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宫颈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与CA复发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及病理结果,收集107例女性CA患者及65例正常女性患者的宫颈拭子,将其分为高复发组(52例)、低复发组(55例)和正常对照组(65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患者宫颈中是否存在HPV病毒及其亚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复发组中67.3%(35/52)例检测出HPV病毒,低复发组中34.5%(19/55)检测出HPV病毒,正常对照组4.6%(3/65)检测出HPV病毒,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CA患者宫颈中存在HPV病毒感染的潜在病灶可能是CA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宫颈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与CA复发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及病理结果,收集107例女性CA患者及65例正常女性患者的宫颈拭子,将其分为高复发组(52例)、低复发组(55例)和正常对照组(65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患者宫颈中是否存在HPV病毒及其亚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复发组中67.3%(35/52)例检测出HPV病毒,低复发组中34.5%(19/55)检测出HPV病毒,正常对照组4.6%(3/65)检测出HPV病毒,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CA患者宫颈中存在HPV病毒感染的潜在病灶可能是CA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宫颈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与CA复发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及病理结果,收集107例女性CA患者及65例正常女性患者的宫颈拭子,将其分为高复发组(52例)、低复发组(55例)和正常对照组(65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患者宫颈中是否存在HPV病毒及其亚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复发组中67.3%(35/52)例检测出HPV病毒,低复发组中34.5%(19/55)检测出HPV病毒,正常对照组4.6%(3/65)检测出HPV病毒,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CA患者宫颈中存在HPV病毒感染的潜在病灶可能是CA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尖锐湿疣(CA)患者及健康查体者宫颈或尿道口,肛周是否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探讨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与复发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及病理结果,收集215例女性CA患者、184例男性CA患者及125例健康查体者的宫颈/尿道口和肛周拭子标本.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病毒及其亚型.结果:CA患者中,女性阳性率为46.5%(100/215),正常对照组女性阳性率为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CA患者阳性率为32.6%,正常对照组男性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CA高复发组均以HPV6/11型为主,低复发组以HPV16/18型为主.结论:CA患者存在HPV病毒感染的潜在病灶可能是CA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性病门诊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并发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的流行病学资料,了解该组患者宫颈有无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及HPV基因分型。方法:收集确诊为尖锐湿疣的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样本,检测HPV DNA分型及Ct的DNA。结果:123例女性CA患者宫颈样本中HPV、Ct及共同感染率分别是88.6%(109/123)、22.7%(20/88)及22.7%(20/88)。其中高危型HPV感染者占75.6%(93/123),最常见的亚型为HPV-16、52、18、51、58。65.0%(80/123)表现为混合HPV感染;13.0%(16/123)仅为低危HPV感染;10.6%(13/123)仅为高危HPV感染。结论:该组22.7%的CA女性患者宫颈并发Ct感染,88.6%并发宫颈HPV感染,其中高危型达75.6%。在CA女性患者中开展Ct及宫颈HPV检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人乳头病毒(HPV)在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中感染类别的分布情况和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四川省雅安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55例CA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宫颈活检结果为轻度急性、慢性炎症,且鳞状上皮基本正常的宫颈病理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HPV检查。对两组患者病理中HPV感染阳性率,观察组患者HPV感染率、感染型别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HPV感染率相比,观察组的89. 68%,明显高于对照组9.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又将观察组患者按照CA部位分为外阴组、阴道组、宫颈组,外阴组CA感染率为90. 16%,阴道组CA感染率为87. 04%,宫颈组CA感染率为92. 50%,这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外阴CA共感染不同型别87次,阴道感染不同型别77次,宫颈感染不同型别57次。外阴、阴道、宫颈HPV感染阳性率,以及多重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155例CA患者中139例患者HPV感染阳性,共检出22型别221次感染,从总体上看HPV11检出率最高,为81次,占比36. 65%,其次为HPV6型检出73次,占比33. 03%。外阴CA患者中HPV6检出率最高,为32次,占比36. 78%。阴道CA患者中HPV11检出率最高,为28次,占比36. 36%。宫颈CA患者中HPV11检出率最高,为23次,占比40. 35%。结论:HPV与CA发病密切相关,其中HPV6型与HPV11型最为常见,通过基因芯片结合PCR技术能够对HPV分型进行准确诊断,从而对CA的治疗和疫苗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定量及分型。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278例CA患者疣体组织进行HPV分型和HPV-DNA定量检测。结果 278例CA患者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173例治愈,105例复发。HPV亚型分析显示,278例患者的标本中均检出HPV-DNA(100.00%),244例(87.77%)基因型为HPV6/11,7例(2.52%)为HPV16/18,27例(9.71%)为HPV6/11+16/18。对278例HPV-DNA阳性患者治疗前病毒载量进行分组比较,病毒载量为103~105拷贝/ml的患者106例,有23例患者复发;病毒载量105~107拷贝/ml的患者82例,有29例患者复发;病毒载量107拷贝/ml的患者90例,有53例患者复发。HPV亚型为HPV6/11的有79例复发,HPV16/18的有5例复发,HPV6/11并发HPV16/18的有21例复发。结论检测CA患者皮损HPV-DNA能区分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可对CA复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女性尖锐湿疣(CA)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方法:采用HybriMax技术,对116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HPV阳性107例,共发现20种HPV亚型;单一型别阳性率是51%(59/116),以低危型HPV11,6为主.多重基因型别阳性率是41.2%(48/116).高危型HPV检出率为47%(55/116),多重感染率达到87%(48/55);高危型与低危型HPV感染在皮损类型、病变部位无差异.结论:深圳市女性尖锐湿疣以低危型HPV11、6型感染为主;高危型感染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06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CA)患者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HPV)的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203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宫颈进行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在203例宫颈标本中,本芯片共能检测21种HPV亚型,本实验检测出20种,未发现HPV43型.203份宫颈组织标本中HPV阳性123例,检出率是60.59%,其中单一型别阳性率是65.04% (80/123),多重型别阳性率是34.95% (43/123);各型别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HPV11 (35.77%)、6(28.45%)、16( 12.19%)、52( 12.19%)、58(8.98%)、68(8.13%)、66( 6.50%)、CP8304 (5.69%),18(4.87%)、33(4.87%)、44(4.87%)、39(3.25%).结论:根据本组病例,对于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应重视宫颈HPV基因分型的检测;高危型及多重型别感染者有必要进一步检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感染不同基因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与尖锐湿疣(CA)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42例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CA组),采集疣体组织及外周血,根据是否复发分为CA复发组与CA非复发组。另选取同期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杂交法检测疣体组织中HPV型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流式微球分析法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CA组检出HPV感染亚型主要为HPV 11(47.18%)、HPV 6(38.73%)及HPV 16(19.01%),CA复发率为76.76%;CA患者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复发组Treg比率显著低于CA非复发组(P<0.05);CA复发组辅助性T(Th)1型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及γ干扰素(IFN-γ)均显著低于CA非复发组(P<0.05),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0(IL-10)均显著高于CA非复发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阴尖锐湿疣与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的临床病理形态和HPV-DNA型别。方法未经治疗肛周、外生殖器部位典型CA患者进行醋酸白试验初筛,确定80例醋酸白试验阳性的疑似合并亚临床感染患者,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及HPV-DNA检测,综合上述结果,确定71例CA合并SPI患者,比较CA和亚临床感染皮损的组织病理和HPV-DNA分型的不同。结果 80例尖锐湿疣典型皮损活组织标本经病理学检查,71例(88.75%)表现为典型尖锐湿疣组织病理学改变;9例(11.25%)表现为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80例尖锐湿疣疑似亚临床感染皮损活组织标本经病理学检查:4例(5%)具有典型尖锐湿疣病理改变;71例(88.75%)病理表现为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80例典型尖锐湿疣标本中HPV-DNA阳性者为80例。80例疑似尖锐湿疣SPI标本中HPV-DNA阳性者共75例(93.75%),阴性5例(6.25%)。对确诊的71例尖锐湿疣合并亚临床感染标本的组织病理形态比较,二者存在差异,对二者的空泡细胞数目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二者的各HPV型别出现频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的诊断应以醋酸白试验为基础进行组织病理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HPV的核酸。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宫颈HPV感染及分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的宫颈HPV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美国FDA批准的捕获杂交试验和基因芯片技术对194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和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型别研究.结果 194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外阴皮损HPV检出率为100%,其中低危型HPV 144例占74.2%,高危型HPV 50例占25.8%.低危型中136例为单一型别感染,占94.4%,均为HPV6或HPV11;高危型中43例为低危与高危型HPV混合感染,占86%.194例患者中,166例(85.6%)合并宫颈HPV感染,其中低危型感染者119例,感染率为61.4%,高危型感染46例,感染率为23.7%.外阴和宫颈皮损HPV型别的一致性达到95.8%(159/166),低危型HPV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1>HPV6>HPV53,高危型依次为HPV16>HPV18>HPV52>HPV31>HPV45、HPV58.结论 上海地区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且近1/4患者合并宫颈高危型HPV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复发性尖锐湿疣(CA)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和感染模式,以及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方法:据纳入标准,选择135例初诊CA患者,将治疗3个月后疣体复发患者81例设为复发组;疣体治疗消失后,随访3个月内未复发患者54例设为治愈组;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HPV亚型;在治疗和随访3个月的截止点采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复发组和治愈组HPV感染均以低危亚型HPV6/11为主。复发组单一亚型感染40例(49.38%),混合亚型感染41例(50.62%);治愈组单一亚型感染36例(66.67%),混合亚型感染18例(33.33%),两组HPV感染模式的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2=3.93,P0.05)。复发组外周血T细胞与治愈组比较,CD3+总T细胞[(68.13±8.03)%]降低,CD4+T细胞百分率[(32.42±4.88)%]降低,CD8+T细胞百分率[(38.61±4.19)%]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复发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HPV亚型混合感染模式和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异常是促使尖锐湿疣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HPV分型及梅毒与尖锐湿疣(CA)复发的相关性研究,旨在为临床上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提供数据资料。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皮肤性病科就诊并首次行HPC分型检测的尖锐湿疣患者110例,分析HPV分型与尖锐湿疣的复发以及HPV分型及梅毒与尖锐湿疣复发的相关性。结果:单纯感染HPV6/11亚型的患者最多,有84例,占比76.36%;感染HPV16/18亚型有17例,占比15.45%;多种混合感染有9例,占比8.18%。单纯感染HPV6/11的84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出现复发,占比47.62%;而HPV16/18型感染的患者中17例患者有3例出现复发,占比17.65%;多重混合感染中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占比44.44%,三组患者复发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HPV6/11型患者中,并发梅毒感染的患者复发率占比与无梅毒感染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1);HPV16/18型患者中,并发梅毒感染的患者复发率与无梅毒感染的患者复发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多重混合感染的患者中,并发梅毒感染的患者复发率与无梅毒感染患者的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危型的HPV6/11亚型感染是尖锐湿疣患者中最常见的感染,而且也更易导致患者尖锐湿疣复发;合并梅毒感染的尖锐湿疣患者也更易于导致尖锐湿疣复发,值得在临床上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7(TLR7)及其相关信号转导分子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尖锐湿疣复发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双色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健康人、35例初发尖锐湿疣患者,32例复发尖锐湿疣患者和30例使用咪喹莫特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不同亚群T细胞内TLR7的表达,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尖锐湿疣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CD3+ T细胞内接头蛋白MyD88及相关信号分子TRAF6、PI3K、AKT、p42/44和核因子κB(NF-κB)等表达的变化。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CD3+ CD4+ T细胞和CD3+CD8+ T细胞内均可检测到TLR7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CD8+ T细胞内TLR7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而CD3+CD4+ T细胞内TLR7的表达明显增加(健康对照组为12.6% ± 6.3%,初发尖锐湿疣组为23.3% ± 8.4%,t = 4.72,P < 0.01;复发尖锐湿疣组为32.8% ± 8.9%,t = 10.76,P < 0.01);与复发尖锐湿疣患者比较,咪喹莫特联合ALA-PDT治疗组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CD4+ T细胞内TLR7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20.3% ± 5.7%,t = 5.41,P < 0.01)。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 T细胞内MyD88、TRAF6、PI3K、p42/44和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AKT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咪喹莫特联合ALA-PDT治疗组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 T细胞内MyD88、TRAF6、p42/44和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CD4+ T细胞内表达上调的TLR7可作为HPV病毒感染的识别受体,参与机体的抗HPV免疫应答。 【关键词】 尖锐湿疣; α乳头状瘤病毒属; Toll样受体7; T淋巴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肽和相关蛋白质类; 髓系分化因子8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LR9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LR9在HPV感染和CA复发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用30例初发CA和27例复发CA患者皮损,并以28例正常人皮肤石蜡切片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入选者外周血T细胞中TLR9的表达。结果初发CA组和复发CA组皮损颗粒层和棘层TLR9表达(1.38±0.72和2.06±0.84)和外周血CD3+CD4+T细胞内TLR9表达[(11.4±3.2)%和(14.6±2.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97±0.43和(6.2±2.1)%];另外,复发CA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内TLR9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初发CA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该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8+T细胞内TLR9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CA皮损及外周血CD3+CD4+T细胞内TLR9表达上调可能是HPV病毒感染的识别受体,并参与机体的抗HPV免疫应答。TLR9可能在CA复发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