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对地震、钻井、测井、实测露头剖面综合分析,将伊犁盆地伊宁凹陷水西沟群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在连井层序地层剖面基础上建立水西沟群层序地层格架。以层序为单元分析沉积体系的分布和演化及聚煤特征。煤层主要发育在湖扩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基底构造沉降和物源供给是决定聚煤中心迁移的重要因素,共同控制着煤层的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2.
露头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豫西中-新元古界为例,探讨目前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重要的问题。认为地层堆积类型转换面及沉积相序向上突然变浅的间断面是层序界面的间接标志。深切谷并非存在于所有的I类层序界面,其产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河流均衡剖面的坡度与暴露和海底地形的坡度差。此外,在露头研究中,副层序应该以沉积相序的演变及海泛面作为划分和鉴别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杨永泰  张宝民  李伟  瞿辉 《地学前缘》2000,7(3):145-151
依据钻井、露头的生物地层研究成果 ,特别是以冷科 1井的生物地层标定为基础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柴北缘覆盖区侏罗系进行了地震地层的追踪对比与地震相、沉积相研究 ,并探讨了层序格架内烃源岩、储层的发育特征。其结果表明 ,柴北缘侏罗系可划分为 5个层序、11个体系域。其中 ,下侏罗统可划分为两个层序 ,沉积相均以扇三角洲与半深湖—深湖相为特征 ;中侏罗统为一个层序 ,沉积相主体为河流、沼泽相 ,仅该层序顶部发育浅湖—半深湖相 ;上侏罗统为两个层序 ,沉积相以氧化宽浅湖、三角洲、河流为特征。烃源岩发育于中下侏罗统中。而侏罗系砂体分布广泛 ,可构成天然气的优质储层 ,部分可构成原油的良好储层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露头层序地层及沉积学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永清  李寅 《地球学报》2001,22(1):49-54
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以及成因地层学和河流沉积体系构成单元等级界面分析方法指导下,通过准噶尔侏罗系陆相盆地露头层序地层和沉积学的实际调查和综合研究,依据研究区沉积地层特征、层序和界面识别与划分、凝缩沉积、体系域和层序格架发育特点等,提出了陆相环境中层序地层研究以及层序界面、层序及凝缩层、体系域和层序格架识别与划分的若干标志及实际操作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白音查干凹陷层序地层格架及充填样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是一个北断南超型的箕状断陷盆地.通过岩心、录井剖面、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EXXON公司的层序地层划分模式和T.Cross高分辨层序地层的基准面旋回模式,将凹陷的主要研究目的层--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划分出2个超层序,6个三级层序;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等6种沉积相类型,其中冲积扇、扇三角洲发育在凹陷的北部陡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和浊积扇发育在凹陷南部缓坡;发现凹陷经历3次大的湖泛,在层序演化上具有早期形成及继承性发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层序地层学方法原则上适用于每一露头,但最好是沉积滨线坡折附近的露头。系统总结了"横向追踪、多个露头对比综合及区域范围内的精细填图"的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最后以柯坪县印干村志留系剖面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基于测录井资料对比,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将草湖凹陷侏罗系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J-SQ1与J-SQ2。J-SQ1时期气候温暖潮湿,层序发育完整的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沉积,发育辫状河体系和湖泊体系;J-SQ2时期气候逐渐转为炎热半干旱,层序发育不完整,只发育上升半旋回沉积,主要由氧化型湖泊体系构成,发育滨浅湖砂滩、泥滩互层沉积。其中,J-SQ1早期辫状河河道砂体叠置厚度大,储层物性好,上覆中厚层湖相泥岩沉积,是本区有利的储集层段。  相似文献   

8.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总结钻井、测井、地震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对白音查干凹陷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对比,将下白垩统地层划分为3个超层序,6个三级层序。对主要层序内部的岩性特征、沉积相构成、体系域发育状况、地层叠加样式等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特征的研究,对层序的形成背景、沉积演化过程,以及生储盖层的发育条件和组合关系等有了清楚的认识,认为白音查干凹陷演化具有早期形成,继承性发育,晚期鼎盛的特点,凹陷经历三次湖泛,形成三套烃源岩,发育四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存在三套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9.
王贤  张秀莲 《贵州地质》2002,19(4):242-248
作者对贵州丹寨-三都中上寒武统两个碳酸盐岩露头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5个(三级)层序。其中,寒武系顶界和都柳江组中部有I型层序边界,其余为Ⅱ型层序边界。论述了该区构造演化史,指出由于构造升降运动,两露头剖面的沉积环境发生变化。受海洋物理化学条件的控制,碳酸盐岩生产率以及生物种群显著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碳酸盐岩台地的堆积。诸多因素都对碳酸盐岩地层层序或沉积相在横向上和纵向上的展布和排列形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寒武纪时,区内有两个沉积模式:一为广阔的坡缓底平的广海陆棚模式,形成于早寒武纪;二为台地(斜坡)-广海(盆地)沉积模式,形成于中晚寒武纪。  相似文献   

10.
李绍虎  吴冲龙 《地球科学》1997,22(4):387-390
襄汾地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为一套碳酸盐岩-蒸发岩层序地层,其沉积背景及沉积过程受东部华北海控制,低位边级缘石膏最为发育,与泻湖内部盐岩层及普遍发育的碳酸盐岩一起构成了典型的碳酸盐岩-蒸发岩层序地层单元,该区马家沟组共发育7个I类层序,与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层序发育完全可以对比,层序边界位于边缘石膏楔的底部,层序边界的形成,和泻湖与外海(华北海)沟通与否或海平面下降程度有关,当海平面完全下降,泻湖与外海完  相似文献   

11.
浅析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在层序地层中的意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刘豪  王英民  王媛 《沉积学报》2002,20(2):197-20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主要发育了三套煤层组合,分别位于八道湾组下段、八道湾组上段下部和西山窑组底部。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划分的方案中sb1、sb2、sb4界面则分别位于八道湾组下段、八道湾组上段下部和西山窑组底部三套煤层组合附近。由于在不同层序的不同体系域及同一体系域的不同时期可供煤层堆积所需要的可容空问和容纳快速堆积的煤层 (泥炭 )的发育程度以及沉积环境的不同,其聚煤情况也有较大差异,因而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具有穿时现象,在层序的各个体系域中都有可能发育。经分析发现侏罗系煤层主要发育于 :⑴层序I的低位和高位域;⑵层序II的低位域;⑶层序III的高位域和 (4)局部发育于层序IV的低位域  相似文献   

12.
The Lower Jurassic is subdivided in ascending order into the Wulong, Kangdui and Yongjia Formations on the north slope of Mount Qomolangma, with a total thickness of 1362 m. They are thought to have been deposited respectively in the environments of the carbonate ramp fault-bounded basins and carbonate platform, with six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ix sub-facies. During the Early Jurassic, the Qomolangma area experienced strong faulting and subsidence, and was of a matured rift basin. The Lower Jurassic consists of eleven 3rd-order sequences, which can be grouped into three 2nd-order sequences and form a large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cycle. The 3rd-order sequenc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a-level changes recognized in the area can be correlated quite well with those set up in the western Tethys, and may have been caused by the eustatic fluctuations, while the 2nd-order sequences seem to b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sement subsidence and the variation in sedimentary influx, indicating the evolution of th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二维地震和钻井、测井资料探讨了北波拿巴盆地东北部侏罗纪各时期的古地貌和沉积相特征。整个侏罗纪时期,研究区整体处于裂陷作用的构造环境,发育由陆相至海相的5个三级层序。早侏罗世早期的古地貌主要受控于北西向构造格局,沉积中心主要是北西走向的凹陷和向斜。早侏罗世晚期开始,北东向构造开始发育,同时盆地整体剧烈沉降,北西和北东走向的构造单元发生切割和冲突,导致其内部的构造分区十分零碎。中侏罗世末期盆地北部发生大面积抬升形成Callovian不整合,之后的构造活动比较稳定,同时北东向构造基本形成,研究区进入缓慢拗陷时期。在此构造演化背景下,北波拿巴盆地东北部在早—中侏罗世主要是陆相的河流相和冲积扇沉积,中侏罗世主要是海陆过渡相的扇三角洲和三角洲沉积,而晚侏罗世则主要是浅海和滨岸沉积。  相似文献   

14.
乌尔逊凹陷北部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发育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杨玉峰  陈树民 《沉积学报》1999,17(3):422-429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的形成和发育主要受控于幕式构造活动,边界断裂的活动强度和基底的沉降速度是形成不同类型层序的主要原因。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乌尔逊凹陷北部下白垩统地层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这些层序由于形成时所经历的构造背景不同,因此形成的层序特征也不同,层序内部体系域的构成和规模也不同。在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乌北地区层序地层充填模式。并指出油气在这些层序和体系域类型中的赋集规律,认为快速断坳层序和同生断坳层序能形成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5.
吐哈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吐哈盆地侏罗系是一个盆地充填层序 (一级层序 ),包括 4个构造层序 (二级层序 ),分别与侏罗纪湖盆的 4个演化阶段 (稳定沉降阶段、短期收缩阶段、扩张阶段和萎缩阶段 )相对应,其中又分为 13个 (三级 )层序。与海相地层不同的是,本区识别出了 4种层序边界类型 (A型、B型、C型和D型 ),其对应的层序本文分别称之为冲积层序、淹没层序、类Ⅰ型层序和类Ⅱ型层序。冲积层序形成于构造剧烈抬升时的盆地萎缩阶段,淹没层序形成于构造沉降迅速时的盆地扩张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对应嘉一—嘉二、嘉三—嘉五两大地质时期。根据岩心和测井解释进一步识别出了6个四级层序和15个五级层序。这两个三级层序都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沉积相都经历了由开阔环境向局限环境的转变。因此嘉陵江组含开阔台地和半局限—局限台地两大沉积相,同时可识别出6种亚相及20种微相。四级、五级层序在广大的台地区具有可比性,纵向上滩体位置变化不明显。嘉二1和嘉四1这两个时期处于特殊的海平面升降旋回阶段,台内滩相较发育;嘉一到嘉二期和嘉三、嘉四到嘉五期,经历了由开阔台地相的石灰岩沉积到局限台地相的膏岩、白云岩沉积两次大的相变,构成两轮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晚期地层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宇  何金有  卫巍  徐备 《岩石学报》2010,26(8):2519-2528
通过阿克苏地区尤尔美那克村、尤尔美那克村西、阿克苏水泥厂实测剖面研究,将该地区南华系晚期和震旦系地层由下向上划分为:冰成相、浅海陆棚相、潮坪相、滨岸相、浅海相以及碳酸盐台地相。这些地层可分为两个层序(Sq1和Sq2),Sq1层序由尤尔美那克组地层和苏盖特布拉克组下亚组组成,包括冰成相、浅海陆棚相、潮坪相和滨岸相,属典型的冰期地层层序。Sq2层序由苏盖特布拉克组上亚组和奇格布拉克组组成,包括滨岸相,浅海相和碳酸盐台地相,属于潮汐作用为主的滨浅海碎屑岩-碳酸盐岩层序。根据年龄、碳同位素和冰期沉积特征综合对比,阿克苏地区晚元古代Sq1和Sq2层序应分别对比于鲁克塔格地区的第4和第5层序,说明尤尔美那克冰期相当于特瑞艾肯冰期,并揭示阿克苏地区在晚元古代早期应有较长阶段的缺失或剥蚀。  相似文献   

18.
歧口凹陷滩海区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通过对该区进行层序地层学的分析和研究,把歧口凹陷滩海区下第三系划分出一个二级层序,六个三级层序,并对每个层序的主控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出构造层序和气候层序的不同特点。同时对每个层序内部的沉积特点和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层序发育对岩石储集性的控制作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陆相盆地的单断特点控制了该区层序发育的总体特征;而断陷湖盆内部三级断层对层序内砂体的位置则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Jurassic Coal Measures in Northwester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Jurassic coal measures of northwestern China has been studied based on data from outcrop and borehole sections. Because of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the diversity of basin types, such as isochronisms of coal seams and recognition of key sequence boundaries, it is rare to summarize and correlate sequence structure and framework. The types and reco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quence boundaries of the Jurassic coal measures are revealed by comparing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al styles and the base level cycle. A total of five third-order sequences and 15 systems tracts have been subdivided and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has been reconstructed confirming that the thick coals accumulated in the late stage of transgression system tracts of sequence I (SQ I) and sequence III (SQ III). This idea is of important academic significance for instructing co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enhancing geological effects of prospecting engineering. It is also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guaranteeing construction of the large-scale coal production base in northwestern China, accelerating the westward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industry stratagem.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准噶尔盆地东缘中侏罗统头屯河组(J2t)层序地层特征及其沉积充填规律,结合露头、岩心及测井资料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对研究区头屯河组层序地层进行划分对比,对其沉积相展布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头屯河组可划分出个1个Ⅲ级旋回、3个Ⅳ级旋回及9个Ⅴ级旋回,沉积物岩性以砂砾岩和泥岩为主,沉积环境主要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发育向上"变深"对称型和非对称型的两种结构类型。头屯河组沉积时期湖泊较浅,沉积基底平缓,湖泊边缘坡度小,在头屯河组下段(J2t1)时期到头屯河组上段(J2t2)段时期经历了湖侵演变过程。结合研究区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展布特征,认为研究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具有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3种沉积环境相结合的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