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53例青年胃癌临床内镜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青年胃癌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为青年胃癌早期胃镜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胃镜检查并行病理活检证实胃癌患者621例,年龄≤40岁青年组53例,>70岁老年患者24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结果青年组男女比例为1∶3.08,老年组3.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胃癌遗传倾向性多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纳差、早饱及其他不典型症状者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青年组胃癌以胃窦胃角部为主,老年组贲门及交界区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进展期胃癌BormannⅢ、Ⅳ型发现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低分化癌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年胃癌好发于女性,存在遗传倾向,可无特殊临床表现;发生部位以胃窦胃角为主;内镜以进展期胃癌为主;病理表现以低分化为主。应加强对青年胃癌临床内镜识别及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2.
李克兵 《安徽医药》2013,17(2):285-286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与中、青年胃癌的临床表现,对比各自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治疗的96例中、青年胃癌患者及84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及中、青年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预后等。结果中、青年组男女比例相近,而老年组以男性更为多见(P0.05);中、青年组患者具有肿瘤家族史的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的比较,中、青年组上腹部不规律疼痛高于老年组,而部分老年胃癌患者有胸骨后不适,吞咽困难,消瘦,其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中、青年或老年胃癌均以胃窦部多见,但21.9%的中青年患者合并两处以上出现肿瘤,而老年组仅4.8%(P0.05);中青年胃癌患者多为BorrmannⅢ型和Ⅳ型,而老年组以Ⅱ型和Ⅲ型多见;老年胃癌患者的高、中分化比例高于中青年患者(P0.05);TNM分期比较中,中青年胃癌患者Ⅲb、IV期所占比例更高,老年胃癌患者以Ⅱ、Ⅲa期更为多见(P0.05)。老年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临床应重视中、青年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有上消化症状或全身症状的青年患者应进行相关的检查,提高诊断率,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及内镜特点,以提高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方法结直肠癌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病理资料。结果结直肠癌以中、老年人多见(占全部结直肠癌的89.8%),临床首发症状均为便血,青年组腹痛比中、老年组常见(P〈0.05);各组均以左半结肠癌多见,共占76%,右半结肠癌占24%:中、老年组结直肠癌合并息肉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青年组低分化腺癌较中、老年组多见。结论结直肠癌以中、老年多见,左半结肠癌较右半结肠癌多见,青年人结直肠癌低分化腺癌多见,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48例35岁以下的结直肠癌病例临床资料并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青年人结直肠癌主要临床表现为粘液血便或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肿瘤主要在直肠及乙状结肠,组织学类型以分化不良为主,Duke's分期以C、D期为主,根治率43.75%,5年生存率为28.21%。结论:青年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手术根治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老年组,另选取60例青年肺结核患者作为青年组。分析老年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核分型及合并疾病等;比较老年组合并不同疾病类型的临床疗效及不同结核分型的临床疗效;比较老年组和青年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老年组浸润型、粟粒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分别为40、2和20例,青年组中浸润型、粟粒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分别为36、4和20例。老年组中合并糖尿病20例,合并肝肾功能异常7例。非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浸润型肺结核患者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75.0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无肝肾功能异常肺结核患者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肝肾功能异常肺结核患者的71.4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有效率为85.48%(53/62),低于青年组患者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8,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病特点缺乏典型性特征,极易延误临床诊断和治疗,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病特点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青年与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 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104例住院的青年(年龄≤45岁)AMI患者(青年组), 以同期住院的121例老年(年龄≥65岁)AMI患者作为对照, 分析AMI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 青年组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典型胸痛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 青年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并发症以及病死率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多系单支、中度血管病变为主, 老年组以多支、重度血管病变为主。青年组药物保守治疗比例较老年组高(P<0.05), 老年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患者从症状发作到医院时间、医院到导管室时间均小于老年组(P<0.05)。结论 青年与老年AMI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特点及治疗策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32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经统计分析,研究对象在男女患病率、各年龄组间癌症好发部位、患者性别与病理类型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病理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的黏液腺癌所占比例与中老年组相比发病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例直结癌患者中城市患者共21例,占本次标本研究病例的65.62%,农村患者占比为34.37%。其中,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所占比例中农村患者较多,城市患者青年组比例大于农村患者,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原发性结直肠癌的预后比较差,属恶性疾病,其发病率有明显家族集聚性,与遗传因素、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年龄等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肠镜活检标本对老年结直肠癌诊断价值以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4例肠镜活检为结直肠癌的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44例)与年轻组(≤59岁,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病理Dukes分期、组织分化。结果最常见临床症状,老年组为便血,年轻组为腹痛(P<0.05);内镜显示两组病变范围及病变形态无差异(P>0.05)。与年轻组相比,老年组肿瘤的分化程度较年轻组高;老年组肿瘤的Dukes分期明显较好(P<0.05)。结论肠镜活检标本诊断老年结直肠癌对临床早期诊断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癌临床特点。方法将年龄≤40岁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青年组);按照1∶1比例选择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病例(中老年组),比较性别构成、肿瘤家族史、病程、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理类型、转移、治疗方法及生存期等方面上的差异。结果 9年中共收治结直癌患者840例;其中青年组患者50例,两组比较青年组女性多、存在肿瘤家族、病程长、大便性状改变多见、低分化腺癌或黏液腺癌为主、转移多、手术治疗比例高(P<0.05),两组发病部位、生存期无差异(P>0.05)。结论青年人结直癌具有特殊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点,应强调早期诊断及根治手术;术后放疗和化疗是的必要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宇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105-2105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青年人结直肠癌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8例均为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31例,姑息性手术17例,发病部位以直肠为多见,其次为乙状结肠,临床表现以便血或黏液血便、大便习惯改变、腹部疼痛不适多见。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多见,占79.2%(38/48),Dukes分期其中C期、D期为主,占70.8%(34/48)。结论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较高,恶性度较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张少君  王琴  颜艳 《江苏医药》2022,(12):1196-1199
目的 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青年组,年龄18~45岁)和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中老年组,年龄>45岁)病例资料。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脑卒中评定和TOAST分型。结果 青年组男性、吸烟史和高尿酸血症比例高于中老年组(P<0.05或P<0.01)。青年组抗凝血酶Ⅲ、SCr、尿酸和TG水平高于中老年组(P<0.05或P<0.01)。入院和出院时青年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中老年组(P<0.05)。两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相仿(47%vs.49%)(P>0.05),但青年组不明原因型比例高于中老年组(16%vs.3%)(P<0.05)。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烟和高尿酸血症比例高,病情严重程度低,TOAST分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为主,但不明原因型比例高。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37-338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青年脑梗死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年脑梗死患者76例作为青年组,另选取5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老年组。检测两组患者hs-CRP水平并比较分析hs-CRP水平与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关系。结果:青年组hs-CR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并且青年组hs-CRP升高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hsCRP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青年脑梗死患者病情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动态检测患者hs-CRP水平评估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并与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比对,为进一步提高青年脑卒中的预防及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神经内科收治的青年和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45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按照病因进行TOAST分型,记录其常见危险因素,对比分析2组人群的差异.结果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24(31.6%)例,心源性卒中型(CE)9(11.8%)例,小动脉闭塞型(SAA)15(19.7%)例,其他原因型 (SOE)10(13.2%)例,不明原因型 (SUE)18(23.7%)例.老年组分别为LAA106(43.3%)例,CE29(11.8%)例,SAA67(27.3%)例,SOE10(4.9%)例,SUE18(12.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老年组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均以LAA为主,2组CE所占比例相同,但是青年组中SOE和SUE的比例要明显高于老年组.青年组前后循环所占比例分别为55(72.4%)和21(27.6%),老年组前后循环比例分别为193(78.8%)和52(21.2%),2组前后循环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酗酒、家族史、高血压、心脏病、肺炎等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63.2%),高脂血症(61.8%),吸烟(34.2 %),酗酒(31.6%).结论 青年组和老年组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均以LAA为主,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利于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是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青年组在关注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病因的同时,也要关注少见、罕见的病因,以更好的指导青年脑卒中的一、二预防.  相似文献   

14.
刘会永  李彦 《安徽医药》2014,(6):1086-108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在该院门诊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分析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B级及以上食管炎、食管外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卧位食管pH<4时间、立位食管pH<4时间及DeMeester评分均明显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老年组在活力、总体健康2个维度的评分明显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食管酸暴露时间逐渐延长,中重度食管炎和食管外症状发生率逐渐增加,患者生活质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青年与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青年女性乳腺癌患42例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81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中三阴性乳腺癌比例高于老年组。青年组2年、3年无病生存期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3年总生存期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青年和老年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有一定差异,青年乳腺癌基地细胞型较多,如何寻找新的治疗方案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了解青年人结直肠癌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34例青年结直肠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首发症状、就诊时间、辅助检查及术后病理等资料。结果 34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以大便带血为首发症状就诊,腹部CT、钡剂灌肠及肠镜可以协助诊断,且肿瘤多位于直肠,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为主,占48%,预后差。结论 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需对有消化道症状、家族性息肉病史及肠癌家族史的青年人,行必要的结直肠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灶数量多、分型多样,并发症多、耐多药率高、误诊率高,依从性差等临床特征,为老年结核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1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老年组以纤维空洞型、浸润型肺结核多见;中青年组以浸润型及结核性胸膜炎为主。老年组的临床症状以纳差及呼吸困难为主,中青年组以发热、盗汗、咯血为主。老年组的涂阳率、培阳率和耐药率与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耐多药率高于青年患者。老年组的误诊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依从性比中青年组的患者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耐多药率及误诊率高,依从性差,需要综合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组不同年龄痛风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其临床特点以便于临床的诊疗及预后的判断。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20年6月扬中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痛风患者205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51例(≤44岁)、中年组67例(45~64岁)及老年组87例(≥65岁),分别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和相关生化检测结果。结果:老年组男性痛风患者所占比例(80.46%)低于中年组(97.01%)和青年组(98.04%),老年组女性痛风患者所占比例(19.54%)高于中年组(2.99%)和青年组(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高血压病合并率(85.06%)、慢性肾脏病合并率(35.63%)及脑梗死合并率(13.79%)高于中年组(58.21%、19.40%、2.99%)及青年组(29.41%、7.84%、0),中年组糖尿病合并率(14.93%)高于青年组(3.92%),老年组冠心病合并率(12.64%)高于青年组(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血尿素氮[(7.71±3.20)mmol/L]、血肌酐[(111.14±43.08)umol/...  相似文献   

19.
李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109-110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老年组为49例,青年组为38例;老年组主要病因为感染、心力衰竭、药物及恶性肿瘤等;青年组病因主要为,泌尿系结石,肾病综合征,血容量不足,肾毒性药物等。结论老年组和青年组病因构成不同,预后与其基础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老年组治疗效果差,病死率比青年组高,重在早期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蒲静  刘苏 《上海医药》2015,(2):30-32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的临床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1月经结肠镜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55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11例(7.1%)、中年组(45~60岁)43例(27.7%)和老年组(>60岁)101例(65.2%),对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肿瘤部位、病理学类型、临床病理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以便血及黏液便为主要临床症状,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腹痛、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18.2%和9.1%,34.9%和41.9%、34.7%和19.8%。老年组便秘、急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24.8%,青年组无发生。三组患者的发病部位均以直肠为主,占34.8%(54/155)。三组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均以中分化腺癌最多,占60.0%(93/155),但青年组(45.5%)的低分化癌比例明显高于中年组(7.0%)和老年组(5.0%)。临床分期以中晚期为主,Dukes B、C、D期分别占17.4%、34.8%、34.8%,Dukes A期仅占9.0%。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仍以老年人为主,目前有年轻化趋势,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绝大部分患者发病时已处于中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