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东华原型为依据,以富怡CAD软件为基础,以SPSS软件为分析工具,对影响袖窿曲线变化的相关因子(主要包括胸围松量、袖窿深的确定、前后胸围差以及肩斜角和肩宽等)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通过分析各相关因子的变化对袖窿曲线的影响,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得出了前后袖窿曲线与胸围松量、前后袖窿曲线及前后袖窿差与胸围线上下调动值、前后袖窿曲线长度以及前后袖窿差与前后胸围差、袖窿曲线与小肩宽的回归关系,从而为服装制版提供一定数值依据,有助于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针织服装一片袖的5种造型结构为例,通过对袖窿结构的分析、袖窿结构与袖山高及袖肥大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针织服装袖的结构,为设计、制作精致的针织服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圆装袖服装配袖中,袖窿的形态特征制约衣袖的结构和造型,而袖窿浮余量又是袖窿三维形态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以东华原型为基础,采用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袖窿浮余量变化与袖窿三维形态特征的关系并进行配袖分析,为袖窿三维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衣袖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胖体者通常不适合胸围× (1.5 / 10 )的比例制定服装结构 ,提出了胖体服装结构中胸宽、背宽比例的修正值、胖体者袖窿深以及袖山与袖肥的确定比例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中式男装结构参数的合理性,通过肩袖线夹角、袖窿深的搭配,结合样衣试穿的主客观评价,研究了连身袖结构参数对中式男装合体性、运动性与舒适性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肩袖线夹角对以上性能的影响比袖窿深大,综合主客观评价,确定身高170 cm、胸围88 cm的男性A体型的最佳参数组合为袖窿深24.2 cm、前肩袖线夹角10°、后肩袖线夹角17°,研究结果对中式男装结构参数的确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的获得三维袖窿模型的方法,并从袖窿的三维形态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三维袖窿形态和袖眼的结构关系以及袖窿旋转和袖型的关系,将袖窿、袖眼的匹配和人体的形态、衣袖的造型相结合,对袖型的优化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插肩袖服装常见于男女外套、夹克衫、防寒服等服装之中,在女士时装中更为多见.其款式变化万千,丰富多彩.所谓插肩袖,是一种袖子与衣身肩部相连的袖型结构形式,其结构有一片袖、两片袖、三片袖等多种.通过袖山与袖窿的变化,加上对袖子不同的分割形式,可构成不同的造型效果,如插肩袖、半插肩袖、肩章袖、连育克袖、连袖等,如图1.  相似文献   

8.
根据影响袖型功能的袖窿条件,即袖窿深决定袖山高、窿距决定袖肥,袖窿弧长与袖山容量关系密切,提出先研究衣身与衣袖的平衡关系、袖窿形态与衣袖造型的关系、袖型与袖窿弧长的关系,然后根据袖窿形态配制合适的袖型。衣袖的"三势"(前势、弯势、扣势)是将普通合体袖型转化为高级袖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未的欧洲女装处于一个古典向现代过渡的历史时期,称之为S型时期.通过对S型时期女装版型结构资料的分析,运用CAD软件重新绘制、测量总结出女装结构特征,即:上衣片胸腰省量与裙片腰臀省量数值较大,显示出S形样式的造型特点;当袖窿弧线数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观察袖片部分的袖山与袖肥比值,得出袖片肩部结构具有特殊的造型.  相似文献   

10.
袖山结构模型和结构设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体工学角度研究了袖山结构设计理论,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找到袖山立体形态与平面形态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4种基本款式的衣袖结构设计方法,使山形状与袖窿形状相互吻合。这一研究方法同样可用来研究服装其它部位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根据西服袖样板设计的方法,利用三维人体扫描仪采集与之相关的人体数据,构建男西服两片袖结构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训练与仿真预测,以自动生成两片袖样板设计所需制图尺寸.经过与实际值的对比、样衣试制以及试穿效果的分析,基于BP神经网络的西服袖样板尺寸自动生成是可行的,可依据此思路进一步设计和研发从三维人体数据直接生成服装样板的智能化服装制板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服装袖型松量设计与人体上肢运动关系的问题,结合人体上肢的形态结构及几种常规运动,重点测量了7种人体上肢运动状态下的人体上肢各个部位的尺寸变化,结合衣袖结构设计的相关理论,对人体上肢尺寸变化情况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与各种上肢运动状态对应的袖型松量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而分析了人体上肢运动对服装袖型松量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数值方法来研究西装袖的作图,得到了袖笼直度增量与袖山弧线总吃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面料及造型的要求,先定吃势,求出袖笼直度增量,即可方便灵活、准确地制作西装袖图。  相似文献   

14.
女装合体袖结构设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分析了女装两片袖袖宽与袖山高之差,以及小袖片袖底宽对袖子造型的影响,得出制做女装两片袖的最佳数据,同时,分析了合体一片袖服用舒适性、袖肥与袖山高之间的设计关系,为衣袖结构设计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最常用的两片袖为研究对象,在确定衣身袖窿形状的情况下,通过实验的方法,寻找面料厚度与袖吃势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数值方法来表示面料厚度与袖吃势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袖吃势量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袖吃势量随着面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针对GB/T1335.1—1997男装号型标准中,体型分类指标单一,体型分类不够细致的现状,利用三维人体扫描技术采集了成年男性长度、围度、宽度、厚度等方面的人体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了不同体型聚类指标,进行了相应的体型聚类分析.所得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成年男性体型聚类可改进当前国标体型分类指标单一的不足,达到细化体型分类的目的,完全符合大规模量身定制时代对体型分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三维测量的江浙青年女性体型细分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服装号型标准体型分类的基础上,利用美国[TC]2公司的三维人体测量仪测得320位江浙青年女性的人体数据,引入侧面形态特征来描述女性人体体型并进行细分。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确定该人群的细分体型和所占比例,得出各细分体型与匀称体型的局部尺寸变化数据,为江浙地区女装生产的各号型比例与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运动受力特点、皮肤滑移、人体关节活动范围和皮肤变形率等角度分析西服领部、肩部、前胸、袖窿、腋下、口袋6个部位对粘合复合物的性能要求.结果表明:领子部位所用的复合物要求经纬向折皱回复性能一般但较硬挺;肩部和袖窿要求经纬向的拉伸性能和折皱回复性能都较强,但硬挺性一般;前身部位要求纬向拉伸性能、悬垂性能和硬挺性都很强;腋下部位要求经纬向拉伸性能和折皱回复性能都很强,但硬挺性较差;口袋部位要求经纬向拉伸性能很差,但折皱回复性能和硬挺性很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