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陆建成  韩向君 《中国热带医学》2007,7(3):452-453,475
所谓灌注是指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器官、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功能情况。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的概念是由Miles等在1991年首次提出的,并实际进行了肝、脾、肾等腹部器官的灌注成像操作。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作为主要功能成像的CT灌注成像具有越来越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CT灌注成像在脑部的应用已基本成熟,但在肝脏等实质脏器中的应用尚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国内学者有过相关研究和报道。现对其在肝脏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瞻性评估兔VX2肺种植肿瘤低剂量和常规剂量CT灌注检查测量参数的可重复性。方法 10只肺种植肿瘤新西兰大白兔间隔24 h行两次CT灌注检查(常规剂量120 kV,100 mAs;低剂量120 kV,50 mAs),分别测量肿瘤体积、最大径、血容量(BV)、血流量(BF)、达峰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Patlak血容量(PBV)、Pat-lak R方程(PatRsq)及Patlak残差(PatRes)。使用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法分析2组CT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结果两次CT检查所有的CT灌注参数均显示较好的一致性。配对t检验显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49(P〈0.05),个体间变异系数(WCV)为10.68%~29.52%。Bland-Altman图显示所有的CT灌注参数均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兔肺VX2种植肿瘤低剂量CT灌注成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肝脏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lmaging,CYPI)的概念是1991年由Miles首次提出来的,指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同层动态扫描,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一密度曲线(timederlsjty curve,TDC),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灌注参数,并通过色阶赋值形成灌注影像,从而了解器官及病变的血流灌注特点及血管特性,是一种无创性评价器官、组织血流灌注状态的功能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64排螺旋CT对动物和人的肝脏进行CT灌注扫描,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和灌注参数,寻求最佳检查方案.方法 分别以动物和人作为检查对象并采用不同的CT灌注模式,动物组采用同层动态扫描灌注模式,人群组采用JOG灌注模式,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和生理盐水,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出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总灌注量(TL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等灌注彩图,在图像上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结果 主动脉TDC呈骤升骤降型;门静脉TDC呈速升速降型,出现较主动脉晚,幅度明显小于主动脉;正常肝实质TDC动脉期上升缓慢,门静脉期上升较快并达峰值;正常脾呈速升缓降型,强化峰值时间位于主动脉与门静脉之间,达峰值后缓慢下降.在图像上测得的HAP、HPP、HAPI分别为:兔(53.6±16.4)ml/min/100mg、(159±21.4)ml/min/100mg 、(37.8±12.6)%;正常人(33.5±14.6)ml/min/100mg,(115.4±22.6)ml/min/100mg、(26.6±15.2)%.结论 应用64排螺旋CT和专用肝脏灌注软件进行CT灌注成像能直观地反映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过程和血流灌注特征,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赵艳萍  刘文亚 《新疆医学》2004,34(2):117-120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以及各种病理性活动均与人体内血流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获取人类活体组织血流灌注状态的研究一直是医学影像学的热点。传统的测定活体组织的灌注的方法: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Xe-CT、超声,及近来发展的MR灌注成像等,由于空间分辨率低、操作复杂、检查时间长、设备要求高、费用昂贵等原因,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低剂量CT颅脑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220例予以脑卒中CT扫描并以疑似脑梗死收治住院的脑血管意外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相关标准,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低剂量CT颅脑灌注成像患侧及对侧扫描的相关参数、辐射剂量以及患者半暗带和对侧的相关参数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剂量CT灌注成像在康复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康复期缺血性卒中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平扫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120k V、200m VAs)CT灌注成像,观察组采用低剂量(80k V、200m VAs)CT灌注成像。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MT)、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结果两组患者相比,病灶中心区r CBF明显低于缺血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相同部位的r CBF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病灶中心区r CBV明显低于缺血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相同部位的r CBV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相同部位的r CBV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病灶中心区r CBV明显低于缺血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灌注成像,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有效评价患者病灶处的血流情况,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低剂量高分辨扫描成像的可行性,探寻低剂量下最佳的高分辨成像扫描参数组合.方法 在Force CT和HD750 CT上通过改变管电流和管电压组合,并采用迭代(ADMIRE3/ASIR 50%)和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 FBP)两种重建方式,对Catphan 600体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T肝灌注成像(CTPI)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发现肝脏早期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和诊断效率。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CT肝灌注成像和MRI影像学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CTPI诊断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以及肝囊肿病灶的准确率分别为94%、91%、95%和79%,MRI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87%、100%和71%,2种方式对上述4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对直径≥1 cm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均超过90%以上,而对直径<1 cm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则在70%以上,2种检查方法对直径<1 cm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与直径≥1 cm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种检查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肝灌注成像与MRI在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以及肝囊肿等肝脏早期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准确率接近,二者可以替代选用。  相似文献   

10.
钟维佳  赵建农 《西部医学》2005,17(5):514-516
灌注成像是一种功能性成像,它能反映组织的的血管化程度及血流灌注情况。而普通CT和MRI虽然对显示病变形态结构有很大的优势,但不能获得组织器官功能的血液动力学方面的信息。近年来以反映功能的灌注成像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兔VX2肝癌血流灌注的MDCT灌注成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采用PHILIPS Brilliance64层螺旋CT对10例兔VX2肝癌及8例正常兔(对照组)进行灌注扫描,分别计算其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肝门静脉灌注量(hepatic portal perfusion,HPP)、总肝灌注量(total liver perfusion,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dex,HAPI)及门静脉灌注指数(hepatic portal perfusion index,HPPI)。结果兔VX2肝癌HAP和HAP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HPP、TLP和HPP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灌注成像可以定量反映兔VX2肝癌的血流灌注情况;兔VX2肝癌的血流灌注特点为高动脉血流和低门脉血流,与人类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类似,是PHC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纤维化中的价值,探讨相应参数的特征及临床意义,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79例经肝穿证实为肝纤维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18例非肝脏疾病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肝脏CT灌注扫描,获得主要灌注参数,即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流指数(HPI)、肝血流量(HBF)及血容量(BV)。结果:观察组患者分期,S1期17例,S2期20例,S3期20例,S4期22例。观察组中PVP、TLP、HBF和B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P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VP、TLP、HBF及BV在S3和S4期中的值明显低于S1和S2期,而HPI在S3和S4期中的值明显高于S1和S2期。结论:CT灌注成像能很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血管分布情况,对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脏血流灌注情况对肝硬化程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20例肝硬化患者[属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7例定为肝硬化(1)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9例和C级4例定为(2)组]和15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CT灌注扫描成像获取肝脏早期动态增强斜率值(Steep Slope,SS)函数曲线,分析曲线类型,并以脾增强高峰出现为界,把肝脏增强分为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计算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最大斜率比值,记为SSr,作为评估指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1)肝硬化1组、肝硬化2组及正常对照组三组斜率曲线类型分布存在差异(P〈0.01);(2)肝硬化患者SSr值较正常对照组加大,肝硬化1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硬化2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肝硬化2组和肝硬化1组比较,肝硬化2组SSr值出现倒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动态CT增强动门脉斜率函数曲线类型及Steep Slope比值SSr能够反应肝硬化的血流灌注情况及血管变化程度,可作为肝硬化程度的定量指标,对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综合评述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的原理、技术要求及其在肝脏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为常规CT的一种补充,它能提供组织器官微循环状况、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其它灌注参数,对肝脏病变除了能显示解剖形态学改变,还能了解血流动力学状态等反映功能、代谢变化的信息,在肝脏疾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估及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崔勇  常红  付跃波  邹吉华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4):302-303,I000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前期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平扫、CT增强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CTA)、MRI及CT灌注成像的表现。结果50例平扫中CT未发现新的脑梗死灶,增强扫描均未发现新脑梗死灶,MRI发现缺血灶34个,CTA发现9例大脑中动脉狭窄,2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例大脑后动脉及后交通动脉闭塞。CT灌注成像发现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Ⅰ1期4例、Ⅰ2期28例、Ⅱ1期14例、Ⅱ2期4例。结论脑梗死前期局部低灌注,常规CT、MRI无异常发现。CT灌注成像可超早期发现脑组织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其影像学分期可区分低灌注的脑局部微循环的病理生理学状态,尤其对长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更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燕平 《西部医学》2011,23(4):643-64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原发性肝癌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动态电影模式扫描,所有数据经工作站软件处理并计算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time,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肝动脉供血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比较肿瘤组织、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各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肝癌组织BF、HAF明显高于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而MTT明显降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BV和PS值与正常组织无显著差异。结论肝癌CT灌注参数(BF、HAF和MTT)可有效的评价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龙群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6):496-497
目的:研究CT灌注成像在正常肝组织和微小转移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肝转移癌患者选取48个微小转移灶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通过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应用去卷积法获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I)等参数值。结果:转移癌组与正常肝组比较,BF、MTT、HAI、BV和PS两组的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灌注技术对于诊断微小转移癌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时成像序列的最佳选择。方法  16例健康自愿者和 42例胶质瘤患者 ,以SE EPI或GE EPI序列进行灌注成像 ,观察图像的质量 ,计算正常脑组织的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 (SRRmax)和肿瘤的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 (rrCBV)。结果 SE EPI和GE EPI灌注图像脑白质的信噪比分别为 2 3 .2、17.8;白质的SRRmax则为 8.0 7%、13 .68%;SE EPI首幅图像信号明显高于其后对比剂进入前图像 ,而GE EPI未见此表现。SE EPI测得低、高级胶质瘤的rrCBV间无显著差异 ,而GE EPI测得低、高级胶质瘤的rrCBV间差异显著。结论 脑肿瘤的灌注研究应采用GE EPI序列 ,但研究非肿瘤性病变 ,或肿瘤较小并位于鞍区、颅底时 ,可考虑用SE EPI。  相似文献   

19.
PET/CT与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其临床进程、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有很大差异,对患者术前准确预测胶质瘤的级别十分重要。目前,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n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进行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被认为是一种大有希望的方法。文中探讨^18F—FDGPET/CT显像与PW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疑诊为脑胶质瘤的患者在治疗前行^18F—FDGPET/CT显像和PWI,分析^18F—FDGPET/CT图像,计算出标准提取值(standardizaduptakevalue,SUV)、肿瘤白质比(lesion—to—white matter ratio,L/W),磁共振灌注指标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volume,rCBV)值由肿瘤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V相比后得出。分析SUV、L/W、rCBV这3个半定量指标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优劣。结果18例患者中WHO 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SUV和rCBV半定量参数不能区分WHOⅡ级和Ⅲ级患者,L/W在上述3级患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PET/CT显像及PWI能提供常规MRI所不能获取的信息,在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中均有一定作用,其中L/W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CTPI)探讨原发性肝癌(HCC)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特点。方法对26例HCC患者行CTPI检查,检测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肝血流量(BF)、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肝组织比较,肝癌组织BF、HAP、HPI、PS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VP、MT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PI可在显示肝脏及肝癌结构的同时,直观定量地反映肝癌病灶血流情况,对进一步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