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ZrO2(3Y)包裹Al2O3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建  刘姣  丘泰  林洁 《化工学报》2006,57(8):1997-2001
以pH值缓冲溶液为沉淀剂,用非均匀成核和液相共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出了ZrO2(3Y)包裹Al2O3纳米复合粉体.用XRD、TEM对所制备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加入分散剂使Al2O3悬浮液的等电点向酸性区移动,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其中pH值为9.56对应的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悬浮液最稳定.Al2O3悬浮液pH值为9.5,ZrOCl2和YCl3混合溶液浓度为0.2 mol•L-1时前驱体的收得率最高.600℃煅烧后得到的粉体中只有α-Al2O3、t-ZrO2两种物相,在Al2O3颗粒表面附着10 nm左右的ZrO2(3Y)颗粒.  相似文献   

2.
超细二氧化错的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及物相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源 《工业催化》1998,6(1):55-59
通过对由超临界干燥制得的超细ZrO2及Y2O3含的ZrO2超细的热分析和物相表征发现, 由超临界干燥法制得的ZrO2含水量极微, 但含有较多的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需在空气中在约450℃方可除去。ZrO2及Y2O3-ZrO2在差示扫描量热曲线上400~500℃间出现的放热峰对应其由无定型向四方晶系的转化。和惰性气氛相比, 空气气氛有利于这一晶化过程。在ZrO2中添加微量Y2O3有利于稳定ZrO2的四方晶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水热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钛酸盐(BaTiO3、PbTiO3、SrTiO3)超细粉体.以Ba(OH)2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强碱性条件下,水热反应温度150℃、48 h时制备出粒径为20~80 nm的立方相BaTiO3;反应温度为180℃、48 h时制备出粒径为50~80 nm的四方相BaTiO3.以钛酸四丁酯和醋酸铅为原料,在180℃、20h条件下,碱度为c(NaOH)=1.O mol/L时,制备出粒径在100~130 nm之间的四方相PbTiO3粉体.以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锶为原料,在180℃、2 h条件下,碱度为c(KOH)=0.2 mol/L时,制备的SrTiO3粉体粒径在40~90nm之间.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得的钛酸盐粉体分散性好、均匀、纯度高.  相似文献   

4.
肖进兵 《当代化工》2004,33(5):263-265
利用乙胺对二氧化锆胶粒表面的修饰作用 ,降低胶粒的表面张力 ,避免胶粒的团聚 ,在乙胺 -水体系中用水热法制备出比表面积达到 4 5 9m2 ·g-1的二氧化锆 ,产物在水热反应温度达到 180℃时晶化为四方型二氧化锆 ,产物粒径 5 0~ 70nm ,粒径分布窄。由于乙胺对二氧化锆表面的修饰作用 ,水热反应温度不显著影响产物的比表面积和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5.
王晶  许吉泰  龚念 《硅酸盐通报》2013,32(5):936-940
以氯氧锫为前躯体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了粒径在5μm左右,粒度分布均匀的球形二氧化锆粉体.研究结果表明水热温度、水热时间以及醇水比例对产物的微观结构均有影响.140℃水热处理24h获得产物为无定型态的氢氧化锆粉体,而200℃水热处理24h可获得单斜和四方混相的二氧化锆粉体.随水热时间的延长,产物相结构经历了由无定型氢氧化锆向单斜与四方混相的二氧化锆转变,相转变机制则经历了由均匀饱和析出机制到溶解沉淀为主、原位结晶为辅机制再到原位结晶为主、溶解沉淀为辅机制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复合二元金属氧化物固体超强酸SO42-/ZrO2-Fe2O3、SO42-/ZrO2-SnO、SO42-/ZrO2-SnO2和SO42-/ZrO2-NiO,运用XRD和IR等分析技术对所合成的固体超强酸进行表征。并对其催化氧化正丁醇合成正丁酸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iO的加入明显提高了ZrO2由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化的温度,焙烧温度923 K时,ZrO2仍然保持四方相。并且发现,4种复合固体超强酸对正丁醇的催化氧化合成正丁酸均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且SO42-/ZrO2-NiO的催化活性最好。正丁醇催化氧化合成正丁酸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43 K,在此温度下,以NiO质量分数为10%经923 K焙烧的SO42-/ZrO2-NiO为催化剂时,产物中正丁酸质量分数最高可达85.5%,选择性99.1%。  相似文献   

7.
浸浆制备过程中陶瓷膜厚度控制及其模型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晓斌  范益群  徐南平 《化工学报》2006,57(4):1003-1008
在毛细过滤和薄膜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化学工程实验与模型化方法,对浸浆成型法制备多孔α-Al2O3陶瓷膜过程中,膜厚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膜厚受到制膜液粉体浓度、制膜液黏度、粉体粒径大小、载体纯水渗透性能以及涂膜过程中浸浆时间和载体提升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膜厚与影响因素间的数学模拟,建立了膜厚控制模型. 并以ZrO2粉体为原料,采用相同方法制备ZrO2陶瓷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在连续流超临界水反应器中,以Ni/ZrO2为催化剂,以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水溶液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近-超临界状态下的有机质气化产氢特性。实验结果显示,PEG的气化产物主要成分为H2、CO、CH4和CO2;其中,当加入90 g 15% Ni/ZrO2时,在430℃、压力24 MPa、停留时间300 s的条件下,可以生成70.14 mmol H2·(g PEG)-1,为不加入催化剂时的5.1倍,为加入90 g ZrO2时的2.6倍,相应的TOC去除率、碳气化率和氢气化率分别达到88.84%、88.50%和169.40%;增大活性组分Ni的质量分数可以提高气化效果,在410℃、压力24 MPa、停留时间180 s的条件下,Ni质量分数从5%提高到15%时,TOC去除率、碳气化率和氢气化率分别从45.31%、44.55%和78.25%提高到58.66%、58.16%和112.49%;反应温度的上升和停留时间的延长对气化效果有正影响,明显提高H2的摩尔产率;PEG浓度的上升可抑制水气转换反应并促进甲烷化反应的进行而导致其气化效率下降,其中,H2产量急剧下降,CO2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而CH4产量随PEG浓度上升而上升。研究结果证明了所研制的Ni/ZrO2催化剂在近-超临界水中对PEG的催化气化特别是产H2表现出高活性,在达到相同反应效率前提条件下使反应温度降低约80℃。  相似文献   

9.
水热法制备CdS/TiO2及其光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丘永樑  陈洪龄  徐南平 《化工学报》2005,56(7):1338-1342
研究了CdS/TiO2光催化的耦合效应.以TiO2、CdCl2和Na2S为原料在200 ℃、6 h水热反应条件下一次合成CdS含量不同的CdS/TiO2,通过XRD、SEM、EDS和IR对样品进行表征,并通过谢乐公式(Scherrer equation)估算出样品晶粒的粒径.XRD图表明CdS/TiO2为锐钛矿型TiO2、立方相和六方相CdS的混合相.SEM表明CdS粒径为20~50 nm,TiO2粒径为50~100 nm.通过罗丹明B(rhodamine B)光降解脱色,表征了样品的光活性,结果表明当CdS∶TiO2为1.0时,CdS/TiO2开始出现耦合效应,当CdS∶TiO2为1.5时,CdS/TiO2的光活性最强,在30 min内紫外光降解4 mg•L-1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达74.3%.  相似文献   

10.
ZrO2/Ti-MCM-41催化聚丙烯裂解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中孔分子筛ZrO2/Ti-MCM-41,通过XRD和N2吸附-脱附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分子筛具有中孔结构,并且随着ZrO2含量的增加,ZrO2/Ti-MCM-41孔道的长程有序性和结晶度有所减弱,直至失去中孔结构。将其应用于聚丙烯(PP)催化裂解反应,通过考察负载量、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ZrO2/Ti-MCM-41催化裂解PP反应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负载ZrO2质量分数为18%的ZrO2/Ti-MCM-41,在反应温度400 ℃m(ZrO2/Ti-MCM-41)∶m(PP)=0.02和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PP转化率可达91.2%,液体产物收率为83.6%,优于热裂解及传统的HZSM-5小孔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裂解结果。  相似文献   

11.
四苯硼二烷基咪唑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电导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春萍  王明华  胡玉才  孙琳  马松梅 《化工学报》2005,56(11):2251-2255
近十几年来,离子液体由于其显著的化学、物理特性以及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效催化剂、良好的有机反应溶剂以及在分离及电化学等方面的应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在已报道的离子液体的组成中,阳离子主要是含有取代基团的咪唑、吡啶、喹啉、异喹啉等含氮有机杂环,  相似文献   

12.
对二甲苯液相氧化是目前石油化工领域最重要的碳氢化合物氧化反应之一,本文报道了μ-氧双[四对氯苯基卟吩]合铁/醋酸钴[(Tp-ClPPFe)2O/Co(OAc)2]复合催化体系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空气氧化对二甲苯的反应,初步考察了(Tp-ClPPFe)2O/Co(OAc)2复合催化体系的催化过程,在单因素考察催化剂种类和使用量对反应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影响的基础上,使用正交实验全面考察了该反应中时间、温度、压力、空气流速、金属卟啉用量、醋酸钴/金属卟啉质量比对反应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获得了优化反应条件。通过实验对优化条件进行了确认。实验表明,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对二甲苯转化率达65.0%,对甲基苯甲酸和对苯二甲酸选择性分别为81.0%和13.0%。  相似文献   

13.
引 言近年来, 各个国家对燃油中芳烃含量的限制力度逐渐加强, 柴油降芳烃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世界燃油规范二类柴油要求二环、三环及多环芳烃<5%, 三类柴油要求二环、三环及多环芳烃<2%.目前柴油脱硫降芳烃的主要手段是催化加氢, 该方法的反应条件要求高, 而且需要外供氢气,  相似文献   

14.
离子液体介质中沥青砂内重组分降解过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邹长军  刘超  黄志宇  罗平亚 《化工学报》2004,55(12):2095-2098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action pattern of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acromolecules in asphaltic sands. Such parameters as ionic liquid catalyst system and H^ proton donor, that affect the change of the organic phase and the mass of organic matter in residual phase of asphaltic sands,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chloroaluminate (Ⅲ) ionic liquid/H3PO4 systems as reaction medium was an effective catalyst system for asphaltic sands degradation. The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sphaltic sand swas related to the kinds of chloroaluminate (Ⅲ) ionic liquids and H^ proton donor. In [BMIM] [AlCl4]/H3PO4 reaction catalytic medium, the degradation of asphaltenes in the organic phase reached 16.44 %, the degradation of asphaltenes in the residual phase reached 30.74%. TLC-FID analysis of asphaltic sands showed that the main degradation products were saturates and aromatics, and resin fractions as well. At a temperature close to oil-bearing formation and with absense of oxygen, the yield of H2S reached 74%,which indicated that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sulphur-containing compounds was easier.  相似文献   

15.
田从学  张昭  侯隽  李海 《化工学报》2006,57(4):937-942
采用阴阳离子复合掺杂,以共沉淀法、超声共沉淀法、Pechini法和高温固相法合成掺杂锰酸锂前驱体,使用三段热处理方式,即650℃预烧、780℃烧结、550℃回火制备掺杂非化学计量尖晶石Li 1.05 Co 0.05 Ni 0.05 Mn 1.9 O 3.9 F 0.1 .通过化学容量分析测定Mn含量和平均价态,用粒度分布、电镜扫描(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性能测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的Mn含量和平均价态与理论值吻合.比较各种合成方法,超声共沉淀法产物的粒径分布最窄、比表面积最小(0.96 m2&#8226;g-1)、晶型完整、衍射强度最大、结晶性能最佳、晶格常数a为0.821 nm、晶粒尺寸L为57.78 nm.经装配电池电化学性能测定,超声共沉淀法产物的初始容量更高,循环性能更稳定,经30次循环后容量衰减仅9.3%.  相似文献   

16.
孙淑英  张钦辉  于建国 《化工学报》2007,58(7):1757-1761
通过控制水热合成反应条件制备了不同晶相的一维纳米MnO2,进一步用浸渍法制备了Li-Mn-O三元氧化物前驱体,并经酸处理后得到对锂离子具有特殊选择性的离子筛。用XRD、TEM、吸附等温线及反应动力学等手段对产物的晶相结构和锂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浓度对MnO2不同晶面的生长速率有不同的影响;从TEM图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尺寸为φ5nm×400nm的一维MnO2纳米线;在pH=9.19时每克离子筛的单分子层锂离子饱和吸附量Qm为2.43mmol·g-1;吸附速率常数为2.17×10-6 s-1;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pH=12.5时,相应的吸附量为3.47mmol·g-1。  相似文献   

17.
氨法浸出提镉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静  唐谟堂  刘维 《化工学报》2006,57(7):1727-1731
引言 镉是一种较稀有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以硫化镉矿物存在,但没有单独的矿床,常与铅、锌矿共生,其含镉为0.01%~0.7%,选矿时大部分进入锌精矿或铅锌混合精矿,几乎不进入铅矿[1].  相似文献   

18.
刘昌见  李德宝  鲍晓军 《化工学报》2004,55(11):1809-1814
在隔离式电解槽中,以制备的泡沫Pb为阴极,Pt丝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研究了不同电解体系的伏安曲线和蒽的阴极电化学加氢行为.实验发现:在已研究的体系中,蒽阴极电解加氢为二氢蒽,其中CH3CN+EtOH+H2O+Bu4NBr是加氢效果较好的电解体系.进一步研究CH3CN+EtOH+H2O+Bu4NBr电解体系中H2O浓度、溶剂组成和支持电解质Bu4NBr的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蒽电解催化加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理想的电解体系组成为:[H2O]=5.5mol&#8226;L-1,[CH3CN]/[EtOH]=2/1(v/v),[Bu4NBr]=0.50mol&#8226;L-1,温度为35℃,在该条件下,电解反应6 h,二氢蒽的产率可达91.37%.  相似文献   

19.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研究了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对影响种子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因素进行讨论,并分析了乳液聚合的成核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和有机硅氧烷用量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动力学有较大的影响.反应温度越高,引发剂浓度越高、乳化剂浓度越高、有机硅氧烷用量相对较小,乳液聚合反应的转化率越高;此外,体系的pH值在6~8之间时也有利于反应的进行.种子乳液聚合中RP∝[E]0.72,RP∝[I]0.56,表观活化能Ea为143.92 kJ&#8226;mol-1.种子乳液聚合初期,反应主要是单体液滴成核;进入壳层反应时,反应成核主要是以胶束成核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