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深静脉置管诱发湿疹的护理。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81例深静脉置管诱发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湿疹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湿疹患者的湿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用于深静脉置管诱发湿疹的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湿疹消失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置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及实行胃肠外静脉营养有效的途径。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日渐广泛,通过不同部位的深静脉置管手段也多样化。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ICU通过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探讨3种不同部位的深静脉置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长期卧床诱发湿疹的原因及护理。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1例脑梗塞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9例)、观察组(42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湿疹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脑梗塞长期卧床患者的湿疹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用于脑梗塞长期卧床患者,可有效降低湿疹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对预防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比较两组ICU危重症患者满意水平;ICU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ICU危重症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CU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相似,P 0.05;护理后实验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在ICU危重症护理中的干预效果确切,可可改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儿科PICC置管风险因素并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2008年10月31日至2009年10月31日住院的45名肿瘤患儿(对照组)接受PICC置管和常规护理,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住院的性别、年龄、病种无差异的45名患儿(研究组)接受PICC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评估,进行穿刺难度分级,加强护患交流,让家长签知情同意书,对监护人进行维护培训等.术后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密切观察,记录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分析风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总并发症率、堵管率、和导管破损漏液率分别为8%(4/45),4%(4/45),和4%(2/4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1%(5/45)、6%(3/45)和6%(3/45),均P〈0.05].均无投诉及护患纠纷.据观察,导致置管失败和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包括患儿不合作,血管过细,护士培训不足,对监护人健康教育不到位等.结论 通过针对儿科PICC置管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能有效防范和降低置管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脑梗塞患者长期卧床诱发湿疹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91例脑梗塞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9例)、观察组(42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湿疹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脑梗塞长期卧床患者的湿疹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用于脑梗塞长期卧床患者,可有效降低湿疹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周围皮肤发生接触性皮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心静脉置管的肝硬化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置管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护理与观察,过敏患者在确定过敏源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结果 198例患者中,共有19例出现皮肤过敏情况,过敏发生率为9.60%,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所有过敏患者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肝硬化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周围皮肤过敏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必须加以重视,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应用分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分级组。常规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级组45例,给予分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PICC导管留置时间、导管使用情况。结果护理后分级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PICC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P0.05);分级组非预期拔管率、导管相关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分级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可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生活质量、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减少非预期拔管与导管相关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收治的120例湿疹新生患儿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 0.05)。结论对新生儿湿疹患儿采取护理干预,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提高,降低湿疹的发生率,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湿疹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小儿湿疹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46)。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54.33±7.21)分,瘙痒消失时间(4.42±1.33)天,湿疹结痂脱落时间(2.76±0.73)天,住院时间(7.25±2.33)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小儿湿疹患者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其病情加快恢复,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应用分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分级组。常规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级组45例,给予分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PICC导管留置时间、导管使用情况。结果 护理后分级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PICC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P0.05);分级组非预期拔管率、导管相关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分级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可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生活质量、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减少非预期拔管与导管相关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强度大,良好的静脉通路对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非常重要。中心静脉置管术建立静脉通路可监测血流动力学,注射抢救药物效果确切,输注高渗静脉营养液、血管活性药物和高浓度药物,静脉采血,心脏临时起搏,血液净化治疗等,易于固定,使用方便、减少工作量,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危重患者监测和抢救技术^[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肛周湿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肛周湿疹患者88例为样本,随机分为细节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一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细节组实施细节护理。结果细节组患者负面情绪存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措施应用到肛周湿疹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负面情绪的缓解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儿湿疹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用本院儿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小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皮疹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7.78%)、护理满意度(100.00%)均高于参照组(82.22%)、(80.00%);且研究组皮疹程度、皮疹评分等各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湿疹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以优化治疗效果,迅速改善湿疹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婴儿湿疹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120例湿疹患儿为观察对象,将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提升(P 0.0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91.7%,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湿疹患儿采取优质护理能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Catheters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其头端送达上腔静脉.临床上常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中长期和间歇化疗治疗及营养支持,留置时间为6~12个月,可避免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静脉硬化.PICC置管常并发症有血栓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等,偶发深静脉血栓.武警总医院肿瘤二科于2010年1月~2011年5月共行PICC 127例, 1例患者留置PICC过程中出现上肢静脉血栓,现将对其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8岁.因车祸伤、失血性休克入院,拟急行剖腹探查术.体检:血压82/40 mmHg、心率121次/min,呼吸20次/min、浅昏迷.下颌从右侧乳突至左侧下颌角可见一约20cm的手术瘢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CRI)的致病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对行中心静脉置管130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种、穿刺次数、穿刺部位、导管口径及导管用途为CRI形成的危险因素。33例导管培养阳性中常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17/33)和真菌(7/33),130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总感染率为2.5%(33/1300)。结论CRI的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及真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尽量缩短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对CRI预防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湿疹,观察临床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110例急性湿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及生活起居、皮肤、用药、情志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10例患者痊愈78例(71.0%),显效18例(16%),好转14例(13%),无效0例(0%)。结论通过生活起居、皮肤、用药、情志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临床症状迅速缓解,病程明显缩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