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掺粉煤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对其强度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京平 《粉煤灰》2000,12(5):24-25
以四种测试掺粉煤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强度的方法,分析得出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对掺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是有利的。采用现行的标准条件养护下的试件评价此类结构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偏安全。  相似文献   

2.
张华英  张国学  韦华  陈卫东 《粉煤灰》2006,18(1):33-33,36
通过大掺量粉煤友混凝土在污水池工程中的应用证明:粉煤灰的掺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特别适合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59年成功地在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内掺用粉煤灰以来,国内水工混凝土界的一些研究部门都涉足于粉煤灰混凝土领域的应用研究,并提倡在水工混凝土内掺用粉煤灰。继三门峡之后,国内的大型水电站工程,如刘家峡大黑汀、潘家口、大化等都掺用了粉煤灰,而且正在修建和拟建的混凝土坝几乎都要掺用粉  相似文献   

4.
陈磊 《中国水泥》2004,(4):56-58
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较为普遍,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通常还掺加引气剂,减水剂和粉煤灰,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粉煤灰掺量对中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低热矿渣水泥混凝土有较大的影响。掺有粉煤灰的中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低热矿渣水泥混凝土在抗压强度,极限拉伸性能,抗冻性能,抗渗性能等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晓清  李京红 《粉煤灰》2004,16(6):26-28
以前排水管行业在粉煤灰的利用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受当时粉煤灰及水泥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比较少(单方混凝土的掺量一般不超过50kg)。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标准的修订,粉煤灰及水泥的品质都比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为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制管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说明粉煤灰混凝土应用的广泛性和优越性。一、筑坝3例 1、饿马坝——混凝土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早在本世纪30年代,美国在蒙大拿州境内修筑了高达173m的饿马坝浇筑混凝土36万多m~3,掺用粉煤灰13万吨,节省工程造价167.5万美元。粉煤灰的掺入,不仅显示出其迄广为人知的众多优良性能,还使工期比原计划提前1年多。从此,粉煤灰混凝土筑坝技术推广开来,并带动了其它土木工程也采用粉煤灰。饿马坝成了混凝土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2、万里黄河第一坝我国使用粉煤灰混凝土筑坝始于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坝体用混凝土为100~#,掺灰30~40%,浇筑120万m~3混凝土,节约水泥2万多吨。掺灰后,28天温升  相似文献   

7.
张力  王彦鹏  方萍 《粉煤灰》2004,16(1):42-44
本文介绍了C45P12高性能混凝土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提高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充分利用外加剂性能,并采用90d龄期强度,大幅度减少了单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有效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水化热,推迟了混凝土温峰出现时间,并成功控制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相似文献   

8.
将粉煤灰与膨胀剂J M-Ⅲ双掺加入混凝土中,控制好凝结时间,采用有效的施工和养护措施,控制并避免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有效地节约了混凝土成本。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和矿粉双掺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工程的施工,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粉煤灰和矿粉双掺、原材料选用和配合比设计等控制温度裂缝的方法进行了实践。温度差是引起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原因之一,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控制温度差为目标,充分利用粉煤灰和矿粉双掺技术。采用降低水泥用量、延长混凝土龄期、选用缓凝型外加荆等方法,不仅使混凝土达到要求,且未产生裂缝和渗透,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粉煤灰开发高性能混凝土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覃维祖 《粉煤灰》2000,12(5):3-6
现行规范对粉煤灰作为一般结构混凝土掺合料的品质和掺量限制严格,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和工程例证的分析表明:在低水胶比条件下,大掺分煤灰可明显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并可改善其温升强度关系;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将粉煤灰作为独立组分考虑。提高粉煤灰利用水平,是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