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春玲  张丽 《山东医药》2006,46(2):36-37
将6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切皮前30min静注氯诺昔康8mg,Ⅱ组术毕前30min静注氯诺昔康8mg。Ⅲ组切皮前和术毕前静注生理盐水2ml。结果Ⅰ组和Ⅱ组术后2h、6h视觉摸拟评分(VAS)低于Ⅲ组,术后24h VAS评分Ⅰ组低予Ⅱ组和Ⅲ组,Ⅱ组和Ⅲ组24h VAS评分无显著差异,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提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张奎明 《山东医药》2011,51(18):95-96
目的 探索以氯诺昔康行超前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清IL-2、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75例胃癌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随机分三组.Ⅰ组未行超前镇痛,Ⅱ组行超前镇痛(术前25 min给予氯诺昔康16 mg静注),Ⅲ组行术毕镇痛.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L-2、IL-10,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镇痛效果.结果 三组围术期各时间点VAS评分相近.血清IL-2水平在Ⅱ组波动不显著,在Ⅰ组和Ⅲ组都有明显降低(P<0.05);Ⅱ组的血清IL-10水平上升显著(P<0.05).结论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IL-2的分泌无明显抑制,能升高血清IL-10水平,有效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郭素莲  阎宇听 《山东医药》2011,51(27):91-93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30min缓慢静注氯诺昔康16mg,术毕即刻静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前30rain静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术毕即刻缓慢静注氯诺昔康16mg。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术前30min(T0)、术毕即刻(T1)及术后8h(T2)、24h(L)IL-2、IL-6、IL-10水平,记录术后4、8、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两组首次应用镇痛药时间、比例及平均用量。结果观察组T1、T2、T3时点IL-2、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T1、T2、T3时点IL-2水平明显低于T0时点,T2时点IL-6、IL-10明显高于To,P均〈0.050观察组术后8、12、24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首次应用镇痛药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用药比例及平均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行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吗啡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三组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注入腰麻药液后布托啡诺组注入布托啡诺1mg,吗啡组予吗啡2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5ml。观察新生儿出生1、5min的Apgar评分,生后15min的神经行为和适应能力评分(NACS);术中及术后2、4、8、12、24h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Apgar评分、NA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布托啡诺组术中探查痛及宫缩痛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布托啡诺组和吗啡组术后2、4、8、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布托啡诺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手术镇痛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张卫东  刘平  刘锦波  李立 《山东医药》2007,47(34):24-25
目的观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输注氯诺昔康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用氯诺昔康)、对照组(用芬太尼)及空白对照组,观察三组术前及术后24、48h的P-选择素(GMP-140)、血栓烷B2(TXB2)、血小板聚集率(PAgT)变化。结果实验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组内与术前比较,实验组各指标降低(P〈0.01),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对照组变化不大。结论术后输注氯诺昔康对血小板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60例ASA Ⅰ~Ⅱ级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清醒后予吗啡2.5mg+恩丹西酮4 mg静注,接PCLA泵,对照组用药为吗啡60 mg+恩丹西酮4 mg、观察组为吗啡40 mg+氯诺昔康24 mg+恩丹西酮4 mg.观察术后静息及咳嗽时视觉模拟(VAS)评分、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认为吗啡复合氯诺昔康用于开胸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将2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观察组)和芬太尼组(对照组)。观察组切皮前静注氯诺昔康8mg,对照组术前未注药。术毕观察组予氯诺昔康0.6mg/kg,对照组予芬太尼0.015mg/kg,均稀释至100ml,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1)、手术开始前即刻(T2)、术毕(T3)、术后24h(T4)、术后48h(T5)取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清IL-2、IL-8水平。并对患者术后4、24、48h静卧和咳嗽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T3、T4时点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T5时点IL-8均明显升高,与T1时点比较,P均<0.05。提示氯诺昔康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与芬太尼接近,但能减轻麻醉手术等因素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并能防止炎症反应过度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对冠心病(CHD)患者术后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C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及术后镇痛A组用芬太尼,B组用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两组麻醉诱导及其他维持用药相同,术后48h内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1~8d监测动态心电图S-T改变。结果术后4、7d心肌缺血发生例数B组少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8dB组少于A组(P〈0.05)。两组VAS评分及缺血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PCIA可降低CHD患者术后发生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
氯诺昔康与吗啡镇痛对开胸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与吗啡镇痛对开胸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开胸手术患者40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24、48、72h呼吸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24、48h的FVC%、FEV1%和FEV1/FVC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0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a02和P(A—a)O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与吗啡镇痛用于开胸术后患者可改善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清IL-2、IL-10、sIL-2R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术后以曲马多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Ⅱ组以氯诺昔康行PCIA;Ⅲ组在麻醉前和关腹时静推氯诺昔康8 mg,术后以曲马多行PCIA。分别于PCIA后8、12、24、48、7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判定镇痛效果,分别于麻醉前(T1)、切皮后90 min(T2)及术后24(T3)、48(T4)、72 h(T5)测定血清IL-2、IL-10、sIL-2R。结果三组PCIA后各时点VAS比较,P均〉0.05。三组血清IL-2从T2起均较T1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IL-10从T3起均较T1显著升高(P均〈0.05),Ⅰ、Ⅲ组T5时仍显著高于T1水平(P均〈0.05),Ⅱ组则恢复至T1水平(P〉0.05),与Ⅰ、Ⅲ组值相比较P均〈0.05;Ⅰ、Ⅱ组血清sIL-2R从T3起均较T1明显升高(P均〈0.05),Ⅲ组此时与T1相比,P〉0.05,但明显低于Ⅰ、Ⅱ组(P均〈0.05),T5时与T1相比,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IL-2、IL-10、sIL-2R水平,从而减少手术对机体免疫的影响,且不影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对心脏手术后镇痛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心内直视手术患者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24、48、72h呼吸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24、48h的FVC%、FEV1%和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aO2和P(A-a)O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用于心脏手术后患者镇痛可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2.
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用于子宫全切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L、F组,各30例。术毕开启静脉自控镇痛泵。L组予氯诺昔康40 mg+芬太尼0.5 mg+氟哌利多2.5 mg,F组予芬太尼1 mg+氟哌利多2.5 mg,均稀释至100 ml。两组镇痛泵设置相同。分别于术后62、4、48 h对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点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L组(P均〈0.05);镇痛效果满意度L组高于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用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可靠,与单纯芬太尼相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氯诺昔康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浩  夏玮 《山东医药》2011,51(29):112-113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炎症及疼痛的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氯诺昔康是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广泛用于手术镇痛、急慢性骨关节炎、脊椎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与其他NSMDs相比,氯诺昔康血浆半衰期短,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抗炎镇痛效果明显。现结合文献对氯诺昔康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抽取110例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硬膜外麻醉,术后停用,对观察组患者予以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宫缩情况及术后阴道流血量等。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VAS动、静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氧浓度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宫缩情况、阴道流血量及排尿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未增加产后出血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毓  邢群智 《山东医药》2010,50(45):64-6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在老年患者开胸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舒芬太尼1.0μg/kg,B组舒芬太尼1.5μg/kg,两组均复合氯诺昔康0.4 mg/kg稀释至100 ml行PCIA。分别记录两组术后4、8、12、24、48 h时间点的镇痛VAS评分、镇静RSS评分,并于48 h后记录不良反应和镇痛总体满意度。结果 B组镇静RSS评分4、12、24h点低于A组(P均〈0.05),恶心呕吐和嗜睡的发生率高于A组。两组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1.0μg/kg与1.5μg/kg两种剂量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少,过度镇静风险小。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辉 《山东医药》2006,46(24):35-35
择期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剖宫产术后接受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照组术后不实施镇痛。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24、48h时的血清泌乳素(PRL),称婴儿出生时及出生后1~3d早晨的体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术后24、48h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PRL含量无差异,术后24、48h的PRL含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产后第3天实验组新生儿体重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剖宫产术后镇痛能减轻产妇疼痛,促进PRL分泌,有利于新生儿体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王延波 《山东医药》2009,49(30):61-61
氯诺昔康是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已经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2007~2008年,我们以力月西为对照,对氯诺昔康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硬膜外、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分别在术后采用PCIA和PCEA。PCIA:舒芬太尼100μg/100 m L,背景剂量2 m L,自控剂量0.5 m L,锁定时间20 min。PCEA:0.15%罗哌卡因复合2μg/m L芬太尼,背景剂量5 m L,自控剂量3 m L,锁定时间20 min。观察:1两组术后各时间点(60 min、2 h、6 h、12h、24 h)的VAS评分;2术后2 h宫缩痛、伤口痛的VAS评分;3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PCIA组比较,PCEA组术后60 min、2 h、6 h、12 h、24 h时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术后2 h宫缩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结论剖宫产术后PCEA镇痛效果优于PCIA,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且无经阴道分娩史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n=40).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B组为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组.观察两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记录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注射痛发生情况,并对术中镇痛效果评级、术后宫缩痛进行VAS评分.结果 和A组比较,B组丙泊酚的用量减少,注射痛发生率降低,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宫缩痛VAS评分较低(P<0.01).结论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应用于无痛人流术能增强麻醉效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观察氯诺昔康和芬太尼联合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