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AO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2005年DHS治疗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38例,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5%。结论DHS是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光毅  李越  王宏 《西部医学》2007,19(2):204-205
目的评价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治疗,其中稳定性骨折(Ⅰ、Ⅱ型)16例,不稳定骨折(Ⅰ~Ⅴ型)30例,9例小转子明显移位者复位后用拉力螺钉固定。结果获得10个月~4年(平均2年)随访者44例,均无明显内外翻畸形。骨性愈合40例,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5个月;22例术后1.5~2.0年已取出动力髋螺钉,髋关节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临床愈合4例。钢板螺钉无松动和折断。结论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只要使用方法正确,就能取得优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分析25例EvansI、Ⅱ、Ⅲ型、Ⅳ型股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平均72岁,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及疗效观察。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25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3~4个月内获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l9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无内固定松动、断裂、交锁钉切割股骨颈。无髋内翻及骨折不愈合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高龄股骨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内固定牢靠,具有动静力加压双重作用,术后早活动、晚负重,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6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髋关节活动情况,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28个月,平均(15.60±2.42)个月。结果:随访疗效满意,疗效评定中50例为优,10例为良,差4例,患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5%。本组有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髋内翻3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无呼吸道、尿路感染,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70例,均对其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70例患者随访9~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1例髋螺钉切割,2例髋内翻,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3%。结论:DHS适宜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2月接受DHS或LCP治疗的9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的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和LCP均为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间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应用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个37例。结果随访1~3年,术后1年死亡2例,骨折在12~16个月愈合,髋内翻畸形1例,3例偶有行走后髋关节轻度疼痛、髋关节屈伸轻度受限。结论动力髋螺钉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为实用的方法,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DHS,掌握手术技术及术后指导功能锻炼,可预防发生骨不连及各种畸形愈合。  相似文献   

8.
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愿军  唐志鹏 《微创医学》2008,3(2):118-119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6~24个月观察效果.结果 51例病人中49例正常愈合,2例加压拉力螺钉切割或穿出股骨头颈,伴有轻度髋内翻畸形,优良率达96%.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在手术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手术治疗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均采用DHS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0个月,17例行走无痛,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牢固,不易出现髋内翻或外旋畸形,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0.
罗保林  罗君丰  隆牧   《中国医学工程》2008,16(2):116-118
目的探讨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EVANS分类:Ⅰ型8例,Ⅱ型10例,Ⅲ型30例,Ⅳ型14例,Ⅴ型6例。所有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微创小切口下DHS内固定治疗。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Parker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68例患者平均切口长度5.1±1.0cm,平均出血量约160±20mL,平均手术时间48±10min。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Parker评分优良率94.1%。结论小切口下动力髋螺钉(DHS)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较简便,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良好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5例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国崇 《医学综述》2009,15(7):1100-1102
目的对比3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5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锁定解剖钢板组(A组)、单纯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系统(DHS)组(B组)、DHS联合空心加压螺钉组(C组)。采用切开复位,分别应用锁定解剖钢板、DHS及DHS联合空心加压螺钉3种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结果95例患者获得随访8个月至2年、优良率A组64.3%,B组70.5%,C组93.7%。3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P<0.01)。结论对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及并存病情况,选择更适宜的内固定,可获得更高优良率的临床疗效;DHS联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术后强度、稳定性和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及B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HS与锁定钢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将6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纳入研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DHS内固定37例,LCP固定30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急症手术或给予胫骨结节骨牵引,术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A1、A2型骨折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3型骨折治疗LCP固定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HS内固定治疗。结论:DHS与LCP相比,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虽具有自身的特点,但骨质相对疏松的患者适宜采用锁定钢板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7年8月,采用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56例。根据Evans分型,Ⅱ型13例,Ⅲ型25例,Ⅳ型16例,Ⅴ型2例。骨质疏松Singh指数分级(股骨颈小梁指数法):Ⅱ级4例,Ⅲ级36例,Ⅳ级16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56例术后随访12~39个月,平均18.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DHS组33例,优良率84.8%(优11例,良17例,可4例,差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3例,优良率95.7%(优13例,良9例,可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髋关节优良率方面均显著优于DHS内固定组。结论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均须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手术适应证和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选择FHR或DHS内固定,其中采用FHR治疗21例,DHS治疗2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死亡率。结果随访6~20个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HR组在术后下地时间、Harris评分方面与DH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允许术后早期负重、功能恢复满意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彦  张云坤 《右江医学》2014,42(5):593-595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加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手术治疗的1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PFNA组)105例,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DHS组)91例.比效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术程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明显优于DHS,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6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动力螺钉(DHS)治疗,并根据随访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的随访中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2.1%。结论DHS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选择。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DHS,娴熟的手术技术及术后指导功能锻炼,可预防发生骨不连及各种畸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症患者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不同类型内固定疗效。方法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94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组,21例)、股骨近段髓内钉(PFN-α组,53例)和Gamma 3(Gamma 3组,20例)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并发症、术后引流量及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来比较各内固定组的疗效。结果上述所有项目PFN-α组和Gamma 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HS组相比,PFN-α组和Gamma 3组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引流液较少、临床愈合所需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髋关节功能较好。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例数方面,DHS组与PFN-α组和Gamma 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如PFN-α、Gamma3)的总体疗效优于髓外钉板固定(如DHS)。但髓内固定同样存在一系列的并发症,术中操作宜轻柔,术后适当推迟患肢负重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22例,按照不同固定方式将其分为动髋螺钉(DHS)治疗57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6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关节的功能。结果:PFNA组骨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2个月,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髋关节的功能方面也优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巍  班开洪  黄敬  蒋笃东  王庆华 《四川医学》2011,32(12):1945-1947
目的比较分析滑动加压鹅头钉(DHS)和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PFNA)治疗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DHS固定31例,PFNA固定28例。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多项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负重行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获得相同良好的临床效果,但PFNA手术创伤更小,更适用于高龄并伴有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20.
战文军 《黑龙江医学》2009,33(5):383-384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方法对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AO动力髋内固定,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结果优良率94%,住院时间短,术后愈合率高,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低。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AO动力髋内固定术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