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简易胸膜腔穿刺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简易胸膜腔穿刺术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胸腔积液或者气胸的病人为适应证,应用一次性输血器头皮针代替胸腔穿刺针进行穿刺,使用50ml或60ml针管与头皮针相连,抽取胸腔积液或者胸腔积气。结果:应用该方法穿刺成功率高,疗效满意。结论:简易胸膜腔穿刺术所需物品简单,操作容易掌握,抽液、抽气效果好,创伤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简易胸膜腔穿刺术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胸腔积液或者气胸的病人为适应证,应用一次性输血器头皮针代替胸腔穿刺针进行穿刺,使用50ml或60ml针管与头皮针相连,抽取胸腔积液或者胸腔积气。结果:应用该方法穿刺成功率高,疗效满意。结论:简易胸膜腔穿刺术所需物品简单,操作容易掌握,抽液、抽气效果好,创伤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5号半头皮针接注射器及真空采血器进行婴儿头皮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份116例门诊采血的婴儿进行A、B分组。A组采用5号半头皮针接注射器采血,B组采用真空采血器采血。结果 A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95%,B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74%。结论采用5号半头皮针接注射器进行婴儿头皮静脉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真空采血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经胸部x-ray定位穿刺部位,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深度约5cm,然后接50~100ml注射器缓慢抽气,一次抽气量最大1000ml,停止抽气后用0.1%肝素钠盐水2ml冲管,连接无菌水封瓶引流。常规抽气不能缓解呼吸困难者可给予持续负压抽气,压力为-0.8~-1.2kPa。对留管4天仍有积气存留者,经中心静脉导管注入医用滑石粉混悬液,促进破口闭合。结果:治愈30例,失败2例,平均肺复张时间4天。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值得推广,但抽气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或积气增多,应及时改肋间插管引流。  相似文献   

5.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有时须将药物由头皮针处注入体内以尽快达到治疗目的.但在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或注射器的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的产生微量小气泡,随着静推或静滴进入体内.为了消除病人及家属的不安感,我们采用了分离头皮针后接注射器前将少量药液滴入头皮针座内,再连接推药的注射器的方法,这样就防止少量空气通过头皮针进入体内.  相似文献   

6.
自制一种简易密闭式负压吸引装置,4年来经临床应用于120例术后患者,效果满意。 1 结构与用途取带茂菲氏点滴管的密闭式无菌输液器1套,及有塞500ml灭菌空盐水瓶1个。将排气管和输液管分别接上16、20号注射针头后全部插入瓶塞内,输液管的另一端以玻璃接头与引流管相连,盐水瓶挂于患者床边。以50ml注射器接于排气管上,连续抽气300~400ml,见输液管瘪塌后即用血管钳夹住  相似文献   

7.
冼秋霞  许敏昭 《广西医学》2009,31(1):148-148
静脉采血是协助临床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婴幼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并保证检验数据的可靠性,我科对病房224例婴幼儿,采用注射器接头皮针或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进行静脉穿刺采血,发现用注射器接头皮针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血液标本质量合格率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式胸腔穿刺抽气装置(包括静脉留置针、20ml注射器)在新生儿气胸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特点.方法:对18例新生儿气胸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代替传统的穿刺针,用20ml注射器与穿刺针连接可反复多次抽气,并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结果:抽气2~9次后,12例(66.7%)患儿临床治愈,经复查胸片后证实压缩的肺叶基本复张;3例因合并其他严重症状而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改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论:采用改良式胸腔穿刺后治疗,切实加强临床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新生儿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从临床上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后 ,静脉推药时 ,由于头皮针与输液器脱接后 ,头皮针尾部存在一定空隙 ,头皮针与注身器连接时由于回抽不彻底 ,仍有少许空气随推药一起被注入体内[1] 。作者通过临床实践 ,用 5 %GS或生理盐水填充头皮针尾部的空隙 ,效果良好。1 方法1.1 用无菌操作法将要推注的药液抽入适当的注射器内 ,套上针头。取 1~ 2ml注射器抽取 5 %GS液或生理盐水 1~ 2ml后套上针头。上述注射器均放入无菌治疗盘中带入病房。1.2 将输液器上的调节夹关闭 ,分离输液器和头皮针 ,将5 %GS液滴满头皮针尾部的空隙 ,…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因吸吮能力差 ,加之有些母亲乳头内陷是造成母乳喂养困难的主要原因 ,但因母乳营养丰富是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天然食品 ,且含有抗体 ,可增强婴儿抗病能力 ,也有利于大脑发育 ,提高智商。我们在工作中使用注射器抽吸法 ,对早产儿进行母乳喂养 ,即可达到按需哺乳的目的 ,又可预防母亲奶胀 ,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选用 10ml注射器、2 0ml注射器各 1支 ,一次性输液器的输液管 1根 ,拔掉 2 0ml注射器的针栓 ,用输液器上的约 3cm长的橡胶管连接两个注射器的乳头 ,将头皮针取下 ,剪去针头即可。1.2 使用方法 :洗净母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时避免将微量空气带入血管内的措施。方法:按住院号的单双,将318例静脉输液过程中推注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138例)和改良组(180例)。传统组将输液管与头皮针分离后,直接接在注射器进行药物推注;改良组则在接上注射器时,先捏紧头皮针栓下部,使针栓上部充满药液,驱除了针栓里面的空气,然后接注射器,输液管末端套入从注射器上分离出来的针头。注射器接头皮针后,稍回抽活塞,将注射器乳头内由于空吸作用而产生的微量空气吸进针筒里,然后再进行推注药液。对两组不同方法空气进入血管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改良组空气进入血管,明显少于传统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运用改良法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推注药液,可明显减少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内,此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时避免将微量空气带入血管内的措施。方法:按住院号的单双,将318倒静脉输液过程中椎注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138例)和改良组(180例)。传统组将输液管与头皮针分离后,直接接在注射器进行药物推注;改良组则在接上注射器时,先捏紧头皮针栓下部,使针栓上部充满药液,驱除了针栓里面的空气,然后接注射器,输液管末端套入从注射器上分离出来的针头。注射器接头皮针后,稍回抽活塞,将注射器乳头内由于空吸作用而产生的微量空气吸进针筒里,然后再进行推注药液。对两组不同方法空气进入血管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改良组空气进入血管,明显少于传统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运用改良法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推注药液,可明显减少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内,此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5.5号一次性头皮针在采集动脉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日益成为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传统采用1 ml或5 ml注射器进行采血的方法存在诸多缺点.2002年8月~2005年9月我们应用5.5号一次性头皮针连接去除针头的5 ml或10 ml注射器采血,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5岁,因尿路感染到门诊注射室进行输液治疗。医嘱给予环丙沙星100ml静滴,Bid,NS250ml,美洛西林钠3g静滴,Bid。当环丙沙星100ml静脉滴注完,接着输入NS250ml加入美洛西林钠3g时,一次性输液管内立即出现乳白色浑浊现象,此现象表明,环丙沙星与美洛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处理:立即把输液管与头皮针分离,将输液管内剩余的环丙沙星液体排出。继续静滴,无浑浊现象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金香兰  崔红花 《吉林医学》2006,27(8):900-900
一次性注射器在临床上除广泛应用于注射、抽血、配药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无论是本身的配备,还是经过改造后的配件,都发挥许多作用,给护理工作带来许多便利。我们经观察研究,改进一次性注射器用于外科加压冲洗,效果很好。1制作及使用方法备20ml或50ml注射器2支,取下针头用持针器的抽节末端,折断针尖2cm处,再用持针器抽节末端垂直夹针头断端,使针头恢复圆形,然后使针头前端1cm处弯成少许接注射器即可使用。2优点改进的一次性注射器能准确掌握冲洗量,避免冲洗量过多而导致的专用设备潮湿;对深部组织及狭窄部位能进行有效的冲洗,能避免冲洗时(…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静脉推注药物使用频率较高,一般为1天1次(Qd)、1天2次(Bid)、1天3次(Tid)等。常规推注药物之前在患者穿刺部位下垫一无菌治疗巾,以保持相对无菌。如果患者正在输液,通常先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后接注射器,再将输液管末端接针头套入所推药物的空安瓿,然后夹于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或将输液管挂在莫非氏滴壶处后静脉推注。在临床操作中发现,如果将输液管夹于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推注药物,如遇患者翻身或躁动不安病人时,  相似文献   

17.
准备60ml一次性注射器1支,头皮针1根(成人9号,儿童7号),将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选择好穿刺点,用头皮针于穿刺点处穿刺进入胸膜腔,以手指固定针柄,然后进行抽吸,注射器吸满后,用左手将与注射器接头处的头皮针管的根部胶管反折,同时将注射器与头皮针脱开,右手将注射器排空,反复...  相似文献   

18.
<正> 临床上,经常需加压输液。在加压输液泵和氧气加压输液尚不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利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加压输液,效果很好。现具体介绍如下: 1适应范围:主要用于降低颅内压和髓内压时应用脱水药物,可以代替50%葡萄糖和20%甘露醇静脉推注。 2连接方法:将一次性输液器接于输液瓶上,取一滑轮连于输液器的通气管上即可。(滑轮可取用毕一次性输液管上之滑轮)。 3使用方法:用50毫升或100毫升注射器接于通气管上。调节滑轮置于“开”的位置,然后用注射器注入空气;再调节滑轮置于“关”的位置,使液体瓶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保证气道有效湿化,减轻呼吸道刺激症状,降低痰堵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救治率和护理质量。方法:用50ml注射器抽取湿化液并做好标记,置于微量泵,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一次性输液器剪去滴壶接于注射器上,将剪去针头的无菌硅胶头皮针软管直接插入气管套管5~8cm,并用胶布固定。根据室内温度及痰液黏稠度调节流速,一般3~6ml/h,不超过10ml/h,以痰液稀薄易于吸出,无呛咳,呼吸平稳为准。结果与结论:通过对2种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经χ2检验,其结果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微量泵持续滴注法明显优于间断滴注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改良后的头皮针采集婴幼儿血标本以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将5号半头皮针在无菌条件下取除多余硅胶管长度保留其5~8cm,接5ml注射器经头皮静脉穿刺给224例婴幼儿采集血标本。结果:血标本采集率和家属满意率均显著提高。结论:此法进行婴幼儿血标本采集,方法简单易学,采血时间短,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