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传播算法,开发了录井神经网络解释软件,通过对焉耆盆地勘探至今的已试油层的原始资料的学习、训练,建立了焉耆盆地神经网络储层解释模型,运用该模型可圆满地解决储层流体类型(凝析油气层、油气层、油层、气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的划分和识别,使得综合利用气测、地化、测井等原始资料识别储层流体类型,实现计算机处理自动化。其精度及解释效果均令人满意,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录井神经网络油气层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开发了神经网络油气层解释软件。通过对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和焉耆盆地已试油层的原始资料进行学习、训练,建立了油气层神经网络解释模型。运用该模型可完成储层流体类型的划分和识别,结合录井、测井等原始资料,可实现计算机处理自动化,其预测符合率达84.2%。  相似文献   

3.
从四性关系、储层微观特征等方面对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三工河组低阻油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块低阻油层的形成主要受其内部的中高地层水矿化度和较高束缚水含量的影响;提出了定性识别该区块低阻油层的方法。为测井更精确识别该类油气层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YD油田具有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黏土矿物含量高、油气水分布规律复杂,以及无统一油气水界面的特征,储层中不同流体的测井响应特征区别不明显,采用常规测井图版无法准确识别油层、气层、油气层,以及低电阻率油层。文中通过选择相关性强的测井参数,应用神经网络建立分级解释模型,实现了对复杂储层中不同流体的自动化、准确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储层流体分级识别技术,成功识别了油层、气层、油气层,以及低电阻率油层,解决了复杂储层的流体识别问题,并成功应用于YD油田开发。  相似文献   

5.
徐军  刘洪友 《河南石油》2000,14(1):9-12
从四性关系,储层微观特征等方面对焉耆者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三工河组阻油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块低阻油层的形成主要受其内部的中高地层水矿化度和较高束缚水含量的影响;提出了定性识别该区块低阻油层的方法。为测井更精确识别该类油气层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复杂储层中,测井响应特征并不是特别明显,若只采用常规测井识别方法是不能准确的区分油层、气层以及油气层的。为此建立划分油层、气层、油气层等储层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程序自动训练判别,准确率达到满足的要求后,从而实现了BP神经网络在储层中的信息自动化识别,经检验该方法能较准确地判别出油气水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低阻砂岩油气层研究的状况,包括低电阻砂岩油气层类型及特征,形成机理与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八面河地区北部斜坡带沙四段油藏为例。探讨了综合分析识别低电阻砂岩油层方法。首先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建立高精度储层模型,结合高精度构造模型分析,然后进行多井测井对比解释判定油藏流体分布特征,识别低电阻率砂岩油层。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设计出一种神经网络流体层模拟交会图版,用于开发中、后期油层的流体识别。通过对H油田的储层流体性质及类型进行识别,获得了很高的识别率,为复杂地层以及其它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测井解释和数字处理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H油田含油层系中,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并存,储层的岩性和孔隙结构复杂多变,粘土矿物普遍存在,在电性上直接区分油水层比较困难,常规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本次研究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设计出一种神经网络模拟交会图版,用于开发中、后期油层的流体识别.对H油田的储层流体性质及类型进行识别,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率.为复杂地层以及其它一...  相似文献   

10.
裂缝性储层流体类型识别一直是国际测井界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流体类型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不同流体类型与电阻率比值的高低、粘土含量的多少以及孔隙度的大小密切相关;提出了综合考虑上述3项因素的流体类型识别参数FTI,FTI接近于0为干层,FTI接近于1为油层,低产油层的FTI值介于油层和干层之间.此方法应用于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变质岩和碳酸盐岩古潜山地层流体类型识别,符合率达到88%.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准噶尔盆地低渗透砂砾岩油层岩心出筒在不同时间段油气外渗情况及成像极板附油的现象,分析认为油气在井壁附近富集形成了一层油环,导致油层段出现异常侵入。在油层异常侵入情况下基于有限元素法开展了正演仿真程序模拟,在目的层由于井壁附近油气富集区的存在,导致仪器测量响应曲线出现增阻现象,这与实际测量响应情况一致。当油气富集区厚度达到某个临界值才会形成异常侵入,不同的地层模型下,该富集区厚度的临界值不同。基于储层中不同流体双侧向测井深浅电阻率侵入特征,提出了采用电阻率异常侵入特征定性识别储层中的流体性质,该成果应用于油田勘探评价提高了对油水层的识别能力,测井解释符合率从48%提高到83%,为低渗透储层中的流体定性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苏丹Muglad盆地Jake South油田白垩系Bentiu组和Abu Graba组油藏分别为复杂断块背景下的整装背斜油藏和层状油藏,均存在大量低阻油层,对油水层识别造成较大困难。首先根据粒度、储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致密度等分别对Bentiu组和Abu Graba组进行储层分类,并在每类储层内部定义低阻油层;然后综合利用岩心、薄片、物性测试、扫描电镜、X-衍射资料,明确各类储层内部低阻油层成因,并根据储层类型和低阻成因分别建立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低阻成因主要为泥质含量高或孔隙结构细造成高束缚水饱和度、存在导电矿物和油气充注不足造成低含油饱和度,不同类型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储层类型内低阻油层成因不同。Abu Graba组低阻油层识别难度较大,依次采用图版法、考虑粉砂组分的解释模型法、综合法进行识别;而Bentiu组低阻油层识别相对简单,主要采用综合法进行识别。综合各种方法,在研究区共识别未射孔低阻油层77层275.9 m。  相似文献   

13.
根据焉耆盆地凝析气层的储层条件、油气特征、试油等资料,运用常规测井资料结合固井后补尝中子延迟测井资料,提出了双中子孔隙度差值法,固井后补偿中子延迟测井识别法和双压缩波模量差值法三种凝析气层识别方法。应用效果明显,解释成果经实际资料检验,符合率达80%以上。对类似油气层的评价,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Bongor盆地花岗岩潜山具有岩性复杂、储集类型多样化和非均质强的特点,常规测井资料很难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判别,同时,录井资料受到岩性、储层多样性和钻井工程作业的影响,导致气测值和荧光显示准确性降低。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试油井各储层段进行筛选、区分,消除井径和钻井条件等影响因素,统计不同流体类型的层段的测井、录井等参数曲线响应特征,对储层段钻速曲线ROP及总烃曲线TG进行筛选和计算,运用钻速曲线和总烃交会图和电阻率总烃交会图制作流体识别图版,有效的识别油层、水层和干层。该方法在Bongor盆地各个潜山油田内流体识别中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特征和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是指油气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反差较小的一类油气储层,这种油气储层给测井精细解释、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介绍了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概念及特征,造成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主要和次要矿物成分,以及由于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钻井液侵入储层形成电阻率的基本岩石物理成因,总结出了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地质成因和工程成因2大类成因机制;还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地质录井参数解释、测井解释、气测参数和地化参数以及核磁共振测井技术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方法,列举了通过分析试油层的岩心、测井、录井资料建立模型和运用测井、完井资料综合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实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气测录井资料识别油气层类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测井是通过分析泥浆中烃类和其他天然气的组分、含量,寻找和发现油气藏的一种测井方法。通过气测井曲线对油、气、水层的响应,能定性地识别油气水层。由于油层与轻质油层、气层与凝析气层的性质相近,使用常规测井资料很难将油气层类型区分开。此文主要对轻烃比值法、皮克斯勒法、三角形图版法等方法原理和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尝试使用其他气测参数交会识别油气层类型以及储层流体性质。利用气测录井资料识别油气层类型在工区的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ˮ��ĵ���ѧ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井解释是油气层识别最常用方法,它是依据储层流体物理性质差异解释油气水层。由于测井解释采储层岩石成分,地层水矿化度及泥浆侵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解释一些低阻油气层及气层和凝析气层时常常出现偏差,油气水界面也难以确定,地球化学方法主要是根据储层残留烃的化学性质识别油,气水层,它不受储层岩石成分及储层流体物理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只与储层流体的化学性质有关,可弥补测井解释方法的不足,为油气水层的识别提供一种新方法,文章详细研究油层,凝析气层及水层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油层,气层和水层的抽提物含量,荧光强度与荧光分布以及储层烃的碳数分布完全不同,可用来识别油气水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本文通过对渤海油田某工区录井、测井、测试数据等解释结论的学习和训练,建立了录井油气水层神经网络解释模型。运用该模型可进行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和划分,通过验证该模型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北部湾盆地气测录井定量解释方法简单落后、针对性和适应性差等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气测录井资料评价油气层的准确性,实现快速评价储层流体性质,引进了INFACT气测录井解释软件.通过对北部湾盆地已钻井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建立了该地区流体相模版,确定了渗透层含烃饱和度指标,即单位岩石地表气体体积门限值,进而实现了储层流体类型快速评价.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的解释符合率平均已达到95%,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老油田测井资料的二次解释对重新进行储层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阻油气储层由于其形成原因的复杂性而成为测井解释与储层评价中的重点和难点。冷家油田沙河街组油层属于低电阻率油层,常规测井储层参数解释很容易把油层解释为水层。结合其地质情况,利用取心井的各种化验、试油和试采等资料,结合开发动态,充分挖掘测井资料对低阻油气储层的识别能力,建立了适合该区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解释模型。提高了低阻油气储层解释的准确性,为该区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