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某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23种,其中粉尘检测点位22个,合格点位14个,合格率63.64%;检测化学毒物16种,共计78个点位,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噪声检测涉及79个点位,噪声个体检测19个工种,合格率为89.5%;照明、紫外线辐射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煤尘、矽尘、其他粉尘(电石粉尘)、氯乙烯、一氧化碳、氯化氢、氯气等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十分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某自备热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 检测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15种,其中粉尘检测点位40个,合格点位25个,合格率62.5%;检测化学毒物11种,涉及36个点位,检测合格率100%;噪声枪测涉及53个点位,检测合...  相似文献   

3.
陈兵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08-2611
目的评价某汽车、摩托车用铸锻毛坯件生产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性有害因素共16种,其中粉尘5种,定点检测60个点位,个体检测27个岗位,合格率100%。检测化学毒物5种,共计30个点位,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噪声定点检测60个点位,合格率48.3%;噪声个体检测56个岗位,合格率为23.2%。高温、工频电场、紫外线、照度、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噪声是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了解某能源有限公司煤制甲醇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进一步改进措施。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14种,其中粉尘检测点位39个,合格点位25个,合格率64.1%;检测化学毒物11种,共计99个点位,检测合格率均为100.0%;噪声检测点位90个,合格点位72个,合格率80.0%。结论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但应进一步加强粉尘、噪声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田月  谌莉莎  赖云  曹丽华 《职业与健康》2013,(21):2782-2784
目的了解宜春市某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找出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为预防、控制和监督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该制鞋企业的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识别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依据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其危害程度。结果该制鞋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化学毒物、粉尘、噪声等,检测结果显示化学毒物、粉尘合格率为100%,但除苯外,其他毒物浓度和检出率均有递增的趋势,噪声的合格率在90%左右。结论该制鞋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胶粘剂及溶剂中的易挥发性有机物、粉尘、噪声,企业应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检查、维护,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保证其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江门市某五金工艺品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和其他粉尘)、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硫酸及三氧化硫、氯化氢及盐酸、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氢氧化钠、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和紫外辐射等。检测工作场所19个点总粉尘浓度、30个点(10种)化学毒物浓度、3个点高温和2个点工频电场强度均在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检测电焊紫外辐射9个点,合格率88.89%;检测噪声强度36个点,合格率55.56%。职业健康检查295人,未检出疑似职业病者。结论该企业化学毒物、粉尘、高温和工频电场危害控制效果良好,紫外辐射危害控制效果尚好,噪声危害控制效果较差。需进一步完善消声降噪措施和紫外辐射的个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新疆某60×104 t/a电石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及其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检测和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 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34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7种.涉及49个岗位,17个工种,企业现场检测,其中共检测粉尘点位76个,合格44个,合格率58%;检测化学毒物93个点位,合格84个,检测合格率为90.3%;噪声检测涉及41个点位,合格35个,合格率为85.4%;高温检测涉及30个点位,合格点位28个,合格率为93.3%.电离辐射、工频电场强度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 新疆某60×104 t/a电石厂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以煤尘、电石粉尘、氯气、氧化钙、噪声、一氧化碳为主.企业要把超标作业点及其劳动者作为重点监视和管理对象;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职工个人防护,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杨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316-2318
目的了解某汽车改装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情况。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确定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浓度(强度)检测。结果工作场所中粉尘、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噪声合格率为48.28%,照明合格率为78.6%。结论该项目粉尘及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接触噪声的工人应配戴防噪声耳罩或耳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该建设项目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其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提出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方法、检查表法和职业病危害检测,全面客观对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作出评价。结果该项目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锰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粉尘(电焊烟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紫外辐射等。其中化学毒物和粉尘的合格率为100%,噪声合格率为42.59%,其他物理因素合格率为100%。结论本项目属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噪声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了解沧州市某家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护重点.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 显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和毒物.粉尘检测14个样本,13个样本符合标准,合格率为93%;噪声检测26个样本.其中19个样本符合标准,合格率为73%;毒物三苯及甲醛共检测36个样本均合格,合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确定作业场所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结果工作场所中粉尘、SO2、HCl、CO、H4N2、H2S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噪声合格率为92.86%。结论该项目对粉尘、噪声、化学性有毒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工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浮市硫酸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情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硫酸生产作业场所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硫酸生产行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等,原料岗位和焙烧岗位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合格率为100%,排渣岗位粉尘CTWA合格率为85.7%,二氧化硫CTWA合格率为100%,焙烧岗位二氧化硫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合格率为92.3%,三氧化硫及硫酸CTWA和CSTEL合格率均为100%,炉前风机房和二氧化硫风机房噪声强度超标率分别为87.5%和71.4%。结论硫酸生产行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粉尘和化学毒物,部分除尘装置和通风排毒设施的设计和运行存在缺陷,应合理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在生产过程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复合肥料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氨、甲醛、尿素、非甲烷总烃等,生产性粉尘有滑石粉尘、电焊烟尘等,物理因素有噪声、高温和紫外辐射等。化学毒物浓度检测18个点,合格率为100%。粉尘浓度检测24个点,合格23个点,合格率为95.8%。噪声强度测定87个点,合格63个点,合格率为72.4%。高温检测5个点,WBGT指数均在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手工电焊作业罩内紫外线辐照度合格。职业健康检查131人,检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2人,噪声作业禁忌证3人。结论化学毒物、粉尘、高温和紫外线危害控制效果较好,噪声危害控制效果较差。需进一步做好职业病危害尤其是噪声危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汽车制造企业技改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经验对照、系统工程分析等方法,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高温、化学毒物。粉尘检测点合格率100.0%,粉尘单项指数为0.224 6;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97.4%,噪声单项指数为0.904 9;化学毒物检测点合格率100.0%,单项指数范围为0.001 2~0.275 2。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已达到预期评价效果,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技改项目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较高、通风排毒设施齐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有力。这对控制职业病危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费小进  童智敏  杜成 《职业与健康》2012,28(16):1970-1971
目的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完善职业病防治的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使用类比法和检查表法对扩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果该项目投产后可能会产生玻璃纤维粉尘、甲烷、甲醇、乙酸、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类比项目粉尘和毒物检测点合格率100%,高温检测点合格率100%,噪声检测点合格率71%。结论该项目基本可行,但应完善职业卫生防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检查,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6.
马炜钰  谭夏优 《职业与健康》2012,28(9):1062-1063
目的了解广州市木质家具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状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和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及评价。结果木质家具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木粉尘、噪声和甲醛,采样点其合格率分别为46.3%、17.3%和85.4%。结论广州市木质家具行业存在粉尘、噪声和甲醛等职业病危害。应采取防尘与噪声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卫生监督及卫生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干法普通过磷酸钙生产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调查结果,对该企业产生的职业危害程度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该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化学毒物(硫酸、氟化氢等)和噪声,粉尘检测结果合格率为80.0%,硫酸检测结果合格率为100%,氟化氢检测结果合格率为零,氟化氢作业分级为Ⅲ级(重度危害作业),工作岗位噪声检测合格率为55.6%。结论该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能有效地将粉尘、氟化氢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内,应着重改善作业环境,完善防护措施,控制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