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疏水缔合AM/AMPS/MJ-18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铰(MJ-18)为原料,合成了疏水缔合AM/AMPS/MJ-18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乳液稳定性、单体转化率、共聚物特性粘数及抗盐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25℃,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剂加量(以水相质量计)0.15%,Span-80/Tween-80复配乳化剂加量(以油相质量计)6%,油水体积比1:1,体系pH值7~9,单体总加量(以水相质量计)50%,其中疏水单体MJ-18含量0.6%。  相似文献   

2.
AM/AMPS共聚物油井水泥浆降失水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合成了油井水泥浆降失水剂AM/AMPS共聚物。确定了AM/AMPS共聚物降失水剂的最佳合成条件:单体加量8%,AMPS与AM质量比1:7,引发剂加量0.5%,反应体系pH值7,反应温度50℃。该共聚物降失水剂能有效控制水泥浆的失水量,且保证水泥浆的其他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可调。  相似文献   

3.
以马来酸酐(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酰胺(AM)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共聚反应,制得MA/MMA/St/AM四元共聚物;再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MA/MMA/St/AM四元共聚物与十八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梳状聚合物,即油溶性降枯剂MASM。确定了共聚反应中最佳合成条件:n(MMA):n(MA):n(St):n(AM)=10:2:3:1,引发剂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70℃。酯交换反应中MA/MMA/St/AM四元共聚物与十八醇最佳摩尔比为1:1。对降枯剂MASM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在50℃下,当降枯剂MASM加量为300mg/L时,降枯率达90.5%。  相似文献   

4.
耐高温降滤失剂AMPS/AM/IA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衣康酸(IA)为基本原料,合成了AMPS/AM/IA三元共聚物降滤失剂,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共聚物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55度,引发剂用量0.1%,反应时间6h,单体配比AMPS:AM:IA=30:60:10,采用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法表征了共聚物的组成特征及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MA/AA/MAC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阻垢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和丙烯酸甲酯(MAC)为单体合成了MA/AA/MAC三元共聚物阻垢剂。探讨了合成条件对共聚物阻垢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MA):n(AA):n(MAC)=1.0:0.4:0.6,引发剂质量分数为单体总量的10%.反应温度控制在85℃,反应时间为4h时,合成的共聚物阻垢性能最佳,对硫酸钡的阻垢率可达到96.7%。  相似文献   

6.
AMPS/AM/TBAA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N-异丁基丙烯酰胺(TBAA)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AMPS/AM/TBAA三元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粘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总用量(以反应体系总质量计)为30%,引发剂用量(以单体总质量计)为75μg/g,TB从加量(以单体总质量计)为4%,聚合体系pH值为9。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粘度、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剪切性。  相似文献   

7.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丙烯酸甲酯(MAC)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水相中进行聚合反应,制备了MA/AA/MAC三元共聚物阻垢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共聚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m(MA):m(AA):m(MAC)=1:0.4:0.6、引发剂用量(以单体总质量计)14%、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h。对合成的MA/AA/MAC三元共聚物进行了阻垢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三元共聚物对钙垢没有阻垢作用,但对硫酸钡垢阻垢效果优异。当制备的三元共聚物阻垢剂加量为60mg/L时,对标准浓度为370mg/L的硫酸钡阻垢率达97.23%。  相似文献   

8.
抗温抗盐选择性堵水剂DSJ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目前油田堵水剂存在问题基础上,通过对单体结构、基团和作用机理的分析,选用了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含磺酸基的单体(SAU)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进行聚合,得到一种体膨型选择性颗粒堵水剂DSJ。利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影响合成堵水剂DSJ各因素,得到合成DSJ的优化方案为:单体配比n(AM):n(AA):n(SAU)=9:3:0.5,单体浓度2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h,引发剂加量0.15%,交联剂加量0.25%,中和度85%;同时对DSJ进行了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DSJ具有较好的抗盐、抗钙和抗温能力,且吸油率小,具有较好的选择堵水性。图6表5参5  相似文献   

9.
高相对分子质量丙烯酰胺/丙烯酸钾共聚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己烷作溶剂,SPAN80/OP10为复配乳化剂,过硫酸钾(KPS)-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钾(AAK)为原料,室温下,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高相对分子质量AM/AAK共聚物。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选择及其浓度、单体浓度及配比等对AM/AAK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聚合条件:矿(水):矿(环己烷)=1.5:1,c(乳化剂)=2.5-3.5g/dL,m(SPAN80):m(OP10)=(2.3-11.8):1,c(单体)=30-35g/dL,m(AAK):m(AM)=0.17:1,c(KPS)=1.7-2.5mmol/L,n(KPS):n(TMEDA)=1:1,聚合温度为20-35℃。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18DMAAC),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C18DMAAC为原料,合成AM/AMPS/C18DMAAC三元共聚物,对共聚物的溶液性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AM/AMPS/C18DMAAC三元共聚物具有较好的抗盐、抗温及抗剪切性,其性能均优于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1.
AM/DMDAAC阳离子型黏土稳定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制备AM/DMDAAC阳离子型黏土稳定剂,确定了是佳反应条件:n(AM)∶n(DMDAAC)=3∶2,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以总单体质量计)为0.8%,反应温度为50℃,单体总用量为20%.对AM/DMDAAC阳离子黏土稳定剂产品的防膨性和抗盐性进行评价,结...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丁磺酸铵盐(DMBS),并与丙烯酰胺(AM)进行自由基共聚合。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在氯化钠溶液中成功地合成了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采用红外光谱对聚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查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共聚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聚合反应条件为:引发剂用量0.04%,总单体的质量分数20%,单体配比3%,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8h。  相似文献   

13.
以二烯丙基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C16DMHB)为疏水单体,与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疏水缔合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最佳反应条件为:疏水单体C16DMHB的摩尔含量为0.4%,AMPS的摩尔含量为15%,单体总质量为20%,引发剂用量为2.5%(以单体的总质量计)最佳反应温度为45℃,最佳pH值为7~9.研究表明,聚合物的临界缔合浓度在1.8 g/L左右,扫描电镜表征了溶液的微观结构,溶液表观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表现剪切稀释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自制单体(MG)采用水溶液共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防垢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该共聚物防垢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单体质量比70:15:1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h,引发剂用量1.4%。并对共聚物性能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以硫酸高铈为引发剂,将淀粉与丙烯酰胺(AM)、丙烯磺酸钠(AS)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淀粉与丙烯酰胺/丙烯磺酸钠接枝共聚物。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条件,即聚合反应温度55℃,引发剂用量0.3g,AM与淀粉质量比4:1,AS用量0.2mL。考察了As用量对接枝共聚物产品性能的影响,包括粘度、溶解性、抗温性、抗盐性及降失水性。结果表明,随着AS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粘度逐渐降低,溶解性逐渐增加,对抗温性影响不大,抗盐性好,水泥浆降失水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法制备预交联AM/AA/DMDAAC堵剂。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m(AM):m(AA):m(DMDAAC)=10:2:1,引发剂用量为0.12%,交联剂用量为0.06%,溶液pH为4.6,反应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17.
任劭  王国祥 《石化技术》2013,(3):5-7,12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六水合三氯化铁为催化剂,六次甲基四胺为配体,维生素C为还原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苯乙烯/N烯酰胺共聚物。研究了反应工艺条件对苯乙烯/丙烯的共胺共聚合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合成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h,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两个单体物质的量总和的3.5%,还原剂维生素c用量为两个单体物质的量总和的1.5%,配体六次甲基四胺用量为两个单体物质的量总和的1.25%,单体苯乙烯与丙烯酰胺摩尔比为7:3。  相似文献   

18.
用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阴离子单体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作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两性离子的三元共聚物。通过单因素变量法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所用单体占总反应体系的质量30%,且n(AM)∶n(DMC)∶n(AMPS)=6∶1∶3,引发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用量占单体质量0.4%。在反应体系pH为7,反应温度45℃,反应6 h得目标产物,并对产物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稠化剂的酸溶时间约为20 min,增黏能力良好,稠化剂质量分数为2.5%+盐酸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在170 s-1下进行剪切实验,表现出良好的抗剪切能力,稠化酸溶液与地层水有良好的配伍能力和很好的缓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