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自然地理地质条件、含水层组划分、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等4个方面对大坡顶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型,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矿床主要充水因素为弱富水的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地表水对矿床开采无影响,地形条件有利于自然排水。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据刘楼矿区既有地质勘查及矿山开采成果资料,对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是基岩岩溶裂隙水,且第四第系下部含水层天窗式补给,其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基于上述分析指出了天窗式补给部位为防治水关键部位,为该矿井及同类矿山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菜园河锌矿位于长江流域沅江水系一级支流清水江中游、纯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分布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区域及矿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断裂构造及含水地层富水性的研究,查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分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矿床充水因素,并分别采用比拟法和大井法预测了下一开采中段的矿坑涌水量,为该矿床及区域内同类型矿床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南台钼矿是以断裂带裂隙水充水为主的矿床,矿体上下盘围岩属弱富水,矿区主要导水断裂破坏了矿体的完整性,断层带地下水是矿山未来扩大开采时所要面对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并提出了防治水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地质条件为基础,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含水层组划分、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等5个方面对花椒树坪矿区锌矿ⅠZn矿体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矿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矿床的主要充水因素为富水性中等—强的灯影组岩溶裂隙含水层,导水通道主要为顶板炭质页岩导水裂隙带,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铜川市新区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碎屑岩裂隙水及岩溶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了各自的分布规律、富水性分区、开采条件及开采现状,指出新区三类水资源均较丰富,但第四系已处于超采阶段,应控制其开采规模,裂隙水可成为新区北部的供水目的层,岩溶水将是新区南部及城市供水的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7.
根据王家岭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井田内上马家沟组岩溶含水层应属富水性中等-强含水层。采用关键层理论及突水系数法,研究了王家岭煤矿开采2号煤层时的充水因素及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通过对煤层顶板的基岩风化裂隙水及采空积水的分析,对2号煤层底板太原组和上马家沟组灰岩岩溶水突水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井田南部2号煤层,雨季时基岩风化裂隙水对煤层开采有较大影响;201、202、204、206采区南部为采空积水透水危险区;201、202采区为太灰突水危险区和奥灰突水相对危险区,其他采区为相对安全区或安全区。  相似文献   

8.
李楼铁矿是目前国内地下铁矿山中规模最大,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铁矿山。通过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认为基岩裂隙水是矿床的主要充水水源,节理裂隙是矿坑充水的主要通道,矿坑水很难预先疏干。采用比拟法预测了矿坑涌水量,结果表明矿坑深部的正常涌水量为10 062m~3/d,并提出了矿坑防治水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桃子坪超大型锰矿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山开采的影响,通过开展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矿区水文地质调查,确定了矿区地表水特征、地下水类型及岩层含水性、矿床水文地质结构、构造破碎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基于此,对矿床充水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确定矿床充水的主要通道,计算分析矿区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探讨了后期开采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情况,综合分析了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林 《西部探矿工程》2023,(4):143-145+150
绿塘煤矿位于贵州省大方县西南部,先期设计生产规模180×104t/a,由于矿井水害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针对绿塘煤矿受水害影响严重的情况,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对矿区充水条件及充水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矿井属以大气降水为主作为补给水源的岩溶充水矿床,当开采26号煤层以上煤层时属以顶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即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当开采26号煤层以下煤层时,属以底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即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相似文献   

11.
某矿山区域内含水地层主要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矿区地下水含水岩组类型分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类溶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矿区富水性分为弱含水层、中等含水层、中等—强含水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郑矿区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及相关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对矿区内灰岩岩溶发育地质条件、岩溶类型、富水性等进行了规律性的概要评述,总结了矿区岩溶水的最佳富水地带,为煤层开采过程中地下水防治及岩溶地下水源寻找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织金县戴家田煤矿属于岩溶发育区,同时分布着地表水系、老窑及采空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为给矿山开采提供较好的防治水依据,采用地质调查、钻探、钻孔抽水试验,并展开实地调查、访问和核实工作。在此基础上,对戴家田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充水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矿区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于岩溶裂隙充水矿床,未来矿井受到的水害威胁主要来自于老窑及老采空区积水、长兴组及茅口组岩溶水突水,矿井开采过程中应作好防治水工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鹿儿坝金矿矿区进行水文地质资料收集分析和野外调查,认为该地区地表第四系残坡积层广泛分布,厚度变化较大,水源涵养条件好,空气潮湿,年降水量大于700 mm,马烨河从矿区的南侧流过。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岩石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2类,二者之间无水力联系,后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由于补给源不足,2类地下水对矿坑开采均未构成大的充水条件。矿区主要充水含水层及构造破碎带含水层的富水性较弱,充水方式为顶、底板越流补给充水,充水量较小,矿坑涌水量相对较小,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  相似文献   

15.
恩口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水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口煤矿是全国闻名的岩溶充水大水矿床,因水患严重已于1997年停采。本文根据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岩溶发育特征等水文地质条件,在总结以往矿山防治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今后矿山开采的防治水方向和重点。希望能为今后矿山开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洛龙铝土矿区岩溶较发育,为顶板直接充水的岩溶充水矿床,岩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各地段岩溶发育具有不均匀性,其顶板富水性、透水性、稳定性差别也较大。通过对黔北洛龙铝土矿区岩溶特征进行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区内岩溶发育规律及成因机理,为评价矿床水文地质、矿坑涌水量参数(含水层厚度)的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得知阳城井田处于半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内,有侧向补给的开放块段。开采3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属于裂隙水矿床简单~中等类型。开采16煤和17煤水文地质条件为裂隙岩溶水矿床中等类型。  相似文献   

18.
周虎 《采矿技术》2012,(4):110-112,118
根据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了矿坑涌水量,指出供水水源方向及矿体围岩局部存在的层间破碎带和少量溶蚀裂隙带。建议矿山开采时应注意岩溶裂隙水和老窿积水的影响,及时对原采坑进行回填封闭并进行老窿水治理,谨防矿坑坍塌和矿坑突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在鲁中南低山丘陵基岩地区开展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该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以及基岩裂隙水4类,并总结了其含水岩组富水性;分析了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演化以及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圈定了有集中供水意义的第四系孔隙水富水地段3处,总结了地层阻水型蓄水构造和断层储水构造2种基岩蓄水构造类型。区内地下水质量以Ⅲ类、Ⅳ类和Ⅴ类为主,超过Ⅲ类水标准的组分主要是硝酸盐、总硬度、铁,其次为氟化物等。利用总结的区内找水模型,共施工具有供水意义的水文地质钻孔10眼,总涌水量7017.84 m3/d,可解决近10万人生活和590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对于寻找新的供水目标含水层及找水定井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安徽省宿松县廖河大理岩矿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和岩层富水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分析了矿床充水水源与途径,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矿区的矿床类型是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型矿床,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2)采用大井法预测的矿区北矿段首采段和终采段的矿坑涌水量分别为103 978,107 948 m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