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对番荔枝科皂帽花属与其近缘植物假鹰爪属的生源关系,从形态结构、叶的解剖形态和分子系统学3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属植物在形态结构和解剖形态方面有明显差异,支持两属独立的观点;同时对近年来皂帽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属植物与假鹰爪属植物在现有化学成分方面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两属植物中均含有A环全取代、B环未取代且具甲酰基取代的黄酮类化合物,而此类化合物之前被认为是假鹰爪属植物的特征化合物,因此从化学分类学的角度支持两属植物合并。对皂帽花属植物进行更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应该能够为两属植物的分合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假鹰爪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假鹰爪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来鉴定结构。结果:从假鹰爪叶的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和正丁醇提取部分分离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2R,3R)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3-O-α-L-吡喃鼠李糖苷(astilbin,Ⅰ),5,7-二羟基色原酮-3-O-α-L-吡喃鼠李糖苷(eucryphin,Ⅱ),荠宁黄酮(mosloflavone,Ⅲ),黄芩素-7-甲醚(negletein,Ⅳ);其中化合物Ⅰ,Ⅱ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
从毛叶假鹰爪Desmosdumosus(Roxb.)Saff.根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其中7个化合物,分别是lawinal(Ⅰ),5,7-二羟基-8-甲酰基-6-甲基双氢黄酮(Ⅱ),去甲氧杜鹃花素(Ⅲ),去甲氧杜鹃花素-7-甲酸(Ⅳ),β-谷甾醇(Ⅴ),豆甾醇(Ⅶ)和苯甲酸(Ⅷ)。化合物Ⅱ为天然界首次分得,Ⅲ,Ⅳ,Ⅵ为本种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5.
6.
海南狭瓣鹰爪花 Artabotryshainanensis R.E.Fries为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 [1] ,该属植物在世界上约有 1 0 0余种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 1 0种 ,其中广东有 2种 ,为香港鹰爪花 A.hongkongensis Hance和鹰爪花 A.hexapetalus( Linn.f.) Bhandari,海南有 2种 ,为毛叶鹰爪花A.pilosus和狭瓣鹰爪花 A.hainanensis R.E.Fries。海南狭瓣鹰爪花在海南岛分布较广 ,储量十分丰富。在民间 ,海南狭瓣鹰爪花作药用植物已有很长的历史 ,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还可用于治疗头颈部淋巴结核。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多种鹰爪花属植… 相似文献
8.
9.
10.
葛花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花蕾,为我国民间用于解酒的传统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表明,葛花具有保肝养胃、调节血糖血脂等功效。研究[1]曾报道了从葛花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异黄酮化合物,本实验对葛花石油醚、乙醚、丙酮和甲醇提取物作进一步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染料木苷(genistin,Ⅰ)、印度黄檀苷(sissotrin,Ⅱ)、鹰嘴豆素甲(biochanin A,Ⅲ)、尿囊素(allantoin,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豆甾醇苷(stigmasterol glucoside,Ⅵ)、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Ⅶ)。其中化合物Ⅰ、Ⅳ~Ⅵ均为首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半边莲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凝胶柱、制备HPLC等分离和纯化,通过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理化特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半边莲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Ⅰ)、24-亚甲基环木波罗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Ⅱ)、植物醇(phytol,Ⅲ)、植物烯醛(phytenal,Ⅳ)、β-香树脂醇(Ⅴ)、腺苷(Ⅵ)、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Ⅶ)、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Ⅷ)、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Ⅸ)、正丁基-α-D-吡喃果糖苷(Ⅹ)、水杨苷(Ⅺ)、5-羟甲基糠醛(Ⅻ)。结论 其中化合物Ⅰ~Ⅳ及Ⅵ~Ⅻ为首次从半边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羌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羌活NotopterygiumRoot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法和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羌活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pterin(1)、异虎耳草素(2)、阿魏酸(3)、珊瑚菜内酯(4)、虎耳草素(5)、6一甲氧基当归素(6)、佛手柑内酯(7)、异佛手柑内酯(8)、富马酸(9)、异补骨脂索(10)和(±)vaginidiol(11)。结论:分离出的化合物大部分为苯丙素类,其中(±)apterin(1)、富马酸(9)、异补骨脂素(10)和(±)vaginidiol(1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 Bunge.)的干燥须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知母须根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菝葜皂苷元(2)、芒果苷(3)、7-hydroxy-3-(4-methoxybenzyl)-chroman(4)、3′-hydroxy-4′-methoxy-4-dehydroxynyasol(5)、5, 7-dihydroxy-3-(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6)、2,4′-dihydroxy-4-methoxy benzophenone(7)、1,3-Bis(4-hydroxyphenyl)pent-4-en-1-one(8)、(+)-syringaresinol(9)、ent-16, 17-dihydroxy-kauran-19-oic acid (10)、(+)-pinoresinol (11)、对羟基苯甲酸(12)、新芒果苷(13)、丁香酸 (14)、4′,6-dihydroxy-4-methoxy- benzophenone-2-O-(2″), 3-C-(1″)-1-desoxy-α-L-fructofuranoside (15)。结论 化合物5~11、14、15为首次从知母须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从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中分得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新芝麻脂素(neo-sesam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Ⅲ)、4',4,6-三羟基橙酮(Ⅳ)、槲皮素(Ⅴ)、金丝桃苷(hyperoside,Ⅵ)、软脂酸(palmiticacid,Ⅶ)、硬脂酸(stearicacid,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Ⅹ)。其中Ⅰ为新化合物,Ⅱ和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根的显微结构及其内生真菌的分布。方法取自然生长状态下南方红豆杉根,石蜡切片光学显微观察并照相。结果南方红豆杉根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维管系统组成,次生木质部由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两部分构成。轴向系统由管胞和木薄壁组织细胞组成;径向系统由木射线构成;根的次生韧皮部则由筛胞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次生韧皮中分布有少量韧皮纤维,韧皮射线不明显。根被细胞中分布有大量内生真菌菌丝。结论南方红豆杉根的次生构造与其他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一致,但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次生韧皮部由筛胞组成。内生真菌分布于红豆杉根被细胞,并只在一定区域细胞中分布。 相似文献
16.
狗肝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性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IR、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环己烷萃取部分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六烷醇(Ⅰ)、硬脂酸(Ⅱ)、羽扇烯酮(Ⅲ)、羽扇豆醇(Ⅳ)、谷甾烷-4-烯-3-酮(Ⅴ)、豆甾烷-5-烯-7-酮-3β-棕榈酸酯(Ⅵ)、β-谷甾醇(Ⅶ)、齐墩果酸(Ⅷ)、3β,6β-豆甾烷-4-烯-3,6-二醇(Ⅸ)、6β-羟基-豆甾烷-4-烯-3-酮(Ⅹ)、3β-羟基-豆甾烷-5-烯-7-酮(Ⅺ)、去氢催叶萝芙叶醇(Ⅻ)和催叶萝芙叶醇(ⅩⅢ)。结论除Ⅱ化合物和Ⅶ外,皆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7.
黄花倒水莲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对民族药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eOH提取,经EtOAc萃取,用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鉴定了8个化合物:1-羟基-2,4-二甲氧基Shan酮(I),1,2,3-三甲氧基Shan酮(Ⅱ),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Shan酮(Ⅲ),1,7-二羟基-2,3-亚甲二氧基Shan酮(Ⅳ),6-羟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Shan酮(V),常春藤皂苷元(Ⅵ),豆甾醇(Ⅶ),β-谷甾醇(Ⅷ)。结论:化合物I是新天然产物,化合物V是新化合物,鉴定的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花倒水莲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白背叶楤木Aralia chinensis Linn. var. nuda Nakai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白背叶楤木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硅胶、ODS、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等分离纯化后,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白背叶楤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2,5-二甲基己基)二酯(1)、(9E)-8,11,12-trihydroxy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2)、methyl (9S,10R,11E,13R)-9,10,13-trihydroxyoctadec-11-enoate(3)、capillasterolide(4)、二十六烷(5)、(-)-loliolide(6)、 methyl hematinate(7)、对羟基苯乙胺(8)、(S)-methyl 2-acetamido-3-phenylpropanoate(9)、异香草酸(10)、vanillic acid(11)、p-hydroxybenzoic acid(12)。结论 化合物1~10为首次从楤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为首次从白背叶楤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