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某预应力曲线梁桥病害分析及加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立交桥为3层互通式立交桥,部分匝道采用了曲线梁结构.匝道桥为单向车道.匝道桥A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结构布置为4×34.5m.平面上该桥处于R=100m的缓和曲线段上,竖直面内处于坡度为2%的单向纵坡上.  相似文献   

2.
四元立交桥位于首都机场高速路、京顺路与北四环路交汇处 ,由 2座主桥、6座通道桥、8座跨河桥、1 0座匝道桥共2 6座结构类型不同的桥梁组成的定向如苜蓿叶形 4层大型立交桥群 ,桥梁总面积 40 572 m2 、总长度 2 80 0 m,立交占地62 hm2 。四元桥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圆柱墩及钻孔灌注桩。最大桩径 1 .5m,最大孔深 47.5m;共有基桩 643根。桥梁上部结构为安装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和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 ,桥面铺装为 SMA沥青玛脂碎石混合料。四元桥主桥、主路设计时速 80 km/h,桥梁设计荷载汽—超 2 0 ,挂— 1 2 0 ;定向匝道…  相似文献   

3.
王兰  王明 《山西建筑》2015,(5):144-145
以广东省新联互通立交桥独柱式匝道桥为工程背景,利用空间有限元程序,对主梁抗倾覆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研究B匝道桥第一联及第二联的计算结果,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军扬互通立交B,C匝道桥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既有结构在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变形、内力和应力,依据B,C匝道桥4个支承传递最大支反力,采用有限元软件ALGOR建立新建框架墩实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框架墩的变形和应力进行数值分析,参照理论分析结果对框架墩托换改造进行施工监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既有匝道桥支承截面顶板拉应力超限,但满足极限承载能力要求,裂缝宽度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墩的横梁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变形较小,压应力储备充裕。施工监控实测数据表明,该框架墩在施工中的变形、应力稳定,实测值与理论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5.
PLC液压整体同步顶升技术在桥梁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岭西路立交工程为上海中环线A3·4标工程的一部分,南起吴淞江大桥主桥北侧边,北至云岭西路以北,全长636·676m,上、下行各为19m宽的两座独立桥。由于原吴淞江大桥引桥面高度低于云岭西路立交的高度,不能满足新建中环线线型的要求。决定对原吴淞江大桥引桥盖梁采用结构整体顶升的新工艺,把原接入地面的引桥就地抬高,将原有约3%的坡度变为1%的坡度,成为高架道路的一部分,直接与北侧新建的中环线主线道路对接。本次顶升工程范围为原吴淞江大桥41~46号盖梁,上、下行两座桥,共计12个盖梁。每跨采用18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跨间距约为21m。盖…  相似文献   

6.
新牌坊立交位于重庆渝北区新牌坊地区,桥梁设置为:新南路为架空高架桥走立交最上层;增设了龙湖往红旗河沟方向的定向匝道桥(F匝道桥);为满足观音桥与机场之间双向行使的车辆在新牌坊立交处掉头的需要,将新牌坊立交现有转盘拓宽,设置加宽桥两座。主要介绍新南路上跨桥和F匝道桥的结构及设计的新颖之处。  相似文献   

7.
<正>1工程概况黄木岗立交为五岔路口4层立交桥,由上往下依次为:A、B、C匝道桥、笋岗西路主桥、泥岗西路-华富路主路、地下环岛。其中泥岗西路和笋岗西路为双向6车道,华强北路为双向4车道。A匝道为笋岗西路左转上泥岗西路单行单车道,B匝道为笋岗西路上华富路单行单车道,C匝道为泥岗西路上笋岗西路单行单车道。地下环岛为双车  相似文献   

8.
王晓惠 《四川建材》2011,37(5):161-163,165
分离式立交桥是指相交道路之间没有特设匝道的立交桥。它是一种最简单形式的立交桥,一般只能保证直行方向的交通互不干扰,转弯车辆(特别是左转弯车辆)则根据其具体情况允许其在交叉口处平面交叉。分离式立交桥一般有分离式两层立交桥和分离式三层立交桥。本文针对变截面连续梁在公路、铁路桥梁、建筑、机械结构中广泛使用的情况,浅谈分离式立交桥变截面连续梁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工程概况辽宁省朝阳西枢纽立交内共有桥梁11座,其中有现浇梁的桥梁5座。其中B匝道桥(BK0 345)结构布置为3×20 4×20钢筋砼箱梁,全长140m;E匝道1号桥(EK0 290.434)结构布置为13.17 13.17 (4×20),第一、第二孔为预制空心板结构,第三至第六孔为钢筋混凝土箱梁结构,桥梁全长106.33m,第四孔上跨F匝道;E匝道2号桥(EK0 810.5)结构布置为4×16钢筋砼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某立交桥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支座产生脱空、箱梁发生扭转变形的原因,并提出了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工程概况某立交桥为三层半苜蓿形全互通立交。工程起点K2 200,终点K3 251.28。匝道由右转匝道A、D、F、M及定向匝道C、E,苜蓿形匝道N、P组成。该桥工程于2004年8月动  相似文献   

11.
广渠门立交工程系南外二环诸立交工程之一,位于广渠路与东南二环路相交处。东西向长度为573米。南北方向为625米。占地总面积约7公顷。立交由主桥、匝道桥、南桥、主干道、匝道、辅路等组成。形成了一个三层立体交叉体系——东西、南北车辆行驶畅通无阻的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2.
1 概况 延安高架路东起中山东一路(外滩),西至外环线,全长约15km,是本市一条大容量的东西向城市快速干道,为高架道路网“申”字的“一横”。 延安高架路的全路幅宽度50~65m,高架6车道,地面8车道。高架道路通过3座大型立交,分别与外环线、内环高架路、南北高架路互通。沿线设置上、下匝道29条,与各主要横向道路均能便捷地联系,使高架道路具  相似文献   

13.
延安路高架道路是规划高架道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西段高架道路将与内环线高架道路相接,与已建成的高架道路网联成一个整体,解决了近郊、市区车辆通过高架道路快速交通系统直达虹桥机场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4,(11)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焦作I段山阳路桥人非匝道共分为RW、RE、WSR、SWR匝道四部分。RW匝道桥全长646.432m,共12联;RE匝道桥全长392.888m,共7联;WSR匝道桥全长216m,共3联;SWR匝道桥全长145m,共2联。通过对桥梁人非匝道设计、施工要点的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案,对于桥梁匝道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简介 广州铁路第一工程公司承包施工的谢叠大桥,是南海市东西公路干线的重点工程之一。该桥按一级公路大桥设计,桥梁全长864.15米,桥面部宽21.5米。全桥共34墩2台,由于本桥横跨广三铁路和佛山水道,施工难度较大。 一、本桥结构情况 1、主桥基础均采用Φ150厘米桩径的钢筋砼钻孔灌注桩,桩基均嵌入岩石。 2、跨佛山水道和广三铁路两段主桥均为带挂梁的T型刚构。其墩身均为钢筋砼空心薄壁桥墩,墩顶与墩顶段梁相连,其中跨佛山水道主桥T构墩底与承台联接,T构采用支架法施工;  相似文献   

16.
此弯桥为广州新光快速立交匝道桥,半径为60m,0号墩到2号墩中心曲线长为78.3m。由于受下穿道路及地下管线限制影响,从0到2号墩间只能设一个墩柱。0号墩和2号墩墩位中心线到各自的支座中心线距离为0.54m,因此单跨曲线中心线长为38.61m。考虑工程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此匝道桥的上部结构采用两跨连续预应力箱梁,箱梁为单室单箱,运用后张法两端同时对称张拉。桥型平面图和箱梁截面形式如图1、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7.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由上海市莘庄立交北端至柳州南路,全长5.4km,主线标准段结构总宽25.5m,6车道,匝道15条与莘庄立交、虹梅路立交、上海铁路南站等主要结点连接。设计按城市快速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高架道路为80km/h,地面道路为40km/h,高架桥及匝道桥设计荷载:汽-20级、挂车--100;地面桥涵:汽车-超20级、特种平板车-420;路面结构设计:B22-100标准车。本工程在国内城市高架桥建设中首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弧形底宽箱和树叉形立柱的建筑造型。工程总投资为13.35亿元(决算)。  相似文献   

18.
前言玉蜒桥是北京市南外二环道路工程中的重点项目,规模最大的立交桥工程。东南外二环路由东便门经广渠门、左安门至蒲黄榆路全长6.6公里。共修建五座立交桥,为快慢车分离全封闭的城市快速道路。玉蜒桥建于南外二环路与东蒲路交叉处,是北京向南出城的重要路口,立交桥相继跨过二环路、京广京山铁路、护城河和北滨河路,建成快慢车分离、三层互通式蜻蜒形立交。总占地15.8公顷,修建道路8.8万平米,地下管线10公里,桥梁25,000平米。  相似文献   

19.
罗山路立交桥是我国第一座5层互通式立交桥,北接杨浦大桥收费站,南与内环线华漕达桥相接,东西方向与杨高路接顺。该立交桥有现浇C28混凝土非预应力箱梁30孔,最长跨径为25m;有现浇C48混凝土预应力箱梁41孔,最长跨径为41m。预应力箱梁绝大部分为曲线梁,浇注的最长长度为107  相似文献   

20.
一、工程概况木樨国道路立交桥,是北京市东南三环道路改造工程中十座立交桥中的一座。该桥位于永定门外大街与南三环道路相交的木樨园路口处,由东西两桥组成。立交桥为上下两层,永外大街上行在东西两桥与道路组成的椭圆形环岛上,三环路分快慢车道下穿。见图1封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