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巴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歌舞伴随着康巴藏民族历史的发展。在康巴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流布着种类繁多的歌舞音乐。本文对康巴地区歌舞的主要种类、流布地区和风格特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央同志是康巴文坛的著名老作家,是康巴文学的一面旗帜和一面镜子。是康巴文学的代表之一。在《康藏烟尘千叠》一书中,他站在汉藏文学的交汇点上,向读者展示了灿烂多姿的康巴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多元性的康巴文化。  相似文献   

3.
康巴文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巴文化是我国藏族文化中的一个分支系统,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既是一个历史话题,又是一个时代命题。文章从“康”和康区的由来和发展作为引子,从康巴文化的基本定位、康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与人文背景、康巴文化的基本特点等方面对康巴文化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归纳和深入浅出的发凡。  相似文献   

4.
外宣翻译是对外宣传康巴藏区,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但康巴藏区的外宣翻译存在着政治意识、形象意识和精品意识淡薄,外宣翻译人才缺乏,外宣翻译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大力培养优秀的外宣翻译人才,建立康巴外宣语料库,加强翻译出版多方合作,力推外宣精品是改善该现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康巴作家群是康巴作家群的一部分,也是当代文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新生代康巴作家主要聚集在康定、巴塘地区潜心创作,致力于基层少数民族文化的创作与研究,其群体性研究对于康藏少数民族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生代康巴作家群”作为康藏文学的重要代表——康巴作家群在新时期发展的充分体现,它既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共性,又体现出独特的文化个性。因此,分析研究新生代康巴作家群的群体性创作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康巴文化与校园文化从定义、特点上分析,探讨康巴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基本要素,提出了发展康巴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使之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康巴文化是当地羌文化与汉藏文化不断融合,且适应当地特有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历史上由于当地人口的高流动性、小规模部落分治的社会制度以及各种外部影响,整个康巴社会内部始终没有形成统一局面,也没有族群意义上的康巴认同。文成公主的传说和格萨尔王的传说分别体现了汉文化与康巴文化及其身份认同、康巴本土文化与其身份认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试论康巴文化的多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巴文化是一个以藏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系统;而且康巴藏族文化也是吐蕃文化与康区土著文化和其他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康巴的多元文化的多元性是由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主体文化的开放性和宽容性、民族文化的相融性、政治势力的分散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康巴文化研究学科是研究涵盖康巴藏区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推动康巴文化研究的发展,首先必须积极努力地建设科学的康巴文化研究学科体系,即要大力加强文献史料建设,大力加强研究建设,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和人才建设,使新时期的康巴文化研究事业走上科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康巴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长期以来,它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繁荣民族文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随着甘孜州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康巴文学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渐渐得到社会承认,逐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在明确“康巴”所指的基础上,归结了康巴文学走向繁荣的表现及缘由。同时,也对康巴文学的与时俱进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对以康巴教育为研究内容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以期在回顾已有研究基础上,探讨康巴教育可发展的研究方向,为后人对康巴教育研究提供纵向参考。同时,学校教育、传统教育等横向研究主题的比较介绍呈现了教育的整体状况,有助于当下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康巴教育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论康巴文化与建立康巴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康巴,客观真实的反映这一地区的历史,展示和正确解释其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从而使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得到进一步指导。康巴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将促进藏学研究得到完整和健康的发展。甘孜州是康巴地区的政治中心,在文化上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理应担当起康巴学研究的历史重任。康巴学研究应从建立学科体系入手;应从文化根底资源调查入手;应从抓队伍建设入手;应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康巴藏族歌舞“谐”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巴藏族歌舞“谐”历史悠久,是康巴藏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谐”的表演形式及演出时间;“谐”的表演内容、歌词及舞蹈特点;“谐”的曲调特点、伴奏乐器等几个方面对“谐”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远古以来,生活在雅鲁藏布江两岸的藏族同胞,以他们的天赋和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明的珍贵财富。近几年来,藏族文学的分支——"新生代康巴作家群"作为少数民族文学的代表在中国文坛上异军突起,以昂扬的姿态为略显单调苍白的现代民族文学渲染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深受藏汉两地文化影响的中青年作家们,在其文学创作中为我们展示和抒写了康巴文学中颇具典型性、抽象性和多样性的文化符号——康巴风情、藏传佛教、康巴汉子等。这些多样的文化符号融汇在新生代康巴作家群创作的字里行间中,不仅描绘出康巴藏地特有的民族风貌,而且也表现出该作家群体文学创作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5.
彝族服饰是彝族的代表性符号之一,以图案的形式生动记载了该民族的风俗、图腾、信仰等,是彝族历史文化沉淀产物的表现形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康巴彝族女性的头帕也在发生着改变,原始的精致的手工头帕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6.
康巴特色菜名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宣传康巴饮食文化为出发点,分析了康巴特色菜系的文化内涵和菜名的命名方式,从藏式菜肴的命名法和构词方式入手,初步探讨了藏式菜名的基本翻译方法和技巧,并结合示例归纳提出了直译、意译、音译、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等五种具体、实用的藏式菜名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浅析川西康巴藏戏的审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是藏民最珍视的文化瑰宝,而古老的康巴藏戏无疑是这座聚宝盆里最璀璨的明珠,不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更显示了藏族文化特有的光辉。康巴藏戏深刻地再现了藏民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以及沉淀在每一个藏民心中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四川民族学院首届康巴文化研讨会成功举行。学院70余名康巴研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45篇,研究涉及康巴的历史、民俗、音乐、绘画、旅游、经贸、宗教、语言、文学、体育、法制、教育、文献、道德、饮食、农牧、生态和亲属称谓等康巴文化的诸多内容。  相似文献   

19.
康巴乡土小说的叙事呈现出多样中的统一.从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来看,康巴乡土小说的叙述者与人物处于同一平面,以真正的平等姿态,感知大地;从叙述视角来看,康巴乡土小说表现出对内聚集的偏好;从叙述者本身来看,康巴乡土小说出现了大量的干预叙述者;从叙事节奏来看,延缓与停顿不时出现.这样的叙事美学,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20.
社科课题《康巴藏区旅游英语翻译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对康巴藏区旅游英语翻译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论文首先指出该地区的旅游英语翻译现状不容乐观,问题颇多,接着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促使相关职能部门重视现存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尽早、尽快地彻底改变景区内旅游英语翻译混乱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