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不同生态功能区农牧户认知的草地生态补偿依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为主体认知视角,采用PRA调查方式获取问卷资料,以农牧交错、干旱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等生态功能区的典型项目村为例,分析了不同生态功能区农牧民对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政策的认知、生态补偿标准和期望的认知及补偿方式的偏好。结果表明:受长期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不同生态功能区农牧民对退牧还草生态补偿表现出不同的认知及满意度。补偿标准未能达到被调查者的期望值,现有生态补偿只体现了对草地资源属性的补偿,很少考虑草地对牧民的综合功能与经济价值。不同生态功能区均为单一的资金补偿方式,缺乏相应技术、智力、基础设施及就业等方面的配套,未能有效地适应退牧还草区产业结构转型和家庭生计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黄河上游首曲湿地保护区退牧还草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黄河上游首曲湿地保护区内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后的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分析了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效益。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后,该区内的草地地上生产力提高了13.65%~29.29%,盖度提高了12.06%~22.76%。玛曲境内休牧草地和禁牧草地的生产经济价值分别为0.13亿元和0.10亿元,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8.84%和21.55%;休牧草地和禁牧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83.32亿元和78.62亿元,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64亿元和13.94亿元。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区内草地生态系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是维护新疆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经济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天然草地退牧还草工程是一项环境保护建设工程,旨在保护草地植被,治理退化草地,维护生态环境;草地围栏后,人为控制放牧利用,为草地牧草提供了休养生息的良好条件,促进牧草更新,恢复和提高草地生产力,增强防风固沙和涵养水土的生态功能,有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介绍了鄂尔多斯市草原生态现状及建设现状。从鄂尔多斯市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增加农牧业投入,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治理政策,加强天然草场的合理利用,推广先进技术,建立草原有害生物预警监测体系等,提高农牧民使用和治理草原保护环境的科学意识,实现鄂尔多斯草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退牧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有关政策,切实做好补助陈化粮的供应工作,更好地保护农牧民的切身利益,确保退牧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八部门联合下发《退牧还草和禁牧舍饲陈化粮供应监管暂行办法》(国粮调[2003]88号),请各地遵照执行。退牧还草和禁牧舍饲陈化粮供应监管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关于退牧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禁牧舍饲供应陈化粮用作饲料粮的有关政策规…  相似文献   

6.
贵州实施退牧还草岩溶草地治理工程10年来,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区内生态效果显著,农民经济收入大幅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良性转变,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松潘县岷江源头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造成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通过鼠害防治、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人工种草取得初步成效,提出治理岷江源头草地生态环境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草地牧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草地退化,国家启动了天然草地保护和退牧还草等工程,草地实行了禁牧等强制措施,生态治理取得一定效果。但草地也是当地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如何合理利用仍然是一个科学问题。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和健康。草地是世界公认生产绿色有机畜产品的基地。改变传统草地畜牧业经营方式,放弃单一通过追求家畜数量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思路,建立多功能现代化草地牧场是保护草地资源和合理高效利用草地的有效措施。多功能现代化草地牧场是一个以现代化为前提和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产出绿色和健康食品为优势的牧场。我国北方和南方草地面积大,都具备发展多功能现代化草地牧场的基础和条件。政府应当引导,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合作经营现代化多功能草地牧场,是促进我国草业发展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草畜平衡调控实用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贵州实施退牧还草岩溶草地治理工程等草地建设与草地畜牧业发展实践,以实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如何以草定畜、以畜管草、以栏管畜、草畜平衡,对草畜平衡调控、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信息博览     
长江上游地区将退牧还草600万公顷为恢复和优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未来5年长江源头地区将退牧还草600万公顷。根据统一部署,第一期退牧还草任务为54万公顷,地区主要涉及四川省甘孜州的石渠、白玉、甘孜等8个县,46个乡镇。通过禁牧、休牧、人工种草等方式,分5年时间完成600万公顷天然草地的退牧还草任务。目前,当地政府正按上述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抓紧编制到村到户,同时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退牧还草的同时农牧民收入不减少。《畜牧兽医信息网》甘肃省建成全国最大草业种子基地由任继周院士担任首席专家的“西部草业种子示范基地”日前正式在甘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