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凡胎儿娩出至产褥期,出现与分娩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疾病”。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分娩时产妇耗气疲劳,创伤出血,使之气血受损,极易罹致各种疾患。对于产后疾病,古人有三冲、三急、三脱、三病之说。张飞畴云:“凡产后危证,莫若三冲三急。三冲者,败血冲肺、冲心、冲胃也。三急者,新产之呕吐、泄泻、汗多也”。(引自《女科经论》)赵贞观云:“产后患崩者,谓之血脱;气短似喘者,谓之气脱;妄言  相似文献   

2.
以论胎前诸证和论产后诸证这两个切入点,阐明清.陈笏庵《胎产秘书》注重辨证论治的特色。其论胎前诸证,明确指出:"惟禀不足而气血弱,脾胃弱而劳役过",是各证产生的根本原因,需补益扶正为主,以顺气清凉为佐;同时又提出伏热在内的案例,需要清热祛风。其论产后诸证,根据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强调非大补不能回阳而起弱,非滋荣不能舒筋而活络,同时又主张瘀血未净者,急则治标,而非盲目大补。指出:产后诸证,皆以生化汤为主分别加减用之,生化汤能化能生,攻血志无损元气,行中又带补血,乃生之而且化之。对胎前、产后均需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加味妇科临证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妇科病三则:产后缺乳,证属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治宜补脾理气通乳。滑胎,证属冲任虚损,胎元不固,治宜补中益气,养血固冲。月经不调,证属冲任不固,脾虚湿困,摄纳无力,治宜补脾益气,利湿健脾。  相似文献   

4.
徐珊 《新中医》1991,23(8):2-3
先师张兆智(1910~1989),乃浙江名老中医。悬壶婺州罗店镇,行医60余年,精研妇科,治疗滑胎有独到之处,总结三步论治法,获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一、祛瘀生新,造就育孕环境滑胎病名,首载唐·昝殷之《经效产宝》,亦名数坠胎。世人诊治,每多着眼孕后。先师则认为,求子之法,莫先调经,欲治滑胎,始于未孕。滑胎之因,气虚肾亏虽属多见,但屡孕  相似文献   

5.
产后疾病,古人有三急、三冲、三病之说.产后三冲为冲心、冲肺、冲胃.冲胃者饱闷呕恶,腹满胀痛.本文侧重产后三冲病之败血冲胃症,宗王氏之法,运用膈下逐瘀汤治疗冲胃症,颇有效验,列举两例,介绍如下.病例一:刘××,女,20岁,农妇,1990-3-9初诊.  相似文献   

6.
关于产后是虚是实及产后病宜补宜泻,历代医家多有论述,争论不一.仲景有"产后阴气独盛"之说,故今人有倡导以温补为宜者.徐灵胎则反对产后唯补之说,指出"世之庸医,误信产后宜温之说,不论病证,皆以辛热之药,烁其阴而益其火,无不立毙".于氏引用这一论述,结合  相似文献   

7.
附子一味、历代本草列为妊娠忌用药。前贤又有胎前忌热,产后忌凉之说,后人多不敢轻试。作者本《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理,大胆应用。鉴于早产患者,多表现下腹坠胀,腹痛畏寒,腰腿无力等下焦虚寒、冲任不调、子脏开合失司之证,故用附子汤加味。  相似文献   

8.
侯方 《天津中医药》2004,21(3):226-226
生化汤出于《景岳全书·妇人规》引钱氏方,由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组成。该方用治产后恶露不行,小腹疼痛。方取川芎、当归、桃仁,3味善攻旧血,骤生新血;佐以炮姜引3味入肺肝;炙甘草调和诸药,急中有缓;亦采四物之意,而避芍药、生地之寒腻;更得炮姜、桃仁之妙,行中有补,实产后之良方。临床观察,本方用于产后,可加速子宫复原,减少宫缩腹痛。傅青主对于产后病的论治既赞同丹溪治虚为主之论,又认为张子和的“产后慎不可作诸虚不足治之”之说未可厚非。盖产后气血暴虚者固多,然因气滞瘀停,虚中夹实者亦不少。傅氏融两家之说,既不泥于丹…  相似文献   

9.
堕胎或小产连续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胎前诸证门》释为“若怀胎,三、五、七月无故而胎自堕,至下次受孕,亦复如是,数数堕胎,则谓之滑胎”,西医称为“复发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其病机多为脏腑虚损,胎元不固;孕后胎失肾系,气载血养,湿热内蕴  相似文献   

10.
产后三冲是指产后元气亏损,败血上冲所致的三种危重病症,即败血冲心,败血冲肺,败血冲胃。其临床表现见吴鞠通《温病条辨,产后淤血论》:“败血上冲有三。或歌舞谈笑,或怒骂坐卧。甚则踰墙上屋,此败血冲心多死。……若饱闷呕恶。腹满胀痛者。此败血冲胃。若面赤呕逆欲死。或喘急者。此败血冲肺。”该书对本病证的预后提  相似文献   

11.
韦红霞 《河南中医》2007,27(5):37-38
“久泻必虚”之说由来已久,滥用补益固涩之弊日甚一日。诚如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泄泻门》所云“若滥加人参、五味,对正虽虚而尚有留邪者,则此证永无愈期。”久泻亦肠间病,肠为腑属阳,腑病多滞多实,故久泻多有滞,滞不除则泻不止。当取《内经》治疗久病的“雪污”、“拔刺”、“决闭”、“解结”之义,首重通降,庶无留邪之弊。兹根据个人的临证体验。述之于次。  相似文献   

12.
刘媛  司国民 《北京中医药》2017,36(10):921-923
徐灵胎为清代名医,著《洄溪医案》,收录56种病证、92则医案。结合《洄溪医案》发现徐灵胎的诊疗特色为:寒热虚实,辨证精准;用药冲和,务求平稳;见微知著,及时处置;诸法并用,长袖善舞;危急重症,密切观察;圆机活法,出奇制胜。《洄溪医案》每则病例均有其鲜明特点,徐氏注重圆融机变,案例多不记载具体方药,而是以治法代替,可见更为重视辨证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13.
对月经病的调治:一是治病求本,分清经病与他病的关系;二要明辨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带下病的治疗:一是治疗多法,祛湿为先;二是治带尤重脾肾;三是内外合治,祛邪除秽;四是经带同病,先治带下。关于妊娠病的治疗:一是治病与安胎并举;二要祛胎益母,急以下胎。对于产后病:一是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二是用药慎戒;三是产后第一方,当推生化汤。  相似文献   

14.
清代名医徐大椿 ,原名大业 ,字灵胎 ,晚号洄溪老人 ,江苏吴江人。其医术悉本经典 ,又能融诸家之长 ,临证如神 ,每起沉疴 ,医名甚噪。一生著述甚丰 ,其中《洄溪医案》一书 ,载其临证验案 91则 ,包括内、妇、儿、外各科病证 56种。每案详述患者姓氏、居里、病因、病证及治则方药 ,语言以记实为主 ,兼发议论 ,通畅明达 ,读案如临其境 ,颇有启迪。今试析其中产后病三案 ,以见一斑。1 产后风热西濠陆炳若夫人 ,产后感风热 ,淤血未尽 ,医者执产后属虚寒之说 ,用干姜、熟地治之 ,且云必无生理。汗出而身热于炭 ,唇燥舌紫 ,仍用前药。余是日偶步田…  相似文献   

15.
李翠华 《山西中医》1989,5(2):26-26
历代医家在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孕妇所患胎漏下血、滑胎等症,理论上已早有论述,但在临床上用桃仁、红花破气活血之类药物来保胎,尚属少见。一般多用益气养血,补养肝肾,健脾清热安胎等药。临床上是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灵枢·水胀》篇曰:“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气不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滑胎的致病因素,多半认为因气血亏损,或跌扑损伤,色欲过度,房劳伤肾等所患。而对寒客子门,气血凝聚,恶血当泻不泻的现象往往  相似文献   

16.
李莎 《河南中医》2016,(9):1515-1517
因妇人具有经、胎、产的特殊生理过程,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其著作《温热论》中特别指出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及规律。在治疗胎前温病时,一定要时时注意保护胎儿,防止正气受到损伤,邪热内陷威胁胎元。诚如叶氏云:"然须步步固护胎元,恐损正邪陷也"。产后温病的治疗,应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使邪气得去,正气得安。热入血室的治疗要兼顾经期的特殊生理,配以活血行气,祛邪通络。  相似文献   

17.
郭中国 《国医论坛》2001,16(1):52-52
“胎胪药录”见于《伤寒杂病论·序》,是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重要参考著作 ,其原貌今已不可见 ,史籍亦未见载录 ,今人视其为一种著作 ,对其名义向无确解。笔者将其视为两种著作 ,并对其名义作试探性分析 ,以期对探究仲景学说的渊源有所裨益。1 《胎胪》是古代的妇科学著作许慎《说文解字》:“胎 ,妇孕三月也。”此无疑义。“胪 ,皮也。”如《诸病源候论·四肢病诸候·手足逆胪候》“手足爪甲际皮剥起 ,谓之逆胪”。妇孕三月与皮联系在一起难以理解 ,胪字当另有一义。籀文胪为  ,从肉从  ,篆文 为  ,《说文解字》:“  , 也”,…  相似文献   

18.
<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灸法已广泛应用。《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指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古代医家、养生家在运用灸法进行养生方面,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扁鹊全书》中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岁矣。"时至今日,这种方法仍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行之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有"知艾者福,善灸者寿"之说。  相似文献   

19.
妇人胎产,列为专科,代有名家。妇科之书,浩如烟海,非能以数言尽也。《金匮》亦列妇女一门,明乎胎产之证,虽非专家,而其大旨,亦当知晓。故今所言者,乃仅释《金匮》之妇人病耳。妇人门共分三证,即妊娠、产后及杂病也。妊娠、产后,均为妇人所独有,杂病治法,本同男子,惟有独为女性所有之杂病,  相似文献   

20.
头皮针治疗郁证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尧其 《中医杂志》1996,37(8):472-472
笔者运用头穴针刺,配合导引吐纳治疗郁证,其法简便,其效亦显。现不揣浅陋,以求正于同道。1 郁生诸病顺气为先《丹溪心法·六郁》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证治汇补·郁证》云:“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顺气之法,首责于肝,肝失条达,气失疏泄,治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