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区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3—2005年我区分娩的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的临床资料及评审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活产数2957例,围产儿死亡总数20例,死亡率7‰,建册孕同50%在孕晚期,平均产检次数〉4次,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0例,创可避免死亡6例,不可避免死亡14例。对照组活产数9147例,固产儿死亡总数89例,死亡率10‰,建册孕周50%在孕晚期,50%未建册,平均产检次数〈4次,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3例,创可避免死亡14例,不可避免死亡72例。结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也是确保母婴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治疗方法及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1月-2007年9月发生的25例胎盘早剥。结果:无孕产妇死亡,胎盘早剥发生率0.22%。剖官产22例(88%),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8%)。围产儿死亡5例,(20%),发生DIC4例(16%)。结论:积极预防及治疗胎知早剥的相关因素,及时诊断及终止妊娠,改善围产期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1年1月~1996年12月创宫产围产儿死亡18例,现就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亚临床资料我院1991~1996年分娩总数12711例,其中双胎124例,围产儿总数12835例,剖宫产1280例,剖宫产率10.1%,其中双胎1例。剖宫围产儿1281例,死亡18例,剖宫产围产儿死亡率14.067w。18例中,男、女各9例,初产妇剖宫产围产儿死亡15例,占83.3%。孕妇年龄19~40岁。18例剖宫产围产儿死亡原因中,胎盘因素占多数,共8例,占44.5%,其中前置胎盘5例,胎盘早剥3例,畸形儿5例,呼吸功能障碍3例,感染及低体重儿各1例。在剖宫产围产儿死亡18例中,因前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减少胎儿及孕妇的不良结局。方法对我院60例因胎盘因素导致妊娠期间对胎儿及孕妇造成危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轻度胎盘旱剥和轻度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重度胎盘早剥和重度前置胎盘(P〈0.05)。围产儿死亡4例,未发生子宫切除、器官功能衰竭及孕妇死亡病例。结论妊娠期间的胎盘因素应引起妇产科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育龄妇女特别是未婚妇女,要进行健康教育,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防止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的诱发因素,降低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已经确诊胎盘早剥或前置胎盘者,应立即进行积极的治疗,提高围生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5.
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我院108例围产儿死亡的一般情况、死因分布、孕妇受教育程度和产前检查情况。结果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1.09%,其中死胎占75.00%,死产占8.33%,新生儿死亡16.67%,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为胎儿畸形、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围产儿死亡病例中,孕妇文化程度越低,围产儿死亡率越高,初中及以下孕妇占72.22%;超过90%的孕妇没有接受定期产检。结论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围产期保健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及其并发症的预防、监测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胎盘旱剥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98例胎盘早剥的并发症分别是:产后出血31例(31.6%),凝血功能障碍13例(13.2%),子宫胎盘卒中19例(19.4%),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5.1%),围产儿死亡26例(26.5%),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2%)。结论胎盘早剥并发症多,发病凶险,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和健康。护理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可及早发现胎盘早剥症状及其并发症,为医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是减少围产儿死亡,提高孕产妇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降低胎盘早期剥离(胎盘早剥)发生率的可能途径.方法 把2002-01-2010-12来昆山市妇幼保健所围产保健门诊建册并有明确妊娠结局的89例胎盘早剥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把每一个紧跟其后分娩的89例无胎盘早剥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及其围产儿发生的异常情况.结果 孕妇有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者与胎盘早剥的发生相关;胎盘早剥的产妇易发生产后出血,其剖宫产率明显增加.胎盘早剥的围产儿易发生早产、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结论 如能有效地减少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的发生,可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有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2000年55例胎盘早剥的病因及母婴预后。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0.43%,发病原因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外伤多见。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围产儿死亡、剖宫产、产后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分别占52.7%、54.5%、40.0%、45.5%、23.6%和16.4%;无孕妇死亡。重型胎盘早剥比轻型胎盘早剥对母婴影响更大,前者围产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及产后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0.01);胎盘早剥的孕龄越低,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越高(P<0.01)。结论 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影响极大,孕产妇剖宫产率高,贫血、产后出血、DIC发生率高;重型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母体并发症明显高于轻型;随着孕周增加围产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强调胎盘早期剥离的临床特征与危险性和探讨其临床处理。方法:对近2a中共37例胎盘早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21.62%,孕产妇死亡率为0。子宫卒中13.51%,DIC 8.11%。阴道流血,血性羊水,下腹疼痛,胎心异常或消失,子宫张力增高伴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胎盘早剥危及母婴生命,其预后与处理的及时性密切相关,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出血量、胎儿情况、孕龄、并发症、产程进展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胎盘早剥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环 《临床医学》2000,20(5):15-16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强调孕期保健的重要性。临床资料;回顾必9941999年6月39例胎盘早剥临床情况,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9%。由于胎盘早剥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误诊率达43.6%,B超检出率为62%。孕龄〈34周,总围产儿死亡率85.7%。孕龄≥34周,总围产儿死亡主经6%,经统计学U检验,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征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3年期间发生的119例重度妊高征病例。结果119例重度妊高征产妇,产前子痫发生率为1.6%,产后子痫发生率为2.5%,胎盘早剥发生率为3.3%,视网膜剥离发生率为2.5%,死胎发生率为3.3%,围产儿死亡率为4.2%。结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婴构成严重威胁,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孕产妇健康和提高围产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雪梅 《全科护理》2013,11(12):1101-1101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致大出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护理方法,为前置胎盘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42例前置胎盘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病情、纠正贫血、药物治疗护理及围术期护理等,观察42例孕妇妊娠结局。[结果]42例孕产妇孕期延长7d~52d,最终42例产妇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34例;国产儿死亡4例,其中死胎3例,新生儿死亡1例;新生儿娩出后5rainApgar评分为6.4分土2.3分。[结论]前置胎盘致大出血对母婴危害较大,优质护理可有效延长孕期,减少围产儿死亡,改善母婴结局。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特征、母婴结局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58例胎盘早剥患者中,合并子宫胎盘卒中者24例(观察组),未合并子宫胎盘卒中者34例(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分析子宫胎盘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病诱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附着部位及临床发病至临床处理时间是影响胎盘早剥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子痫前期是胎盘早剥合并子宫胎盘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子痫前期是发生胎盘早剥的重要病理基础,胎盘早剥者易并发子宫胎盘卒中,胎盘附着宫角宫底部发生早剥时易出现子宫胎盘卒中。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者的母婴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温州市围产儿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项瓯 《疾病监测》2010,25(2):162-164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流动与当地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发生情况。方法按照浙江省围产儿死亡监测方案,由产科医师或新生儿科医师填写《围产儿死亡个案表》,每季度收集核对数据资料后,按月填写《监测医院分娩情况季报表》,对2006-2008年的数据资料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与当地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显著。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当地户籍人口;当地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较高,而流动人口中胎儿因素及胎盘因素比例较高。结论3年来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应加强宣教,提高流动人口保健意识,增加流动人口系统产检覆盖率,尽量避免早产低体重、胎盘早剥的发生,以降低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结果和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6年3月分娩总数4155例,发生胎盘早剥27例,发生率为0.64%,与国内外报道的0.46%~1.03%相符,产后出血率为39.1%,剖宫产率为66.6%,远高于我院同期的一般发生率,其中合并妊高征25例,占25.9%。结果:本组孕产妇死亡1例。围产儿死亡率为7.4%。新生儿窒息率59.2%,子宫卒中率为18.5%。期待疗法4例,1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除典型早剥症状腹痛伴阴道流血外,无原因的胎心异常伴产兆、无原因的早产、高张子宫、胎盘后液性暗区,亦应想到本征。期待疗法适于胎龄小、无急性症状的病例,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胎盘早剥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探讨胎盘早剥的防治措施。方法:同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7500例分娩产妇中发生胎盘早剥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轻型早剥25例,中型36例,重型37例。围产儿死亡36例,无孕产妇死亡,产后出血21例(21.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2.0%),休克5例(5.1%),子宫卒中6例(6.1%)。结论: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只有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才能减少孕产妇死亡及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加强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的孕期管理,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和母婴结局,并观察分诊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孕妇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类型与妊娠结局。结果早孕建卡总数12073人,剖宫再孕数1254人,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12例。1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中,5例(41.67%)子宫切除,无孕产妇死亡及围产儿死亡,新生儿评分好,无新生儿窒息。其中二甲综合医院收治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类型均为Ⅰ型,超声评分<3分,术中出血量500~1500 mL,子宫切除1例;三甲专科医院收治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类型Ⅰ型1例,Ⅱ型3例,超声评分3~9分,术中出血量1000~2500 mL,子宫切除1例;三甲综合医院收治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类型Ⅱ型1例,Ⅲ型3例,超声评分均≥10分,术中出血量1000~2500 mL,子宫切除3例。结论做好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的孕期管理、及早识别、早期干预、规范治疗,并将孕妇纳入危急重症孕产妇管理体系,严格随访追踪,适时转诊终止妊娠,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我院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52例围产儿死亡情况,从死亡的一般情况、死亡原因、孕产妇的文化程度、产检次数、人口流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年~2015年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3.18‰,其中死胎33例、死产1例、新生儿死亡18例。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前四位依次为胎儿畸形(15例),胎盘因素(10例),脐带因素(9例),宫内窒息(7例)。孕妇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21例,本科5例。92%为外地流动人口。结论采用先进仪器设备,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加强和完善围产保健工作,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增强围产保健意识、加强孕产妇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是降低我院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胎盘早剥的超声特征与临床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26例胎盘早剥患临床资料、超声资料和随访结局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隐性胎盘早剥占46.15%,显性胎盘早剥占23.08%,混合型胎盘早剥占19.23%,其他占11.54%。超声诊断胎盘早剥24例,诊断符合率达92.3%,误漏诊2例,为7.7%,围产儿死亡率33.77%,产后出血率15.35%,子宫切除率7.69%,子宫卒中发生率23.08%,DIC发生率7.69%,有明显诱因的占61.54%,原因不明占38.46%。结论 二维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分娩的胎盘早期剥离患者共40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67%,产前确诊率为20%,胎儿窘迫发生率50%,围产儿死亡率5%,产后出血率15%,胎膜早破20%,脐带扭转25%,羊水过少为17.5%,为重要的发病诱因。间歇性腰腹痛40%,胎心异常50%,为常见的临床表现。B超检查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