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WAsP风资源评估系统具有优秀性能,广泛应用在风电场前期的微观选址过程中,它能够科 学地评估风能资源成本、提高风电场建设投资决策的准确性.针对WAsP风资源评估经常存在的 地形测绘和地表状况考察的限制,提出了在绘制WAsP模式需求的电子地形图时,将90m水平分 辨率的SRTM 地形高程数据应用其中,同时还利用GoogleEarth来绘制气象站周围的障碍物群和 粗糙度描述文件.通过对浙江省舟山市岑港风电场进行风资源评估,并结合实际机型的功率曲线对 其马目山23台风电机组进行模拟选址和发电量预测,验证了上述地形数据获取方法的可行性.通 过RIX方法进行了误差修正,并与实际风电场发电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具有较好的精 度,所得结果可为模拟风电场微观选址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更全面地对干旱进行风险评估和决策,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熵权法联合气象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和农业干旱指数(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构建气象农业综合干旱指数,采用线性趋势、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小波分析及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分析黑河流域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河流域21世纪初10 a的旱情最轻;流域存在21 a与33 a的长振荡周期、9~14 a的中振荡周期及2~6 a的短振荡周期;中、上游旱情呈减缓趋势,下游旱情呈加重趋势;中、上游轻中旱的发生频率高于下游,下游重特旱的发生频率高于中、上游;历史旱情验证表明,气象农业综合干旱指数的验证效果优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和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说明基于熵权法的气象农业综合干旱指数是一种有效的干旱监测指数。此研究结果可为黑河流域的防旱抗旱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干旱形成过程复杂,监测、评价困难,合适的评价指标的选取对科学评估干旱演变规律、准确预测干旱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河南省的干旱现状,选取降水平均等待时间指数(AWTP)作为评价指数,利用17个代表站点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河南省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近52年来河南省干旱呈现平稳加重趋势(2.03 d/10 a),其中,1973年、1995年、1999年、2010年、2011年的影响范围较大;同时,干旱具有28 a左右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空间上,干旱程度具有豫北豫东豫中豫西豫南的区域分布特征,豫北、豫东、豫中西部和豫南西部干旱加重趋势显著,其他地区干旱发展趋势平缓。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9个站点不同尺度下的SPEI指数进行计算,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重庆干旱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radial basis function,RBF),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对RBF模型进行优化,得出GA-SSA-RBF模型,与5种传统算法优化的RBF模型和3种传统模型进行比较,统一预测区域干旱,结果表明:重庆全区干旱均呈现逐年加剧趋势,全区轻旱的发生频率较高,为12.7%~16.3%;GA-SSA-RBF模型在所有模型中的精度最高,其在3种尺度SPEI指数模拟下的GPI分别为0.667、0.689和0.712,因此GA-SSA-RBF模型可用于预测重庆干旱。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自然灾害对河北省发展的不利影响,基于1990—2018年间河北省2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Penman-Monteith模型,利用SPEI指数,并运用Mann-Kendal突变检验、线性倾向率等方法,分析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河北省1990—2018年旱涝时空分布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1990—2018年,河北...  相似文献   

6.
选取长三角地区的碳生产率为研究对象,引入泰尔指数,从地区内部和地区间分析组内、组间差异及各自的贡献率,研究了引起该地区碳生产率差异的原因.分析了各区域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发展方向,并以此为依据,为寻找高效的减排途径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可利用水资源量较少,干旱灾害频发,为此,对安徽省近59年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降低干旱灾害对区域的影响。选用研究区内1960—2018年的降水与气温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结合干旱站次比、干旱频率等方法对全省59年干旱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时间上,1960—2018年干旱整体呈小幅度下降趋势,春季、夏季与秋季季节性干旱无明显趋势性变化,冬季减弱趋势显著;空间上,安徽省境内的干旱发生以轻旱与中旱为主,淮河以北地区轻旱与特旱发生频率较高,淮河以南地区中旱与重旱发生频率较高,滁州市地区年际干旱减弱趋势显著,区域内季节性干旱趋势显著。SPEI指数在安徽省干旱分析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MODIS产品数据MOD11A2和MOD13A2获取地表温度(TS)、昼夜温差(DS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植被指数(EVI),构建宁夏区域2005年4、7、10月逢8、18、28日TS-NDVI、TS-EVI、DST-NDVI、DST-EVI特征空间,根据TS-NDVI、TS-EVI、DST-NDVI、DST-EVI特征空间建立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温度增强植被指数型干旱指数(TE-DI)、温差植被干旱指数(DTVDI)、温差增强植被指数型干旱指数(DTEDI),并以这些干旱指数作为土壤水分监测指标,反演了宁夏区域2005年4、7、10月的土壤水分.利用实测10cm土壤水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TEDI在宁夏土壤水分反演中表现较好,DTVDI表现略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SPEI的河南省冬小麦生育期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24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SPE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并按照SPEI的标准界值将干旱强度划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极端干旱.根据河南省冬小麦的生长特点将小麦生育期划分为生育前期、分蘖期和返青-抽穗-成熟期.采用Meteoinfo软件、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线性回归研究不同生育期干旱变化趋势、覆盖范围、发生频率、周期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冬小麦各个生育阶段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干旱,只是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同,但各阶段均存在着轻度干旱发生的概率最大,而极端干旱发生的概率最小的特点.驻马店地区在各阶段发生干旱的概率都较大.对河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的SPEI分析表明,全生育期干旱出现概率的极值中心有显著的10 a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近年来干旱指数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8个县市1960—2009年逐月降水资料进行Z指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8个县市易发生旱涝灾害事件,其中:延吉市和珲春市属于正常型区域,延吉市发生旱涝灾害的周期为4年和7年,珲春市发生旱涝灾害的周期为3年;安图县和图们市属于偏涝型区域,安图县发生旱涝灾害的周期为4年,图们市发生旱涝灾害的周期为3年和7年;敦化市、汪清县、和龙市和龙井市属于偏旱区域,且敦化市、汪清县、龙井市和和龙市发生旱涝周期灾害的周期分别为5年和7年、3年、7年、5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8个县市均易发生连续性旱涝灾害事件,且各地区连续性旱涝灾害出现的时间间隔和连续时间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视觉解读下的江南徽式建筑是一种冲突的合体.从建筑环境看,背山面水体现了动与静的结合,昭示一种安稳与变化的冲突;从建筑颜色看,简洁尖锐的黑白合体,集合了死亡与重生的冲突;从建筑设计看,兼容并蓄的个群合体,表现了一种封闭与联系的冲突;建筑装饰上的简繁精致,雅俗合体展示了一种张扬与低调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1961—2005年长江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与旱涝分布,发现45年来长江流域春季、秋季降水下降,而夏季、冬季降水增加,其中上游秋季和中下游夏季、冬季降水变化都通过了95%显著性检验.近年来,长江流域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长江流域洪涝较多的时期,夏季降水一般显著增加;而干旱发生时,秋季降水一般下降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上游干旱化趋势加重,而中下游洪涝增多,这种旱涝并存的格局加剧了长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鱼文化、长江流域鱼文化资源以及鱼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淮河流域上游地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1959—2008年日尺度气象数据与径流数据,将SWIM分布式水文模型与统计方法相结合,定量分析了上游径流对气候要素敏感系数以及各气候要素对径流的贡献率,得到以下结论:1淮河流域上游干流区域径流对降水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对气温的敏感性,径流对气温的敏感性十分小,所以,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上游地区径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水的影响上;2淮河流域上游地区降水对径流的贡献率为6.1%~7.7%,气温对径流的贡献率为-0.5%~1.0%。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工程与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自身生存的实践中认识了自然,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对自然界的理解,使自己的行为适应自然的规律,改造自然以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四湖流域荆门、荆州、石首、监利、潜江5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56-2007年的日降水资料为基础,分别选取Z指数法及广义帕累托分布对各气象站春、夏、秋三季的标准降水序列及降水距平序列进行拟合,分析各气象站点在不同季节内发生旱涝灾害的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维Clayton Copula分布函数拟合春-夏、夏-秋的降水分布,进一步计算出各站点旱涝交替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表明:1)Z指数法比降水距平法更适于分析四湖流域的旱涝情况;2)四湖流域在春-夏、夏-秋两时段发生旱涝交替的频率平均为16.27%,其中,潜江最容易发生旱涝异常现象.春-夏与夏-秋发生旱涝交替事件频率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的特征和趋势,以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今后气候变化还会导致流域用水量增加、可供水量减少、防灾困难,并对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产生影响,提出了今后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哈尔滨市干旱特点的分析.提出在干旱少雨地区必须坚持“防重于抗”、强化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大上骨干工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非工程措施建设,将干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9.
从景观资源评价的角度,对黔东南地区巴拉河流域的5个山地聚落群进行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旨在为自然生态、原生文化、民居建筑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实地调研与访谈资料为依据,运用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旅游学、美学等多学科作为理论研究基础,选取聚落外部景观、聚落内部景观、聚落人文景观和聚落旅游潜力景观元素构成因子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立因子体系的权重并制定评分标准,通过"德尔菲法"获取问卷数据,对当地的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量化评价.以"朗德"上寨为例,评价结果是整个流域的自然生态较为脆弱,在旅游规划上应采取较为谨慎的策略,以保护为主展开景区项目开发.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长江上游河段内寸滩站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围绕决定水流强度大小的影响因素,针对长江上游大比降卵砾石河段的水面比降、相对光滑度、粒径组成等特点,通过比较分析以往经典输沙强度公式,在此基础上将各物理量无因次化,借助多元回归分析对研究河段内的水流强度指标形式进行拟合,主要探讨了决定水流强度的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大小.结果表明:通过比较各类水流强度指标与输沙强度的相关性,切应力类指标较好,而平均流速类和水流功率类指标的表征能力欠佳,在切应力指标中,Einstein式的相关性最好;假设水流强度与各影响因子成幂次关系,得到了描述水流强度的表达式:Θ=k(h/d)a1(V/√(γs/γ-1)gd a2,Ja3;通过实测资料,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公式系数进行拟合,得到了能准确预测长江上游大比降卵砾石河段水流强度的表达式:Θ=4.755(h/d)00477(V/√(γs/γ-1)gd)1.1752J0.92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