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衡阳盆地7个气象站1960—2013年的气温、降水等数据,应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与ArcGIS技术研究了衡阳盆地气象干旱频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衡阳盆地54 a的干旱频率呈缓慢增加趋势,年增幅为0.099 7%,其中轻旱与中旱频率呈缓慢降低趋势,而重旱与特旱频率明显上升;衡阳盆地气象干旱以秋季干旱的频率最大,为40.26%,春季干旱发生的可能性最小,其频率仅为9.84%;盆地中部的衡南县、西部的祁东县及西北部的衡阳县属于气象干旱高危险区,盆地北部的衡山县、东北部的衡东县、南部的常宁市与东南部的耒阳市为气象干旱的低危险区。该研究得出的气象干旱的时空规律与农业旱情的时空特征有较好的吻合性,因此,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诊断干旱等级对农业防旱抗旱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可利用水资源量较少,干旱灾害频发,为此,对安徽省近59年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降低干旱灾害对区域的影响。选用研究区内1960—2018年的降水与气温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结合干旱站次比、干旱频率等方法对全省59年干旱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时间上,1960—2018年干旱整体呈小幅度下降趋势,春季、夏季与秋季季节性干旱无明显趋势性变化,冬季减弱趋势显著;空间上,安徽省境内的干旱发生以轻旱与中旱为主,淮河以北地区轻旱与特旱发生频率较高,淮河以南地区中旱与重旱发生频率较高,滁州市地区年际干旱减弱趋势显著,区域内季节性干旱趋势显著。SPEI指数在安徽省干旱分析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为更全面地对干旱进行风险评估和决策,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熵权法联合气象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和农业干旱指数(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构建气象农业综合干旱指数,采用线性趋势、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小波分析及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分析黑河流域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河流域21世纪初10 a的旱情最轻;流域存在21 a与33 a的长振荡周期、9~14 a的中振荡周期及2~6 a的短振荡周期;中、上游旱情呈减缓趋势,下游旱情呈加重趋势;中、上游轻中旱的发生频率高于下游,下游重特旱的发生频率高于中、上游;历史旱情验证表明,气象农业综合干旱指数的验证效果优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和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说明基于熵权法的气象农业综合干旱指数是一种有效的干旱监测指数。此研究结果可为黑河流域的防旱抗旱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5.
基于SPEI的河南省冬小麦生育期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24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SPE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并按照SPEI的标准界值将干旱强度划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极端干旱.根据河南省冬小麦的生长特点将小麦生育期划分为生育前期、分蘖期和返青-抽穗-成熟期.采用Meteoinfo软件、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线性回归研究不同生育期干旱变化趋势、覆盖范围、发生频率、周期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冬小麦各个生育阶段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干旱,只是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同,但各阶段均存在着轻度干旱发生的概率最大,而极端干旱发生的概率最小的特点.驻马店地区在各阶段发生干旱的概率都较大.对河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的SPEI分析表明,全生育期干旱出现概率的极值中心有显著的10 a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近年来干旱指数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汉中盆地干旱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汉中市11个测站1959-2008年逐月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依据干旱湿润指数的经验公式,计算了汉中湿润指数,分析了汉中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1)汉中干旱站次冬夏季节减少,春秋季节增多,春季减少最明显,导致汉中干旱明显增多;2)干旱有明显年代际变化;3)除西北部外,其余各个县区均呈增多趋势;4)干旱易发生区域干旱有增多趋势,干旱不易发生区域干旱变化趋势较小。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区域干旱情况愈发严重.潮白河流域作为密云水库的重要集水区,对其干旱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提取潮白河流域1979—2018年的气象数据,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蒸散发指数(SPEI)值,分析潮白河流域气象干旱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1979—2...  相似文献   

8.
干旱是湄公河流域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开展湄公河流域干旱特性分析研究,有助于全面把握湄公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规律,对于科学应对、防范干旱灾害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中借助全球过去近百年(1901-2016年)长序列月降雨网格化产品和干流4个典型水文站过去近30年(1985-2016年)流量观测序列,结合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SI)估算,分析了湄公河流域过去近半个多世纪(1950-2016年)的气象干旱特征及近30年的水文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流域整体的SPI值呈现轻微上升趋势,但泰国东北部、柬埔寨大部及缅甸等地区的SPI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表明上述地区变干趋势明显,尤其是泰国东北部地区。基于长序列分析发现,流域绝大多数地区的气象干旱发生频率超过25%,其中柬埔寨南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等下游地区发生重特大级别干旱的频率接近10%。进一步分析水文干旱特性发现,位于上中下游等不同河段的站点SSI在过去近30年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上游清盛站SSI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10年之后;位于中游的廊开及穆达汉站SSI上升趋势明显;而下游上丁站的SSI变化不明显,但2005年之后的绝大多数年份SSI为负值,表明该站控制地区在过去近十年受水文干旱影响较为频繁。上述分析及研究结果能够为湄公河流域干旱管理与旱灾防范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9.
基于河北省及邻近地区73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季、年降水资料,应用降水Z指数、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9年来河北省年、各季的干旱空间分布特征,最常见的是全省一致的干旱(雨涝)型,其次是南涝(旱)北旱(涝)的南北相反分布型;小波分析方法得出年、各季干旱的出现不仅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尺度变化,而且年际变化也显著;河北省年干旱指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后,年干旱指数发生突变,该区域进入干旱期.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5种耕地变化测度模型,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为耕地利用调控机制与政策完善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占用和生态退耕;(2)河南省各地级市之间的耕地数量空间差异在逐渐扩大,对区域差异分析可知,耕地区位指数越大、聚集程度越高,耕地相对变化越小,而耕地区位指数越小、聚集程度越低,耕地相对变化则越明显,该特征反映了耕地聚集程度对区域耕地相对变化的影响;(3)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重心和经济重心都向南偏移,移动轨迹方向相反,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说明经济的发展与耕地的减少是同步的,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考虑耕地可持续发展问题;(4)应依据以上对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提出合理的耕地保护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遥感为实时获取大范围的旱情信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基于MODIS数据,对发生在2010年秋到2011年春的河南省旱情进行了监测.首先利用MODIS数据计算NDVI、地表温度和反照率等地表参数,然后基于热惯量法和植被供水指数法,根据季节信息和NDVI,分区选择适宜的旱情监测方法,对河南省的旱情发展进行了动态监测,并进行了旱情分区统计.结果表明,河南省旱情经历了先局部减轻,后逐渐加重,最后减轻的过程.2011年3月,受多次有效降水影响,河南省境内旱情减轻,主要为轻度干旱.旱情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说明我们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区域旱情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河南省干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优化运用、地下水利用、雨水蓄集利用、污水资源化等,为提高河南省抵御干旱的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这5个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河南省居民消费体价格指数的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AS对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与这5个指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对其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实际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模拟精度达到97.862 49%,可用于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1959—1961年和1985—1988年2次干旱的干旱程度及损失,发现1985—1988年干旱的旱情要比1959—1961年严重,但是干旱损失却比1959—1961年小,通过对比2次干旱的水利工程状况,彰显了水利工程在抗旱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NSSE的河南省高校学生学习性投入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模型为工具,对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与全国高校常模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河南省高校学生在学习性投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依据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改进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分析河南干旱发生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降雨量、产流模数、受旱面积比以及综合缺水指数4个要素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并应用信息扩散方法建立了各单个评价指标旱情等级划分标准.通过将模糊识别理论模型引入区域干旱等级评价中,建立综合的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干旱等级进行定量评价,该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的干旱评价中,所得结果能较好的反应各市的综合干旱情况,对指导抗旱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政策视角分析了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河南省文化产业政策的形成和文化产业实践展开的总体历程,将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即摸索与探讨期、奠基与扩展期、全面加速发展期,并阐述了各个发展阶段河南省文化政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分析河南省许昌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提出要深化改革,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质农业,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等改善此区域产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揭示区域气候异常特征以及评估气象干旱指标的地区适用性,[方法]利用1960年-2015年湖南省87个气象站点逐月气候资料,计算得到PA(Precipitation Anomaly in Percentage)、相对湿润度指数(Rel-ative Moisture Index,MI)、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