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德,才瘘备的跨世纪医学生,本文选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兰医653名本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状况男生好于女性 ,生源来自城镇学生好于乡村学生,低年级学生好与高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本科5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46名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五年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1)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7.5%,男生检出率为15.3%,女生检出率为18.9%;(2)男女生均以强迫、人际关系、偏执因子为突出,女生的心理问题更突出;(3)来自云南省的毕业班学生和来自其它省的毕业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医学本科5年级的毕业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男和女学生抑郁、焦虑和偏执的心理问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卫校96级272名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测定。结果显示,各因子分及阳性项数与国内常模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的检出率为2132%;男、女生各因子分比较在某些方面有显著差异;成人中专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人数多于统招生。表明卫校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卫生障碍,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不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识别和判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辅导。已成为影响班主任成长的重要问题。针对班主任职能的转换,就如何改进班主任的工作模式,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增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临床专升本学生与临床本科学生心理卫生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专升本与普通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82名专升本同学和85名临床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专升本学生SCL—9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76,2.24,3.36,3.11,2.51,6,12.95,P<0.001)。普通本科学生强迫、精神病性方面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3.39,P<0.01)。专升本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因子分与本科五年制学生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专升本心理问题发生率为57.4%,普通本科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7.1%。结论临床专升本学生与临床本科学生相比较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应进行重视及进行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中等卫校学生毕业前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分析中等卫校学生毕业前的心理状况,为心理干扰提供依据。方法 以SCL-90为研究工具,采用自评方式对482名即将毕业的中等卫校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评价。结果 中等卫校学生毕业前有显著的心理问题,男生多于女生,农村学生多于城市学生。结论 中等卫校学生毕业前有较多的心理问题,应进行心理干预,以帮助他们渡过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674名即将毕业的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前的心理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治疗依据。方法SCL-90为研究工具,采用自评方式评价心理状况。结果中等卫校学生毕业前有显性的心理问题,农村学生多于城市学生。结论高职学学生毕业前有较多的心理问题,应进行心理干预,以帮助他们渡过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8.
891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霞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6):95-96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渤海石油职业学院891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其中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89%,较常见的有人际敏感、强迫、抑郁症状;心理健康水平受年级、生源、专业层次等影响,其中三年级学生、中招生以及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结论高职院校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分析原因、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9.
生理疾病的分类中有一个名词叫"医源性感染"。套用这个分类依据,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障碍)从来源上分为两类,一是校源性的,二是非校源性的。而在校源性心理问题中,绝大多数是来自教师的,所以心理学上把因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使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命名为"师源性心理问题"。本文用心理咨询中的实例,探讨学生师源性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赵清梅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1):155-157
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年龄小、阅历浅、心理问题多。分析高三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并总结心理问题表现,提出克服挫折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卫生学校学生的心理调查与分析已有报道,且认为心理问题不仅使学生痛苦,还是现在广泛推动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但在班主任的针对性心理辅导对策研究方面较少有报道。笔者试图通过对所带班级的学生作心理健康调查,为班主任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为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这部分学生有因考入中等职业学校而兴奋者,有因中考落榜而失意者。面对就业及社会舆论的压力,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自卑、厌学、缺乏自信心和无成就感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学习成绩差甚至退学,也有许多学生缺少职业心理素质训练,缺少就业心理准备,导致毕业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竞争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等明显不足。这些问题大多是一般性心理问题,主要是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引发的,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求助于心理咨询而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对待大中专学中的心理问题。方法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及与学生的接触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并通过心理咨询、沟通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会学生自我调适的方式。结果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结论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应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正确对待,学生本人也应学会自我心理保护,遵循助人自助原则,把心理问题消灭到萌芽到无状态。  相似文献   

14.
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教”,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就机能实验课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心理问题及原因 1.1 对实验课不重视的心理及原因 一些同学只注……  相似文献   

15.
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新时期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内涵,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与矛盾,以及从何种途径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今后全面促进护理专业学生发展,预防常见的心理疾病,确保为临床、教学一线输送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颖  李长驰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3):86-87,89
为了解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量表,按5:3比例整群抽样,由受试者根据量表作出自我评定,将结果与常模(青年组)加以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生心理问题偏重有所不同,男生有敌对、偏执倾向,女生在强迫症状、抑郁和恐怖方面更突出;大专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更为敏感。一年级新生心理问题相对最严重。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教育难题,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了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陕北农村,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一开口又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说不好普通话。笔者有针对性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他们说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9.
扩招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扩招后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1052名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SCL-90临床症状自评调查,分析发现有245名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3.3%)。男生与女生在强迫症状、恐怖症状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提出加强挫折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工作,减负及实施学习动机目标管理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计算机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800名计算机专业在校生,用16PF、Scl-90、应付方式问卷、心理压力感量表进行评估,应用非条件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残缺家庭学生、学生干部是心理问题发生的危险人群;高紧张性、高怀疑性、高恃强性是心理问题发生的个性危险因素;健康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择业、学校环境及婚恋压力是心理问题发生的应激源因素。结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于关注高危人群,优化学生个性结构,提高学生应对心理挫折、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