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劲 《光机电信息》1997,14(12):24-27
在简要分析了红外制导导弹导引头的扫描、跟踪与信号处理方式,讨论了用定向激光干扰红外导引头跟踪、制导回路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激光主动成像制导导引头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导弹激光主动成像制导导引头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当前激光主动成像制导导引头系统在激光器、探测体制和扫描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导弹制导的特点,并根据目前国外激光雷达技术发展的现状,研究了高空间分辨率及高成像速率的激光主动成像制导导引头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反装甲导弹雷达导引头制导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均 《电讯技术》2012,52(6):869-872
分析了雷达导引头用于反装甲导弹的技术方案.在目标的特性分析基础上,论证了导引头适宜采用的信号类型及具体的高分辨信号形式,设计了导引头在地面段和空中段的工作模式及工作过程.采用一组工作参数仿真分析了导引头达到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雷达导引头的测距精度小于1 m,角速率误差小于0.2°/s,随弹目距离的减小,精度进一步提高.导引头具备较高的制导性能和技术可实现性,对反装甲导弹雷达导引头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周卫文  康美玲  周泽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12):1204004-1204004(7)
在复杂对抗环境下,目标通过投放红外诱饵干扰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识别与跟踪,从而影响导弹的精确制导,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析,揭示红外诱饵对成像导弹的作用机理,总结红外诱饵对导弹制导导引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红外诱饵、目标及导弹制导的链路仿真模型,在分析总结红外诱饵的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分别评估了红外诱饵的投放距离、导引头图像目标识别时间及多颗诱饵弹投放间隔等因素对导弹制导导引的影响,给出了各因素对制导系统及导引系统影响的仿真结果,总结分析红外诱饵对红外成像导弹的影响机理及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高速导弹红外成像末制导对气动光学效应技术研究的需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速导弹采用红外成像末制导技术实现直接碰撞目标是精确制导武器发展的主要方向。从高速导弹采用红外成像末制导技术所面临的新问题出发,研究了气动光学效应规律,进行气动光效应的校正对高速导弹光学头罩的设计,提高导引头对目标探测的信噪比以及提高末制导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截获跟踪距离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导引头工作电磁环境和对武器系统攻击区的影响,建立了热噪声和杂波干扰环境下导引头截获距离方程,分析推导了直波泄漏干扰,地杂波干扰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导弹允许攻击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舰空导弹采用双模复合制导导引头的特点,介绍了旋转式相位干涉仪的测角原理和红外玫瑰扫描跟踪目标的实现方法;在分析舰空导弹交班流程的基础上,对被动微波/红外制导交班误差进行了分类和计算,分析求解出导弹交班总误差;通过实例仿真,讨论了各误差源对交班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可为舰空导弹复合制导交班及导引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末制导采用角度导引、比例导引两种制导律的导弹进行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角度导引飞行过程平稳,对导引头稳定伺服机构隔离度,对天线罩瞄准误差要求较低,但制导精度会随着目标运动速度增大变差;比例导引导弹飞行过程运动变化相对剧烈,对天线罩要求较高,但制导精度明显高于角度导引系统.  相似文献   

9.
平台导引头隔离度的存在不仅降低了导引头跟踪精度,其引起的隔离度寄生回路对导弹制导系统存在严重的影响。通过对平台导引头隔离度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弹簧力矩和阻尼力矩引起的隔离度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劳斯判据分析了隔离度寄生回路稳定边界,并研究了寄生回路对制导系统有效时间常数和有效比例导引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保证隔离度寄生回路的稳定,需要限制制导控制系统主要参数的取值范围;在寄生回路的作用下制导系统有效时间常数和有效比例导引系数与原设计值发生偏差,需要重点关注。所得结论可以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初步设计以及导引头总体指标确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刚 《电子测试》2016,(6):152-153
数字仿真在导弹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导弹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存在有误差,例如制导站测量误差、姿态角装订误差,惯组测量误差(3个加表和3个陀螺)等,综合考虑这些误差,对误差原理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出同方向一致的规律性,找出组合中构成导引头角度预定最大偏差,减少仿真次数,大大加速导弹的数字仿真过程.  相似文献   

11.
红外诱饵对抗红外制导导弹的成像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外诱饵弹是对抗红外制导导弹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运用OpenGL编程实现三维动画,模拟红外诱饵弹爆炸燃烧后的红外图像。它将是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导引头成位仿真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效能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瑞  夏群利  张道驰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11):1117001-1117001(9)
传统的平台导引头可以通过物理跟踪回路直接提取导弹制导所需的视线角速度信息,采用全捷联结构后,导引头失去了直接测量视线角速度的能力,视线角速度需要通过数字计算的方法来提取。针对全捷联导引头精确制导技术工程应用中的问题,首先给出了视线角速度提取方案,推导得到视线角速度估计模型,鉴于估计模型的强非线性,采用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视线角速度进行估计。结合小型空面导弹的典型使用条件,通过弹道仿真对视线角速度估计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试验表明:导引头在末制导段捕获目标后,能迅速消除滤波初始误差,准确跟踪真实的弹目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变化。为验证将滤波输出作为制导信息的可行性,考虑激光半主动全捷联导引头的典型干扰,用蒙特卡洛打靶方法对导弹制导精度进行了考核,1 000次打靶结果显示,对静止目标的制导精度为0.58 m(CEP),对运动目标的制导精度为0.84 m(CEP),满足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红外成象制导导弹是全球新一代空空导弹的发展方向之一。由于红外成象制导自身的一些特点,对导弹导引头的结构设计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参考国外红外成象制导导弹的设计资料,对红外成象制导导弹的导引头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结论。文中还对  相似文献   

14.
刘涛  邱亚峰 《红外技术》2015,37(7):602-607
以一种火箭弹红外成像导引头位标器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建立了位标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分析了位标器机械结构部分的可靠性,首先模拟了导引头位标器在极限温度下-10℃和50℃的热力分析,然后对位标器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得到了几种固有频率,最后根据位标器的冲击要求进行了冲击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导引头的机械结构的可靠性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空地电视制导导弹作战使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空地电视制导导弹的作战使用,包括电视跟踪方式和电视导引头作用距离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制定使用该种武器的战术,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通过ADC法建立的空地导弹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表明,与高炮相比,地空导弹的拦截是导弹的主要威胁,选择合适的导弹巡航高度,可以明显改善导弹的安全性能,对于提高空地电视制导导弹的作战效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晔  周军  郭建国  冀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9):904007-0904007(9)
针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协同攻击问题,基于网络同步原理,考虑导引头视场角、攻击时间协同及攻击角度协同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面向协同探测的分布式协同制导律。建立了包含弹目距离、视线角等在内的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攻击时间及攻击角度协同问题转化为弹目距离及弹目视线角的一致性收敛问题。在一致性问题求解过程中,应用分布式一致性策略计算满足导引头视场角约束的纯比例导引的修正量及切向加速度,从而实现了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满足导引头视场角约束的攻击时间协同和攻击角度协同,并给出了制导律成立的充分条件与参数的规范化设计方法。设计的分布式制导律具有满足视场角约束、无中心节点、适应非定常导弹速度、通讯代价小的优点,可以有效适用于红外成像制导导弹进行分布式协同制导。  相似文献   

17.
防空导弹的系统建模仿真是防空武器系统研制的重要手段。以脉冲多普勒雷达(PD)导引头为例,建立了雷达导引头接收信号模型,详细介绍了雷达导引头速度跟踪和角度跟踪的方法,并根据PD雷达导引头的制导方式,对典型场景下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验证了系统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导弹实现终端大落角对目标进行攻顶的需求,通过带落角约束的最优制导律来控制终端落角,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目标超出导引头视场的现象,所以设计了一种带修正项的制导律。该方法是在最优制导律的基础上引入一个修正项,当导引头视角超出设定阈值时开启修正项,使目标始终处于视场之内;当视角小于阈值时关闭修正项以发挥原制导律的优势。该制导律既保留了原来最优制导律的高落角特性,又有效地处理了导引头视角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实现带落角和导引头约束的导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光机电信息》2002,(1):42-42
用光纤制导导弹有些人可能迷惑不解。光纤细如丝,高速飞行的导弹会不会拉断光纤呢?这的确是光纤制导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光纤的抗拉强度远远不能满足光纤制导的要求。而用于光纤制导的光纤是经过特殊加工的,这种光纤的外径只有300μm左右,可承受巨大的拉力,足以满足光纤制导的要求。光纤制导就如同放风筝一样。导弹向前飞行时,从弹体内拉出一根细光纤。操纵手通过这根光纤向导弹发出控制指令,导弹就如同长“眼睛”一样盯住目标,直到击中为止。那么,光纤制导的导弹为什么能跟踪目标呢?原来这种导弹除了装有发动…  相似文献   

20.
当红外制导导弹攻击地面目标时,自然或人为因素会导致目标红外特征减弱或消失,致使导引头无法探测或间断探测目标,极大影响制导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导弹攻击地面弱红外目标的数字孪生导引律。根据红外导引头在物理世界的导引过程,在数字世界构建目标及导引律的孪生数字模型,通过仿真得到并保存制导全过程中各时间点上导弹运动及控制的状态参数,作为制导过程的数字孪生。实际引导中,当导引头无法得到测量信号时,它的数字孪生数据立即被激活接管导引头的工作,以导引头的孪生数据为控制系统提供加速度指令。仿真算例表明,导引头的数字孪生可在导引头无法捕获信号时,为控制系统提供机动指令对导弹实施精确引导。数字孪生导引律对红外伪装、红外干扰及恶劣气候具有鲁棒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