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PG)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8例,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种证型,观察比较各证型的分布特点及与血清PG、Hp的关系。结果:108例CAG患者中医各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各证型间血清PGⅠ水平比较,脾胃湿热证组最高,明显高于脾胃虚弱证组、胃阴不足证组及胃络瘀血证组(P<0.05),其中胃络瘀血证组最低;各证型间血清PGⅡ水平比较,脾胃湿热证组最高,明显高于肝胃气滞证组、胃阴不足证组、胃络瘀血证组及脾胃虚弱证组(P<0.05),其中脾胃虚弱证组最低;各证型间PGR(PGⅠ/PGⅡ比值)比较,胃阴不足证组最低,明显低于脾胃虚弱证组及肝胃气滞证组(P<0.05),其中脾胃虚弱证组最高。脾胃湿热证组患者Hp感染率最高,其次为肝胃郁热证,但各证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水平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将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6例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观察比较各证型的中医证候分布与H.pylori感染、萎缩程度、肠化、异型增生程度的关系。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按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H.pylori的阳性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总感染率为58.49%。肝胃不和证中轻度萎缩所占比例偏高。脾胃湿热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中重度萎缩所占比例较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高。5组证型中度萎缩、轻中度肠化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络瘀血证、脾胃湿热证中轻度异型增生所占比例较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比例高。胃络瘀血证胃癌前病变程度最高,其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癌前病变程度最低。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ylori感染、胃黏膜的病理改变及病理分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0(IL-10)、胃蛋白酶原(PG)的关系。方法:选择386例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证者122例、脾胃湿热证者94例、肝胃不和证者82例、胃阴不足证者58例、胃络瘀血证者30例,分别对比5项中医证候的不同萎缩程度、不同黏膜病理分级及不同黏膜病理变化,分析不同5项中医证候的血清IL-10、PGⅠ、PGⅡ水平表达情况。结果:5项中医证候Ⅰ~Ⅲ级萎缩程度和不同黏膜病理分级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的Ⅰ~Ⅲ级萎缩程度与其他2项中医证候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黏膜病理程度与其他3,项中医证候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的单纯性萎缩显著多于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P0.05),单纯性萎缩多见于脾胃虚弱证,多伴发增生多见于胃阴不足证和脾胃湿热证,伴有糜烂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出血多见于胃络瘀血证,胆汁反流多见于肝胃不和证;5项中医证候的血清IL-10、PGⅠ、PGⅡ水平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胃湿热证的血清IL-10、PGⅠ、PGⅡ水平显著高于其他4项中医证候及健康对照组(P0.05),肝胃不和证的血清IL-10、PGⅠ水平显著高于除脾胃湿热证之外的3项中医证候及健康对照组(P0.05),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之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的不同中医证型存在不同黏膜病理改变,其中以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的血清IL-10升高最为明显,可能提示黏膜萎缩病变相对较轻,以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及胃络瘀血证的血清PGⅠ水平下降最为明显,但血清PGⅡ水平升高相对不显著,可能提示胃黏膜存在慢性或活动性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病理变化情况。方法收集3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中医证型分布及Hp感染、胃黏膜病理变化情况。结果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脾胃虚弱证最为多见(23.4%),其余依次为脾胃湿热证(20.7%)、肝胃气滞证(19.2%)、胃阴不足证(13.3%)、肝胃郁热证(12.1%)、胃络瘀血证(11.2%)。②3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率为55.3%,各中医证型中脾胃湿热证患者Hp阳性率最高(72.9%);不同中医证型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在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方面,总检出率为53.8%,各中医证型中脾胃湿热证患者活动性炎症检出率最高(71.4%),其中中度、重度活动性炎症占比分别为37.1%和27.1%;不同证型患者胃黏膜组织活动性炎症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胃黏膜组织萎缩方面,脾胃虚弱证患者胃黏膜组织中度、重度萎缩占比最高,分别为43.0%和27.8%;不同证型患者胃黏膜组织萎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不同证型患者胃黏膜组织慢性炎症、肠化生程度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型患者胃黏膜组织中度、重度萎缩发生率较高;脾胃湿热与Hp感染密切相关,脾胃湿热型患者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中医证候与病理变化及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GAG胃炎患者136例,分为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络瘀血证和胃阴不足证5种证型,同时收集患者实验室和内镜病理检查资料,分析中医证候与病理变化及H. pylori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CAG患者中医证型构成由高到低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和胃络瘀血证, 60岁患者胃阴不足构成比例最高,为40. 74%; 40~60岁患者胃络瘀血和脾胃虚弱构成比例最高,为71. 43%和68. 57%;40岁患者以肝胃不和构成比例最高,为60. 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胃络瘀血证、脾胃湿热证重度肠黏膜萎缩构成比例分别为42. 86%和27. 59%,高于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的11. 43%,5. 26%和7. 41%;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重度肠上皮化生构成比例分别为28. 57%和22. 22%,高于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的8. 57%,7. 89%和6. 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5种证型患者重度不典型增生构成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脾胃湿热证患者H. pylor I阳性率为62. 07%,高于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三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5种证候H. pylori感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 CAG患者的中医证候与H. pylori感染相关性不大,但与病理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参考,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患者病理改变程度较轻,而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患者的病理改变则较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肠化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200例经胃镜、病理诊断为肠化型萎缩性胃炎的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证型,同时观察患者性别、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有无局部淋巴增生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肠化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各中医证型的百分比依次为脾胃湿热证42.50%,脾胃虚弱证29.50%,肝胃不和证21.00%,胃络瘀血证4.00%,胃阴不足证3.00%;其中脾胃湿热证胃黏膜中、重度萎缩显著高于轻度萎缩(P〈0.05);各证型Hp检出率显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热证、肝胃不和证,分别为56.47%、52.54%、30.95%,脾胃湿热证与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3种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即(X^2=7.65,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Hp检出率显著高于肝胃不和证患者(P〈0.05);脾胃虚弱证患者Hp检出率显著高于肝胃不和证患者(P〈0.05);脾胃湿热证与脾胃虚弱证患者Hp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肠化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湿热证最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本病证候规范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来以中医药为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结果 34篇文献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出现频率大小依次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胃络瘀血。结论临床按照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胃络瘀血5型辨证论治可覆盖大多数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医证型与治疗后胃黏膜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70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胃虚弱证19例、脾胃湿热证11例、肝胃气滞证9例、肝胃郁热证15例、胃阴不足证10例、胃络瘀血证6例,对所有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胃黏膜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胃黏膜变化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治疗后,脾胃虚弱证患者胃黏膜萎缩缩小程度最大,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络瘀血证患者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程度最大,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糜烂变化程度最明显,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中医证型与其治疗后胃黏膜变化情况密切相关,临床可根据辨证分型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统计1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频率。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各证型依次为肝胃气滞证39例,肝胃郁热证6例,脾胃虚弱证31例,脾胃湿热证13例,胃阴不足证12例,胃络瘀血证38例,寒热错杂证7例,心脾两虚证2例,脾肾阳虚证2例。结论:在150例病例中,肝胃气滞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0.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分泌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泌素、胃动素及胃蛋白酶原Ⅰ、Ⅱ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不同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9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肝胃不和型60例、脾胃湿热型7例、肝郁脾虚型6例、脾胃虚弱型7例、胃阴不足型13例)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结果单纯型浅表性胃炎胃泌素、胃动素及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与伴有出血、糜烂、反流的浅表性胃炎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证型胃泌素、胃动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和胃阴不足型患者胃泌素、胃动素含量较低,表明虚证和虚实夹杂证胃黏膜分泌功能较弱。结论 虚证和虚实夹杂证胃黏膜分泌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慢性萎缩性胃炎住院患者病历回顾分析,探讨其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整理1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住院患者病历,建立数据库,并通过频数统计方法、秩和检验等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中医证型分布为:胃络瘀血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各证型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胃络瘀血证与脾胃虚弱证住院天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胃镜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占比。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肝郁已逐渐成为主要因素,不同于以往认为的脾胃虚弱,在治疗用药除顾护脾胃之根本外应多注重活血化瘀、疏肝和胃之法。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2):141-144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防治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升阳益胃汤口服,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口服,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1)指标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升阳益胃汤可显著升高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17、PG1水平;改善患者纳呆、胃痛、胃胀、嘈杂不适;减轻乏力、便稀症状;缓解胃黏膜萎缩的程度。结论:升阳益胃汤防治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胃络循环,调节G17分泌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与胃肠激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90例,分为脾胃虚弱证30例、脾胃湿热证30例、胃络瘀血证30例。空腹经胃镜取CAG患者胃黏膜组织后,立即称重、均浆、离心取上清液,-70℃保存。同时抽取静脉血,制备血清和血浆,也于-70℃保存。同批运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胃黏膜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胃泌素(Gastria,GAS)、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及血清中EGF、GAS和血浆中MTL、SS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中医不同证候间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脾胃虚弱证患者胃黏膜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脾胃湿热证患者和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虚弱证患者胃黏膜中SS、EGF水平显著高于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胃络瘀血证患者,而SS、EGF水平显著高于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虚弱证患者血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脾胃湿热证患者和胃络瘀血证患者,而SS、EGF水平显著高于脾胃湿热证患者和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血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结论:胃黏膜及血中GAS、MTL、SS、EGF的异常表达,及其调节关系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部分内在因素,是不同中医证候转化的部分客观物质基础,可以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候转化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辅助治疗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8例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运用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通络汤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及T细胞亚群水平(CD4+T、CD8+T)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17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G-17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GⅠ、PGⅡ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GⅠ、PGⅡ水平较高(P0.05);对照组患者PGⅡ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T、CD4+T/CD8+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D8+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T、CD4+T/CD8+T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CD8+T水平较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辅助治疗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以显著升高患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胃蛋白酶原水平、CD4+T水平,降低CD8+T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治体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和胃络瘀血5个证型辨治。结果:总有效率达到93.3%。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程度、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4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辨证分为6个证型:肝胃气滞证59例,肝胃郁热证35例,脾胃虚弱证168例,脾胃湿热证52例,胃阴不足证24例,胃络瘀血证93例。分析各证型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 (1)各中医证型在不同程度胃粘膜萎缩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肝胃气滞证与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3);(2)各中医证型在不同程度肠化生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肝胃气滞证与胃络瘀血证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3);(3)各中医证型在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证型分布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程度、H.pylori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幽门螺杆菌(H 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00例,其中肝胃气滞型5 0例,脾胃虚寒型4 8例,胃阴不足型6 0例,脾胃湿热型4 5例,肝胃郁热型4 2例,胃络瘀血型5 5例。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胃阴不足型(20.00%)胃络瘀血型(1 8.33%)肝胃气滞型(1 6.6 7%)脾胃虚寒型(1 6.00%)脾胃湿热型(1 5.00%)肝胃郁热型(1 4.00%);慢性萎缩性胃炎性别分布情况,女性(5 1.6 7%)发病率高于男性(4 8.33%);慢性萎缩性胃炎各证型与H p感染的关系,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寒型(83.33%)、胃络瘀血型(81.82%)、胃阴不足型(80.00%)、肝胃气滞型(72.00%)、肝胃郁热型(71.4 2%)、脾胃湿热型(71.1 1%)。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中医证型为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肝胃气滞型和脾胃虚寒型,H p感染率较高的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寒、胃络瘀血型、胃阴不足型和肝胃气滞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证型与癌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2020年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020例CAG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中医证候及分布规律,比较不同证型患者的肠上皮化生率、上皮瘤变率和Hp感染率.结果:脾胃湿热证、肝脾不和证的肠上皮化生率及上皮瘤变率均高于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胃湿热证、肝脾不和证、胃络瘀血证的Hp感染率高于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c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上皮化生、上皮瘤变、Hp感染均为CAG癌变的单影响因素(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CAG患者癌变风险存在差异,中医证型的运用对癌变风险的临床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及胃黏膜癌前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1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Hp感染情况及胃黏膜病理表现,分析证型分布与Hp感染、腺体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证型间HP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Hp感染阳性率从高到低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各证型间腺体萎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轻度萎缩所占比例最高,胃络瘀血证的重度萎缩所占比例高于其他证型;各个证型间存在肠化生、异型增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胃黏膜萎缩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并总结其与胃黏膜形态改变及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更早地进行癌前干预,防止癌变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30例,参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颁布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进行辨证分型,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胃镜变化及病理表现等进行分类分级。结果:230例患者中女130例,男100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54.25±14.25)岁,41~60岁有145例,占63.04%,其中以51~60岁的病例数最多,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层,各年龄层男女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0例中脾胃虚弱型81例,占35.22%;肝脾不和型69例,占30%;脾胃湿热型46例,占20%;胃阴不足型30例,占13.04%;胃络瘀血型4例,占1.74%。胃镜下萎缩程度I级,各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型与肝脾不和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及胃阴不足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及Ⅲ级,各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见单纯萎缩性变化,亦可伴出血、伴增生、伴糜烂、伴胆汁反流,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病理表现轻度,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胃虚弱型及脾胃湿热型发病率最高,但2种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型与胃阴不足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不和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中肝脾不和型、胃阴不足型及脾胃湿热型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型及胃络瘀血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不和型及胃阴不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脾胃虚弱型及胃阴不足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脾胃虚弱型、肝脾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及胃络瘀血型,不同证型间胃镜下形态与黏膜病理改变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