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3例肝移植术后高热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认为肝移植术后高热除了排斥反应和感染等原因外,可能存在疟原虫感染。细致的护理对查找高热原因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讨肝移植术后病人发生急性造血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6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术后发生高热、皮疹、急性造血功能障碍6例病人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结果 6例病人术后出现病毒感染、免疫损伤、应用骨髓毒性药物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可能导致急性造血功能障碍.结论 感染、病毒、药物、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等因素是肝移植术后病人发生急性造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对HBV再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85例原发病为乙肝相关性疾病且术后随访超过半年的原位肝移植患者资料.结果 285例肝移植患者随访时间为6~59个月,术后HBV再感染10例,再感染率为3.5%.其中9例患者合并肝癌复发,HBV再感染发生于肝癌复发后1~7个月.肝癌复发患者与肝癌未复发和良性肝病患者HBV再感染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例肝癌复发或转移灶切除标本中有1例免疫组化染色HBsAg阳性、HBcAg弱阳性.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核苷类似物是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有效治疗措施,肝癌复发是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前肝移植(LT)已成为终末期肝病和晚期肝癌患者的指南推荐治疗方法,其术后5年存活率接近60%~80%,但其术后感染却仍是影响肝移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对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有望增加对术后感染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魏绪霞 《器官移植》2013,4(3):182-186
近年来随着受体选择、外科技术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发展,肝移植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段。肝移植术后感染是影响器官移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肝移植术后的主要致死原因[1]。Gao等[2]认为,缺血-再灌注是肝移植术中引起炎症反应最主要的原因,而术后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极易被感染。肝移植术后的感染常表现为脓毒血症,最初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功能衰竭伴严重感染患者行肝移植术的预后及转归.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24例肝功能衰竭伴严重感染的患者行肝移植术.对患者术前状况进行评估,并收集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此类患者行肝移植的时机和预后.结果 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微生物感染为大肠艾希氏菌、假单胞菌属、肺炎克雷伯杆菌、假丝酵母菌属、烟曲霉菌等.肝功能衰竭合并重症感染的24例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97.3±21.4)h,免疫抑制剂在进展性感染得到控制后开始使用,FK506的初始剂量为0.03 mg/(kg·d),浓度控制在(3~4)ng/ml.没有明显的排斥反应发生,感染最终均被控制. 结论肝功能衰竭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时机行肝移植十分重要.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推迟或减少免疫抑制剂使用;适当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以维持肺功能可以治疗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感染状态下行肝移植术手术风险大、预后差,特别是并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将大大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肝移植专家普遍认为术前明显的感染不宜行肝移植术[1-3].但由于病情及其他原因往往不允许控制感染后择期手术,而常常使移植医师面临两难的境地.我们就本院肝胆外科在1999年1月至2008年7月间收治的肝移植术前存在感染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感染状态下肝移植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初步临床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诊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例肝移植术后GVH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3例患者均于术后3~4周左右出现不明原因高热、皮疹及胃肠道症状,继之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无明显受损。第1例患得曾考虑为感染及变态反应,但治疗无效。第2例患者早期高度疑似GVHD,应用了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激素冲击治疗。第3例患者高热后4天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剂,但患者有FK506中毒表现。3例患者最终实验检查运动GVHD诊断。结果3例GVHD患者分别于术后37d、34d及38d死亡,死亡原因为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皮疹、胃肠道症状应警惕GVHD的发生。通过PCR-SSP方法在外周血中检测到供体淋巴细胞嵌合体有助于GVHD的诊断。停用免疫抑制剂,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入侵的淋巴细胞可能为更好的治疗方法。对GVHD危险因素的认识有助于预防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重症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分析2005年5月~2006年5月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生重症感染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高热、休克为主,经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后患者逐渐恢复.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可发生重症感染,原因主要为术前感染未控制、术中灌注压力过高、术后引流不畅等.治疗上以抗感染和抗休克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的比率、原因及术后存活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至2007年间2833例次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资料.比较1998至2003年(手术技术初期)和2004至2007年(手术技术相对成熟期)两个阶段中,再次肝移植的比率、原因及术后患者的存活时间.结果 共对132例患者进行了再次肝移植,再次肝移植率为4.66%(132/2833).1998至2003年行首次肝移植的患者中有67例进行了再次肝移植,再次肝移植率为10.84%(67/618),2004至2007年行首次肝移植的患者中有65例进行了再次肝移植,再次肝移植率为3.12%(65/2083),两者再次肝移植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2例患者再次肝移植的原因包括:胆道并发症6H4例、原发病复发24例、排斥反应14例、移植肝功能不良13例、肝动脉血栓形成12例、腹腔感染2例、门静脉血栓形成2例及其他原因1例.手术技术初期再次肝移植的主要原因为胆道并发症、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不良及乙型肝炎复发;手术技术相对成熟期则以胆道并发症、肝动脉血栓形成、排斥反应及移植物功能不良为主.首次肝移植术后6个月之内和之后行再次肝移植的患者分别为42和90例,其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570和1202 d(P<0.05).结论 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的进步,再次肝移植率下降.再次肝移植成为治疗首次肝移植术后朋道并发症、原发病复发、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不良等的有效方法 .再次肝移植的手术时机最好在首次肝移植术后6个月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