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对2000-2017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进一步测算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并设计了面板门槛模型解释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与种植业生产率之间存在以地形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这两者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2.
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机理,对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一定的现实启发作用。基于我国2004—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助Malmquist指数法对全国30个省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通过中介效应模型,从劳动力供给数量效应、劳动力供给质量效应、技术经验累积效应、技术更新效应以及资本投入效应五个方面,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最后,以东北和西南地区为例,进一步分析该作用机理的地区差异性。可以发现:现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要强于促进作用。从全国层面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以及资本投入三个方面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通过技术经验累积以及技术更新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但是根据分区域研究的结果可知,这一检验结果与东北、西南地区的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时,要因地制宜,通盘考虑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王作功  陈正星 《南方农机》2023,(21):97-100+145
【目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为探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SBM-GML模型对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而后计算了相应年份的城乡收入差距,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论证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1)在控制年份和省份固定效应并引入控制变量的过程中,核心解释变量Prop的系数符号分别在1%、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拟合优度从0.243提升到0.424。2)在验证区域异质性的过程中,加入控制变量前后的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符号始终在1%、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对粮食主产地区的系数(2.667)要大于非粮食主产地区(2.355)。【结论】1)城乡收入差距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将抑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无论对粮食主产地还是非粮食主产地而言,城乡收入差距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不变,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粮食主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题中之义。在测度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村普惠金融、人力资本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农村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与相邻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提升相邻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无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农村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明显,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提高农户对金融业务接纳度来推动本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农村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增加金融覆盖密度、改善金融使用情况以及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均有利于相邻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效果依次减弱。因此,深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以人力资本为载体,重点培育金融服务型人才、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与人力资本的协同发展机制是实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的优选之路。  相似文献   

5.
结合EBM模型和GML指数,在全国视角下测度并分解2008-2018年黄河流域9省的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Bootstrap截断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低,与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靠技术进步驱动,而较低的技术效率限...  相似文献   

6.
<正>未来的农业机械将集成大量传感监控系统。为了满足到2050年人类对粮棉油的需要,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面临着巨大挑战,受到有限的资源和可开垦耕地以及缺乏足够的劳动力等一系列严格约束。国际通行做法是,用单位资源的产出,即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根据预测,到2050年,农业产出需要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就要求全要素生产率从目前的1.4提高到1.75或者更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所有方面都要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化对新疆种植业贡献率的初步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项目评价中的“有无比较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包括新疆建设兵团)2004年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的贡献率进行了定量研究。测算出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的贡献率为29.85%,实践上有助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新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和潜力。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提出了生成足够多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的新方法,给出了区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同程度的分界值,并提出了确定合理BP神经网络结构的原则。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且不受网络初始权值的影响。运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对河南省1994年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表明:与灰色-概率评估模型相比,本文建立的BP评价模型具有更好的客观性、通用性、实用性和容错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有无比较法对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的贡献率进行了定量研究。测算出1998年与2003年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5.11%和20.54%,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为认识和把握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为此分析了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运用项目有无法分析模型,测算了2006年农业机械化对辽宁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6%,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生产成本、种植面积、农作物产量和农业机械作业效率等.  相似文献   

11.
种植业是农业各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实现种植业全程全面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从山东种植业机械化发展实际和生产需要出发,指出山东种植业生产能力向稳向好、机械化发展各项指标稳步提升的现状,分析存在的区域间作物间发展不平衡、高质量的农业机械供给不足、现有农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亟需更新等制约因素,提出推进丘陵地区和特色作物机械化、加大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供给、完善种植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等针对性对策,为更好促进山东种植业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丘陵旱地是四川的主要农业区,“麦/玉/豆”种植模式在丘陵旱地已形成规模化,由于配套机械化水平低,加之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亟需培养大量具有农机和农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解决生产力低、劳动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开展“农机农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高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意识和理论水平,培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浅谈如何加快我国农机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国农机工业发展一直呈稳定增长势态,但我国的农业机械大多数还停留在中小功率、单机、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低端产品上,发展势头缓慢,特别是某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问题严重.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健全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机监理执法、发展农机培训工作,提高农机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五个方面入手,实现我国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历程、作用、现状,研究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目前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推进中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对策.作者指出,新时期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要适应农业机械化全程化、全面化发展的要求,依照国家确立的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的原则,在按照公益定位加强国家推广机构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身技术推广服务事业,着力将解决国家推广机构目前还不同程度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保障不够、活力不足等问题,与解决其他主体承担的经营性推广发展不够、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基层国家公益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发展经营性技术推广事业、构建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协调发展的机制、转变技术推广方式等措施,进一步建设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引领支撑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特别是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拉动下,农业机械化得到发展.农业机械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农机作业已从过去的单项作业向多功能复式作业方向发展,从过去的大宗粮食作物生产机械设备的需求向经济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处理机械设备的多样化需求延伸,饲料机械、园林机械、青贮机械、油粮及薯类等经济作物的播种、收获机械等将是以后农业机械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机械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农业机械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现实与政策背景。介绍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划分现状以及国内外现有农业1.0-4.0理论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机械化1.0-4.0各发展阶段的内涵,分别从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水产渔业各狭义行业对1.0-4.0发展阶段特点进行阐述。提出农业机械化发展4.0阶段工作模式,并对其决策层、数据层、物理层、约束层、网络层、共享层等各层次的内涵进行探究。提出了农业机械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体系并分析其运行机制,分别从信息化技术、资源要素、产业链、基础支撑体系、全程全面高质高量装备、农业机械化政策支持体系等层面详细阐述各要素内涵及作用。最后对绿色可持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郴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驱动因素,基于典范对应分析方法,以郴州市2017年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数据及其影响数据为依托,对郴州市11个县(市、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典范对应分析中的前4个排序轴的排序总惯量为0.544,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1%,说明典范对应分析能较好地应用于农业机...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到202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重点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实现协同发展,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潜力.本文从创新生态的视角,概述各创新主体的作用及其特征,分析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内外部的制约因素,构建农业机械化科技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