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腹膜透析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其病情凶险,易合并其他系统或脏器的损伤,病死率居高不下。由于早期手术治疗可加重内环境紊乱及胰腺组织坏死,并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感染机会,因此目前仍以抑制胰液分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性措施为主要治疗手段。可是这些措施并非完全成熟及有效。因此,我们开展了腹膜透析(PD)治疗AHNP的实验研究,以探讨细胞因子在AHNP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以大白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模型为实验对象,研究内毒素预处理对AHNP早期细菌、内毒素易位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在内毒素血症状态下甘遂对AHNP引起的细菌、内毒素易位的治疗作用。实验分三组:①AHNP对照组;②AHNP内毒素预处理组;③AHNP内毒素预处理加甘遂治疗组。结果显示①内毒素能明显增加AHNP时细菌、内毒素易位;②甘遂不仅能够显著减少肠腔游离细菌总数、降低肠腔内毒素池,而且可以吸收腹腔(或血液)中的内毒素自肠道排出,从而发挥其阻碍AHNP时细菌、内毒素易位的作用。内毒素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害,甘遂则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AHNP组,AHNP+清胰汤治疗(QYT)组,假手术(SO)组。AHNP组与QYT组大鼠建立AHNP模型,SO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胰腺。QYT组造模后进行清胰汤胃灌注,另两组生理盐水灌胃,24 h后检测门静脉血内毒素(ET)浓度和大肠杆菌DNA含量(Ct值)。结果QYT组ET浓度、大肠杆菌DNA含量均低于AHNP组。结论清胰汤可降低实验性AHNP大鼠门静脉血中细菌DNA表达和内毒素浓度,减少肠道的细菌、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4.
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与细菌移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胰腺炎又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简称AHNP),至本世纪80年代初期,病死率在30—100%。但是,随着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的建立和完全胃肠道外营养(TPN)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人们普遍接受了AHNP早期采用非手术治疗的观点,AHNP的病死率降至10%—20%。可是,近十年来,AHNP  相似文献   

5.
多器官衰竭(MOF)已引起普遍注意,急症手术后的发生率为7%~22%,30%~50%系腹腔脓毒性感染施术,病死率高达30%~100%。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为发生MOF的主要疾病之一。我们两所医院至1992年近10年以来,共经手术和病理证实AHNP95例,术后出现MOF 19例(20%)。现就引起MOF的有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发病凶险,病死率高达50%,在发病一周内死亡者,多由于急性肺损伤(ALI)所致[1]。建立简便、易复制、重复好的AHNP并发ALI动物模型,对探索AHNP并发ALI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有关文献基础上进行方法改进,制成AHNP并发ALI大鼠模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SD大鼠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ml/kg,0.1ml/min)诱发AHNP,AHNP+DT组在造模后30min用大承气汤(10ml/kg)灌胃;AHNP+DEX组在造模后30min经尾静脉地塞米松(O.5ms/100g)注射;AHNP+DT+DEX组则于造模后30min同时给予大承气汤(10ml/kg)灌胃和地塞米松(0.5mg/100g)尾静脉注射,比较3、6、12、24h各个时间段不同治疗方法支气管灌洗液肺泡巨噬细胞数量、吞噬功能和肺干湿比变化。结果AHNP+DT组和AHNP+DT+DEX组两组肺泡巨噬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吞噬功能减弱,与模型组和AHNP+DEX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大承气汤能抑制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改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网膜囊开放氟脲嘧啶局部使用治疗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治疗方法较多,如何更好地处理AHNP仍是外科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我们1988-1996年对22例AHNP行网膜囊开放引流,多次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局部使用5-FU药液纱布湿敷,引流及其综合治疗。使失活胰腺组织脱落较早,明显减少渗出和水肿。本组除4例入院较迟有明显休克,术后死于肾衰、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症外,出院的18例无明显腹腔感染,无脓肿形成,随访两年无腹壁切口疝及胰腺炎复发,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病例尚少,有待观察总结。关键词:##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网膜囊;;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9.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发病机制尚不清楚,80年代末期有人提出白细胞过渡激活学说,急性重症胰腺炎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实验性大鼠AHNP模型观察了TNF-α变化规律,探讨TNF-α与AHNP的发病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重症胰腺炎(AHNP)可并发内分泌系统改变,发生低胰岛素血症,糖尿病发生率在20%~70%.今将我院近十年来发生于AHNP的非酮高渗综合征14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占同期AHNP的11.4%,死亡13例,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过程中,氧自由基对大鼠脑组织的损害作用。方法 通过大鼠胰胆管逆行5%牛磺胆酸钠注射诱发AHNP模型,检测6、12、24h对照组及AHNP组大鼠脑组织PLA2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脑系数(BI),同步观察胰腺及脑组织学变化。结果 AHNP组与对照组比较,脑组织PLA2活性、MDA含量及BI增加,SOD活性降低,光镜下脑组织间质及细胞肿胀,髓鞘变性。结论 大鼠AHNP并发脑组织损害;氧自由基(OFR)可能参与脑组织损害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经确诊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20例及正常人20例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结果:血清MBP含量在AHN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当AHNP并发胰性脑病(PE)时其血清MBP含量明显高于无PE的AHNP患者(P<0.05).结论:(1)AHNP患者血清MBP含量明显升高;(2)检测血清MBP含量,对判断有无脑损伤及其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3)AHNP患者的预后与其MBP含量具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3.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AHN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病理改变。方法 制作AHNP并ALI的动物模型。观察胰腺及肺脏的功能及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模型制作后1h胰腺出现肿胀、充血,12h后出现典型的AHNP病理改变,同时发现肺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变,表现为PaO2明显下降,PaCo2升高,肺组织含水量增加,镜下可见肺间质及肺泡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出血,肺泡细胞出现空泡化、脱落及衰变等典型的ALI病理改变。结论 该模型符合AHNP并发ALI的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AHNP并发ALI病理过程相似,可用于AHNP并发ALI的机理和药效评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时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TAC)制备AHNP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SO组),AHNP生理盐水处理组(AHNP组)和AHNP奥曲肽治疗组。各组动物术后3,6,12h剖杀,检测肝组织中Toll一样受体(TLR)2,4mRNA和细胞核转录因子(NF—K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O组比较,胰腺炎组大鼠TLR2,4mRNA于3h开始升高,于12h达高峰(均P〈0.01);肝组织中NF—KB于3h开始表达增强,6h达高峰。奥曲肽组肝组织中的TLR2,4mRNA及NF—KB各时点表达均较AHNP组降低(P〈0.05)。结论生长抑素对AHNP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胰弹性蛋白酶的分泌与激活,抑制Toll受体和NF-κB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肝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与前列环素 (PGI2 )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及川芎嗪 (TMP)治疗意义。 方法 :动态测定AHNP大鼠血浆ET和PGI2 水平 ,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及大鼠的存活率 ,并观察TMP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AHNP大鼠术后随时间延长 ,血浆ET含量及ET/PGI2 比值递增 ,胰腺组织病理形态损害加重 ,均较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腹腔注射TMP组血浆ET含量及ET/PGI2 比值较之降低 ,且ET/PGI2 比值接近正常 ,胰腺出血坏死程度及腺泡细胞超微结构破坏减轻 ,大鼠存活率提高 ,均较AHNP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AHNP大鼠早期存在着ET与PGI2 平衡失调 ,此平衡失调可通过胰腺血循环障碍而在AHNP大鼠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TMP对AHNP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可能与纠正ET、PGI2 失衡从而改善胰腺微循环、降低血清淀粉酶有关。  相似文献   

16.
促发水肿型胰腺炎向坏死型胰腺炎转变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借助于一种新的大鼠模型,研究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向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转变的机理.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52只,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采用胰管结扎及静脉推注蛙皮素(100μg/kg)、促胰液素(10μg/kg)以诱发AEP;Ⅲ组,在AEP模型的基础上静注10%高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110000)500mg/kg诱发AHNP.各组分别于造模型后3、gh行组织学及电镜等检查.结果:AEP和AHNP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浓度均明显增高;AHNP组胰腺细胞质膜Ca~(2 )-ATPase活性明显降低.AHNP组3h及9h时腹水量明显多于AEP组,胰实质出血或/和坏死明显,并有胰腺组织细胞内钙沉积、小静脉扩张、红细胞沉积、粒细胞聚集等现象.电镜观察显示:AEP组有大小不等的酶原颗粒聚集于细胞内.AHNP组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剥脱,基膜不完整.结论:静注大剂量Dextran-110在AEP模型基础上通过引起胰微血管损害而促发AHN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毒素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程中的作用及白介素-2(IL-2)的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5%牛磺胆酸钠经胆胰管逆行注射制作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HNP)模型。并用IL-2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 AHNP组内毒素含量明显增高,并伴随血浆胰酶活性显增高,随病程的延长呈进行性增高,组织学改变呈进行性加重,而IL-2治疗组的血浆内毒素及组织学改变显改善。结论 内毒素是加重AHNP的重要因素。IL-2能改善内毒素血症,对AHNP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HemorrhagicNecrotlzingPancreatitisAHNP),占胰腺炎的10~20%,呼吸功能与肾功能不全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占72%与67%,死亡率30~50%[1]。AHN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发生率高和死亡率高的腹部三大危重症之一。目前对AHNP的认识尚不全面,治疗手段方面仍存有不同看法。但是,对于下述几种情况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趋于认同:1、已合并感染;2、合并胆道结石、胆道寄生虫、胆道感染、病情危重,积极抢救无改善者;3、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腹腔血性渗液、肠麻痹者;4、胰腺脓肿或假性…  相似文献   

19.
<正>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cute hemorragic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HNP)是一病理过程复杂、病情凶险、治疗棘手的外科急症。尽管近年对其病理过程认识及治疗有了长足进步,然而,目前比较理想的治愈率仅达83%。因而治疗AHNP仍需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案。我们于1997年7月对AHNP1例进行了腹腔镜探察、腹腔灌洗及胰周引流,现将  相似文献   

20.
实验观察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模型中肺脏TNF-αmRNA表达情况及善得定(SS-op)对其表达的影响,为探讨AHNP时急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