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沈阳市某二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不良事件,以促进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于沈阳市某二级甲等医院妇产科手术期患者300例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提取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分析抗菌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得到参与单位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研究对象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30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中,103例出现抗菌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33%.以头孢菌素类药物(53.32%,201/377)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为主,不良反应的类型以消化道反应(28.12%,106/377)多见,Ⅰ类,Ⅱ类手术切口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较不合理应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结论 促进沈阳市某二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明显降低抗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评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300例,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患者51例,Ⅱ类切口患者249例,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用药时间为(6.7±2.9)d,61例患者用药时间分布不恰当,其中21.31%(13/61)的患者术前未用药,19.67%(12/61)的患者术前用药大于2 h;14.75%(9/61)患者手术时间超过3 h,但术中无追加用药。结论需加强该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妇产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常会发生细菌感染,因此抗菌药物是妇产科使用较广泛的一类药物。中国三级甲等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70%〔1〕,不合理使用比例>50%〔2〕。了解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对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随机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妇  相似文献   

4.
药物利用研究是对全社会药物销售、供给、处方及其使用的研究,重点是药物利用引起的医药、社会、经济后果以及各种药物和非药物因素对药物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使用存在不合理问题[1-2].为了解甲状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利用情况,本研究定性分析辽宁省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400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病历资料的抗菌药物利用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300例围手术期患者的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提取其中有关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信息,按照国家有关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相关评价标准,逐一分析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方案,抗菌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剂量、次数及换药理由及其合理性等.结果 300例围手术期患者接受抗菌药物单一治疗方案的应用率为74.67%(224/300),二联方案的应用率为25.33%(76/300).其中,抗菌药物种类的应用合理性为88.67%(266/300),给药途径的合理性为100.00%(300/300),给药剂量的合理性为63.67%(191/300),给药次数的合理性为37.33%(112/300),换药理由的合理性为64.33%(193/300).结论 该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尚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6.
吕会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466-1467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外科系列(外科、骨科、妇产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设计调查表,制定外科系列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每月对其合理应用情况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共调查手术患者2 079例,其中清洁手术1 029例,清洁—污染手术924例,污染手术126例,抗菌药物使用率100%。[结论]我院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给药时间及药物品种不规范、治疗用药均为经验治疗、缺乏病原体的检测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使抗菌药物应用趋于合理.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8月13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结果 227例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60%;其中治疗、治疗加预防、预防用药分别占36.71%、11.39%、51.90%;抗菌药物单用、二联、三联使用率分别占68.35%、29.75%、1.90%;在全院各科室中以外科使用率最高,为93.24%,其次是妇产科为90.00%、五官科为88.89%.全院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包括治疗+预防用药)为48.68%.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经验用药普遍,围手术期用药不规范,需要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 研究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妇产科病区2007年1-10月的263份出院病历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17.11%为单一用药,66.92%为二联用药,15.97%为三联用药;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偏长,选用品种存在不当之处.结论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偏长,品种偏高档,亟待临床药师到临床一线,帮助、参与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使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与分析妇产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选择医院2011年3月,妇产科门诊患者412例,对其处方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妇产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4%,其中常见妇产科疾病及妊娠终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0.3%及98.8%;非感染疾病用药占10.2%;联合用药占84.7%;静脉输液使用抗菌药物占97.8%;奥硝唑和甲磺酸帕珠沙星使用频率分别占42.4%和25.5%.结论 妇产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指征掌握不严,用药无选择针对性,联合用药、用药途径不合理等盲目滥用现象,亟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相关卫生行政立法,加大处罚、监管及督查力度,同时要加强医德、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10.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调查临床医师对围手术期妇产科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促进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593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判断其合理性。结果全部手术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单一86.51%、二联12.82%、三联0.67%;术后感染1.52%。结论医院妇产科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已经做到规范化,但在药物品种选择及应用时间上仍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1.
李淑君 《中国卫生产业》2013,(12):118-118,120
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5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数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50例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均使用过抗菌药物,其中共有121例患者是单一用药,所占比例为34.57%。共有198例患者是二联用药,所占比例为56.57%。共有31例患者为三联用药,所占比例为8.86%。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跨度较大,且选用的药物品种存在不当。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过长,品种多为高档抗菌药物。临床药师应当深入临床一线,帮助医生正确、合理给药,促进妇产科围手术期用药趋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安全用药、减少药物不良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美国每年至少7 000人死于用药差错,每年用于治疗药源性疾病的费用为770亿美元[1].我国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2].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患病率逐年上升[2-3],目前中国有2亿高血压患者,2010年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为30.6%[4],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5].相关研究显示,降低血压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6],其中药物治疗是降压最常用的手段.近年来,我国缺乏对全国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用药情况的调查.为此,本研究于2011年3-5月承接Iceberg Breaking进行的第二阶段研究,根据患者血压达标情况24个城市调查共4 117例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旨在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锐 《工企医刊》2012,25(2):20-22
目的 观察我院肛肠科混合痔切除术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并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混合痔切除术患者240例,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全部给予静脉滴注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且绝大多数患者使用了联合用药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结论 我院临床用药基本合理,用法正确,但是存在用药起点过高、用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太长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管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样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第一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调查.结果 1612例住院患者中有1067例使用过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19%,其中单一用药占49.67%,二联用药占40.49%,≥三联占9.84%;治疗用药占43.39%,预防用药占50.42%,治疗加预防占6.19%;抗菌药物使用率与患者付费方式有关(x2=6.313,P=0.013);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用药无指征或预防用药指征过宽,不适当的联合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低等.结论 针对抗菌药物使用现状,采取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开展知识培训、严格检查考核等有效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反对盲目滥用抗菌药,提倡有针对性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妇产科接待的患者300例,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这300例妇产科患者中,171例使用了抗菌药物,占到57%,132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占到44%;患者单一用药的78例,占26%,二联用药的有184例,占到61.3%,三联用药的患者25例,占到8.3%。其中不合理用药的13例,占4.3%。结论妇产科的临床治疗中普遍使用抗菌药,且存在不合理用药,应该加强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使其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7~12月内科住院患者病历400份,调查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结果]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75%,病原学送检率为29.15%,联合用药占25.91%,抗菌药物的金额占使用药品总金额的25.89%. [结论]应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合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8.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常规治疗护理所产生的预期结果不相符合的非正常事件[1],其概念在国内尚未有明确界定,更多的使用了护理差错的概念.护理差错是指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患者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1].美国等国家实践证明,医疗差错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促进医疗安全及患者安全[2].我院自2008年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护理安全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口腔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在排除医院和社区感染病例的基础上,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该院2009年4月-2010年4月口腔外科手术患者478例,调查其以预防为目的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所调查的478例口腔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高达100.00%(478/478),其中用药时机不符合要求者占1.88%(9/478),用药时间≥3 d者占88.70%(424/478),抗菌药物选用级别高者占83.26%(398/478),抗菌药物选用种类不恰当者占26.78%(128/478)。结论除用药时机选择较合理外,该院口腔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用药时间长、用药级别高等诸多不规范,需加强管理,以确保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每日两次的用药时间安排,分析存在问题及可能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抽取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病区2010年7-8月使用抗菌药物每日两次静脉滴注的住院患564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进行回顾调查。结果:抗菌药物用药起止时间〈8h的占57.80%,用药始隔时间〈8h的占67.73%,用药间隔时间〈6h的占48.23%,用药间隔时间≥8h的仅占24.82%。结论:该院妇产科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每日两次静脉滴注时间安排不合理,存在用药间隔时间过短,应加强医护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该药效动力学知识的学习,严格遵守抗菌药物给药间隔时间,同时加强患者用药知识宣教,提高抗菌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