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介绍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设计出的对铁路转辙机运转电流动态监测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以及一种简单可靠的动态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380V/220V电气设备在雷电冲击波与工频电源共同作用下的动作特性,设计了冲击试验与工频续流试验同步进行的联合试验回路.通过对RLC串并联谐振回路谐振特性的研究,利用ATP-EMTP对联合试验回路各元件的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设计出了一种含工频续流的可靠冲击联合试验回路,采用同步控制回路解决了冲击试验与工频续流试验同步的问题.试验表明:该联合回路能在产生1.2/50μs冲击波形的同时产生频率约为50Hz的正弦电流波形,满足检测低压设备在雷电冲击波与工频电源共同作用下动作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设计出了基于综合参数的电力变压器故障在线诊断系统,介绍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回路、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回路、油中气体成分在线监测回路、铁芯接地电流在线监测回路等4个回路的硬件设计;将预防性试验数据与关键的在线监测技术相结合,避免了运行事故.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信号处理速度快、可靠性好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设计出了基于综合参数的电力变压器故障在线诊断系统,介绍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回路、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回路、油中气体成分在线监测回路、铁芯接地电流在线监测回路等4个回路的硬件设计;将预防性试验数据与关键的在线监测技术相结合,避免了运行事故.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信号处理速度快、可靠性好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电流差动保护在元件保护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电流回路的正确性对差动保护正确动作有着至关重要。本文从系统中发生的一次由于电流回路开路导致500kV主变跳闸的事故出发,详细地从理论上分析了差动保护的动作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流原理的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应用最广泛的主保护装置,其测量回路异常将直接导致保护设备误动或拒动,是电力系统应尽量预防的高风险事故。极性是保护二次系统电流测量回路的重要特征,但其现有检测方法仍较繁琐复杂,而且常常出现错检漏检事件,从而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有必要研究更为简易可靠的极性检测措施以确保电流测量回路极性的正确性。为此该文定义了广义变比,建立了继电保护电流测量回路极性辨识模型,分析了测量回路综合误差对极性监测的影响,并得到了测量回路极性故障判据。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微机型变压器保护,在用旁路开关带主变开关运行,或者由旁路开关恢复到主变开关运行时,保护的电流、电压回路切换,保护出口压板的切换,全部由运行人员手动操作.切换过程中易造成电流回路开路,危及运行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在进行电流、电压回路切换时必须先退保护,切换完毕后再投入保护,操作步骤烦琐,容易造成差动保护的误动.采用数字量切换方式对电压、电流进行切换,使得电流回路切换没有开路的可能,防止了电流回路开路对人身及设备造成的危害.在电流、电压回路切换时自动闭锁差动保护,减少了保护误动的机率.此方案还能实现远方操作,满足变电站无人值班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李振宇 《商品与质量》2011,(SA):176-177
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CT二次电流回路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电流回路极性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本文介绍了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和极性判别方法,分析了接入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及主变保护装置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极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预防电流回路极性接错的几种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电力载波通信是以现有的电力电缆为载体实现数据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这种由于不需要铺设通信专线,且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的通信技术开始在工业自动控制领域获得应用。针对现有铁路道岔液压转辙机油压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PL3201电力线载波扩频通信的铁路道岔转辙机液压检测系统,实现了对铁路液压转辙机健康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变电站使一、二次设备都得到大大简化,运行维护也因高度信息化变得简单易行.电子式互感器具有绝缘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电流互感器动态范围宽、无磁饱和、电压互感器无谐振现象、电流互感器二次输出可以开路等优点.电子式互感器由于材料和结构上的巨大变化,使得预防性试验考量部位发生变化,将之前对主绝缘及内部绝缘介质、二次引出回路及附属设备的各项监测简化为仅对复合绝缘材料作为重点试验项目,极大的体现了数字化变电站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有线传感器系统对化工装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存在布线繁琐、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化工装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方法.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代替有线传感器系统,结合现有实验设备,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借助"创世纪64"组态软件建立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对化工装备运行状态的无线数据采集与实时在线或离线监控,具有实时显示、历史数据回放和报警信息处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GPS/SINS组合导航技术和GPRS技术开发了铁路路况动态监测系统。在此系统中,运用微分几何算法对GPS/SINS系统采集的测量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机车的运行状态参数和路况的实时参数,通过GPRS系统将该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并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以判断路况质量,实现对铁路质量参数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前锅炉监测系统的通讯,大多使用串行通讯接口,随着现场总线的成熟,现在已有条件更新换代。构成现场总线方式的监控系统,实现集成化管理、网络化监测。本文介绍了一种现场总线方式的锅炉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底层设备为安装于锅炉现场的数十台仪表,用于监测锅炉现场的流量、压力、温度、鼓风、引风等重要参数。上位机与底层仪表通过RS-485现场总线连接,构成树型结构监测网络。上位机通过由VB程序操作界面,监测锅炉运行情况。样机试运行证实该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完善,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专家系统理论和智能化程序设计方法对变电所故障分析专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变电所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文中关于变电所操作与监视方面的部分知识被研究和总结成了规则.按照这一方案,主要程序模块已用TURBO-PROLOG和C语言建造,并且在一由个人计算机与单片机组成的分布式系统上进行了运行实验。关手实际变电所模型的模拟实验结果将在后续的文章中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前锅炉监测系统的通讯.大多使用串行通讯接口,随着现场总线的成熟,现在已有条件更新换代。构成现场总线方式的监控系统,实现集成化管理、网络化监测。本文介绍了一种现场总线方式的锅炉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底层设备为安装于锅炉现场的数十台仪表,用于监捌锅炉现场的流量、压力、温度、鼓风、引风等重要参数。上位机与底层仪表通过RS-485现场总线连接.构成树型结构监测网络。上位机通过由VB程序操作界面。监测锅炉运行情况。样机试运行证实该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完善,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6.
简要分析了电缆绝缘检测方法中最常用的电流电压法所存在的问题 ,结合信号微机检测系统的电缆绝缘检测 ,详细讨论提高检测精度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介绍了提高电缆绝缘在线检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及其培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始于"问题",即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和前提。从对问题意识的理解着手,阐明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分析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和原因,论述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探讨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归纳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铁路站房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具有结构体系复杂、人流高度密集、使用年限长等特点,一旦结构失效,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为了有效监测站房结构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站房结构的损伤,最大程度地保障铁路站房的结构安全,有必要对铁路站房结构进行健康监测。结合大型铁路站房工程案例,总结大型铁路站房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介绍站房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考虑施工和运营2个阶段,从屋面层、无柱雨棚和承轨层3个部分,分析大型铁路站房主要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并指出健康监测在铁路站房结构应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促进健康监测在大型铁路站房结构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汽车零部件装配车间制造执行系统中多协议条件下数据采集过程复杂性的问题,采用C#平台开发了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监控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FINS协议、MC协议及OPC技术原理的解析,实现了上位机与PLC在多协议条件下的通讯集成,完成了对PLC寄存器中有关生产工艺参数和设备状态数据的实时读写。在某汽车零部件装配车间实际运行的实例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了生产线对多种自动化生产设备数据实时采集的需要,实现了对生产线设备状态的监控,且长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由于网络安全需求,电力企业在信息系统中部署了防火墙、防病毒、漏洞扫描、IDS和VPN等大量异构的安全防御产品,这些产品之间缺乏沟通协作和统一管理,产生的安全事件信息难以进行有效的关联整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分布式、多协议支持的信息安全监测管理中心框架。重点对信息安全监测管理中心的数据采集层进行研究,包括采用基于代理的SYSLOG机制采集设备安全事件日志信息,采用基于硬件探针的监测技术实时采集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流量信息。采集层能准确可靠地为安全监测管理中心的分析层提供数据,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