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肠梗阻是大肠癌常见并发症,如何判断梗阻以上肠段的病变情况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因为常规结肠镜检查常因无法通过梗阻肠段而难以对其做出明确诊断。本资料回顾性分析在大肠癌并肠梗阻37例手术中肠镜检查的临床资料,以评价肠镜在大肠癌并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恶性肠梗阻手术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CT、造影、内镜等检查,确定手术指征,并行基础治疗.结果 肠段切除28例,肠段吻合4例,肠造瘘3例;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输尿管损伤1例,切口裂开1例.死亡2例.33例随访4~25个月,有效率80%.结论 手术是恶性肠梗阻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梗阻原因和部位的辨别,基础治疗的准备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镜检查在合并不全性肠梗阻的低位大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合并不全性肠梗阻的低位大肠癌术中予肠镜检查,评价术中肠镜检查发现的大肠病变。结果:术中肠镜检查发现合并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2例,合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例,合并同时性大肠息肉7例。结论:术中肠镜检查可作为合并不全性肠梗阻的低位大肠癌术中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大肠癌性肠梗阻的认识,及时明确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34例经手术治愈,2例行姑息性近端结肠造瘘,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闭袢性肠梗阻是结肠梗阻的特征,及时的x线透视,钡剂低压灌肠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手术是解除结肠癌性梗阻的唯一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76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 选择76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顺利手术,其中行I期切除吻合术占96.1%,行肠造瘘ll期吻合术占3.9%.没有手术死亡的病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漏2例,腹腔感染1例.结论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结肠癌31例结肠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华  徐坚 《河北医药》2005,27(8):597-597
大肠癌是引起肠梗阻常见原因之一,我院于2001年至2004年行肠梗阻肠镜检查61例,诊断为大肠癌31例,现将肠镜检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泽军 《贵州医药》2012,36(12):1122-1124
大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发展缓慢,症状隐匿,且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大肠癌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大肠癌患者中20%左右患者并发急性肠梗阻,梗阻的原因可能为肿瘤引起肠腔闭塞,或由于肿瘤部位炎症水肿致原有狭窄加重导致梗阻.梗阻常呈渐进性发展.大肠癌并肠梗阻是肠梗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回盲瓣的生理功能及结肠的解剖特点,一旦完全性梗阻,则常形成闭袢性肠梗阻,肠腔压力大,肠管极度扩张,易发生破裂穿孔,处理上以急诊手术为首选[1].  相似文献   

8.
我科 1990年元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 13例左半结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患者 ,行急诊一期结肠切除吻合 ,收到了较好效果 ,结合本组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与方法 男 8例、女 5例 ,年龄 2 3~ 74岁。均有肠梗阻及不同程度脱水、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全组均经积极的术前准备 ,急诊行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手术方式 :左半结肠切除 8例 ,乙状结肠切除 5例。手术方法 :探查腹腔 ,明确梗阻肠段后 ,在梗阻上段结肠内插入 18号针头 ,排尽结肠内气体 ,使结肠瘪陷 ,便于手术操作。游离预计切除肠段、将结肠内粪便挤入需要切除的肠段内 ,或切除梗阻…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梗阻是老年人机械性肠梗阻的常见类型,梗阻可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但以乙状结肠最多见.大肠癌梗阻时手术方式选择至今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10.
朱佩文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0):29-29,32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年来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肠癌致梗阻30例,其中右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10例,横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5例。左半结肠癌(包括乙状结肠癌)Ⅱ期手术13例;直肠癌2例Ⅰ期切除吻合。术后肠漏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 合理选择术式,综合术中、术后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肠梗阻中,大肠癌是最为常见的病因。由于大肠癌发病缓慢,老年人对腹痛反应差,易被忽视,一旦癌肿增大致完全梗阻则成典型的闭袢性肠梗阻的病理表现,易发生肠狡窄、坏死、紊乱,并常合并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不同程度贫血或蛋白质血症,临床则根据病人实际情况,以手术为主。我院自2007-03~2009-06共收治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1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分析大肠癌肠外浸润的螺旋CT(SCT)征象,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附一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大肠癌患者38例(进修期间所得资料),均给予大肠癌肠外浸润的螺旋CT(SCT)检查,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CT检查大肠癌肠外浸润与手术病理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SCT检查大肠癌肠壁浸润与手术病理对照,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SCT检出大肠癌的准确率为94.7%.结论 SCT扫描应用在大肠癌的诊断中准确率高,并对其肿瘤的强化特征、肠外与肠壁浸润的程度能进行准确的反映,并且经SCT检查为大肠癌肠外浸润的患者,提示此病灶具有高转移倾向,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重度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方法,避免肠梗阻术后复发。方法分析1994年至2004年8例重度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手术资料。结果8例病人经不同程度的肠切除吻合术后追踪观察1至8年无肠梗阻复发。结论重度粘连性肠梗阻手术作粘连松解梗阻解除多有困难,且过份分离粘连易造成肠壁损伤,术后创面易再粘连。手术拟采取适当的肠切除吻合术。必要时行多段肠切除吻合,重新构建肠袢,以确保肠壁浆膜层的光滑完整及肠管的通畅。是术后防止肠梗阻复发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些观点认为,90%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演变来的,肠息肉真的这么可怕吗? 肠息肉患者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一般在肠镜检查时才被发现.一些结肠息肉可能导致患者大便习惯和规律的改变,如便秘、腹泻等;直肠的息肉可导致里急后重;较大的息肉可能导致溃疡和出血;巨大息肉可导致肠梗阻和肠套叠.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96例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收治的96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其中93例(96.9%)行Ⅰ期切除吻合术,3例(3.1%)行肠造瘘Ⅱ期吻合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漏1例,腹腔感染2例。结论手术治疗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 急性小肠梗阴25例(62.50%),结肠梗阻15例(37.50%),CT诊断正确率100%.肠梗阻病因为肠肿瘤23例、肠粘连11例、肠套叠4例、乙状结肠扭转1例和胆石1例,CT对肠梗阻病因的诊断正确率为85.00%.结论 多层螺旋CT可明确诊断有无梗阻,以及梗阻部位、梗阻病因、梗阻程度,是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并发肠梗阻80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肠梗阻外科诊治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年(1991年9月-2001年9月)80例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处理。结果:根治性切除48例(切除率40%),捷径手术6例,单纯肠造口26例,术后并发症25例(31.25%)。结论:通过对80例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观察。作认为;重视对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尤其对左半结肠癌梗阻,尽可能以一期手术切除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76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选择76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顺利手术,其中行I期切除吻合术占96.1%,行肠造瘘ll期吻合术占3.9%。没有手术死亡的病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漏2例,腹腔感染1例。结论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52例急性完全大肠癌致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2例,经手术治疗,梗阻全部缓解,痊愈62例(40.8%),好转82例(53.9%),死亡8例(53%)。结论治疗急性大肠梗阻的方法较多,可依情选择安全术式,以减少患者因多次手术的痛苦和费用,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加玉 《江苏医药》2008,34(9):950-950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8例经保守治疗转限期手术外,本组行根治性切除58例,I期吻合4l例,捷径手术2例,肠造口术(含Hartmann's术式)23例;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38例(50%).结论 老年人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一旦确诊,应积极争取手术;术式选择应个体化,根据病人伞身情况及肠管、肿瘤等局部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