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对320例剖宫产病人应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病人中麻醉优良为316例,蛛网膜下腔给药后15min内麻醉平面固定,低血压发生率21%,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2—1.8ml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蛛网膜下腔给予吗啡0.1mg可产生48h以上的镇痛效果,术后头痛4例。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作用迅速、镇痛好、肌松好、用药量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何伟  原庆会 《四川医学》2002,23(2):124-125
目的 评价 0 15 %轻比重丁哌卡因脊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用于下肢侧卧位手术的临床效果和耐受性 ,并以 0 5 %丁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 (CEA)作为对照。方法 择期行下肢侧卧位手术病人 61例 ,麻醉时随机分别接受 0 15 %轻比重丁哌卡因脊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Ⅰ组 ,n =30 )或 0 5 %丁哌卡因硬膜外麻醉 (Ⅱ组 ,n =31) ,观察术中疼痛(VAS评分 ) ,镇痛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在骨性操作时的疼痛VAS评分低于Ⅱ组 (P <0 .0 5 ) ,镇痛质量优于Ⅱ组(P <0 .0 5 ) ,术中出现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的百分比低于Ⅱ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0 15 %轻比重丁哌卡因脊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下肢侧卧位手术时麻醉效果确切 ,不良反应少 ,可选择用于下肢侧卧位手术  相似文献   

3.
1996年,我科对33例下腹、下肢手术病人采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此法既保留了两者的效果确切、肌松良好与任意延时的优点,又能弥补自身之不足,减少了并发症。现将联合麻醉的过程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丁蕊 《当代医学》2010,16(1):154-154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SA)起效迅速、作用完善和连续硬膜外阻滞(EA)作用时间灵活、术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我院现将CSEA运用于妇产科手术并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84 6年Pickford首先提出乙醚吸入无痛分娩后 ,越来越多的方法应用于产科镇痛 ,但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院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应用低浓度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 (CSEA)分娩镇痛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 5 0例进入活跃期的产妇为观察组 ,自愿接受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 ,且无重要脏器病变及严重产科并发症 ,胎儿情况正常 ,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ASAⅠ~Ⅱ级。另选同期 5 0例产妇作对照组 (产妇或家属不愿接受无痛分娩 )。二组孕妇年龄 2 0~ 34…  相似文献   

6.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用药量小和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剖宫产病例施行CSEA后硬膜外腔容量变化对脊麻阻滞平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吡卡因脊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60例剖宫产患者首先经L1~2间隙,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管3.5cm固定备用,再选择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脊醉)。结果:麻醉效果佳,成功率达100%。结论:小剂量轻比重布吡卡因脊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手术成功率高,麻醉效果佳,阻滞完善,并发症少,对产妇、胎儿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在产妇宫口张开2~3cm时。采取镇痛措施。观察组421例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镇痛,对照组387例给予静脉注射安定。结果:镇痛效果镇痛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镇痛组产妇安静放松。对照组产妇呼吸急促,脉搏略增快,显得紧张、焦虑急躁、疲劳,情绪波动大。结论:罗派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是理想的分娩镇痛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和安全.方法 将17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芬太尼0.5mg和罗哌卡因175mg配成100mL的混合液,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区别,并发症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组显著高于硬膜外麻醉组,特別是尿潴留和感觉障碍的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组显著高于硬膜外麻醉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行PCEA都是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两者采用相同的配方,有可能导致腰硬联合麻醉组并发症增加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柳培雨  杨凤江  田毅 《海南医学》2003,14(12):25-26
目的 观察比较罗哌卡因硬膜外 ,硬—脊联合阻滞用于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行择期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病人 45例随机分成 3组 ,Ⅰ组罗哌卡因 0 .75 %T1 0~ 1 1间隙硬膜外阻滞 ,Ⅱ组行L2~ 3间隙硬膜外阻滞 ,Ⅲ组行 0 .3 3 %罗哌卡因硬—脊联合阻滞。观察比较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麻醉平面、镇痛效果。结果 Ⅲ组感觉阻滞起效明显快于Ⅰ、Ⅱ组 (P <0 .0 1) ,其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Ⅰ、Ⅱ组 ,并且其对血压影响大于其它两组 (P <0 .0 5 ) ;3组术中镇痛效果依次为第Ⅲ、Ⅰ、Ⅱ组 (P <0 .0 5 )。Ⅰ、Ⅱ组感觉阻滞起效及阻滞时间相仿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和硬—脊联合阻滞均可用于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麻醉 ,以硬—脊联合阻滞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阻滞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妊娠足月、头位、单胎、初产妇35例进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分娩,并与同等条件的非镇痛产妇做比较.结果 35例镇痛产妇镇痛全部有效,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非镇痛组,总产程缩短,新生儿Apager评分无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阻滞无痛分娩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家兴 《中外医疗》2009,28(28):59-59
目的观察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优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病人103例,选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双针双同隙法),T9-10~L2-3硬膜外穿刺,L2-3~L4-5蛛同膜下腔穿刺,使用0.5%Bupivaeaine(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2~3.0mL(即6.0~15mg),术中阻滞平面过低或脊麻阻滞消退,通过硬膜外进行追加局麻药或术后镇痛。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最短15h.最长72h,平均26h;术后随访轻徽头痛2例,经非特殊处理后缓解,发生率1.9%,低于普通脊麻的发生率3.0%~30%。结论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与肌松完善,经硬膜外导管既可以追加局麻药弥补单纯脊麻平面不够或阻滞时间不够的情况,又可以进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3.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不但脊麻用药量小,潜伏期短,效果确切,又可发挥连续硬膜外的灵活性,且可用于术后镇痛。本文拟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效果与总结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脊麻和硬膜外两点阻滞麻醉在急诊剖腹探查术中的优越性。方法 急诊剖腹探查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I组:硬膜外阻滞组;II组:腰硬膜联合阻滞组;III组:两点硬膜外阻滞组;IV组:脊麻和硬膜外两点阻滞组。分别评价麻醉起效时间的快慢,并从肌松、牵拉反应、镇痛、血压变化4个方面对麻醉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脊麻和硬膜外两点阻滞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牵拉反应无或者轻微,镇痛满意,血压变化小。结论 脊麻和硬膜外两点阻滞麻醉是急诊剖腹探查术的首选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将脊麻(SA)与硬膜外麻醉(EA)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发挥了脊麻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及硬膜外麻醉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作术后止痛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下腹部以下几乎所有手术麻醉及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产科的应用越来越多。它结合腰麻和硬膜外麻醉(EA)的特点,起效快,肌肉松弛良好,用药量少,对胎儿影响小,并可任意延长麻醉时间,术后可镇痛。由于穿刺技术的改进,对硬脊膜的损伤小,减少了脑脊液的外漏,使术后头痛的并发症显著降低。本研究观察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EA进行临床比较。  相似文献   

17.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基层医院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采用一点法作腰硬联 合麻醉,取L2~L3或L3~L4间隙硬膜外穿刺,再用针内针作腰麻穿刺,腰麻用0.75%布比卡因1.7mL脑脊 液稀释等比重液至3mL缓慢推注,拔针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需要时注入利多卡因或罗哌卡因硬膜 外麻醉,也用于术后镇痛。对照组取T12~L1作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缓推2%利多卡因3mL,向足端置入 硬膜外导管3cm,首次量2%利多卡因3mL,5min后无全脊麻征追加0.5%罗哌卡因10~15mL。比较两组的镇 痛效果,作改良 Bromage评分、对循环的影响、麻醉并发症。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中低 血压的发生率高,经加快补液、应用升压药物多能使血压恢复正常。本组病例中腰麻针穿刺困难的发生率 为8.3%,腰麻穿刺异感,术中多不需要辅助应用镇静药物。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是安全 有效的,镇痛完全,肌松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单侧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50例拟髋部手术高龄患者,年龄75~101岁,随机分成三组:持续硬膜外麻醉组(CEA组)、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单侧脊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OCSEA组),每组50例.选择第2~3腰椎或第3~4腰椎椎间隙为穿刺点,CEA组单纯硬膜外腔给药,阻滞药为1.5%利多卡因或1%利多卡因与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首剂总量7~12 ml CSEA组蛛网膜下腔给药后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3.5 cm备用后立即平卧,OCSEA组蛛网膜下腔给药及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后仍保持侧卧位10~15 min.麻醉平面尽可能控制在第10胸椎以下.CSEA组和OCSEA组脊麻用药均为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5~1.7 ml.比较三组的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CSEA组和O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CEA组,CSEA组和OCSEA组的麻醉平面比CEA组更容易控制,OCSEA组的血压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小剂量单侧脊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血压变化小,安全有效,较适合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0.75%罗哌卡因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腰椎间盘摘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例择期腰椎间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采用传统的硬膜外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循环及呼吸相关参数。同时观察镇痛肌松效果。结果:A组镇痛肌松满意率明显多于B组(P<0.01)。两组术中血压、心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手术中,0.7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呼吸循环稳定,镇痛肌松效果完全,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与分析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所采取的麻醉方式和麻醉中相关问题处理。方法抽取我院2010.1月~2011.6月进行的3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两组患者对麻醉穿刺点、麻醉平面、起效时间、镇痛效果、肌松效果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快、镇痛完善、肌肉松弛、麻醉过程平稳,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采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术中麻醉过程平稳,患者安静、舒适无不良反应,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