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宋晓勇  张永州  王云香 《中国药房》2007,18(23):1788-1789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样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结果,评价HPLC法测定CsA血药浓度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在HPLC系统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上检测20对血样,对比检测结果。结果:HPLC系统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检测CsA血药浓度有显著性差异,HPLC系统测定的结果偏低,但相关性良好(r=0.9952)。结论:HPLC系统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检测CsA结果间的换算公式有助于临床了解方法改变后检测结果的差异,但HPLC法的检测值要对比相应的参考值才有较强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的质控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诚  钱美英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08,19(32):2508-2510
目的:评价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环孢素A(CsA)以及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法测定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过程中质控的稳定性。方法:对2007年6~8月我院作CsA和FK506血药浓度监测患者血样的质控结果进行连续性评价与分析,考察其稳定性和准确性。结果:CsA和FK506低、中、高3种浓度质控的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3.14%~97.65%、97.70%~103.09%,RSD分别为4.41%~5.37%、10.44%~14.23%,符合《中国药典》生物样品监测规定。结论: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CsA和MEIA法测定FK506血药浓度的方法较为准确,值得在临床应用并指导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甘油三酯对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按甘油三酯四种浓度(正常甘油三酯、临界甘油三酯、高甘油三酯、极高甘油三酯)分为四组,每组以丙戊酸钠浓度分为低、中、高三种水平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用回归法考察各组线性、相关性。结果 极高甘油三酯组测定的丙戊酸钠浓度线性差与正常甘油三酯组测定的丙戊酸钠浓度可比性差。结论 极高甘油三酯影响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4.
儿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198例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卡马西平 (CBZ)血药浓度的因素。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测定CBZ全血药物浓度。结果 :达有效血药浓度 (稳态谷浓度 4~ 12 μg·mL-1) 170例次 (85 .9%) ,低于有效血药浓度 2 3例次 (11.6 %) ,高于有效血药浓度 5例次 (2 .5 %)。结论 :儿童各年龄段体内CBZ代谢差异、与其他抗癫药物的合用、采血时间正确与否 ,是影响儿童CBZ血药浓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尤君芬  徐仙娥 《海峡药学》2010,22(4):155-157
目的比较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苯妥英钠的浓度。方法收集服用苯妥英钠的患者稳态浓度的血浆样品,分别以荧光偏振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用回归法考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比较测定结果。结果2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结果(X)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Y)所作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0.1093+0.9812x,相关性分析:r=0.9517。结论荧光偏振免疫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具有相关性.2种方法均可用于血药浓度的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6.
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那格列奈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那格列奈浓度的HPLC-MS测定法.方法 血浆中加入含内标液地西泮,用0.3 ml乙腈沉淀离心后,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SIM)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色谱柱:Teknokroma C18(5 μm,2.1 mm×100 mm);流动相:乙腈-0.1%甲酸(60∶40,V/V);流速0.2 ml·min-1;柱温:25 ℃.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5~15 mg·L-1,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s=0.7167C-0.0094,(r=0.996 8).高、中、低三种浓度的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0.0%,绝对回收率在87.7%~92.7%,相对回收率在91.1%~105.7%.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样品稳定性良好,适用于那格列奈的临床血药浓度检测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苯妥英钠血清药物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苯妥英钠血药浓度;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TDx)法;结果测定目标血清血药浓度差别较大;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中依替米星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SB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0.2 mol·L-1三氟乙酸-甲醇(84∶16)为流动相,SEDEX75蒸发光散色检测器,流速:0.6 mL·min-1,柱温:室温,柱压:93 bar, 检测器蒸发温度:41 ℃, 载气压力:3.5 bar, Gain:6, 进样量:20 μL.结果 本方法能分离依替米星及相关物质,依替米星浓度在0.06~1.0 m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 (n=5), 平均回收率为(100.6±1.1)%(n=9).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中依替米星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液中地高辛浓度,两法测定结果相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较低的血药浓度,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的灵敏度较高,且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酶放大免疫法(EMIT)和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检测人全血中环孢素A(CsA)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肝移植患者服药后的稳态谷浓度血样78份,分别用TDx—FLx血药浓度测定仪和Viva—E血药浓度分析仪进行检测,测定值用线性回归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CsA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良好(r=0.9809),线性回归方程为Y=1.0313X-11.268。结论应用Viva—E血药浓度分析仪检测患者全血中CsA的质量浓度准确、可靠。在无TDx—FLx血药浓度测定仪时,Viva—E血药浓度分析仪可作为测定CsA血药浓度的常规仪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吲哒帕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双周期交叉实验设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吲哒帕胺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不同时间全血中吲哒帕胺的浓度,绘制了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全血中吲哒帕胺的tmax分别为(2.9±1.3)和(3.1±1.1)h,Gmax分别为(386.9±104.6)和(365.5±104.7)μg·L^-1,t1/2分别为(16.2±3.4)和(15.2±2.3)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7960.9±2278.2)和(7592.6±2222.2)μg·h·L^-1,AUC0~∞分别为(8689.5±2542.5)和(8185.8±2482.3)μg·h·L^-1以AUC0~t计算,吲哒帕胺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2%±13.1%。结论吲哒帕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王一西  谢志红  方佳丽  叶丽卡 《广东药学》2013,(12):794-796,802
目的建立检测患者全血中环孢素A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样经乙醚提取后,以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甲醇-水(72:3:25)为流动相,60℃柱温下进行色谱分析,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CsA全血浓度在50~150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ng/mL,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方法的绝对回收率为60.14%~69.04%。结论HPLC法快速准确,与FPIA法相关性良好,均可用于肾移植术后患者CsA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3.
利巴韦林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改进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利巴韦林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研究2种国产利巴韦林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样用甲醇沉淀蛋白后离心,取上清液30μL以液-质联用法进样分析。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双周期给药,分别单剂量口服利巴韦林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DAS2.0软件计算二者的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二者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利巴韦林检测浓度在1~15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定量下限为1ng.mL-1;萃取回收率>88%;日内、日间RSD均<6%;准确度在92%~108%之间。口服利巴韦林300mg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e分别为(42.5±16.9)、(46.8±26.3)h,tmax分别为(1.5±0.8)、(1.6±0.8)h,Cmax分别为(251.9±111.5)、(237.7±86.5)ng.mL-1,AUC0~72分别为(5003±1192)、(4891±1138)ng.h.mL-1,AUC0~∞分别为(7142±2337)、(7434±2869)n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5.3±28.7)%。结论:本方法特异性强、准确可靠,所需样本量少,适合利巴韦林药动学研究。二者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法莫替丁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19名健康志愿者按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口服受试制刺和参比制刺法莫替丁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法莫替丁浓度。结果: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法莫替丁片后Cmax分别为(130.5±35.5)和(131.0±39.2)ng·ml^-1,tmax分别为(2.13±0.57)和(2.29±0.75)h,AUC0-t分别为(768±175)和(771±228)n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5%±15.0)%。结论:两种法莫替丁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5.
何文跃  徐爱仁  陈武  马卫成 《中国药师》2012,15(9):1276-1278
目的:建立人血浆特比萘芬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以ZORBAX Eclipse XDB-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三氟乙酸-水体系,流速为 0.8 ml·min-1;检测波长258 nm(0~5.2 min) 和283 nm(5.2~7.0 min).以伏立康唑为内标,血浆在酸性条件下经乙酸乙酯萃取后检测.结果:特比萘芬浓度在0.05~4.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高中低三个浓度(0.10、1.00、3.00 mg·L-1)的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3.12%、2.85%和2.63%,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4.18%、3.29%和2.81%;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1.47±4.53)%、(99.50±3.63)%和(100.71±3.33)%,RSD分别为2.60%、2.41%和1.62%.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250 mg 盐酸特比萘芬后,Cmax为(1.27±0.15)mg·L-1,Tmax为(1.56±0.32)h,t1/2α为(0.96±0.24)h,t1/2β为(16.73±1.87)h,AUC(0-48)为(13.44±1.95)mg·h·L-1,AUC(0-∞)为(15.32±2.16)mg·h·L-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人血浆特比萘芬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利巴韦林的HPLC—MS分析方法,用以测定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舌下含服不同厂家的利巴韦林含片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是否生物等效。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80峭,采集静脉血样,血浆样品去蛋白后用HPLC/MS/MS法检测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判定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结果:测定利巴韦林的线性范围为2~500ng/mL(r^2为0,9944),平均回收率〉90%,日内RSD和日间RSD均〈10%。测得血浆中两种制剂的利巴韦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Cmax、t1/2、AUC0-72和AUG0→∞分别为:(1.1±0.5)、(1.1±0.4)h,(249±89)、(232±65)ng/mL,(34±11)、(34±11)h,(2828±1215)、(2685±1096)ng·h·mL^-1,(3600±1568)、(3416±1379)ng·h·mL^-1。以AUC0-72计算。利巴韦林含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106±16)%。结论:本方法更简便、准确,灵敏度得到很大提高。两种制剂的利巴韦林药代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人血浆甲砜霉素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血浆经乙酸乙酯-正己烷萃取,色谱柱:Agilent TC-C18;流动相:乙腈-0.1%三氟乙酸-水(20:20:6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结果:甲砜霉素浓度在0.10~10.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高中低三个浓度(0.25,2.50,7.50 mg·L-1)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20±4.41)%、(98.07±3.94)%和(100.07±1.69)%;日内RSD分别为5.28%、5.19%和1.97%,日间RSD分别为4.38%、3.95%和1.33%。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人血浆甲砜霉素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自制硝苯地平(NF)控释胶囊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并对其体内外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6只健康Beagle犬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剂量服用实验制剂(硝苯地平控释胶囊)和参比制剂(拜新同渗透泵片)各30 mg,一周后交叉给药。采用HPLC法,以尼群地平(NT)为内标测定犬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以估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实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21.79±8.11)、(21.99±3.97)ng·mL-1;tmax(8.32±1.51)、(9.31±1.02)h;AUC0t(337.42±84.44)、(348.65±56.25)ng·h·mL-1;t1/2(9.27±1.75)、(8.96±1.73)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8±7.34)%;体内外相关性r=0.944。结论自制硝苯地平控释胶囊具有明显的控释特性,体内外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均相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丙戊酸(VPA)、甲氨喋呤(MTX)和环孢霉素A(CsA)血药浓度结果,并评价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患者服药后的血样,采用EMIT和FPIA同时测定VPA、MTX和CsA血药浓度;以FPIA测定值为X,以EMIT测定值为Y,进行线性回归,评价其相关性。结果所得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VPA=1.894 1+1.190 3X,r=0.983;YMTX=0.099 24+1.136X,r=0.992;YCsA=1.146 5+0.846 1X,r=0.971。EMIT测定血浆中VPA血药浓度较FPIA高11.2μg.mL 1,EMIT测定MTX血药浓度较FPIA高0.22μmol.L 1,EMIT测定CsA血药浓度较FPIA低20.6 ng.mL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IT与FPIA测定VPA、MTX和CsA血药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药物监测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盐酸青藤碱控释微丸在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50:12:190),柱温为30℃,流速为0.7mL·min^-1;检测波长为264nm;结果盐酸青藤碱在50—4000ng·mL^-1内,主药与内标峰面积比(R)与浓度(C)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R=3.6×10^-4C+0.02,r=0.9964,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的规定。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19.9±4.3)h,(17.8±2.1)h;Cmax(638±128)ng·mL^-1,(1738±396)ng·mL^-1;Tmax:(6.2±1.1)h,(7.0±1.0)h;AUC0-1(20.2±3.3)h·ug·mL^-1,(22.8±5.0)h·ug·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0.1±10.4)%。结论盐酸青藤碱控释微丸在Beagle犬体内血药浓度曲线平稳,维持时间长,控释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