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实现微创治疗和诊断的同时,操作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密切监护患者,及时控制并治疗ERCP术后并发症,住院治疗作为内镜介入的首选方式。但部分学者认为门诊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国外门诊ERCP已积累了多年的临床经验,研究显示门诊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它可以有效的利用医疗资源并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3.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实现微创治疗和诊断的同时,操作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密切监护患者,及时控制并治疗ERCP术后并发症,住院治疗作为内镜介入的首选方式。但部分学者认为门诊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国外门诊ERCP已积累了多年的临床经验,研究显示门诊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它可以有效的利用医疗资源并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4.
自1979年4月做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841例,成功率为96.0%,现分析如下。1 乳头及其开口变异时的播管造影1.1 乳头分别开口 本组有3例,其中2例分别开口位于  相似文献   

5.
陆星华 《胃肠病学》2004,9(3):169-170
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胆胰管疾病已有30多年的历史,造影成功率可达85%~95%.已成为诊断胆胰管结石、胆管良恶性狭窄和畸形、胆囊和胆囊管病变等胆胰管疾病和鉴别诊断疑难性腹痛的重要手段之一。ERCP对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和胰管异常的鉴别诊断尤为有利,检查中收集的胆汁和胰液还可作细菌培养和细胞学检查。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为无创伤性检查,诊断较为准确,有可能取代诊断性ERCP,但并不能取代ERCP在治疗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使成人胰腺疾病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目前成人治疗性ERCP技术已相当成熟。随着儿科内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小儿治疗性ERCP技术已从研究阶段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并逐渐成为小儿胰腺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主要就ERCP在小儿胰腺疾病中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等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1.1 病史病例 1.男,66岁.反复中上腹疼痛2个月余入院.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提示胆总管结石.既往有胃癌行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加输入袢空肠-空肠Braun吻合手术史.  相似文献   

8.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 对30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十二指肠镜下特点及ERCP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与B超、CT检查棹比较。结果 Mirizzi综合征病史较长,ERCP的典型表现为肝总管可风级完整的充盈缺损,缺损以上的肝总管及肝内胆管轻至重度扩张。并胆囊萎缩及胆囊结石。ERCP确诊率为86.67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用导丝简介牟壮博孙升芝插管困难或胆、胰管严重狭窄时,应用导丝可提高诊断及治疗性ERCP的成功率[1~3]。各种不同用途及性能的导丝较多。本文就各种导丝的特性及其在ER-CP中的应用原则简述如下:1.标准导丝:最常用,有长280、...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1.0℃,伴腹痛、全身乏力、双下肢酸痛。叭培养为大肠杆菌,人住我院肝胆外科予以头孢他啶类、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正常,复查血培养阴性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诊断及治疗胰胆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寻找提高ERCP操作成功率以及防止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2003年1月~2005年7月,我院接受ERCP诊断及治疗的患者916例,记录并分析其操作过程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916例患者中,总操作成功率为94.7%,共有128例患者接受十二指肠乳头肌预切开术。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4%(50例),其中包括胰腺炎33例,胆管炎10例,消化道出血4例和消化道穿孔3例。另外,有297例患者出现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占32.4%)。结论对于胰胆道疾病患者,诊断性和治疗性ERCP是安全有效的诊治措施,其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胰腺炎、胆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和高淀粉酶血症。十二指肠乳头肌预切开术有助于提高ERCP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儿童胰胆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ERCP诊治的10例儿童胰胆疾病临床资料及图像。结果10例患儿ERCP诊治全部成功,无急性胰腺炎及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ERCP对诊治儿童胰胆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导丝在降低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发症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导丝在降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应用导丝操作ERCP的患者851例,为导丝组;未应用导丝ERCP患者327例,为常规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导丝组胰腺炎、胆管炎、结石嵌顿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2.47%vs 4.90%,1.41%vs 3.67%,0% vs 0.61%,4.70% vs 10.40%,均P<0.05),出血、穿孔发生率亦低于常规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ERCP操作中灵活应用导丝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胰腺炎以往认为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的禁忌证,但近年来由于 ERCP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急性胰腺炎病因的认识,文献报道对急性胰腺炎行早期 ERCP及其相关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科自 1995年 4月至 1999年 4月对 42例急性胰腺炎、复发性胰腺炎及慢性胰腺炎发作期患者行早期 ERCP及其相关治疗,并与对照组作对比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 89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并符合急性胰腺炎、复发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发作期诊断标准。早期 ERCP及其相关治疗组(简称治疗组) 42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胆囊管狭长弯曲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随访分析17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方法和手术疗效。17例患者术前均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术中行胆道造影检查,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术。结果 经2~5年的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胆囊管狭长弯曲是临床并不少见的胆道疾病,ERCP可提高检出率,行胆囊切除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静脉麻醉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一种微创技术,但相当一部分患者仍对其操作过程难以耐受。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ERCP中的镇静作用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57例接受ERCP诊治的患者分为两组:麻醉组25例,在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ERCP;非麻醉组32例,ERCP术前予安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和操作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分别以操作过程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价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患者的镇静程度。结果:麻醉组与非麻醉组的ERCP成功率无显著差异。麻醉组的操作过程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优于非麻醉组(P〈0.01)。两组术中心率和血压较术前有显著变化(P〈0.05).但手术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麻醉在ERCP操作中镇静效果显著.患者耐受性好,在治疗性ERCP中尤其有利于医师操作。  相似文献   

17.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胆胰疾病1147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胰胆管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单纯诊断性ERCP逐渐被治疗性ERCP所取代[1,2]。本文对6年来我们研究所1147例ERCP进行了分析。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自1996年1月至2002年1月,我所采用内镜进行ERCP诊治1147例患者,男591例,女556例,年  相似文献   

18.
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32例梗阻性黄疸做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B超和CT进行对比,探讨对其定位与病因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胆道梗阻18例(56.3%),良性梗阻14例(43.7%)。ERCP、B超及CT定位诊断率分别为93.7%、87.5%与81.3%,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因诊断率分别为90.6%、62.5%与56.3%,ERCP与B超和CT比较差异显著(P<0.05);误诊率分别为9.4%、9.4%与3.1%,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率明显优于B超和CT,对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且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32例梗阻性黄疸做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B超和CT进行对比,探讨对其定位与病因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胆道梗阻18例(56.3%),良性梗阻14例(43.7%)。ERCP、B超及CT定位诊断率分别为93.7%、87.5%与81.3%,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因诊断率分别为90.6%、62.5%与56.3%,ERCP与B超和CT比较差异显著(P<0.05);误诊率分别为9.4%、9.4%与3.1%,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率明显优于B超和CT,对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且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患者胆道感染的原因及病原种类和耐药性,依据感染原因及病原种类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对莱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3月-2013年3月740例行ERCP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根据梗阻部位分为:肝门组、肝总管组、胆总管组及胆管未见异常组,比较各组间感染的发生率;通过抽取胆道感染者的血样进行病原菌培养,对病原菌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740例患者有200例发生感染,总感染率为27.03%,肝门梗阻感染者120例,感染率为81.08%,肝总管组感染48例,感染率为40.00%,胆总管组感染22例,感染率为8.87%,胆管未见异常组感染10例,感染率为4.46%,四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感染者术后血液或者胆汁培养致病菌得到32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占70.00%,革兰氏阳性菌占30.00%,占前三位的菌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尿肠球菌和粪肠球菌;通过药敏试验可知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病原菌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 ERCP术后感染和梗阻部位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要依据梗阻部位做好防止感染发生的准备;通过病原菌的培养和耐药性的检测,从而提高ERCP术后胆道感染控制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