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建宁 《今日药学》2011,21(5):261-264,271
目的 分析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经济运行的情况,总结出该年度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预测2011的医药经济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医药工业的七个子行业、医药行业工业和商业数据.结果 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生产保持较高增幅,医药商业平稳增长,利润率进一步回升,医院、零售终端增...  相似文献   

2.
3.
张丹  陈玉文 《中国药房》2013,(41):3841-3843
目的:评价中国医药商业上市公司的经济运行情况。方法:对9家医药商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市场价值5个方面对医药上市公司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药商业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长期偿债能力较强;营运能力资金方面较弱,资产方面较强;盈利能力较弱;发展能力较强;市场价值逐步提高。结论:医药商业上市公司经济运行情况基本处于一个合理、健康、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2011年,伴随宏观经济的深度转型,中国医药产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由于医药产品的刚性需求特性以及新医改政策带来市场扩容机遇,医药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在国内总体呈现出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医药商业购销活跃、药品终端持续增长、医药外贸增速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医药世界》2003,(4):7-7
国家经贸委日前发布了《2003年经济运行工作指导意见》(国经贸运行[2003]76号),确定2003年10个行业预期目标和工作要点。这10个行业是:石化行业、煤炭行业、冶金行业、有色行业、建材行业、纺织行业、轻工行业、机械行业、医药行业、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业。 其中医药行业预期目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增长18%;工业增加值增长15%;医药产品出口增长10%;商业销售额增长10%;工业利润增长20%,商业利润与上年  相似文献   

6.
2010年医药行业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荣富 《上海医药》2009,30(11):514-516
2009年是中国新医改元年,深信未来若干年将是中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问题将随着“新医改”、“十二五”计划等的全面规划与推进逐步得到本质上的解决。医药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引人注目的医药改革相关系列政策正逐步颁布并付诸实施,许多医药企业已在考虑应对办法,但也有不少企业忧心忡忡,甚至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笔者根据个人的思考和想法,特写此文,供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7年1-5月,生产保持快速增长,但是产销衔接不畅,出口增速减缓。 1 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2007年1-5月全国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65.864L元,同比增长20.63%。增幅同比增长1.85个百分点。其中,新产品产值为317.734L元,同比增长11.50%。  相似文献   

8.
栾红梅 《辽宁医药》2001,16(1):50-50
2000年,辽宁省医药行业在国家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医药经济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工业生产继续增长,对外出口增加,运行质量稳步提高,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9.
张建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11):I0001-I0008
2007年1~8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医药工业企业有5969个,其中化学原料药行业1025家,化学药品制剂行业1143家,中药饮片加工518家,中成药工业1329家,生物生化药品制造559家,卫生材料493家,制药机械110家,医疗器械792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3):i001-i006
2004年,医药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努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工业生产和企业实现利润虽然增幅趋缓,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十二五”初期,中国政府多项医药、卫生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医药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政策目标。对中国医药产业技术结构调整路径进行探索和研究,旨在为各级政府实现“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梳理影响医药产业技术结构调整的相关因素;分析技术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对技术结构调整进行Panel Data(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结论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结构的基础力量不强,专利申请的贡献度不大,化学制药业和中药制造业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可采取制度创新、通用技术、企业信息化、创新活动等技术结构调整的路径,推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2010年1~11月国内医药市场持续向好,并呈逐渐扩容态势.全国医药工业生产、销售、效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增幅趋缓;国际贸易存在一定不稳定因素,医药出口形势好转,但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曹允春  林浩楠 《中国药房》2020,(14):1670-1676
目的:探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医药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及医药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家统计局、《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公布的1998-2018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医药制造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参考相关文献方法,构建包含对外经济贸易系统和医药制造业系统的数据指标体系,采用准则重要性法对数据指标赋权,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标结果,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医药制造业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与结论:从协整检验结果来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相关系数为0.432 918);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来看,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是医药制造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置信概率小于0.001),而医药制造业发展不是对外经济贸易的格兰杰原因(置信概率为0.358);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来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对外经济贸易对医药制造业发展影响的贡献较小。建议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应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和贸易机会,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医药品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充...  相似文献   

14.
郭冬梅  谈维  林洁 《中国药事》2020,34(5):556-563
目的: 概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战略背景下,医药产业集群的整合和协同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高新区是政府规划的产业园区的典型代表。方法: 梳理了京津冀三地国家高新区中医药产业集群的情况,确定竞争优势评价对象。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分别采用GEMM模型和相对比较优势指数、从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两个方面对京津冀典型国家高新区的竞争优势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 京津冀三地以高新区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高、竞争优势较强。北京的竞争优势远大于天津、河北,并且在全国具有数一数二的绝对竞争优势;北京和天津高新区医药产业集群在研发环节具有较大优势,且北京大于天津,河北则在生产、流通环节具有比较优势。政府和园区建设管理单位要立足比较优势,加强规划和引导,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发展要依据各自不同的差别化定位。  相似文献   

15.
陈振  徐建平  相秉仁 《药学进展》2010,34(3):134-139
目的: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医药流通企业经营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选择目标公司的4个销售部门为研究对象,选取月销售额等6项指标,对其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考察各部门经营业绩;在此基础上,用聚类分析法对经营质量最差部门的客户群进行分类考察,找出其经营不善的原因。结果:通过对6项指标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获得两个主成分,二者对部门综合得分贡献率分别为76.064%和15.706%。聚类分析显示,经营质量最差部门的客户结构分布不合理。结论: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数据挖掘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成功评价医药流通企业经营质量,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企业的改进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态药业——海南医药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渝 《中国药房》2006,17(12):889-892
目的为我国发展生态药业提供示范和借鉴。方法以海南生态药业的实践为模型,对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基础条件和初步实践进行分析,建立海南生态药业3层立体架构的发展模式。结果与结论生态药业是根本解决医药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紧张关系的必然选择。我国发展医药产业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立生态药业的发展模式,促进医药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危媚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785-786
剖析医药行业人才流动原因。利用物理学电势差原理,从宏观势差效应、组织势差效应、个人势差效应三个方面剖析人才流动原因。从势差效应看医药行业人才流动现象,符合现有医药行业人才流动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5月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医药行业企业共6298个,其中股份制经济类型企业2306个,国有类198个,集体类111个,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类1283个,其他类240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