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下呼吸道黏膜大面积坏死及清除脓血痂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改良气管切开术抢救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12例.常规气管切开暴露颈段气管3~5环,以颈4环为中心,上下弧形切除少许气管软骨,长度不超出2个气管环,分别缝合同侧的皮肤与气管切口1~2针,插入气管套管.结果改良气管切开术可随时取管,方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时清除下呼吸道阻塞物,预防发生再窒息,12例患者无1例因呼吸道阻塞而死亡.结论改良气管切开术不仅解除了喉梗阻,而且可观察下呼吸道病变及能有效、安全的清除阻塞物.  相似文献   

2.
颈部晚期癌症侵犯上纵隔在治疗上是一大难题,根治性手术需切除喉、部分气管和食管,并行胸腔内气管切开造口术,即纵隔气管切开术。作者行颈部晚期癌侵犯纵隔后手术切除及纵隔气管切开术12例,总结手术方法及经验。术前尽可能确定病变范围、肿瘤能否完整切除及有无远处转...  相似文献   

3.
喉切除重建术是要恢复呼吸道的连续性,使病人没有气管造口,能正常地呼吸,因而保存与声带发音相当的呼吸发音功能,是喉保守手术和典型全喉切除术之间的一种手术。 1959年Maj er等曾报导一种环舌固定术,此后一些作者对手术的基本方法作了若干改进,普遍认为此种喉切除重建手术是治疗喉癌的有效方法。作者采用的方法与Labayle等(1971)所用者类似,刻意保留舌骨、环状软骨以至健侧杓状软骨。手术与单侧颈廓清术同时或分期完成。采用Hayes Martin氏切口或“T”型切口。切开皮肤分离颈浅筋膜,沿中线分开喉前肌。切开甲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两例气管后壁撕裂。一例为梨状窝表皮样癌,放疗后拟行部分喉咽切除+根治性颈清扫,当行气管切开术插管时,致成气管后壁3厘米裂伤。另一例为扁桃体上皮样癌,放疗后行颈清扫术,当气管切开插入套管时,发生气管后  相似文献   

5.
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EVPL)包括切除声带及构状软骨,术后病人因失去正常的喉部关闭功能而产生误吸,已有各种技术如游离移植物、粘膜瓣、肌瓣、带蒂肌软骨复合瓣用于术中重建的报道。该文作者应用带粘膜瓣的小角-楔状软骨重建构状软骨,取得良好效果。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术后,在甲状软骨上切迹平面作皮肤横切口,分离颈阔肌-皮瓣和两侧带状肌,正中垂直切开并分离甲状软骨膜,根据肿瘤范围垂直切开同侧和对侧甲状软骨板。同侧切口通常在甲状软骨板后缘前方1cm处,并与之平行,对侧软骨切口取决于声门受累的范围,切…  相似文献   

6.
百余年来,全喉切除后不少作者创用各种方法连结气管和咽部,以获得差堪听懂的语言。作者在准全喉切除术后创用肌粘膜瓣制作新声门。方法:围裙式皮肤切口,分离掀开皮瓣。于气管第3、4环处作气管造口术。切断带状肌,保留健侧喉上神经与血管、甲状腺下血管及喉返神经,切断病侧喉上及喉下血管神经束。将舌骨上肌群从舌骨分离,以便使舌骨与病侧喉一起整块切除。在健侧甲状软骨上切开一条裂缝,试看切口处离癌瘤确有一定距离,则延长切口到杓状软骨和气管。视瘤肿在声门下扩展范围,切至第一或第二气管环。仔细察看喉内部,切开喉后壁。延长切口使与前壁切口连接。这时就可将含癌瘤的喉连同部  相似文献   

7.
作者等报告在额侧喉切除时,利用复合鼻中隔软骨移植物重建喉上部结构,获得良好的功能效果。方法:在全麻下于第二、三气管环作气管造口术。复合鼻移植物取自一侧的鼻中隔软骨、软骨膜和粘膜,供部缺损用裂层皮肤移植。取颈中线垂直切口达气管造口处,中线分离带状肌并结扎,将带状肌与甲状软骨膜分离。距中线3~4 mm离开病损部切开甲状软骨膜并将其分离,围绕前连合作前后垂直的软骨切口。患侧切除范围大时,若软骨瓣后部与软骨膜相连并用其固定复合移植物时应小心分离。切开甲状软骨膜,在直视下切除病变组织,如果可能,则保留杓后部,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对1967~1972年间的28名喉鳞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放疗(~(60)钴5,600~6,000rad)后,由于局部复发或放疗失败,又行喉全切除术或联合根治术(喉全切除术加颈廓清术)的材料分析,说明喉癌治疗中挽救性手术的结果。患者年龄40~75岁。仅1例女性,余27例为男性。声门上癌有15例(54%),其中8例于根治性放疗后1~24月需做喉全切除术;7例有颈淋巴结转移行颈廓清术;3例因局部复发伴颈转移行联合根治术。5例由于原有的或在放疗期间发生喉喘鸣而行急症气管切开术。声门癌10例  相似文献   

9.
环甲膜切开术为一高位气管造口术。胸外科医生 Brantigan & Grow(1976)主张对作正中胸骨切开术后需长期插管的患者施行此项手术,使其高位切开能与胸骨切开术的创口分开,从而可减少胸部的继发性感染。他们认为此术较造口术既安全又快速,声门下狭窄的发生率亦不高,呼吸道狭窄是由感染、外科技术差和戴套囊套管所致的损伤等多种因素促成的。在其所观察的655例中有8例于拔管后发生气道阻塞;仅7例报告有声音改变,特点为暂时性声嘶或持久的音调减低和持久力减弱。后 Morain(1980)又提出此术用于头、颈部的综合切除术时可防止并发颈廓清术和气管造口术间的皮下窦道形成,并适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气管切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气管切开术(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治疗中的应用。方法OSAHS患者行气管切开术4例。预防性的气管切开2例,1例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 yngoplasty,UPPP)和颏舌肌前移舌骨悬吊术治疗(GAHM)术后的预防性气管切开,1例为UPPP术前的预防性气管切开,2例为永久性气管切开手术。预防性的气管切开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方法,永久性气管切开采用Fee和Warld的永久性气管切开术,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结果预防性的气管切开能降低重度OSAHS患者UPPP、GAHM等手术的术后风险,永久性气管切开术对极重度OSAHS患者是一种挽救性手术。结论气管切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OSAHS的方法,对于一些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寻找侵入气管及喉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方法,探讨包括气管及喉部分切除在内的根治性手术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3例均为女性,2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滤泡状癌,均侵入气管。一例采取右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气管袖状切除术及声门下喉部分切除术,术后因喉切缘肿瘤残留补充放疗总量55Gy;另一例采取左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气管袖状切除术及左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第三例采取全甲状腺切除、气管袖状和喉部分切除术、双侧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和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术后均无声音嘶哑,呼吸平稳,无需气管切开,均无吻合口漏。随访近2年均未见吻合口狭窄和肿瘤复发。结论 对侵入气管及喉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包括气管袖状切除术在内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喉切除术后病人住院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发生了咽瘘。尽管这种并发症比较常见,但人们对咽瘘的因素并不清楚,复习在1965年至1990年25年间,所做357例喉切除术,其中167例单纯做了喉切除术未接受其他治疗,190例先接受过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因为癌复发和后遗病的出现,又做了补救性喉切除术。在25年间接受过根治性放射治疗的病人共796例。单纯做过喉切除术的病人在出现咽疾之前,没有一人做过术后放射治疗。喉切除术和根治性颈清扫术是按Stcll$RMaran(1978)描述的方法做的,19例病人做了预防性颈清扫术,其余的病例是因为临床上发…  相似文献   

13.
紧急气管切开的术后并发症比常规气管切开术后的发生率高2~5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切开气管需时长,故需要一种简便、快速的手术方法。本文推荐一种不同于常规气管切开的术式即水平气管切开术。方法如下,在环状软骨下约2cm,胸锁乳突肌之间皮肤水平切口,切口深达颈阔肌下,上、下皮瓣钝性剥离,如有渗液或出血,适当钳住即可,以节省时间。从肌束之间的白线垂直切开,暴露甲状  相似文献   

14.
全喉切除术后呕吐与咽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咽皮肤瘘是全喉切除术后的重要并发症,发生率为7·6~34·8%,与许多潜在危险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术前放疗,术后呕吐亦被认为是咽屡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该文回顾分析连续50例全喉切除病例,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岁,均由技术熟练的高年医师手术,用可吸收缝线缝合三层关闭咽腔,围术期预防性静脉应用抗生素。17例同时行根治性颈廓清。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放疗、肿瘤TNM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是否行颈廓清、术后早期呕吐情况等多个因素与咽疾发生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50例中8例(16%)出现…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38岁。因喉癌于是 1974年9月在当地医院行喉全切除术 ,术后曾学习食管发音未成功 ,于 1978年 5月入院 (解放军 46 3医院 )要求行喉发音功能重建术。1978年 5月 6日在局部麻醉下行二期气管 咽 舌吻合术。颈前部皮肤“T”形切口 ,横切口平舌骨 ,垂直切口向下延长围气管造口环形切口 ,再向下达胸骨上切迹。沿气管口周围向深部游离气管达第五环处 ,于气管第四、五环间行气管切开术置入气管套管。此时见颈部气管已松解可上提至舌骨处 ,向皮下深部分离达下咽前壁 ,倒“U”形切开下咽粘膜 ,暴露下咽部 ,按气管 咽吻合术法 ,将下咽粘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1976~1978年100例连续的喉切除病例,以探讨喉切除术后并发症,特别是咽皮肤瘘的原因。100例中,94例因表皮样癌,6例因喉机能不全而行喉切除术。原发部位包括下咽癌、声门癌声门上癌、舌根癌、声门下癌及颈段食管癌。33例术前1月~5年曾接受喉,通常包括颈部的放射治疗。除1例外,放疗剂量均超过4000拉德,25例超过6000拉德。34例术前1周~6月曾做气管造口术;11例曾做根治性颈廓清  相似文献   

17.
喉部肿瘤在进行垂直半喉切除时,会对喉室造成较大创面,如不进行处理,易引起肉芽及瘢痕增生,甚至喉狭窄。1995~2004年我科采用甲状软骨外膜和带蒂的舌骨联合修复喉腔21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21例中,喉癌20例,喉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41~75岁。按UICC标准分期20例喉癌中,T2N0M05例,T3N0M012例,T3N1M03例。所有病例均行垂直半喉切除术,2例同时行单侧功能性颈廓清,1例行单侧根治性颈廓清术。1.2手术方法局麻下气管切开,放置带气囊麻醉插管,全麻后将切口延至舌骨上缘,在中线纵行分离胸骨舌…  相似文献   

18.
患此行气管成形术后不能拔除气管切开术导管的因素很多,常见原因为仍存在着静止的或动态的气道阻塞因素。前者如气管粘膜硬变、肉芽组织增生、气道扩张不足、气管造口前壁塌陷、术后再狭窄等;后者如气管壁硬度不够,吸气时负压使管壁塌陷。尤应注意下列问题:①气管造口术疫日周围的阻塞性并发症,如肉芽组织形成及纤维化、造口上沿气管壁塌陷、气管软化及狭窄,可由切除软骨、软骨膜炎、导管压迫致坏死等因素引起,政手术时应尽量保国气管软骨(可做环间横切口),将疾口皮肤与气管切口缝合,避免导管通过粗糙的组织接道。②检查并处理由…  相似文献   

19.
对30只狗施行垂直部分喉切除及村状软骨切除术,并用甲状软骨瓣(TCF)进行喉重建。术后通过内窥镜照相及组织学检查对手术进行分析。全麻下,在第4气管环行气管造口术。在颈中部做横行切口,分离颈部肌肉,剥离左侧拟切除部位的甲状软骨膜,保留声门上方5毫米以上部分(TCF)用于喉重建。切除左侧甲状软骨下部、声带、室带、构状软骨及声门下结构达环状软骨。然后将TCF缝于环状软骨上面的旁中线位置以重建声带后部及村状软骨。用梨状南粘膜在后方覆盖TCF,将其缠于TCF软骨膜及环状软骨部粘膜外部。将双蒂胸针舌骨肌瓣移到先前分离的…  相似文献   

20.
179例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手术。由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条件的改善,可供选择的气管套管及套囊型号越来越合适,以及术后护理的改进,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在逐渐下降。现对本院2007年7月~2008年7月179例气管切开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