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绪言目前农村生活用能仍以生物质为主(占60%),在农村燃料来源主要靠秸秆,我国年秸秆资源量约5.6亿吨,年耗量约3亿吨。由于秸秆体积能量密度低在炉灶中得不到充分燃烧,虽然农户使用量甚大但热效率却很低,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正放弃与生活不谐调的秸秆寻找能与生活、居住条件相称的煤、油、电、气。大量秸秆弃置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据估算每年全国废弃的秸秆已达一亿多吨,以致在一些地区造成新的“公害”。为解决秸秆废弃量越来越大的问题,国家从“七五”期间开始抓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秸秆制成型燃料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容量锅炉尾部烟道空气动力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北方农村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对各种秸秆高效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推广应用的技术关键。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在近期已经具备一定推广应用条件。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特性艮好,且便于储存和运输。秸秆成型加工可以作为秸秆燃料的预处理技术,为各种秸秆的高效利用技术特别是直接燃烧技术准备原料。秸秆成型机技术已有较大进步,进一步研究需要在降低能耗和提高成产率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压缩成型燃料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1 引言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断增加,浪费现象加剧。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并缓解能源日益短缺的矛盾,必须对越来越多的农业、林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废料以及城镇垃圾等方面的有机物进行处理。因此,一种既能解决环境保护又能生产代用燃料的生物质压缩成型燃料技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压缩成型燃料已成为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新办的工业,在许多国家崛起,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压缩成型的各种燃料已先后在一些国家中作为商品销售。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国内生物质电厂集中存在的燃料问题,而生物质成型燃料能够解决秸秆运输、储存、防火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比介绍了生物质成型技术,分析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料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可以改善燃烧特性,燃烬时间长,有利于提高生物质灰熔点。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秸秆、糠渣、谷壳等农林废弃物是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生物质成型技术为高效再利用农林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文章介绍了一种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炉具及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家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炉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农村秸秆焚烧污染问题,研究以生物质颗粒为燃料的家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炉供农家炊事使用。在充分研究、分析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生物质颗粒燃料挥发分含量高、燃点低的特点,在生物质颗粒燃料炉的设计中采用了气化、燃烧一体化结构。测试结果表明,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生物质颗粒燃料炉内能气化燃烧,残碳也能够完全燃尽。该炉的主要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燃烧稳定、高效、清洁,提高了秸秆的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徐秀国 《太阳能》2011,(23):54-56
一引言秸秆固化是生产秸秆固化燃料的一个朝阳产业。它是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在秸秆压块设备中利用机械、油压或环模技术将秸秆压缩成型,作燃料直接燃烧。秸秆经压缩成型后,体积变小,密度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生物质成型燃料概念及种类通常,生物质成型燃料是指将干枯的草本类(如农作物秸秆)、木本类(如树枝)植物经粉碎后,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压缩成为一种固形物,所以也称之  相似文献   

9.
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对我国各地的秸秆年产量、流向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法。针对秸秆资源分布范围广阔而分散的特点,提出了农村区域性供能的设想。并通过对秸秆的燃烧机理的研究,为秸秆的能源化提供了一定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荫  李伟莉  谢海江  刘圣勇 《节能技术》2005,23(4):324-326,330
为弥补华北农村冬季传统采暖存在的不足,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特性,设计制造出适合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专用热风采暖炉,并对其进行了热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好工况下,其燃烧效率可达85.03%~92.06%,热效率可达44.82%~55.85%,为解决农村地区采暖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能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的深入研究及锅炉技术的成熟和锅炉类型的多样化为更好开发生物质能源创造了条件。生物质成型燃料与原生物质及煤相比燃烧性质有较大差别,依据该燃料的特点采用双层炉排层燃锅炉。根据有限元分割成型原理布置测点,用热电偶温度计和红外测温仪测出各点温度,得出各个方向温度分布图,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为水冷壁的合理布置、进风量选择及锅炉稳定燃烧、经济燃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秸秆成型燃料锅炉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秸秆成型燃料高挥发性和燃烧稳定的特点,完成了输出热负荷200 kW的秸秆成型燃料锅炉的设计。其炉膛可分为热解区、炭燃烧区与挥发分燃烧区3部分,实现了秸秆成型燃料的分段燃烧。以直径不同的5种玉米秸秆成型燃料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对其输出热负荷、燃气中CO含量及热利用效率进行了测试,发现利用直径为40~50 mm成型燃料时,锅炉的输出热负荷最大,热利用率较高,烟气中CO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个巨大的能源库,对其的准确定量是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提条件.文章以2005年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为例,结合农作物秸秆的能源转化方式,定量估算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的潜力,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中国每年约有3.995×108 t农作物秸秆可作为能源利用,这些秸秆若全部以直接燃烧、锅炉燃烧、压缩成型燃烧、沼气供热、沼气发电、气化供热以及气化发电等不同转化方式加以利用,则其能源化产品可分别替代化石燃料0.291×108,0.5×108,2.039×108,0.815×108,0.258×108,2.217×108和0.5987×108 t标煤.其中气化供热能源转化效率最高,可达60.37%,其次为压缩成型燃烧,能源转化效率达58.26%.秸秆资源用于气化供热和压缩成型燃烧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秸秆成型燃料双胆反烧炉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秸秆成型燃料的单颗粒燃烧试验,分析了秸秆成型燃料的燃烧速度、燃烧机理和燃烧动力学特性,总结了秸秆成型燃料的燃烧规律,并根据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特性,研制出适合于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的双胆反烧锅炉。该锅炉采用双层炉排反烧结构,可使成型燃料连续稳定燃烧,同时基本上解决了秸秆燃烧的结渣、飘尘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锅炉燃烧效率高达99.23%~91.75%,而且烟气中的烟尘含量,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含量远低于国家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图1表6参10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桉木屑成型困难、能耗高、燃料强度低等问题,采用其与玉米秸秆混配成型的技术手段,设计五因素的响应面中心组合实验方法,在WD-100KE型电子压力机上进行单颗粒压缩实验,研究玉米秸秆配比(0~40%)、水分(4%~20%)、温度(40~160℃)、压力(4000~8000 N)、粒径(1.00~5.00 mm)对比能耗、松弛密度、Meyer强度的影响。选定比能耗为二因素交互关系模型(2FI)、松弛密度和Meyer强度为二次优化模型(quadratic),得到响应面方程,对优化的成型参数验证实验表明,实验值与预测值误差在10%内,可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理论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总结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点火性能、燃烧机理、燃烧特性等燃烧规律,从而为确定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的热力特性参数打下基础,为研制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燃烧设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生物质成型燃料炉为对象,分别燃用玉米秸秆和木质成型燃料,分析其不同助燃空气温度下的点火过程中污染物(NO,CO)的排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点火过程,NO的平均排放质量比稳态时的要低,而CO的平均排放质量比稳态时的要高.燃用玉米秸秆成型燃料,CO与NO的质量比随排烟温度呈指数关系减小,燃用木质成型燃料,CO与NO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创新设计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特殊燃烧方式的新型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该锅炉采用了双炉排反烧的结构,可使锅炉工作连续平稳,燃烧更稳定,热效率更高.同时,烟气中的气体及固体的不完全燃烧损失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烟尘含量远低于国家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分析,针对生物质燃料挥发分含量高、热损失大、后劲不足的燃烧特性,在充分继承原燃煤链条炉优点的基础上,创新开发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形式的链条炉。该锅炉采用前轴驱动链条炉排,高而短的前拱和低而长的后拱,在炉膛燃烧区设计二次风喷嘴,在炉膛下部、前拱区及后拱区都采用绝热炉膛,可使燃烧更加稳定、充分,不完全燃烧和热损失大大减少,热效率提高。该锅炉已在河南某地投入使用,通过实地考察该锅炉运行状况良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证明该设计可行,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成型燃料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方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玉米秸秆成型燃料作为试验对象,运用场发射投射电子显微镜(JEM-2100F)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压缩后的成型燃料致密程度显著增加,减少的是原生物质的孔隙率,其组织结构变得纵横叠加,且层与层之间的空隙较小,连接物无明显界线,结合紧密,断面的形成有相互牵拉的迹象;通过计算分析,玉米秸秆致密成型燃料的相对孔隙率为22.8%,因此,在燃烧过程中应增加氧气的供应量与燃料强制混合.研究为成型燃料燃烧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是成型燃料燃烧设备和加工设备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