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高校科研工作绩效集中反映为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高校科研绩效可以从高校科研资源自主投入能力、科研产出能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纬度来测评;以创新追求为基础勾画出高校科研绩效管理的战略地图,进而从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科研管理系统两个方面构建高校科研绩效管理系统;并从提高科研主体和管理部门的绩效,以及提高高校外部科研影响力等三个方面,实现高校科研绩效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2018年,教育部认定53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期4年。协同创新中心承担新型智库的重要职能,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与"双一流"建设关系密切,其绩效评估应立足于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原有体系,着眼于"双一流"的建设目标,构建符合省部共建特色的指标体系,突出特点,避免趋同。绩效评估机制应以动态调整为激励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院系科研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某高校(属985工程)的一个主体院系长期的科研创新管理实践为基础,结合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理论,提出了一种优于传统科研管理模式的高校院系区域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对样本在2002~2011年中各项科研绩效指标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科研绩效指标的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考核方案从量化考核到模糊考核的改进,各项科研绩效指标从快速增长趋势逐渐放缓,但从国际评估及教育部学科评估的结果分析,样本的科研绩效水平有所提高,并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结合样本的研究结果,给出了进一步促进科研绩效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资产管理中引入监督激励和制约机制,健全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组织,定量测定高校组织从资源投入到目标产出的转换效率,设定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加强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估。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起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的。文章是在资产管理中引入监督激励和制约机制,健全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组织,定量测定高校组织从资源投入到目标产出的转换效率,设定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加强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协同创新的主要载体,其绩效水平高低对科学前沿理论的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区域支柱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应以协同创新中心卓越产出为目标,借助企业管理中成功并广泛应用的全面控制的思想,对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机制进行建模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期实现对协同创新中心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研究,采用2000—2012年的高校—企业相关科研数据,从产学协同创新视角,实证分析了浙江省政府科技投入、协同创新对纺织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对高校科技投入对协同创新产出之一的合作发表论文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学合作研究在政府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之一的合作申请专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瞄n识转移视角来看,校企协同创新绩效主要受到双边关系、技术距离等因素影响。通过建立良好的校企双边关系、加大同一区域内校企合作力度等方式,将有力提高校企协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分析,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如何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法】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相关数据从纵向、横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数量不足;面向基础学科及文化传承类的较少;工学、医学所占比例较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较少;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参与情况均较好。【结论】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 计划”的实施载体,理应得到以资金资助和政策支撑并重的支持。基于“汇聚资源、激发活力”的基本原则,建立以导向性经费资助政策、多元化薪酬绩效分配政策、专业化公共服务政策为主体的支撑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夯实政府主导、高校引领、企业主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的绩效审计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解决教育投入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针对目前多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提出了高等学校绩效审计的创新思路。力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高校内部审计现状,来促进高等学校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以切实提高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分析,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如何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法】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相关数据从纵向、横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数量不足;面向基础学科及文化传承类的较少;工学、医学所占比例较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较少;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参与情况均较好。【结论】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计划"的实施载体,理应得到以资金资助和政策支撑并重的支持。基于"汇聚资源、激发活力"的基本原则,建立以导向性经费资助政策、多元化薪酬绩效分配政策、专业化公共服务政策为主体的支撑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夯实政府主导、高校引领、企业主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以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旨在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观念创新不足、协同度不高、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等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应合理控制参与单位数量,保持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并通过进一步观念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灵活使用科研经费等措施,确保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与完善政府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下的绩效评估体系,是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在实践探索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合法性的视角出发,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以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即以法治政府为目标推进评估治理现代化,以民生民主公平为理念推进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绩效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的主要目的就要产生协同效应,提升协同创新的绩效,研究表明协同创新应该沿着资源整合和主体互动两个维度展开。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资源整合、团队互动和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211个团队的问卷调查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整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可以直接有效地促进协同创新的绩效;另外,创新资源整合也通过团队互动间接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团队互动是两者之间的有效的过程变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举债办学以及债务管理日益成为高校财务管理重要工作之责。研究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有关债务管理规范,并提出完善高校举债机制的路径,有利于创新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提高综合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构建现代法治大学体系,保障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由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复杂系统,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高低反映了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运行程度.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揭示实证结果背后隐含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为提升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绩效测度指标,运用灰色关联(GR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指标统计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表明:长三角科技投入对产出具有正向推进作用,绩效强度中等偏下且存在差异性,RD人员对科技创新产出的绩效高于研发经费,政府资金绩效低于企业资金。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接全球创新发展战略,强化区域创新协同发展,优化创新投入机制体制,推进创新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系统学视角来看,多种创新主体以及外界的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政府、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中介等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和定位不尽相同,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各有差异,因此明确创新主体角色及其功能定位,是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首要任务。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创建合作与共赢的文化氛围,使主体之间形成相互认同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高校绩效评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效战略绩效评估体系进行定性分析.根据高校绩效评估的目标,从社会服务、财务资源、内部流程、组织创新等4个维度设计评估指标体系.该评估体系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强化教职工的责任意识,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高校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可通过明确绩效评估的定位和价值取向,设计与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政府绩效评估激励机制的完善,立法保障和制度环境的构建以完善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通过协同创新中心这一载体,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根据河南省首批13家协同创新中心实地调研结果,认真分析各中心成员单位的组成结构,总结中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精神,就促进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健康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构建科学的协同创新中心组成结构,完善中心科研评价体系,健全中心管理机构和制度,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机构参与,探索中心科技成果公司化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