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及ELISA对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4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 56例患者中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异常的分别有8例、5例、7例,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但两组的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γ三碘甲腺原氨酸(γ-T3)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慢性荨麻疹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细胞因子异常,提示部分患者的发病可能与甲状腺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荨麻疹     
20 0 4 0 94 2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 - 4、IFN-︽水平测定/孙蔚凌(南京医大一院皮肤科)…∥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 0 0 3,2 3(6 ) .- 54 8~54 9采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对15例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2 5例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阴性)及2 6例正常人血清IL - 4、IN F-γ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与非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 4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 1) ,IN F- 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 .0 1,P<0 .0 5) ;自身免疫性与非自身免疫性…  相似文献   

3.
荨麻疹     
20 0 2 2 36 7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慢性荨麻疹关系探讨 /杨文彪 (江门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2 0 0 2 ,16 (2 ) .- 87~ 88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5 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 30例正常体检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及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了检测 ,探讨慢性荨麻疹与自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慢性荨麻疹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30例正常体检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及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5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8例(13.8%)血清中存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TGA);7例(12.1%)存在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慢性荨麻疹组的TGA和TM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62和2.695,P<0.01)。但两组的T4、RT3、FT3、TSH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5.
荨麻疹     
20 0 4 0 2 19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 Ig G及 Ig G亚类水平的测定 /段西凌 (四川省医院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 0 0 3,32 (8) .- 45 62 7例患者检测结果表明 ,血清 Ig 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Ig G1、Ig G3水平低于对照组 (P<0 .0 0 1) ,Ig G2水平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Ig G4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可能主要是通过抗 Fce R1自身抗体作用来实现的。表 1参 8  (张孝友 )2 0 0 4 0 2 2 0 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测定及脱敏治疗疗效分析 /苏腾良 (北海市医院皮肤科 )…∥现代医学 .- 2 0 0…  相似文献   

6.
目的 :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及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意义。方法 : 采用放射免疫法 ,对 6 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及功能进行检测 ;对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结果 :  6 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促甲状腺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2 1.7% (13 6 0 )和 15 % (9 6 0 )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 13例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 7例 (5 3.8% )阳性 ,显著高于自身抗体阴性对照组 (P <0 .0 1)。结论 : 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测定及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对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伴有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13、总IgG及IgG3的水平.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24例伴有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荨麻疹患者、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24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13的水平;用散射比浊方法检测30例伴有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荨麻疹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血清总IgG及IgG3水平.结果: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13明显高于慢性荨麻疹组及健康对照组,总IgG及IgG3的水平亦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IL-13及IgG3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探讨其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1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并与72例正常体检人群对照。结果 21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微粒抗体(TM-Ab)异常的分别为42例(14%)、3例(13%)、37例(13%),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相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半数以上慢性荨麻疹的患者血清中存在有TSH、TGA及TMA的异常,提示部分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可能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32例,健康检查的正常人32名,分为两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白介素(IL)-4、IL-6、IL-8、IL-10及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组血清中IL-4、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IL-6、IL-10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L-6、IL-8、IL-10及IFN-γ水平异常,提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太极拳运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IL)-4的影响。方法 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太极拳组,跑步组。对照组每日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共90天。太极拳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并进行太极拳套路锻炼。跑步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并进行中等强度的跑步运动锻炼。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治疗90天后,太极拳组有效率85.71%,跑步组有效率62.07%,对照组有效率57.69%。治疗前,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P0.05),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P0.05)。治疗结束后,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其治疗前血清IL-4水平(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P0.05),而且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P0.05),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跑步组患者与对照组人群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可以调控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重建T辅助细胞亚群(Th1/Th2)平衡。太极拳运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较为理想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1.
荨麻疹     
20 0 1315 5 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组胺、白介素 2及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水平的检测 /尹国华 (山西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 0 0 1,34(2 ) .- 138共 4 8例患者 ,检测结果表明血清组胺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而 IL - 2水平则降低 ,相关分析显示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 IL- 2 R)无明显异常。提示 IL- 2降低与组胺作用有密切联系 ,与 s IL- 2 R关系可能不大。组胺能显著抑制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体外增殖反应 ,抑制 IL- 2的生成 ,认为组胺对细胞免疫反应有较强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甲状腺功能和自身抗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及病情严重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78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慢性荨麻疹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甲状腺功能及TGAb、TPOAb自身抗体。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19%及15.3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56%及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较功能正常者风团每日发作频率高(P <0.05)。结论: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异常可能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关,甲状腺功能可能与慢性荨麻疹的发作频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荨麻疹     
981486 荨麻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白介素4含量的测定/尹国华(太原市中心医院)…//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6).-402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白介素4(IL-4)含量测定。急性荨麻疹14例,慢性11例,对照组27例。结果发现,荨麻疹患者血清sICAM-1及IL-4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干扰素(IFN)-γ 和白介素( IL)-4 的影响.方法:观察咪唑斯汀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 法测定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FN-γ 和IL-4 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IFN-γ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经治疗后,患者血清IL-4 已经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血清IFN-γ 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IL-4 与IFN-γ 的浓度呈负相关(R = -0.825,P ≤ 0.05),随着外周血IL-4 浓度的降低,外周血中IFN-γ 的浓度逐渐升高.结论:咪唑斯汀能调控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L-4 与IFN-γ 水平.  相似文献   

15.
性病     
990486 尖锐湿疣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的研究/王岚(同济医大附属同济医院皮肤科)…//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4).-239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1例尖锐湿疣患者血浆刺激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培养上清液和17例患者疣体组织TNF-α、IL-6、IL-8含量。结果:患者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分泌的TNF-α、IL-6、IL-8水平和疣体组织的IL-6、IL-8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组。因而推论尖锐湿疣患者全身和皮损局部单核细胞功能下降,这可能是导致患者淋巴细胞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表1参2(贾泰元)  相似文献   

16.
20 0 4 170 2 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 - 1α、白介素 - 6、白介素- 8和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检测分析 /林新瑜 (四川省医院皮肤科 )… /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 0 0 3,32 (6 ) .- 335~ 336对 39例 4个级别痤疮患者及 2 0例对照者检测。结果患者血清 IL - 1α、IL- 6、IL- 8和 TNF-α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0 1或 P<0 .0 5 ) ,痤疮 I、II级患者IL - 1α、IL - 6水平与 III、IV级患者差异无显著性 ,但 IL-8水平高于 III、IV级患者 (P<0 .0 1) ,TNF-α水平低于 III、IV级患者。提示 TNF- α、IL- 6、IL- 8参与痤疮发病…  相似文献   

17.
荨麻疹     
20 0 32 6 76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荨麻疹关系的探讨/张国学 (广东医学院附院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 0 0 3,32 ( 5) .- 2 6 5采用 14C尿素酶呼气试验 ( 14C- U BT)检测 6 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并对幽门螺杆菌 ( HP )阳性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6 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 14C -U BT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5) ,对其中 2 5例进行根除 H P治疗后慢性荨麻疹病情无改变。 (张志灵 )2 0 0 32 6 77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的关系研究 /杨文彪 (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实用医学杂志 .- 2 0 0 3,19( 3) .- 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30例急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与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细胞沉降率(ESR)等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荨麻疹住院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分析甲状腺功能与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sCRP、ESR等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组30例中有23例(76.7%)甲状腺功能指标存在异常,主要为FT3、TT3、TT4低于正常范围,并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 = 6.39、5.55、3.57,均P < 0.01),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χ2 = 7.68,P < 0.01)。患者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hsCRP及ESR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t = 3.96、8.73、2.51、2.35,均P < 0.05),而血红蛋白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t = 3.7,P <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FT3、TT3、TT4分别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 = 0.63、0.59、0.37,均P < 0.05),FT3、TT3、TSH分别与中性粒细胞呈负相关(r = -0.45、-0.50、-0.37,均P < 0.05),TT3与hsCRP也呈负相关(r = -0.39,P < 0.05)。 结论 症状严重的急性荨麻疹患者在发病期普遍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低T3综合征和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增高,其与机体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和感染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毛发疾病     
20023803 白介素18及细胞间粘附分子与斑秃关系的研究/许冰(浙江大学医学院一附院皮肤科)∥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7).-431-432对61例斑秃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8(IL-18)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对照组为44例健康体检者)。结果:斑秃患者血清IL-18和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白癜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用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局限性、泛发性白癜风患者血清IL-6、GM-CSF水平及泛发性患者血清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节段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局限性、泛发性患者血清GM-CSF水平及泛发性患者血清IL-6水平进展期显著高于稳定期。结论 IL-6和GM-CSF在非节段型白癜风自身免疫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