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骨移植在下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合骨移植在下肢骨肿瘤保肢术中重建骨缺损的手术原理及效果。方法应用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重建下肢骨肿瘤切除后的长段骨缺损12例。其中,骨肉瘤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骨巨细胞瘤3例。结果12例经术后8~38个月随访,1例死于肺转移,2例带瘤存活,9例无瘤存活。术后功能优良率达75%。10例术后3个月内X线示骨端骨性愈合,2例内固定失败重新外固定后骨性愈合,所有均在9个月内能完全负重行走。结论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适用于下肢骨肿瘤保肢术中的长段骨缺损的修复,具有自体活骨移植和异体骨移植的双重优点。  相似文献   

2.
大段复合骨修复四肢骨缺损携带监测皮岛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大段复合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中设计携带监测皮岛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带3 cm×5 cm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干或腓骨近段与大段异体骨开槽捆绑或嵌套式复合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19例,骨缺损长度12~25 cm,平均16.6 cm;移植的自体腓骨15~28 cm,平均18.3 cm。术后1周内连续观察监测皮岛的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等指标,定期影像学观察、评价大段复合骨移植骨愈合情况。结果监测皮岛能准确了解移植腓骨的血供。其中,监测皮岛显示静脉危象1例,经手术探查取出吻合口血栓后皮岛及移植腓骨血管危象解除;其余监测皮岛正常。经6~54个月(平均23.2个月)随访,全部监测皮岛存活并与周围皮肤正常愈合。15例在术后3个月即有异体骨与自体骨影像学骨性愈合。术后超过1年并已拆除内固定的共有11例,术中证实异体骨与自体骨间已骨性愈合。结论在大段复合骨移植中设计携带监测皮岛,有助于了解移植腓骨的血供和早期预测大段复合骨的转归。  相似文献   

3.
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报道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10例。结果 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移植的自体腓骨长度最长28cm,最短15cm。8例在术后3个月即有影像学骨性愈合,10例均于术后半年完全负重和邻近关节自由活动,术后超过1年的5例均已拆除内固定,术后1年均完全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有效且可靠的方法,可用于骨肿瘤保肢术中。  相似文献   

4.
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大段缺损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目的 探讨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大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做如下改进以治疗股骨大段缺损:带监测皮岛的腓骨中段折断成双腓骨进行修复7例;带监测皮岛的腓骨捆绑同种异体骨修复7例。结果 带监测皮岛的双腓骨移植监测皮岛全部成活,术后3~9年随访显示移植骨增粗、塑形、无折断。带监测皮岛腓骨捆绑同种异体骨移植除1例术后局部渗液取出异体骨外,其余6例术后1~2年随访显示移植腓骨与异体骨紧密结合,移植骨增粗、塑形、无折断。结论 带监测皮岛双腓骨或捆绑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股骨缺损,可增加移植腓骨骨量和强度,可减少或避免移植腓骨折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大段异体骨移植用于骨肿瘤保肢治疗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采用大段异体骨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5例,术后X线及同位素骨扫描评定骨愈合,并评估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3—6个月在X线片显示牢固的生物固定(坚强的外骨痂或已骨性连接)、^99mTc—MDP骨扫描图像显示异体骨早期代谢活跃,2年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同种异体骨半关节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术后观察移植骨与自体骨愈合,关节功能重建方面到达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6.
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管状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四肢严重创伤、骨肿瘤、骨髓炎引起的大段骨缺损采用带监测皮岛的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结合自体髂骨移植进行修复19例,并通过监测皮岛观察腓骨移植后的血供情况.结果 术后经过1~3年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X线显示骨缺损愈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5.6个月. 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加自体髂骨移植是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固化磷酸钙复合BMP及同种异体骨修复兔股骨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自固化磷酸钙(CPC)复合BMP与同种异体骨修复兔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复合应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提供参考。[方法] 5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于一侧股骨中上段造成2cm长皮质骨缺损模型,分别进行:A组复合BMP与CPC的新鲜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B组单纯新鲜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C组自体大段骨移植。移植骨均用直径3mm三棱髓内针固定。于术后4、8、12周,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查,对比各组移植骨愈合过程与修复效果。[结果] CPC复合BMP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早期骨修复效果优于单纯异体骨移植(P〈0.01),与自体骨移植修复效果相似,至12周3组均达骨性愈合,以A组及C组骨修复塑形较好。CPC复合BMP组骨痂量较多,分布于移植骨与宿主骨结合部及移植骨周围,形成皮质骨外骨桥,并较早在异体骨外表面形成破骨与成骨,异体骨内哈佛氏管扩大,衬垫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血细胞较其它组多。CPC随着新骨的形成及改建塑形逐步缓慢降解。[结论] CPC复合BMP对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愈合及替代有增强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肿瘤保肢术中如何重建大段骨缺损,一直是骨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1908年,Lexer首先将结构性同种异体骨移植运用于该领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经验证明,结构性同种异体骨移植相较于自体骨移植、瘤骨灭火再植、肿瘤人工假体、人工合成材料等其他骨重建方式,具有以下突出优点:①移植骨与宿主骨的外形匹配度较高;②具有一定骨诱导性及骨传导性,通过宿主骨组织的长入及爬行替代,具有“自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冷冻灭活瘤骨复合自体带血管腓骨重建四肢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单位收治的27例四肢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单纯行自体带血管腓骨重建术后骨缺损,观察组16例采用冷冻灭活瘤骨复合自体带血管腓骨重建术后骨缺损。术后随访3年以上,入院复查X线片与CT,评估保肢率、复发率、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骨肿瘤保肢MSTS93功能评分和ISOLS复合移植评分。结果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切口感染、内固定不良及延迟愈合,对照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TS93评分和ISOLS复合移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灭活瘤骨复合自体带血管腓骨重建四肢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术后稳定性好,局部支撑力强,利于患者骨性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吻合血管腓骨与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同期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长段异体骨捆绑或开槽嵌套式复合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对19例四肢长段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6~35岁。骨缺损为肱骨1例,股骨9例,胫骨9例。骨缺损长度12~25cm,平均16.6cm。采用自体腓骨15~28cm,平均18.3cm,其中腓骨干l6例,腓骨近段3例,均携带监测皮岛;异体骨11~24cm,平均l6.1cm。捆绑式复合骨移植3例,嵌套式l6例;单用螺钉固定12例,桥式钢板螺钉内固定7例。结果 所有患者经5~36个月,平均18.2个月随访,供、受区创口均Ⅰ期愈合,监测皮岛成活并与周围组织正常愈合,无明显排斥反应,无供区肢体功能障碍。X线片示术后3个月异体骨与自体骨骨愈合15例,术后8个月愈合3例,另1例左股骨下段滑膜肉瘤术后2个半月局部复发而行截肢。术后超过1年拆除内固定者5例,术中均证实异体骨与自体骨间已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异体骨吸收或塌陷。结论 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长段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能加速异体骨活化,促进骨愈合,是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一种较好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胫骨下段大段瘤性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式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胫骨下段大段瘤性骨缺损重建方式的相关文献,从保留踝关节术及非保留踝关节术两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于胫骨下段大段瘤性骨缺损的修复重建,除了常规的同种异体骨移植、带血管自体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复合带血管腓骨移植、瘤段灭活回植、牵张成骨及骨搬运技术外,临床已逐渐开始应用膜诱导成骨技术、人工肿瘤干假体、3D打印金属骨小梁假体、踝关节融合术、人工肿瘤踝关节置换术。另外,因胫骨下段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较长,骨缺损修复重建后的功能恢复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结论胫骨下段大段瘤性骨缺损修复重建方式已获得长足进步,但对于最佳方式仍存在争议。随着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及各类术前模拟技术的出现,个性化、精准化修复重建胫骨下段大段瘤性骨缺损成为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48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探索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长管骨大段骨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长管骨骨缺损6 cm 以上48 例,用对侧腓骨游离移植修复缺损,均携带供观察腓骨血供的“监测皮岛”或供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结果 1 例失败,44 例于术后3 ~6 个月、3 例于1 年内骨性愈合。随访3 年以上36 例,移植腓骨均增粗、塑形,酷似受区长管骨。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长管骨大段骨缺损效果满意,“监测皮岛”是保证腓骨血供的有效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应用携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修复股骨上段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7例股骨上段肿瘤切除术后的骨缺损采用携带监测皮岛的腓骨进行移植。根据骨缺损长度,设计带监测皮岛(3cm×5cm)的腓骨,切除腓骨长度比骨缺损长度多4cm,上下各2cm插入股骨髓腔后用滑动鹅头钢板(DHS)桥接固定腓骨。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腓骨和受区骨均呈骨性愈合。结论采用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复合DHS固定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肢体功能已成为骨肿瘤保肢手术的重要方法。根据肿瘤类型确定手术切除边界,在保证肿瘤完整切除的前提下重建患肢功能,术中辅以坚强的内固定对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至关重要。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的骨愈合机制主要为激活骨诱导及骨传导,体现在受体逐渐爬行替代异体骨的缓慢过程。异体骨缓慢愈合过程中感染、异体骨骨折及骨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了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的效果。该文就骨肿瘤保肢手术中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手术方法、并发症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1):1955-1958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术后三种重建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0年10月~2013年12月间15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进行瘤段切除,之后根据患者病情分别采取自体腓骨移植重建、同种异体骨移植、人工腕关节置换术三种重建方式,其中接受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术5例,接受同种异体骨移植术6例,接受人工腕关节置换术4例,之后对三组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跟踪随访,比较三组患者腕部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不良症状发生的比例。[结果]MSTS保肢评分系统显示,接受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术患者有4例优、1例良,明显优于接受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患者与人工腕关节置换术患者;在腕部功能方面,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术患者腕关节屈伸功能分别为(51.32±9.31)°、(38.13±7.80)°,旋前、旋后功能平均为(71.32±5.63)°、(70.31±4.52)°,明显高于人工腕关节置换术患者、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患者(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接受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术患者较少。[结论]对于患有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自体腓骨移植重建,同种异体骨移植术,人工腕关节置换术三种重建方式均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安全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发生,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术效果更优,可适当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76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损患者,彻底刮除病灶或作肿瘤骨段切除,并对瘤壁作灭活处理,以同种异体骨作支架,周围填充骨基质明胶和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术后观察机体反应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机体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无1例发生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5-16个月,X线显示新骨形成时间为术后1.5-4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5-9月,骨缺损骨性愈合74例,并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肿瘤复发2例。结论:骨基质明胶、自体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能有效恢复骨缺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76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损患者,彻底刮除病灶或作肿瘤骨段切除,并对瘤壁作灭活处理,以同种异体骨作支架,周围填充骨基质明胶和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术后观察机体反应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机体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无1例发生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5~16个月,X线显示新骨形成时间为术后1.5~4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5~9月,骨缺损骨性愈合74例,并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肿瘤复发2例.结论:骨基质明胶、自体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76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损患者,彻底刮除病灶或作肿瘤骨段切除,并对瘤壁作灭活处理,以同种异体骨作支架,周围填充骨基质明胶和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术后观察机体反应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机体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无1例发生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5~16个月,X线显示新骨形成时间为术后1.5~4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5~9月,骨缺损骨性愈合74例,并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肿瘤复发2例。结论:骨基质明胶、自体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冷冻保存带血管异体骨移植治疗儿童骨缺损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目的:报道采用冷冻保存带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儿童骨缺损的治疗结果。方法:自1992~1995年对20例儿童大块骨缺损采用吻合血管的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移植进行修复。年龄3~13岁,平均7.9岁,骨缺损长度6.0~12.0cm。供骨取自患儿父、母或同胞子女,术后4周应用免疫抑制剂。随访2~5年,平均3年7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异体骨与宿主骨全部骨性愈合,4~6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结论:对治疗儿童大块骨缺损,应用吻合血管的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取得类似于吻合血管的自体骨移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干骨肉瘤的诊断、围手术期准备及同种异体骨移植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对1例股骨干骨肉瘤患者从误诊到确诊,从辅助化疗到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等临床过程进行总结。根据化疗前后的MRI信号改变来确定肿瘤的侵袭范围,并确定截骨位置,然后定制相应长度的同种异体骨,术中行冰冻进一步确定截骨区的安全性后进行移植并行髓内针固定。结果股骨干骨肉瘤少见,临床易误诊,应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相关报道少。本例患者术后对移植骨耐受良好,没有排异反应,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邻近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股骨干骨肉瘤是极具前景的保肢方法。术前鉴别诊断非常重要,MRI用来确定病灶范围具有重要价值,术中冰冻的合理应用为谨慎而有效的诊治策略,术中严格的无瘤操作及对同种异体骨段的修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