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路  饶建华 《石油机械》2008,36(2):53-55
依据曲柄轴扭矩与曲柄半径间的关系,采用优化曲柄半径来调节曲柄轴净扭矩的方法,使曲柄轴均方根扭矩最小,提高了抽油机的工作效率。建立了曲柄平衡可视化软件,指导抽油工人调节抽油机的平衡工作。系统采用Visual C++6.0设计编程,Microsoft Access进行油井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处理,输入参数可计算出最优半径、曲柄移动距离和曲柄均方根扭矩,并给出曲柄运动时的动态显示,通过它可判定电动机当前是否工作在正常区,并给出可供选择的电动机参数。  相似文献   

2.
游梁式抽油机二次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雨  乔国维 《石油机械》1998,26(11):40-41,50
为解决游梁式抽油机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二次平衡装置。这种装置通过是挂在抽油机后端的平衡重的平衡作用,降低一次平衡曲柄轴净扭矩的两个峰值,达到减少能耗提高效率的目的。对抽油机的二次平衡作了较详尽的理论分析,给出了实行二次平衡后曲柄轴净扭矩的计算公式和安装二次平衡装置前后曲柄轴净扭矩曲线图。在大庆油田两口井上进行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安装二次平衡装置后,两口井年节约电费分别为0.25万元和1.17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常规10型游梁抽油机实测工况为例,对抽油机偏置复合平衡的结构特点及曲柄净扭矩特性进行了评价,将游梁平衡重偏置一定角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抽油机扭矩特性的连杆等部件的受力状况,可用于在用旧抽油机的技术改造,当悬点负荷接近抽油机额定负荷时,曲柄平衡抽油机平衡效果受到曲柄平衡块回转半径的限制,各特性参数会负荷的增加而恶化,采用偏置平衡的方式可在一定牙改善抽油机在大负荷下的扭矩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不同平衡准则对抽油机节能效果的影响,给出曲柄平衡重最佳相位角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在平衡计算中,应当用均方根扭矩最小准则代替目前采用的上、下冲程峰值扭矩相等准则。作者还认为,常规式抽油机的曲柄旋转方向应规定为逆时针,并建议研制可调相位角的曲柄平衡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利用实测功率确定曲柄轴扭矩的简化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该公式计算方法简单,给抽油机的调平衡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选择较好的判断抽油机平衡状况的方法,是提高抽油机效率,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文中给出了判断抽油机平衡状况的两种新方法:(1)改进的扭矩系数法,(2)电动机转速曲线法。第一种方法采用数字化仪,将示功图数字化,解决了以往因用手工将实测示功图数字化而带来的时间长、易出错的问题。作者根据该方法,推出了已知光杆位置计算扭矩系数的新公式。第二种方法采用实测电动机转速确定曲柄轴的扭矩,来判断抽油机的平衡状况。该方法比较适合于装有超高转差率电动机的抽油机。文中给出了已知电动机转速计算曲柄轴扭矩的新公式。  相似文献   

7.
游梁平衡和复合平衡弯梁抽油机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效科  李宁会  王雪玲  林泉 《石油机械》2011,39(2):75-77,80
对游梁平衡和复合平衡2种平衡方式的弯梁抽油机的结构特点、性能以及动力计算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平衡方式的弯梁抽油机在同井况、同型号的情况下,游梁平衡抽油机比复合平衡抽油机的净扭矩最大值小6.5%;游梁平衡抽油机具有无曲柄平衡重、曲柄质量轻、节省钢材和造价低等特点,且在平衡效果和降低扭矩峰值方面好于复合平衡弯梁抽油机,更适合长庆油田低成本和低产量油井的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游梁式抽油机平衡与节能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游梁式抽油机曲柄轴工作扭矩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和经三角函数变换后的傅里叶级数变形形式;利用数值积分的方法,以CYJ10-3-53HB型抽油机为例,由抽油机计算软件包计算了在冲程S=3m,冲次n=9min-1及泵径D=95mm的工况下的前9项傅里叶系数和各次平衡后的曲柄轴净扭矩及电动机功率等主要参数。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抽油机的平衡及二次平衡计算的理论依据及偏置抽油机的节能原理,为抽油机的平衡及广义相位角(即偏置角)的优化计算提供了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9.
16型异相游梁异相曲柄复合平衡抽油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满足深井油区中后期开发的需要 ,研制成功CYJY16— 5 4— 89HF/B型异相游梁异相曲柄复合平衡抽油机。抽油机结构设计采用异相曲柄平衡和异相游梁平衡 ;游梁平衡重重心到游梁旋转中心连线与游梁后臂的夹角λ =2 2° ,游梁平衡重质量 6 5 0 0kg ,游梁平衡重最大平衡力臂 4 2 15mm ,最小平衡力臂 2 6 6 6mm ;曲柄偏置角τ =- 7° ,曲柄平衡重最大平衡扭矩 2 0 3kN·m ,游梁平衡重的平衡效应占总平衡效应 (曲柄水平时 )的 37%。  相似文献   

10.
B游梁抽油机是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以常规游梁抽油机为基础模型发展而来的一种曲游梁型节能抽油机。 由于常规游梁抽油机曲柄平衡扭矩难以与载荷扭矩较好地平衡,使曲柄输出净扭矩波动较大,存在较高峰  相似文献   

11.
基于SIMULINK的游梁抽油机曲柄扭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抽油机曲柄扭矩的数学模型,考虑了游梁的不平衡重和游梁的惯性矩的影响,分析了游梁对高转差率抽油机和常规抽油机的影响规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动态仿真SIMU-LINK模块,建立了CYJY12-5-73HB型抽油机的仿真模型,实现了游梁不平衡重对抽油机曲柄扭矩的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游梁的不平衡重及其随驴头摆动的惯性矩对曲柄扭矩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游梁抽油机动平衡精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汤淑文  谭英杰 《石油学报》1994,15(1):141-146
考虑抽油机光杆静载荷和惯性载荷及运动机构的重力和惯性情况下建立了抽油机系统相对曲柄的等效动力学模型,求出了曲柄轴在综合外力平衡条件下的一次和二次简谐波平衡扭矩幅值和相位精确解,绘出了具有动平衡特征的曲柄轴净扭矩典型曲线。  相似文献   

13.
游梁式抽油机的优化设计及节能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分别以抽油机上冲程悬点最大加速度及最大扭矩因数为目标函数,优化设计抽油机各杆件的几何尺寸,以曲柄轴净扭矩的均方根值为目标函数,优化设计平衡重的滞后角。优化设计的异相平衡抽油机具有较好的动力特性及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常规式抽油机曲柄平衡偏置安装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抽油机平衡准则(3)——在每一转曲柄轴扭矩的均方差值最小的平衡准则,给出了常规式游梁抽油机曲柄平衡块偏置安装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分四种情况进行了计算,同时讨论了该四种情况下的平衡效果由好到差的顺序,也指出了在何种情况下需要平衡块偏置安装。文中给出的计算公式也可作为抽油机平衡改造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抽油机的平衡调节,本文提出了平衡重前置的安装方式。从抽油机平衡效果及电机耗电量两方面对比,证明了平衡重前置可减小曲柄轴负扭矩及峰值扭矩,降低功率消耗。本文还推荐了平衡重前置调节平衡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常规型抽油机在任意给定的负载下,导出了使切线力T的方差、净扭矩M的方差、均方根净扭矩、波动系数CLF达到最小的曲柄销偏置角τ和平衡块位置r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调径变矩型抽油机的优化设计与平衡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良 《钻采工艺》2003,26(4):53-55
调径变矩型抽油机将常轨游梁平衡型抽油机的后臂下偏一个角度,变力臂、变配重,实现了变平衡力矩。文章对其几何尺寸与平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证实该机型曲柄轴的均方根扭矩比异相型减少了31.2%,最大扭矩减少了35.3%,平衡效果显著。但净扭矩曲线存在负值,建议增加曲柄二次平衡,设计成复合平衡型抽油机。  相似文献   

18.
折梁式抽油机是由常规游梁抽油机衍生而来,它有一个后伸并下折的游梁,废弃了钢丝绳而增加了游梁平衡;由于平衡重的多块组合方式,使得平衡重很容易得到增减而方便平衡调节。文中分析了折梁式抽油机的设计基础,对平衡重、连杆力和净扭矩进行了分析与推导,将常规游梁平衡、纯曲柄平衡和曲柄游梁复合平衡与折梁式平衡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折梁式抽油机平衡效果好,节能显著,适应大型机小泵深抽作业,但杆油比小时,连杆力会产生  相似文献   

19.
游梁式抽油机扭矩曲线平衡测试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东  齐光峰  范路  李炜 《石油仪器》2012,26(1):8-10
针对常规游梁式抽油机扭矩曲线平衡法中扭矩因数不准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仅依赖于实测悬点位移时间序列的扭矩曲线平衡测试新方法。推导了基于四连杆尺寸比值的悬点位移公式和扭矩因数表达式,给出了游梁式抽油机抽油泵装置能正常工作的四连杆尺寸比值范围,得到了基于实测悬点位移时间序列的扭矩因数计算方法。验证计算表明,这种扭矩因数计算方法有较高的精度。根据扭矩因数和悬点载荷计算得到扭矩曲线,从而可以判断抽油机的平衡状况。结合实例,给出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游梁式抽油机的移动式游梁辅助平衡装置是在游梁上安装一个可移动的平衡块,通过抽油机连杆及辅助连杆(拉杆)带动平衡块沿游梁后臂往复运动,改变平衡块在游梁后臂上的位置,从而获得较好的平衡效呆。还对平衡机构的运动规律、平衡块受力及减速箱曲柄轴扭矩等进行了分析。理论计算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平衡装置具有降低曲柄轴扭矩峰值、减少曲柄轴扭矩波动及降低抽油机耗电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