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科技日新月异",微时代"的传播在传播媒介、传播过程、传播对象等方面都具有新的特点。大学生群体已成为"微时代"传播的主力军,但也因其固有的圈层特征,在传播行为方面需要得到必要的引导与规范。这就要求高校立足实际,紧跟时代,从课程设置、社团组织干预、教师引导、舆情监测等方面着手,实现对大学生的全面、协调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传播观念,提升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媒介素养的提出和发展的历程。文章认为,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人人可以发布新闻的时代,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看起来,民众似乎掌握着前所未有的新闻控制权,但这也意味着民众自身必须拥有把握这种控制的能力。为了辨别真相,也是为了避免被操纵,"新闻素养"就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成为全民都需掌握的必要知识。  相似文献   

3.
现代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重构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严重缺乏对媒介的深度解读及批判和质疑能力较为低下的背景下,提高媒介素养成为高校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要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角度出发,构建集教学、活动、实践于一体的多元化媒介素养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媒介技术变革带来了复杂多变的网络融合性媒介环境,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在这一纷繁的媒介环境中经常性地表征着网络娱乐、社交及狂欢沉迷等失范的一面——大学生所处媒介环境及其媒介行为失衡成为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依据媒介环境学生态理念推导"媒介技术(偏向)-媒介环境(偏向)-媒介认知和行为(偏向)-媒介素养(偏向)"范式,进而论述通过建构满足大学生身份角色需求的媒介生态(技术与文化生态为主)环境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发挥环境对大学生的涵化作用,帮助其改善自我媒介环境,以及改善媒介认知、消费和(创新)应用行为——即媒介生态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发展在给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如大学生应对新媒体的理性自觉和实践能力的缺乏,道德评判的弱化,现实感的迷失等等.对此,我们应当树立多元化的文化理念,营造良好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以改革创新精神整合资源,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和加强新媒体的多方位监管等.  相似文献   

6.
向爽 《新闻世界》2020,(2):49-52
网络语境下动漫粉丝群体媒介素养缺失主要表现在信息辨别能力缺失、安全素养缺失等方面。群体特性和内部独有的话语体系为媒介素养提升教育带来一定困难,需要从群体内部培养意见领袖和提升整体素质入手,配合提高媒介接触质量、改善使用环境和构建监管制度进行巩固,并利用群体特性进行体验式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境下动漫粉丝群体媒介素养缺失主要表现在信息辨别能力缺失、安全素养缺失等方面。群体特性和内部独有的话语体系为媒介素养提升教育带来一定困难,需要从群体内部培养意见领袖和提升整体素质入手,配合提高媒介接触质量、改善使用环境和构建监管制度进行巩固,并利用群体特性进行体验式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8.
周来光 《今传媒》2022,(7):146-150
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环境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对受众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是各种媒介应用的主力军,面对不断更新的媒介环境,大学生群体亟需强有力的媒介素养教育。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媒介素养概念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鹏  张红伟 《新闻世界》2010,(5):115-116
客观评价受众媒介素养现状,对于评估媒介生态环境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列举了受众媒介素养缺失的问题和表现,包括对传播者形象的盲目迷信或全盘否定、受众独立意识模糊产生传媒依赖、混淆传播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和客观环境、难以辨别纷繁庞杂的传播内容、传播效果方面产生信息恐慌等。并根据上述媒介素养缺失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公民的媒介素养水平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公民素质,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媒介素养提升至关重要。我们国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较晚,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缺失状态,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提升网络文化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课题调查发现,大学生"新媒体依赖症"存在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为克服大学生"新媒体依赖症",大学生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为推进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我们需要通过高校、社会、家庭这一系列"组合拳"的"齐合力",让大学生既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极大便利,也有效地克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在发挥强大正功能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如何认识传媒,正确而有效地利用传媒就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的一门通识课程,以校园媒体为平台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媒介素养实践,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  相似文献   

13.
吴敏 《东南传播》2011,(6):85-87
近年来各种新媒体横空出世,"一人一媒体"成为现实.新媒体使用者在传播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但对新媒体的媒介属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引发了种种非理性现象.如何强化新媒体使用者的媒介素养,使之正确认知、理解并使用媒体,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4.
赵伟光 《大观周刊》2011,(22):91-91
最近几年各型各式的新媒体慢慢浮现出来,新媒体的使用者对它的媒介属性缺少应该具有的认知,引发了一系列非理性的现象。本文通过目前新媒体使用的发展状况,提出新媒体的不良现状,提出现在新媒体的使用者应该要具有的媒体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和交互性引发传播格局与传播生态的改变,传播主体的泛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情绪化以及媒介技术带来的认知固化,对人们接触、理解与使用媒介提出了更高要求。疫情危机下,大学生缺乏对媒介信息系统的宏观认知,在解读与评价信息时批判能力不足,且鲜少在公共平台发声,社会责任感缺乏,媒介素养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6.
新闻英语与大学生媒介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素养就是指公众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消费平台的数字媒体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相应地,在传统媒体素养这一提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计算机素养(Com put-er Literacy)、电子素养(Electronic Litera-cy)、信息素养(Inform ation Literacy)、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网络媒体素养(In-ternet Literacy)和信息能力(Inform ationCom petence)等多种相关术语。这些素养,实际…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的媒介认知、评价与期待存在的问题,需要以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人本化、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走向为契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需要更新大学生的媒介观念、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科学的内容体系,开拓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媒介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匿名的判断,大学生上网时易呈现出攻击心理、从众心理和狂欢心理等匿名心态。网络实名制的推广能有效地规避这些上网心态,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具体来看,网络实名制可以实现对于大学生网络自律的技术补充;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行;促进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现实化回归。  相似文献   

19.
在全媒体、自媒体时代,我军指挥员需要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在总部机关的组织领导下,通过军队院校和任务部队的共同努力,不断加强我军媒介素养教育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陈江宁 《今传媒》2023,(11):164-16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越来越依赖各种媒介,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阐述了媒介素养对人的作用,分析了当今媒介发展特点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提出高校应着力强化思想引领,规范发布内容、优化校内媒介资源,深化课程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公共资源获取信息、加强大学生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等建议,旨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媒介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