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8,(3):206-207
<正>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新发脑卒中,其中37%~78%并发吞咽障碍~([1]),而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发生率为50%~([2-3]),误吸可引发吸入性肺炎~([4])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ISBAR沟通模式即为I(Introduction,介绍),S(Situation,现状),B(Background,背景),A(Assessment,评估),R(Recommendation,建议)~([6-7]).ISBAR沟通模式起  相似文献   

2.
陈丽华  田芳  薛娟  陈作秀  薛超  李娟 《重庆医学》2023,(7):1090-1094
误吸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中隐性误吸(SA)发病隐匿,其导致患吸入性肺炎的风险较显性误吸更高,且SA的发生与脑卒中相关死亡率增加有关。因此,本文特从SA的概念、诊断、PSD患者SA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护人员了解SA的特点,提高对SA高危风险因素的识别能力,以便及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管理,减少SA的发生率,保证患者进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陈伍妹  莫冬梅  杨秀坤  詹婉群 《吉林医学》2011,32(22):4678-4679
目的:探讨脑卒中单元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及防误吸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饮水试验判断79例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对无吞咽功能患者采取管饲饮食并同步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咳嗽训练。结果:显效37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28%。结论:对卒中单元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不仅有效防止了误吸的发生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苏文大 《海南医学》2007,18(11):139-140
目的 探讨临床及电视透视检查的表现对误吸、安静误吸、住院期间肺炎、营养状况等结局的预测.方法 对临床评定及电视透视下的表现分别与误吸、安静误吸、住院期间肺炎、营养状况等作X2检验.以有统计学意义的表现为白变量对结局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得出能够预测误吸、安静误吸、住院期间肺炎、营养状况的临床表现和电视透视检查的表现.结论 了解临床和电视透视检查的表现对误吸、住院期间肺炎、营养状况的预测价值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误吸风险评估指导下分级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08例脑卒中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住院)和实验组(2020年1—12月住院)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误吸风险评估指导下分级护理。比较两组误吸并发症发生率、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等总误吸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评估分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患者吞咽评估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DHI量表中误吸症状、营养与呼吸功能受限、心理障碍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实施误吸风险评估指导下分级护理,减少术后误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正确使用自制床头抬高角度量尺对预防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208例患者进行床头抬高情况及误吸情况的观察,根据是否使用自制床头抬高角度量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104例.非干预组使用目测法抬高床头,干预组使用床头抬高角度量尺抬高床头,对患者住院整个过程进行观察,比较两组床头抬高的准确率和误吸发生率.结果 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抬高准确率较高(干预组为96.2%,非干预组为89.9%(P<0.001),误吸发生率较低(干预组为3.6%,非干预组为5.2%(P<0.00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床头抬高角度量尺可提高床头抬高的准确性,降低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发生率,对预防卒中后吸入性肺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进食安全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所致误吸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吞咽障碍导致误吸的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联合进食安全管理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误吸率和肺感染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Ⅱ级、Ⅲ级比率分别为34.72%、40.28%较护理前Ⅱ级、Ⅲ级比率4.17%、19.44%高;Ⅳ级、Ⅴ级比率分别为6.94%、4.17%则低于护理前Ⅳ级、Ⅴ级比率34.72%、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进食误吸率5.56%,肺部感染率9.72%。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导致的误吸情况给予进食安全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患者误吸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很高,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气道梗阻、窒息甚至死亡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我们采用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方法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脑卒中患者经临床抢救苏醒后,常见中枢神经受累而致摄食一吞咽障碍,严重者可因呛咳而窒息。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对其日后整个机能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早期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郝冬琳  王利惠  严玲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3):2153-215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3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训练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训练组患者除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外进行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训练组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吞咽功能明显改善,吞咽障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20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16例患者中显效1例,有效8例,无效7例,两组患者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98-101
目的 探讨果绿染色试验在评价脑卒中后气管切开并吞咽障碍患者渗漏和误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气管切开后长期不能拔出套管伴吞咽障碍的患者46 例,分别完成果绿染色试验和咽动态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之间误吸检出率的差别,同时观察进食不同剂量和形状的食物后误吸发生的情况。结果 果绿染色试验与咽动态造影检查轻度渗透、重度渗透及误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渗漏误吸患者中,随着食物黏稠度的增高误吸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且吞咽10 mL 食量的误吸率较3 mL 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绿染色试验可早期发现脑卒中后气管切开并吞咽障碍患者隐匿性误吸,有效提高误吸的检出率,该方法客观、简便、有效,糊状物及减小一口量可帮助患者减少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已明确诊断的7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针灸治疗组、康复训练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针灸+康复训练)进行治疗。1个月后对比疗效。结果:康复训练组、综合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及综合治疗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较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引起误吸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优化进食环境、强化健康教育、进食体位的摆放和指导、进食时间的选择等护理措施。结果导致误吸的原因包括:留置鼻饲导管、进食姿势不正确、留置气管切开管、心理因素、搬运病人过程中体位、方法不当、意识水平下降、呼吸功能不全、陪护或护理人员方面、合并帕金森氏病。经过上述护理措施,52例恢复自主进食,7例仍停留有鼻胃管,未出现新发的误吸病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发现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的各种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以预防或减少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吞,障碍困难患者60例,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开始,腔康复训练。结果:康复组治愈率78.1%,常规组42.9%。结论:,腔康复对脑卒中后吞,障碍患者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的理想疗效.方法 将12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4例,综合康复组采用基础训练+摄食训练+吞咽治疗仪治疗,功能训练组采用基础训练+摄食训练+针刺治疗.结果 治疗后14 d综合康复组吞咽能力较功能训练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可明显促进患者脑卒中后吞咽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7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一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超声技术在卒中后吞咽障碍诊断、疗效评估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健康成人500名,利用超声观察静息状态下舌骨与甲状软骨间的距离、吞咽过程中舌骨和甲状软骨间的最短距离,计算出在整个吞咽过程中,舌骨和甲状软骨两者间距离的缩短率。同时招募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人56例,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同样进行上述超声检查。对比分析病人治疗前后舌骨和甲状软骨间距离的缩短率以及与健康成人的差异。结果: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舌骨和甲状软骨间的最短距离以及舌骨和甲状软骨两者间距离的缩短率低于健康成人(P<0.01)。治疗后,病人舌骨和甲状软骨间距离缩短率(47.0±8.7)%,较治疗前(27.5±6.2)%提高(t=13.66,P<0.01)。结论:超声能够定量测量舌骨和甲状软骨间距离的缩短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舌骨和甲状软骨间距离的缩短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菊香  苏丹  范卫平 《吉林医学》2011,(9):1705-170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综合康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6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30例为康复组,30例为对照组。根据才藤分级法分级并在康复训练前后进行评分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和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82例纳入本研究,分为2组,治疗组(41例)应用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41例)仅进行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进行吞咽障碍分级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吞咽障碍分级1~5级依次为0、0、29.3%、36.6%、34.1%,治疗后依次为34.1%、34.1%、17.1%、9.8%、4.9%;对照组治疗前吞咽障碍分级1~5级依次为0、0、31.7%、34.1%、34.1%,治疗后依次为17.1%、22.0%、26.8%、19.5%、14.6%。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