定,大于Magerl螺钉;其轴向旋转角度明显小于Brooks钢丝固定,但与Magerl螺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1-C2椎弓根螺钉的三维稳定性与Magerl螺钉相当,联合Brooks钢丝固定可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终板法伤椎植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取猪的24个新鲜胸腰椎椎体标本,48个椎弓根,随机分成4组,分别应用"平行法"及3种不同"终板法"植钉,比较4种植钉法的抗拔出强度.同时回顾分析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应用该技术治疗的4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伤椎的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内径及矫正丢失、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终板法"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强度明显高于"平行法","伤椎植钉"与正常椎体的"终板法"植钉具有相同的抗拔出强度.49例患者术后均得到良好复位及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失败,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以及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结论 终板法伤椎植钉单节段内固定能提供足够的抗拔出强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后路双侧棘旁切口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后路双侧棘旁切口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0例.结果 本组术后X线片测量骨折椎前缘压缩百分比从术前(42.0±3.2)%恢复至(7.9±1.1)%(P<0.05);骨折椎后凸畸形Cobb角从术前(24.1±3.1)°恢复至(5.1±1.2)°(P<0.05).所有患者获随访7~27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均明显改善,骨折均于术后3个月愈合,无内固定失败、断裂和松动.结论 后路双侧棘旁切口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可以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单节段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对14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单节段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伤椎植骨融合。经过5~29(平均16.8)个月随访,随访内容有术前后VAS疼痛评分、神经功能ASIA评分、术前、术后随访时椎体的高度、伤椎的后凸畸形,内固定物的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VAS疼痛分级平均0-1分,其中0分8人,1分6人,无需服药治疗。神经功能均恢复至正常;X线检查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后伤椎高度恢复了96%,随访椎体高度丢失0.4mm,丢失率为1.4%。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选择好适应证,后路单节段伤椎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枢椎椎板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强度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枢椎椎板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强度,为临床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在7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枢椎标本上进行枢椎单皮质椎弓根螺钉和双皮质椎板螺钉固定,测试螺钉拔出力。结果: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平均为875.3±403.2N,双皮质枢椎椎板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平均为679.5±308.2N;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大于椎板螺钉,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枢椎椎板螺钉进行双皮质固定具有可靠的力学固定强度,可作为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补充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空锥槽椎弓根钉联合PMMA强化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采集新鲜胸腰椎标本10具(28椎),分成4组,行生物力学分析,分别测定各组的强度和刚度、螺钉最大拔出力、位移、折弯力和抗屈曲、疲劳强度等力学指标.结果 中空锥槽椎弓根钉联合PMMA强化组最大拔出力为(1 758.4±184.6)N,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中空锥槽椎弓根钉中空部分注入PMMA,未见椎弓根外或椎管内有PMMA溢出.周期抗屈曲实验中,添加PMMA可使中空锥槽椎弓根钉耐受更大的负荷或在同等负荷下仅发生较小的位移.中空锥槽椎弓根钉和一般椎弓根钉最大折弯力及抗疲劳强度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空锥槽椎弓根钉的力学性能与一般椎弓根钉相似,并能减少PMMA向椎弓根外或椎管内溢出;联合PMMA强化其生物力学性能较其他各种方法更为优越,适用于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18.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伤椎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比较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术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采用8具新鲜小牛椎体标本(T11-L3),MTS机压缩制作L1椎体爆裂性骨折模型。实验分完整状态组、骨折组、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组。应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对标本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个方位的运动范围(ROM)测试并计算刚度值,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脊柱骨折状态6个方向ROM均显著增加(P〈0.05),椎间刚度值明显降低(P〈0.05);固定状态的ROM均较完整状态、骨折状态显著减小(P〈0.01),而刚度值均较完整状态、骨折状态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组之间的ROM、刚度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跨节段椎弓根固定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术在重建脊柱骨折稳定性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拱桥弹性钢板椎弓根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椎弓根系统固定器的性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拱桥式弹性钢板椎弓根固定器(archbridgetypeelasticpediclefixationsystem,ABPF)进行生物力学实验与临床应用分析。结果:ABPF在应变、应力、位移、强度、刚度方面性能良好。应用ABPF治疗胸腰椎骨折57例,53例平均随访26个月,术前椎体前高度平均54郾36%,术后2周98郾5%,术后26个月97%。未发生弯钉、断钉。结论:ABPF利用拱形钢板和钉板角能对脊柱骨折产生过伸折顶复位与纵向撑开复位。术后对脊柱骨折产生持续向前的推力与弹性固定,可防止后凸畸形复发和椎体高度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